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狂潮(惊爆危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金属狂潮(惊爆危机)- 第18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算成千瓦特的话,大约是1800千瓦。这已经不是陆战兵器水平的数字了,不如说是已经接近超高价的强力战斗机的水平了。

    也就是说,与与那种潇洒而豪华的外观毫不相称,M9是以凌驾于一切坦克和装甲车的动力为自豪。

    并且,它的重量只有“野蛮人”的七~八成。考虑到重量与出力比的话,就运动性而言,已经是不用说了吧。在各种传感器啦、电子兵器之类上,M9搭载的也是超越数个时代的器材。

    在“秘银”的作战中,宗介等人曾经击破过许许多多的“野蛮人”。绝对不只是由于他们卓越的操纵技术,首先,机体的性能上就压倒性的不同了。能打倒它们那是当然的。为了完成诸如“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救出人质”这种困难而精密的作战,如此高性能AS是必要的,而且事实上,多亏了M9,“秘银”还成功地完成了很多次按常理是不可能实行的作战。

    现在,这场战斗是单纯的一对一。

    没有任何能成为M9的绊脚石的因素。没有节约弹药的必要,也没有担心流弹的必要,时间限制也是,全部都不存在。

    但是,就算如此——

    (猜对了吗。)

    宗介却不如说有种“放心了”的感觉。

    无论如何,自己能与绝不可能会偶然碰见的最新锐机体这样相遇了。无论怎么考虑,署长的背后存在着拥有大得惊人的财力的组织,这肯定是不会错的了。在没有完全的把握的情况下,流浪到南桑的街上来,特地在斗技场耍猴戏给人看,还真是有好处的。这甚至可以说是预想之外的成果了。

    没错。这并非偶然。

    署长——或者是与他有联系的敌人中的某人,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身份。作为“秘银”的精锐,一直令“汞合金”感到极其头痛的这个自己。

    大着胆子不使用假名,就是在期待这样的反应。虽然危险很大,但效果也很明显,不出所料,那边这样子把M9抛了出来。大概是想通过让那台最新锐机体与自己交战,来探察自己的反应和背后关系吧。

    或者,还有一点点游戏的意思吧——

    “有没有吓一跳啊?”

    署长通过无线电说道。

    “我听说,以前你好像平时都总是开那种机体不是吗。从你在那个什么‘秘银’的时候开始。”

    “你已经知道了是吧。”

    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动摇,宗介低声说道。

    “连假名也不用,还大肆活跃到那种地步,谁还不知道呀。虽然说在镇上收拾了你也可以,但是那样就没什么意思了。因为是难得的机会,就决定请你和那台M9打一场了。……不过,你完全没有获胜的希望就是了。”

    虽然也很在意M9的来头,但是与之相比,宗介更没有听漏的,是署长的“在镇上收拾”这句话。

    镇上。

    并没说在警察局被拘留的时候。也就是说,在那个审讯室对话的时候,署长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吧。得知自己是“秘银”的相关人员应该是在那以后。

    (在“汞合金”里,那个男人只是个小角色。)

    这应该是不会错了吧。那么,他到底是怎么知道自己的事情的呢。不正是说明,署长的身边有知道自己作为“相良宗介”的经历的人,或者是存在着某些有用的情报网吗。

    于是宗介试着说道:

    “今晚的客人想必非常高兴吧。”

    “是呀。希望你一定要努力奋斗呢。”

    混杂着噪音的无线电的另一端,署长嘲笑道。

    “但是……趁着现在,要是把你的背后关系都老实交代出来的话,替你适当地嘱咐一下对手的操纵兵也可以哦?”

    “真不凑巧啊。我就是一个人。”

    “那就去死吧。”

    无线电被切断了。只剩下噪音与沉默。

    监听器另一端的M9移动起来,战斗开始了。

    (来了。)

    简直像饥肠辘辘的猎犬,从主人那里收到了“上吧”的命令一样。

    M9将匕首形的单分子刀在手中咕噜咕噜地转了几圈之后,收进了腰间的刀鞘里。虽然像是表演一样的动作,对属于第三世代型AS的M9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接着,敌机以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将装着在背部的外挂点上的步枪摘下,将枪口指向了己方。

    宗介的“野蛮人”也一边将手持的步枪对准敌机,一边将机体向左方向大幅度地摇过去。除了左边以外没有别的生路,他对此十分清楚。

    二者一边移动,一边开炮。

    夜晚的遗迹的静寂,被两股火焰和轰鸣声打破了。

    M9毫不费力地跃上夜空,躲过了宗介的射击。

    ——不,正确地说的话,是在己方即将发炮之前就做出了回避动作。纵使是M9,也不可能比子弹更快速地移动。当然“野蛮人”也一样。虽然也立即开始了回避运动,但是旧式的机体的行动,和M9比起来仍然是非常缓慢的。

    炮弹擦过了右肩的装甲。

    “…………!!”

