《神志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志新传- 第9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糊涂仙又念“糊涂咒”,九灵道长又是栽倒了爬起来又逃。
  糊涂仙再念一遍,九灵道长仍是如此。
  糊涂仙拍着后脑勺暗问:今天这“糊涂咒”怎么不灵了?
  各位:在这里,我老瞎子插言一句:不是糊涂仙的摄魂咒不灵,而是因为九灵道长是九灵仙的元神,是九魂归一体!拿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他有九个脑袋,只要有一个脑袋还清醒,他就知道赶紧爬起来跑!
  话说九灵道长趁糊涂仙迟疑之际,化作一道灵光,直奔山顶而去。
  糊涂仙正欲起身追赶,忽听山顶传来一阵隆隆之声,紧接着就见有九根缸口粗的树木从山顶滚滚而下。
  糊涂仙笑了声道:“呀咦——有本事!”
  他口吐神火,将九根滚木瞬间化为灰烬。
  还没等糊涂仙喘口气,只听“轰”地一声,从山顶现出一团白光,转眼变成一条飞瀑,卷着九个猛蛇般的浪头,奔糊涂仙扑来。
  糊涂仙高叫一声:“有精神——”!化作一条九头飞龙,迎着奔涌的浪头,盘旋而上。只见他大口一张,竟将这奔涌的飞流吞入口中。九头龙异常兴奋,他腾入云霄之上,摇头摆尾,发出一阵长长的龙吟。之后,又一个猛龙翻身,落回地面。
  糊涂仙现出原形,哈哈大笑。就在糊涂仙畅笑之际。他忽觉有一团凉气由肺腑夺口而出,糊涂仙凝神一看,见一团幽灵闪着忽明忽暗的光在糊涂仙头上飘来飘去,虽然幽光之中有许多魅影纠葛在一起,可糊涂仙仍然认出,这团魅影就是九灵仙。
  只见九灵仙忽闪着幽光悬在空中说道:“我前世今生与你何怨何仇?你竟在天上人间与我作对!”
  九灵仙说完,如流星一般,拖着一条长长的彗尾,直奔天帆而去……
  不知不觉,天已放亮。李靖整顿兵马,清点战俘。
  李靖发现有一队黑脸的士兵亦在降兵之列,便上前问道:“你们是哪家的部下?”
  前边的一个士兵赶紧答道:“我等俱是闻太师的原班部下,在后军专事护卫粮草及日常事务。”
  李靖又问道:“既是商军后队的兵将,为何皆是黑脸?”
  士兵答道:“我等闻传:在军中涂黑脸者不杀。为保全性命,故而才有此举。”
  李靖笑了笑道:“哦——原来如此!现在两军大局已定,你等混迹于军中,当有个说法!”
  前面的士兵纷纷跪地说道:“我等愿降!”
  李靖点头道:“既如此,你等速为我收拾营帐,将军中物资用车马都给我送入城中。”
  这些黑脸的士兵得令,匆匆收拾营寨,打扫战场不提。
  话说姜子牙率众文武出城迎接夜袭兵马捷师凯旋。姜子牙见了李靖、杨戬还有哪吒、牛二,鼓掌为其庆贺。
  大家相互问候了一番之后,李三正现身跪在姜子牙面前叩道:“下官李三正拜见姜丞相!”
  姜子牙见是李三正,伸手扶起说道:“李文尉深明大义,率军归周,使昨夜一战几兵不血刃,其功不小!”
  李三正愧道:“下官不才,乃庸人自用也!”
  姜子牙笑了声说道:“李文尉何需自谦!闻太师叱咤风云,威名远扬,其中多亏李文尉谋略出常,妙算三先,贫道岂是不知?”
  李三正闻听提起闻太师,黯然道:“闻太师早在十绝阵兵败之后便暴病而亡,故三军之责方落在下官一人身上。”
  姜子牙面色凝重地说道:“此事贫道已经知晓,只可惜闻太师一世英名,持迷在了昏君之上,才有此横祸,正所谓天意不可违!”
