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第4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咳了一声:“母后,事情也不急在一时,过两天再商量吧。你的凤体也欠安,还是不要再劳神了。”
  “劳什么神,放着这么大的事情不闻不问才真是劳神。”太后瞪了一眼皇帝,然后她看向了阿凤:“你母后一心向佛,自明日起她就要斋戒了,满一年后就在宫中起一坐庵堂给她静修。”
  阿凤闻言看着太后:“你说什么?”她完全没有听明白。至于她的母后一心向佛那都是什么怪话,根本就没有的事儿。
  太后瞪起眼珠子来:“你说我在说什么?!不要以为哀家是在和你过不去,正是因为哀家为你着想,才让你母后去静修。”
  “一个皇后死了多年之后出现,还有段时间去燕国,谁能说清楚当中发生了什么?在冷宫中,哼,谁看到了,谁能证实你母后的清白……”
  阿凤听到这里跳起来,抬手指着皇帝的鼻子:“你就是这样待我母后的,在我母后为了你的大业而隐忍了十几年后,你居然就让人在你面前往我母后身上泼脏水?!”
  太后喝道:“你闭嘴。没有一点规矩,那是你的父皇,有你这样说话的嘛。不要说是哀家在泼脏水,你问问这大殿上的妃嫔们,有哪一个没有疑心的?”
  “堂堂皇后说没有就没有了,说出现就出现了,想一想世人会如何想,想一想世人会如何看待我们大楚的皇帝吧。”
  阿凤闻言到了太后床前,撩起衣裙来就踩到了太后的床榻上;就听皇帝和皇后齐声道:“阿凤,不要!”
  阿凤听也不听,伸手抓住太后的胳膊一用力,她就窜上了太后的床,然后抬脚就自太后的身上迈过去,取了床榻后面摆放的一件如意。
  “母后,你根本不信佛,你都不相信这世上有神鬼,你怎么去静修。”她拿着如意跳下床来:“不要听人摆布,你被人摆布了半辈子还不够吗?以后,你就为自己、为我们母女而活。”
  阿凤说完看向太后:“谁对我母后生疑了,啊?我都没有听过一言半句,倒是太后养病呢,还有人到您面前来嚼舌头。”
  太后一掌拍在床上:“成何体统!阿凤,你以后就留在哀家的宫中,哀家要好好的教……”
  阿凤用如意敲了敲床:“太后,你说的事情我不同意。因为我不相信,首先不信我母后向佛,其次不相信宫中有人非议我母后。就凭太后你一言,就要让大楚堂堂的皇后去出家,嘿,您还真是好大的威风。”
  太后瞪一眼阿凤:“自明天开始教你规矩。没有人非议?元妃,你来说;惠妃,你也说一说。你们刚刚是怎么说的,现在再说一遍给咱们的长公主听。”
  “不然的话,长公主还以为哀家要害她的母后呢。”太后说完瞪向皇后:“你就由着她胡闹,哼,去修佛吧,为自己修个来世,也为长公主修个今生。”
  皇后和元妃、惠妃都只是欠了欠身子——元、惠二妃是因为皇后要开口,所以她们站了起来,并没有马上开口,想等皇后和太后说完话再开口。
  可是阿凤哪里是要听她们说什么,拎着如意冲过去,对着两妃当头就给了一人一下子,那两声沉闷的声音大殿之上人人都听得清楚。
  “原来是你们非议我母后,看我不打死你们!”阿凤可不是要打一下就算了,她说完又用如意接连打了下去。
  皇后坐的安安稳稳,反正阿凤已经做了出来,她这个做母后的便只有收拾残局的份儿,不可能再在此时阻止阿凤了:让阿凤发泄一番也好,不然的话阿凤不知道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皇帝惊怒交加:“阿凤,住手,住手!”
