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样年华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样年华Ⅰ- 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并未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候体验到喜悦。1999年12月31日这天晚上,我没有等到新世纪的钟声敲响就睡着了,此前我一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里面正播放着中韩两国的中学生们摆放的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全过程,数以百万块五颜六色的骨牌刹那间轰然倒下,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本想合上眼皮休息一下眼睛,谁想竟然就这样睡着了。
  第二早晨,我醒后得知,昨晚电视中播放的多米诺骨牌推倒活动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听此消息后,我突感人类正沉浸在自我欺骗和无聊的情绪中沾沾自喜。码放多米诺骨牌本是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而承担这项任务的却是中学生,让他们从百忙的学习中抽身出来,做这样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令人愤慨,连秦始皇修长城都知道用民工。尽管长城在庶民的抱怨声中和劳工的尸体上越修越高,越修越长,在当时看来,这的确是件残酷的事情,但在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的今天,长城却成了在太空俯瞰地球时唯一可以看到的中国建筑,而且长城作为文明古迹,不仅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具有贡献意义,其雄浑气魄和婉延万里的壮观景象还吸引来大量中外游客,引发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慨,在这一点上,多米诺骨牌绝对不可与之媲美。秦始皇建好长城后,并没有将它推倒,而是用来抵御外敌入侵,保障国家安全,可那些多米诺骨牌却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码好后,顷刻间墙橹灰飞烟灭,宛如一个人的拉稀,气势磅礴,不可阻挡。
  由此看来,玩多米诺骨牌可以用这五个字形容——吃饱了撑的!
  26。窃书
  元旦过后,我没有带着新世纪的快乐情绪回到学校。
  这天,我和周舟在教室上自习,我正在看左拉的小说《娜娜》,这是一本我于三个月前借的书,当时周舟在场。现在周舟看到我仍在看这本书便问道:“怎么还没把书还了?”
  “我又续借了一次。”
  “那也不该在你这里这么久。”学校图书借阅期限为一个月,在此基础上可续借一次,限期仍是一个月,也就是说一本图书在学生手里至多保留两个月,超过此期限将按每天一毛钱交纳罚金。
  “我还没看完,忘了应该哪天还。”
  “不对吧,你以前对于哪天还书记得比我生日还清楚,这次怎么会忘呢,到底怎么回事?”周舟坚持要把事情搞清楚。
  “没骗你,真是忘还了。”
  “瞎说,肯定另有原因。”周舟坚信事出有因。
  “我把这本书买了。”面对周舟的明察秋毫我只好彻底坦白。
  “买了?”周舟不相信图书馆会把书卖给我。
  “我跟图书馆老师说我把书弄丢了,赔给图书馆这本书定价三倍的钱。”我如实道出。
  “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我想要这本书。”
  “你可以去书店买一本新的,干嘛偏偏要花三倍的价钱买一本旧书?”
  “不一样。”我把这本书的定价给周舟看,封底清晰的印着:1989年印刷,定价2。1元。
  “这本书我只花了6块钱就买到手,而去书店买一本新书至少需要20块钱,20块钱我都可以在图书馆买3本书了。”
  “你还买了什么书?”周舟问。
  于是我从书包中掏出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莫里哀喜剧》,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香水》,一本译林出版社的《圣经故事》。
  周舟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些书说:“你这么做想没想过其它同学。”
  “不用你替他们着急,我买的这些书都是无人问津的。”
  “你怎么知道的?”
  “你看。”我翻开一本书的封面,“这本书是85年出版的,距今已有十几年,可是它除了纸张有些发黄外,根本没有被人翻过的痕迹,我把它从书架上抽出的时候,上面还蒙着一层不薄的尘土,而且,你再看这儿。”我把书翻到封底,这页贴着一张借书单,凡是借此书的同学都要将自己的学号填在上面,“这张借书单洁净无痕,再次说明这本书被冷落程度。”
  周舟似乎被我列举的证据说服。
  “与其把这本书陈列在锈迹斑斑的书架上,让岁月和空气将它的纸张变黄,使它的字迹渐渐模糊,不如让它堆放在我凌乱的床头,为我对文学的热爱尽微薄之力。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这本书如果不被我慧眼识中一生所要承受的悲哀。”我继续阐述自己行为的不合法但合理之处,希望得到周舟理解。
  “我还是觉得这样做不太好。”
  “是不太好,可是既使我不这样做,这些书也会被他人据为己有。”
  “被谁?”
