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第37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败逃的兵马当然不能再集结成一路,自然是各逃跑各的——因此孤竹的人得到消息时,已经是各处大军压境了。
  有孤竹皇帝铁瑛的圣旨,大半是兵不刃血就进了城;有那血战的,可是面对人数众数的楚军,他们也只能饮恨了。
  等到孤竹叛党反应过来时,铁瑛带着肖有福、江铭等人,已经站到了他们的面前。
  迅雷不及掩耳:逃亡在外多时,一直不曾有过作为,看起来似乎都放弃了孤竹的皇帝铁瑛,一下子就把孤竹重掌手中。
  铁瑛下了一道圣旨,让孤竹对逃亡前来的楚军要妥善安置,还给楚帝写一封信,大意就是皇后和他们孤竹的凤主、也就是大楚的长公主阿凤平安无事,他现正在帮阿凤等人聚拢败逃的大军,请楚帝宽心之类的。
  楚帝的脸,青中透紫,紫中发黑,连吸了好几口气,才压下那翻滚而起的血气——他,还欠了铁瑛那小子天大的人情!

☆、678。第678章 风云起

  楚帝真气的差点吐血,连连大吼了好几声:还有没有天理,啊,还有没有天理!
  无人敢应答,所有的人都跪在地上,恨不能把头埋进衣服里,生怕被楚帝看不顺眼成为出气包。
  自接到铁瑛的信后,楚帝一连三天那脸色黑的就仿佛京城天空上阴沉沉的乌云,而且连早朝都没有上,说是皇帝龙体不适。
  京城的百官们只能在暗中翻白眼,龙体不适?唉,换谁也憋一口气啊,五十万大军借走了,连声一谢都没有还要他们大楚欠天大的人情,孤竹国的皇帝也太不讲究了。
  第四天,皇帝终于上早朝了,可是所为却让金銮殿的地上掉的全是眼珠子了——文武百官被他给吓得。
  楚帝上朝第一句话就是:“来人,把谋逆的韩姓贼子们给朕拿下!”一声令下,却不是殿外的武士们应声,自有太监们答应着,一下子就把韩家人按倒了。
  至于殿外,被韩家收买的武士们,人人脖子上都架着刀剑:平日里和他们嘻嘻哈哈的同僚们,现在个个眼里都冒着寒光啊。
  因此,韩家人不管怎么喊叫,没有一个人冲进来相救。倒是事起突然,百官们当然没有反应过来,那些和韩家人走的近的、甚至是一丘之貉的人,迫不得及待跳出来为其说话。
  跪在金銮殿的地上,那人头数一数还真不在少数,占了文武百官三成之多。楚帝还用得着和他们客气吗?自然也是一声令下,自有殿外武士进来,把这些官员也绑了。
  韩家人感觉自己可能还没有睡醒呢,绝对是在做梦当中——大军并不在楚国,皇帝这几天也没有其它的异常,怎么可能说翻脸就翻脸呢?
  可是皇帝用事实让他们清醒了过来:楚帝接连下旨,兵部马上传了下去,并不是调动天下的兵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的大杀四方!