  李三正默然肯首,他正欲退在众人之后,姜子牙一把拉住道:“贫道尚有军务要李文尉相助,切不可离贫道左右。”
  李三正一听,也不知道姜子牙要自己做些什么,只好紧随在姜子牙身后。
  待大军都已入城,姜子牙早已安排停当。他下令将俘虏(注:不是腐乳,亦非臭豆腐。)集中在城中校军场内,当众宣布道:“如今纣王昏庸,成汤气数已尽,周武王替天行道,欲东师讨伐。古人云:无士不成师,无卒不为旅。尔等皆为士卒,现今虽降在李元帅麾下,但也是形势所迫。武王乃仁德之君,征兵从不强求,但凭尔等意愿。凡愿意追随武王建功立业者,可到李元帅那里领取兵器戎装,继续在军中为伍;有愿意回乡耕田的,可到李文尉那里去领取布衣及二两缠资,现在陈塘关四门广开,任由尔等出入!”
  姜子牙宣告完毕,士兵们有的到李靖那里去领兵器;有的到李三正那边去取缠资。姜子牙粗略统计了一下:原先商军营中约有不足三十万人,俘入城中大约二十几万人,现在李靖和李三正两边约各占一半,说明尚有十几万人愿意留在军中。
  待李靖和李三正将兵器银两发放完毕,李三正手捧清单来到姜子牙面前说道:“下官奉命发放的银两缠资均已在册,请姜丞相过目。”
  姜子牙摆摆手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贫道深知李文尉善理内务,此等小事,何用贫道复审?”
  李三正小心翼翼地说道:“因下官尚有个不情之请,故急欲将手中银两交割明白。”
  姜子牙正色道:“李文尉之请有何不情之说?他日贫道必报请武王将李文尉封在原职,在朝中做个一品文相!”
  李三正赤红着脸说道:“下官从戎多年,业已厌倦了世间纷争,故请求姜丞相赦下官回乡隐居,颐养天年。”
  姜子牙听了慢声说道:“李文尉故居哪里?”
  李三正欠身答道:“朝歌东出七十里有个李家坳便是下官祖籍!”
  姜子牙闻听摇了摇头说道:“李家坳离朝歌仅半天之程,李文尉树大招风,若被朝歌知道,纣王怪罪下来,到时候宗亲亦受牵连,岂不自招灭门之灾?故贫道劝李文尉暂居在此,若不愿在朝为官,贫道可给你个空穴,食三品俸禄,待武王一统天下,你可领个郡尉之职。到时候衣锦还乡,既可光宗耀祖,又可安享百年,岂不更好?”
  李三正忙叩谢道:“全赖姜丞相周全!”
  放下这一档子事咱且不表,单说到了第二天,诗琴见三军事务已毕,便招来姜子牙问道:“现在城外兵患已除,士兵斗志正旺,不知姜道长可有出兵之意?”
  姜子牙立刻答道:“贫道拟明天就派哪吒、牛将军率五万先锋军出城……”
  说到这,姜子牙放慢了语气又道:“只是——只是中路大军何日出征贫道亦不好定夺!”
  诗琴疑道:“这又是为何?”
  姜子牙释道:“只因武王在十绝阵被妖道邪术迷惑,至今昏睡不觉,现在临安堂由苏护照料。”
  诗琴闻听疾起身说道:“武王乃今世明主,遭此劫难,为何不早说?速去探望!”
  诗琴跟随姜子牙来到临安堂,由苏护接引至武王床前。
  诗琴见武王面色红润,鼻息均匀,便问道:“武王饮食如何?”
  一旁苏护接道:“武王自十绝阵归来,百般呼唤皆是不醒,至今已有七日米粮未进。”
  诗琴又仔细察看了一番问道:“与武王同在十绝阵的还有何人?”
  姜子牙答道:“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与武王同在阵中罹难!当时我那十二位道兄也如同武王一般沉迷不醒,后被燃灯恩师带回玉虚宫调养,亦不知近况如何。”
  诗琴听了点点头说道:“武王必是被邪魔攻心,神灵被驱之在外,故而沉迷。为今之计,须得请宝莲灯和灯神下界,武王方能还魂。”
  说罢,诗琴又转身对苏护叮嘱道:“武王须派人日夜照看,不可有任何闪失。我即派人回天宫请神灯下界,三日之内必有消息。”
  诗琴说完出了临安堂,却到处寻遍,不见精卫的身影。
  诗琴找到杨戬一问,杨戬只道昨日回城之后见过一面,今日尚未得见。
  诗琴出门在院中碰见了盘古,盘古嘿嘿一乐道:“早上曾见小仙女在院中跟两个娃儿玩耍,现在却不知去了哪里?”