  “杨阳。他曾扬言说,争取在毕业前凑够一套百部世界名著,现在已经攒了二十多本了,图书馆老师已经开始怀疑了,说他是不是小脑麻痹,怎么总是把书弄丢,还要赔偿三倍的价钱。”
  “你们怎么这样。”我仍旧没能得到周舟的理解。
  “其实,图书馆的书早在被摆放到书架之前就已经有一部分流失到老师家中,被束之高阁装点房间,或是馈赠亲友。难道只许老师吃肉,却不许我们喝汤吗,我们喝一小口汤要蒙受心灵上强烈地自我抨击和严刑拷打,而老师们却在大口吃肉的同时,心安理得地大碗喝着酒。”
  “既然这样,你喜欢什么书就买吧,但别买太多,只要不去偷书,我就放心了。”周舟终于不再指责我的行为。
  “你放心吧。”
  喜欢看书的人哪有不偷书的,对于视书如命的人,这不能算作偷,只能叫作窃。一个世纪前的读书人孔乙己就是这么说的。
  学校图书馆装备了先进的防盗设备(防学生不防老师),书库的进出口处装有警报器,凡是身带未过库图书的学生从此经过,必会引起警声长鸣,自投罗网。图书馆的窗户也被铁丝勒紧,使得那些想将图书顺窗口运出的学生希望落空。
  尽管图书馆戒备森严,但我和杨阳还是成功地将自己想得到的书摆在我们的书架上。我们窃书纯属偶然。
  有一次,我随手翻阅张超凡从图书馆借来的《电工学解题指导》,翻到了书中的某一页,发现这页书的装订缝深处粘有一根银白色金属条,我感觉它就是那根与报警器息息相关的磁条,如若将它从书中拆去,报警器便形同虚设,我将带着图书出入图书馆如履平地。我为自己的大胆设想激动不已。
  我立即拆去这本书的磁条,将书掖在怀中,奔赴图书馆。果然如我所料,我带着这本书经过报警器时,除了听到自己心跳声外,报警器毫无反应,当我揣着这本书再次走出的时候,报警器仍如哑巴一般伫立在我身旁,对我的行为置若罔闻。我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
  从此,我和杨阳默契配合,将各种书籍带出图书馆,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窃书运动。
  我们的校纪中明确规定,偷盗图书一次者,给予留校查看处分,偷盗两次者,开除学籍。若以此尺度来衡量我和杨阳应受的处罚,我们早应该被学校清除出大门十次以上。我现在之所以敢于揭露自己的犯罪真相,第一是因为我的这种形为比之偷窃其它财产,从动机上说,高尚许多。第二是因为我已经从校长手中接过印有我名字的毕业证,学校已经没有了追究我刑事责任的权力,如果学校以此书中所述内容为证据,偏要翻出陈年旧帐找我对质的话,我会死不认帐的。到时候我就说:“这本小说的内容完全出于虚构,艺术作品并非真实生活的记录。我上大学的时候可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下面我继续交待自己在学校的犯罪经过。我不仅窃取小说,还撕毁图书馆的画册。每期杂志凡经我手,就会体无完肤,面目全非,其受损程度取决于这期杂志制作水准的高低,如果主编们知道他们的杂志被我出于热爱以至于不择手段获得的时候,一定会坐在宽敞的办公桌前,喝着毛尖儿,没事偷着乐的。
  27。考不完的试Ⅰ
  时间过得奇快,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留给我们欢笑、悲伤、爱恨和不可逃脱的考试。又到了学期末。我再一次因为考试的到来而惊恐不安。但不安只是暂时的,它是因我没有认真学习而又想考试及格,这件看似矛盾实则情理之中的事情导致的。这种不安作为一种必然现象仅出现在考试前夕,在面临短暂的不安和考前的胸有成竹时,我会义无返顾地选择前者,因为这种不安会随着考试的结束而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后者却需要付出一个学期生活在学习重压下的代价。
  为了避免不及格现象再次发生,我开始夜以继日地在通宵教室学习。学校为了拯救一批像我这样平时不学习,却不自暴自弃的学生,在考试期间开设了通宵教室,以便让我们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利用好这几天,就会在几天里掌握一个学期所学的内容,但我还会在走出考场后将它们忘得一干二净。
  以往是我陪周舟在教室学习,现在却是周舟陪我通宵达旦地复习。我们身边放着饭盒、暖壶和若干袋方便面。每到深夜,我肚子饿了的时候,周舟就会放下手中的书本,给我泡一包方便面,在我吃完后她又会去水房刷饭盒。
  周舟这样做是为了帮我节省时间,以便更高效地复习。她说:“你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多考一分是一分。”
  的确如此,对周舟来说,她现在复习是争取减少扣除的分数,而我的复习(不能称之为复习,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学习过)是在争取通过一分一分地累加,达到60分。
  周舟没有必要像我一样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书中内容对她来讲,已经没有什么可看的了。所以,她会一边吃锅巴,一边捧着课本或小说若无其事地看上几眼。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心情极其烦躁,因此周舟吃锅巴时发出的清脆声音只会加重我的烦躁。周舟非常理解我的心情,她会把锅巴含在嘴里,等待它慢慢变软,再轻轻咀嚼。我有时会把注意力从书本转移到周舟吃锅巴的样子上,她趴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从食品袋里捏出一片黄澄澄的锅巴放进口中,片刻后,紧闭双唇将那片锅巴悄无声息地吃下,然后再将指尖放到嘴边舔一舔,看得我怦然心动,也想舔舔那根捏锅巴的手指,尝尝它究竟是什么味道。
  28。偷考卷
  材料力学考试前夕,我弄到了一份试题。这学期材力考试分成理论和实验两部分进行,那天我们去实验室进行实验部分的考试,屋内有一台电脑,我想这里面一定存有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譬如说考试题。
  实验过程中,老师离开实验室去楼道抽烟,趁此时机,杨阳守在门口观察风吹草动,我打开电脑,顺利找到期末考试题,并将它存入齐思新的软盘中,在老师返回前及时关闭了电脑。其余同学都在专注地做着实验,没有注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此事只好我们三人知道。
  尽管弄来考试题,却没有答案,面对陌生的试题,我们仨谁也不会做,试卷的价值没能得到体现。于是,我们找到张超凡,让他写出一份完整答案,然后我们只需稍费脑筋,把答案背下来即可顺利通过考试。但张超凡对这些试题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又找来另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两人取长补短,拟出了一份基本正确的答案。当我们把答案拿到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