  这三天之内,楚帝可不是只在生孤竹皇帝的气,他还在布置一切;因为在铁瑛的信中,还隐着另外一封信,那是阿凤和江铭所写,告知了皇帝他们会接下来带着大军回国。
  皇帝接纳了江铭的计策,在三天之内行使雷霆手段,让天下兵马动了!至于京城的韩家人嘛,他们已经聋了、瞎了——皇帝封锁了京城,没有一点消息透给韩家。
  所以韩家手中的那些兵马,就成了无头的苍蝇,完全就是一盘散沙,根本不知道灭顶之灾是怎么来的,就覆灭在楚军的铁蹄之下。
  太后当然不能看着娘家人一个不落的被捉去大牢,她带着人想要大闹时,韩家谋逆的种种铁证正好就送到了皇帝的面前,也就是太后的面前。
  看着那些铁证,听着人们对韩家的指证,太后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最后一口血吐出来晕过去,被送回宫中后就养病不出了。
  太后把娘家人当自己人,认为儿子太过偏心,对舅父们不够好;却不想她的兄长们却想杀了她的儿子取而代之。她受的打击太大,躺在宫中喃喃的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不过楚帝以孝治天下,虽然治了韩家的大罪,但是太后床前他可是衣不解带的伺候,倒更让太后添了几分愧疚。
  太后却还是想给韩家留根苗,不想话刚出口就被皇帝驳回了;孝顺归孝顺的,皇帝却不会放过韩家一个人。
  也因此太后和皇帝这对母子的嫌隙便更大了,太后都不怎么愿意看到皇帝;好在,宫中有美人儿知心贴意,很会哄太后开心,才让太后挺了过来。
  楚国的风云变幻,很多人都还认为韩家和皇帝的较量没有几年不会有结果时,那结果却已经摆到了他们的面前。
  只是这些同阿凤没有多少关系,江铭带兵争战,她帮不上什么忙,便安心在孤竹国帮娥凰打理朝政,给江铭和铁瑛最大的支持:他们能早点取胜回来。
  楚国大势一定,铁瑛和江铭就回到了孤竹,不过阿凤和皇后并没有马上回国,反而在孤竹小住了足有两个月:铁瑛要安排的事情太多。
  从前不知道的现在都知道了,铁瑛再也不是那个到楚国提亲的孤竹太子了,他真正的成为了一位帝皇。再也不会有人自他的手中夺走他的一切。
  孤竹安置好了,就到了阿凤回国的时候。铁现和娥凰亲自相送,一直送到孤竹的边关上,看着阿凤和皇后的车马渐行渐远。
  娥凰有些担心:“大楚皇帝相信不会忘了五十万大军败逃之事,对江铭……”对江铭不放心,对阿凤和皇后又岂会没有其它想法?倒底她们是和江铭在一起的。
  铁瑛冷冷一笑:“拳头并不有解决所有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拳头大了、硬了,就是一切。陈兵三十万在这里,相信楚国的人会懂的。”
  “阿凤是朕的妹妹,是我孤竹的凤主!皇后是朕的义母,江铭是朕的兄弟,这几个在大楚被碰掉一块油皮,朕就提兵前去问罪。”
  他揽紧了娥凰:“这就是,为什么在阿凤他们回去前,我要带兵回孤竹的原因;我不但是想给你一个安稳的生活,而且还要成为阿凤他们的后盾。有我孤竹一天,我看天下谁敢动阿凤他们一根头发。”
  娥凰点头:“我,已经开始想念阿凤了。”
  阿凤和皇后这次回京,一路上都是高接远迎的人,再没有刺客、再没有心思不明的人,也再没有胆敢算计她们的人了。
  京城的城门进入他们眼睛的时候,那一大片的人群自然也进入了他们的眼睛,当真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阿凤微微皱起眉头来:“有旗贴,该不会是——”她对自己的父皇真的没有什么信心,真的怕他会向她的母后清算什么,所以心提了起来:“让人去打探一下,我们也正好休整一番。”
  皇后挑起帘子来:“不用,直接过去就是。本宫没有愧对他一分,此时有什么可怕的?我们是光明正大而来,自然是光明正大的去见他。”
  多少年了,她其实并没有离开过京城,没有离开过皇帝;可是不成想,那些艰难的岁月熬了过去,皇帝却已经另结新欢——为什么?皇后要亲耳听皇帝说出来,真假无妨,她要的只是一个答案。

☆、679。第679章 皇贵妃

  阿凤看一眼皇后,知道此时母后的决定不能违拗,所以只能依着她的话而做。