  诗琴见了一位李府的家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两个娃儿乃是牛将军的一对龙凤子。诗琴忙请李府家人带自己来到牛府,一进堂中,就见精卫和牛夫人正谈得火热。
  诗琴和牛夫人铃儿两人一照面,铃儿先是一怔,然后马上屈身道:“贱下拜见诗仙姑!”
  诗琴看了看铃儿说道:“你我素未谋面,牛夫人如何认得于我?”
  铃儿垂着眼帘说道:“陈塘百姓人人皆知城中来了几位神仙,贱下闻知其中有两位女仙,一位便是已经相识的精卫仙子,另一位何需再问,必是诗仙姑无疑!”
  诗琴听了点点头笑道:“牛夫人果然聪明伶俐,只可惜现在武王有难,我们不能在此久留,待稍有闲暇,再来与牛夫人话常!”
  说罢,诗琴带着精卫出了牛府,她一路走一路向精卫命道:“你速回天宫,向凰娘言明凡间武王有难,须速请灯芯和宝莲灯下界,往返之间,不可超过三日之期。”
  精卫领命回到房中,简单收拾了一下,提着琵琶返回天宫不提。
  单说到了第三天,精卫果然提着宝莲灯,带领着灯芯回到了陈塘关。灯芯原本就好奇,这次来的城中,见满城到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他捧着圣火不住地东张西望。
  诗琴一见精卫和灯芯,也不令二人坐息,径直把二人带到临安堂。灯芯得知来意,忙推圣火入灯,然后提宝莲灯在武王身上一照,就见灯芯两眼直盯着武王的身体一动不动。
  诗琴轻轻拍了拍灯芯说道:“芯儿,为何还不入灯?”
  灯芯此时仿佛成了个木偶,两眼只盯着武王不住地看……
  咦——怪了!灯芯为何不入灯助武王还魂?这话——只待明日再说。###第一百一十章 武王圣火断金簪
  书接上回:话说灯芯提着宝莲灯在武王身上全神贯注地看了半天,之后他干脆将圣火移出了神灯,长吁了一口气,一派如释重负的样子。
  诗琴一拉灯芯急道:“芯儿,为何不助武王还魂?”
  灯芯将宝莲灯和圣火交给精卫说道:“武王体内七魂六魄皆在,何用芯儿还魂?”
  诗琴闻听虽是欣喜满怀,但还是有些不解地问道:“既然武王魂魄未失,又缘何沉迷不醒?”
  灯芯神气十足,仿佛猜透了诗琴心思,他言语坚定地说道:“芯儿早知诗姑会有此一问,故详查了一番。芯儿见武王体内有十二色真气在轮番作动,现在五脏六腑已化为一汪清水,水中似有一条青龙,只是尚属幼体,龙角未生,鳞甲皆无。”
  诗琴惊喜过望,忙屈身来到武王近前,她用手在武王身上轻轻一按,见武王胸腹果然是软软的,就如同水袋相仿。
  诗琴这才点了点头,若有所悟地说道:“难怪武王十日不食谷粮仍能面泛霞晕,呼吸如常,原来是十二真气在往复作动之果。看来,武王得了清虚十二门徒的真气,已运化成龙矣!”
  姜子牙喜不自禁,灿颜欢呼道:“善哉!武王将以真龙现世,乃承天运之造化也!”
  诗琴以指在袖中暗掐了一番,然后将姜子牙带到堂外轻声说道:“大约凡尘之龙只需七七四十九天便可运化成形,其间天时地利不可忽视。武王体内之十二真气,暗合一年三四之机变,现正值秋季,燥气乃盛,骚动之征也。我时才暗问天机,武王龙体似有不顺,却又不知关节隐在何处,故姜道长当暂休东征之念,以免血光冲撞武王真气,待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