    真是千钧一发。要是再迟个零点几秒的话,驾驶舱所在的胸部位置就已经中弹了吧。总算能躲过敌人的第一发炮弹,首先,都是多亏宗介没有让“野蛮人”做出跳跃动作,而是像要倒下去一般地将机体向左边移动的关系。

    作为直立步行兵器的AS,与普通的车辆不同,在保持站立的状态下,具有着某种程度的位置能(重力势能)。不试图进行勉强的跳跃,而是将机体托付给重力,因此,“野蛮人”才能做出比原有的规格更加敏捷的行动。(大家可以理解吧?就是下降的重力加速度的问题。)

    其次就是向左方向的机动。

    从敌人的角度看的话,就会变成己方在向敌方的右侧移动。那台M9正以右手持枪,摆出两手射击的姿势,在这种状态下,为了要瞄准“野蛮人”,从自机的角度看,就不得不将两手向身体的右侧移动。

    AS这种机械,与将手臂朝向内侧——向身体的中心线方向移动的动作相比,对于反方向——从中心线向外侧的动作上,是稍微有些不拿手的。(虽然只是平常情况下几乎不成问题的,非常非常小的擅长与不擅长的区别。)

    这一点,对于作为AS模特儿的人类来说也是一样的。

    AS和人类的腕部虽然是极具柔软性的构造,却不是像坦克一样的左右对称的回旋炮塔。这种构造下,向身体外侧的动作,无论如何都会稍微变慢一点,或者变得不准确。特别是在拿着步枪这样的重物,使得“末端重量”加大的话,那种差距会变得更加显著。

    实际上,若是人类拿着3公斤左右的哑铃或者装满水的塑料桶,将手臂向左右大幅度地、快速地挥动看看的话,那个人的手臂和空着手时相比,就会变得不容易马上停下来。AS也是一样的。

    即便是最新锐的M9,只要还是作为拥有左右两手的“人形”,就也躲不开这种基本的工学上的、构造上的问题。

    也就是说,宗介所选择的“野蛮人”的机动方法,对于M9来说,是“最讨厌的行动”。无论如何也是搭乘过无数次的机体。敌方的操纵兵讨厌的东西,宗介也是最清楚不过了。

    那么,跟着又会怎么来呢。

    大概会在落地之后,以低姿势从正面跑过来吧。从地形和障碍物,以及位置关系上考虑的话,为了取得正好的射击位置,应该会那样移动。

    还有警戒中弹的问题。

    虽然M9在防弹性能上远胜于“野蛮人”,用这台机体的步枪对其造成损伤这件事本身却绝不困难。吃了37毫米炮弹的话,即使是M9也不会平安无事的,估计至少也会造成大幅度的机能低下。和大部分的装甲车一样,M9根据各部分的不同,装甲厚度和防弹性能也有区别——果然还是背面装甲比正面要薄弱许多。

    所以,敌人是不会特意采取将背部朝向己方这样的机动的。不,或许可能会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总之绝不能对此有所期待。

    (那样的话……)

    宗介巧妙地操纵着“野蛮人”的手脚,一个漂亮的前滚翻受身之后,马上让机体飞身跳向左正面的遗迹的墙壁,就保持那样压低身体,冲进了障碍物之中。

    对于敌人来说,这又是一个很棘手的行动。

    照那样下去的话,不仅难以瞄准“野蛮人”是当然的,而且还会把算不上坚固的左斜后方的装甲完全暴露给对方。

    掀起干燥的泥土、降落在大地上的M9,中止了试图向当初考虑的方向移动。转为轻轻迈步的姿势,想找个空当判断下一步该如何行动的时候——

    没有放过那个机会,宗介将枪身从坍塌的墙壁的缝隙中伸出来,进行了一次三点连射。是只使用驾驶舱的操纵臂的、完全手动的射击。因为这台机体的火器管制系统之类的,实在是相当靠不住的。

    打偏了。

    接连射出的三发三七毫米炮弹,命中了敌机M9左后方大约两米远处的遗迹的正殿。中弹之处碎片横飞,沙尘乱舞,开炮的声音在周围的群山中回荡。

    (果然对战还是很困难。)

    宗介咋舌。刚才那种程度的射击,要是能打中的话简直是该谢天谢地了。就这样通过继续向对方施加压力,倘若能碰巧引诱出敌操纵兵的失误——

    “!”

    M9反击了。在连射之间交织着无数的机动,企图取得良好的位置。

    冲击。

    “野蛮人”用以藏身的石造的墙壁之类,在强力的AS用步枪面前就像胶合板一样。在机体周围,不是被贯通,就是被粉碎的无数飞散开的石块,激烈地敲击着“野蛮人”的装甲。

    警报音。

    好几个警报灯开始闪烁。

    第一冷却单位运转不良。左腕部的动力传递系统也出现了“油压低下中”的显示。动力系统并没有发生火灾。总而言之,知道不是致命的损伤了。

    将手从操纵杆上离开,在控制盘上用手动进行损害控制。引擎管理。油压控制。轻油的气味飘了过来。没有发生火灾吧。仪表没有故障吧。

    指尖几乎是反射地、自动地移动着叩击着开关。如果是M9的话,这应该是AI在一瞬间就能替主人完成的作业。而宗介所进行的,是由于长期的操作经验而烂熟于心的,正确而迅速的操作。

    宗介一边用单手进行损害控制,一边还为了逃避敌人接下来的攻击而同时进行着回避运动和牵制射击。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操纵兵能模仿得来的事情。如果是那些新兵的话,大概只有在什么地方停下来,打开使用手册,边进行各种尝试边对机体的系统进行调整了吧。

    之后还能没有障碍地运动到什么程度呢?

    虽然机体管制系统显示出还有120秒左腕就会无法驱动的字样,但是这数字是完全不能相信的。宗介对此十分清楚。这只不过是什么都不懂的设计局的技术人员,随便把几近死板的方程式输入进去得到的数字而已。

    考虑着自己的经验和机体的状态,以及今后可能选择的几条战术,宗介试着大略地计算了一下。

    长的话15分钟,短的话8分钟。

    应该还是能勉强撑到那个时候的。

    但是到那个时候为止,能找到那台M9可以抓住的空隙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