  元妃和惠妃一人跌坐在椅子上,一人狼狈而逃,她们除了惊呼之外并没有做出反抗之举来,只是不停的向皇帝呼救:元妃的声音不如惠妃的好听。
  可是皇帝冲过来,最先抱入怀中的人却是元妃。
  阿凤这才把元妃记住了,此人长相平常,看得出来她是所有妃嫔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就算保养得宜,那份成熟也和其它妃嫔的气质完全不同。
  一个年纪又长、长相一般、声音还不好听的女子,怎么会得到一个男人如此的疼爱?阿凤看了看皇帝又看看皇帝怀中的元妃,怎么也想不明白。
  惠妃还是自己跑到皇帝身边求庇佑的,紧紧的拉着皇帝的袖子,相比起皇帝怀中的元妃来,惠妃的模样还真的有几分可怜。
  可是阿凤看到把元妃紧紧搂住的皇帝,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母后,正好和她的母后目光撞在一处;皇后没有移开目光,只是温柔的对着阿凤摇了摇头,示意她可以见好就收了。
  皇帝看到元妃额头上的青紫,心疼的让人去请御医,回头又斥阿凤:“你实在是太胡闹了……”
  阿凤看着他:“父皇,你想打我?自我出生起就被抛弃到一边不闻不问,到后来封我为宁国公主后看着人把我追杀出京城,又让我为你在四国奔走到现在,好不容易回京了——算起来,我们父女在一起的日子加一起有十天吗?!”
  “你现在要打我?”

☆、752。第752章 作茧自缚

  太后气的拍床:“反了,真是反了,反了天啊。”
  满殿的妃嫔因为她的大怒,都惶惶的跪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起来。敢出声的人只有元妃和惠妃,她们还在抽泣着呼痛。
  皇后轻轻吐出一口气,完全的放下心来:她就知道阿凤敢动手,就有让皇帝无法问罪的法子;现在,她不相信皇帝还能责罚阿凤——是啊,十天相聚,可是阿凤吃了多少苦,如今好不容易回到你这个父皇身边呢。
  听到皇后吐气,太后气的瞪过去,可是皇后却回了她一个笑脸,让太后的怒火更盛:她真的无法喜欢阿凤母女两个人,因为这两个人太过讨厌了。
  皇帝看着阿凤的眼睛,虽然阿凤没有哭泣,可是他的心比刚刚看到元妃的泪水更痛。是啊,他的女儿九死一生,和他在一起的日子连十天都不足,现在他要责罚这个女儿吗?
  他做不到。可是怀中的元妃哭的更痛了,让他低下头看看元妃,然后抬起头来道:“阿凤,你如此做是大错,宫人都不能责打呢,你怎么可能对父皇的妃子们动手?”
  阿凤撇了一下嘴角:“父皇,你不用再说了,我知道你想说我如此做是不孝。太后你也不用吼了,我知道你想骂我不孝。”
  她摆了摆手中的如意:“可是,我正是因为孝道才如此做的,不要吼了,太后,你听我说完吧。我说的孝道不是孝顺我的母后,正是因为孝顺我的父皇,所以我才要狠狠的教训这些恃宠而骄的妃子们。”
  阿凤看一下瞪着眼的太后,继续说下去:“父皇,迎母后回宫是不是您的旨意?母后被人所害不得已离开皇宫,是不是也有父皇安排的人伺候?”
  “母后回宫后,您对外廷和对内宫,都下旨说明了母后的事情,对母后十几年来的帮助,您是表示母后对大楚的功劳极大,对不对?”