  大军都停在了原地不再前行,就地安营扎寨:他们只是来勤王护驾的,可不是来攻打京城的,自然不能跟着阿凤等人一起过去。
  江铭和傅小天护着皇后、阿凤,身边只跟了第五、肖有福以及二三十名兵士,向京城急驰而去。
  京城之外的人群也看到了阿凤等人,一阵又一阵的骚乱,终究还是安静了下来:阿凤快到近前时,发现对面居然那么的安静,让她的心又紧了几分。
  皇后安坐在车内并没有再开口,阿凤也猜不透母后此时在想些什么,因此除了紧紧手腕上的小弩外,也没有向皇后多说什么。
  江铭只是给了阿凤一个微笑,安抚她不会有事的;事实上,他却和傅小天一人一手都按在腰间:那里有个不大不小的暗袋,里面当然是傅小天亲手弄出来的东西。
  因为江铭实在拿不准皇帝的心思了,怎么说五十万大军去了孤竹,也算是他抗了旨;如果皇帝真的误会了,他可以一死以明志,可是却不能让皇后和阿凤受到伤害。
  终于到了近前,江铭松了一大口气。因为最前面的是一顶明晃晃的黄色华盖——皇帝就在这里,就在最前面,应该是没有恶意的。
  皇帝缓缓的走了几步:“阿凤,你瘦了,吃了不少苦吧?”他的眼中全是疼惜,是阿凤梦想了多少年,却从来没有在她父皇眼中见过的神色。
  阿凤张了张嘴,忽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和皇帝硬气了那么久,顶嘴顶惯了,忽然看到皇帝真的如同慈父一般,她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了。
  “你母后——”皇帝看向垂着帘子的车厢:“可还好?”他说完举起了手来,身后的太监马上拉长声音道:
  “文武百官,跪迎皇后娘娘归朝——!”
  文武百官,包括王公皇戚,大家都跪倒在地上,对着那辆安安静静的,并没有半点华丽的车驾拜了下去;当然了,其中很多人还是不太相信皇后还活着,但是皇帝说活着那就活着呗。
  皇后是皇帝的皇后,他说是真的,他们这些做臣子还能说什么吗?就算有话要说,也不可能在城外当着京城的百姓们开口。
  文武百官一跪,所有的人都跪了下去,除了皇帝之外,也只有阿凤还站着。
  阿凤更加不自在了,看了一眼马车:“我、我去扶母后下来。”她转身离开了皇帝的身边,连向她的父皇叩头都忘了。
  她不是不懂,皇后也教过她一些宫中礼仪,但是她真的没有做过几次,今天她一紧张就给忘记了:做为女儿,做为长公主,她理应先向她的父皇三跪九叩的。
  江铭看的一愣,可是此时不同往日,皇帝面前他如何能提醒阿凤?也就只好当作什么也没有看到。
  皇后已经挑起了帘子来,深吸了一口气,才握住了女儿的手;母女的手握在一起,才发现原来彼此一样,手心全是汗啊。
  “我,回来了。”皇后抬头看向皇帝,因为人在车子上,如此就是俯视了皇帝;而且她的自称也是我,仿佛皇帝和她只是平常的夫妻,没有君臣之分一样。
  皇帝迎上了她的目光:“你,清减了。”
  老夫老妻了,可以说天下间再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他们更了解对方;一句话,简单的几个字,他们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皇后点了点头,缓缓的下了马车,扶着阿凤的手一步一步走到皇帝的面前,直直的看了皇帝半晌才轻轻的开口:“皇上,你也瘦了。”
  她说着屈膝弯腰施礼:“妾回来了。”这才是她身为皇后应该有的样子,皇帝不止是她的夫,还是她的君王。
  皇帝连忙伸出扶住了皇后:“回来就好,平安无事就好,就好。皇后,朕,担心死了。”他拍了一下皇后的手。
  他的身后,文武百官齐齐叩头:“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这一声,就等于是大楚承认了皇后的身份。
  皇后轻轻的抽回了手:“妾实不敢当百官远迎,更不敢当皇帝远迎。”她说着话再次拜下去,意思是请罪。
  皇帝再次拉起她来:“皇后能平安归来,是我大楚之福啊。朕当然要远迎,朕在宫中也是坐不住的。”他说到这里微一顿:“你离宫,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