  皇帝点头:“那是当然的,朕最为清楚皇后为朕所做的事情,更清楚皇后对大楚的贡献。”
  “您的话就是旨意,更何况您还是正式下了圣旨的。可就是这样,这两个居心叵测、恃宠而争宠,有不良居心的妃子,还敢对我母后非议。”阿凤恨恨的又用如意一人给了一记:“她们的眼中不是没有母后,而是根本就没有父皇你啊。”
  “当年的韩氏所为,父皇您还记得吧?如今韩家是没有了,可是这宫中的女子们当中,又藏了多少韩氏——她们非要除我母后以代之啊,父皇。”
  “还有可能,她背后的家族就如韩家一样,也想……”她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太后。她就是故意提起韩家来,就是故意说给太后听的。
  可是太后又如何?韩家的罪行是板上钉钉,太后不高兴听也只能听着,且让她的威风立时就打个折扣:你高兴什么,你的父族居然要夺你儿子的天下。
  皇帝闻言缓缓的放开了元妃,又看了一眼惠妃:有些事情不需要阿凤提醒,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之所以没有给皇后撑腰,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可是阿凤的话却给他提了一个醒——皇后的父族不在京城,且是戴罪之身这一辈子也不要想再进一步了;可是元妃、惠妃或是宫中其它的妃嫔们不同,她们的父族都在京城之中!
  元妃这些女人们要争皇后之位不算什么天大的事情,反正只要他不点头此事就不可能成;但是这些女人背后的家人会如何想,又会生出什么该有或是不该有的打算呢?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
  皇帝太明白做为一个帝皇来说,维护至高无上的权威有多么的重要:他的话就是圣旨,他的圣旨就是所有人说话做事的准则,如此他才能真正的管理好国家。
  如果像原来一样,他说的话、他下的旨意,被韩家人屈解或是置之不理,近而弄的那些大臣们也都阴奉阳违,他才会被韩家所制啊。
  绝对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允许再有敢轻视他的人存在。谁都不可以,无论是谁都不可以!
  皇帝慢慢的站了起来,冷冷的扫了一眼惠妃和元妃,哼了一声道:“你们,可曾接到朕的旨意?”
  元妃和惠妃知道坏了。原本她们认为有太后撑腰,又是太后的授意,所以才会站出来和皇后为难:她们都不服气皇后的归来——本来皇后之位虚悬那么久,谁没有个想法呢?
  可是没有想到一个平常不放在她们眼中的黄毛丫头,几句话就左右了皇帝的心思:皇上最忌讳什么,元妃和惠妃最清楚,所以她们知道今天坏事了。
  惠妃叩头:“皇上,您听妾说,您听妾说啊。”她要分辩,要好好的分辩,她真的没有那种心思,顶多就是依附于元妃罢了。
  她的娘家并不显赫,在宫中想要站稳脚,凭她自己一个人是不成的,幸好有元妃在;元妃的出身还不如她呢,但是她在皇帝的心里有特殊的位子,所以一直以来她们都是极要好的姐妹。
  元妃却直接跪在地上:“妾知错了。妾只是和太后闲话中,忽然间想起了皇后多年来的居处。此事是妾错了,皇上英明岂会不安排好皇后的居所,请皇上责罚。”
  她说完后还向皇后叩拜下去;“妾不应该对皇后生出那般念头,此乃大错,妾请皇后发落妾,以儆示他人。”
  元妃的心思向来活,知道此时多做分辩只会引来皇帝更多的不满与怀疑,还不如直接认错,而且还要向皇后请罪,才能让皇帝把怒火平息一些。
  “皇后,妾身受皇恩却没有向皇后学得半点贤德,请皇上和皇后削妾为宫娥——能在皇后身边伺候着,时刻向皇后学习,才能让妾不会再犯这样的错。”她说完连连叩头。
  阿凤看着元妃:“你真有认错的心很好说啊,皇后会一心向佛全因你们而起,你们代皇后去静修上三年——其它的责罚就免了,我母后向来贤德仁慈,可对你们下不去重手。”
  元妃身子一震,伏在地上半晌没有动也没有作声:她没有想到阿凤会说出这么一句话,如果是其它的责罚,哪怕是被打板子呢,她也能不皱眉头的应下来。
  这,让她如何应?三年后皇帝还记得她是谁嘛,说不定就让她一直代皇后静修下去了。

☆、753。第753章 吃不得苦

  阿凤瞅着元妃一直在笑,笑的就像一只偷了三只大肥鸡的小狐狸,那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