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小萍] 纤纤素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郁小萍] 纤纤素手-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善良的妻,因为有了你,我那间“地狱”般的实验室才好像永远都闪着温柔的星光。那些星光其实就是你深情的眼睛,于是,我能够抛开一切,不知疲倦地去使气压再低、再低、再低……让真空度再高、再高、再高……终于,当一遍又一遍用高压激发那根两头封闭、旁边有两个支管的玻璃管时,突然在二米远的地方,在那张铂氰化钡溶液洗过的纸屏风上,出现了那样明显的荧光!
    假想终于被证实了!一周前,当他冲洗放在阴极射线放电管附近的黑纸密封的底片时,发现底片已经莫名其妙地走了光。立刻,他意识到这是有某种射线在起作用!他悄悄地,带着不可抑制的惊喜,给他这种未知的但他坚信必然存在的神秘的射线,起了一个名字:X。然后他反复地做着实验,试图再一次捕捉它,证实它。是的,他以加倍顽强,终于又把它“逼”了出来。它,X射线,悄无声息然而却不容置疑地产生了!那在屏风上星星点点闪烁的荧光,不正是妻子所咏唱的,在温和的蓝光中闪亮的星星么?他,伦琴,正是“在暮色苍茫中,不慌不忙,踽踽独行,走向亲爱的人……”
    ——那天,当他证实了X射线的存在时,他狂喜地奔回家,奔向自己亲爱的人,要她最先与自己分享成功的快乐……
    可是——伦琴以一种怜惜的心情回忆到:她却一下子吓坏了。她那时正从洗澡间出来,一听说他发现了能穿透物质因而也可能穿得透人体的射线,被浴室的蒸气熏得红扑扑的脸一下子就发白了,比年轻时和他在椴树林里散步,看到窜出来一只野兔还惊恐。等他对她谈了准备用“X射线”给自己的手照一张片子,以此拉开揭示人体奥秘的序幕,她那双纤纤素手竟捂住发白的脸孔,从口中发出了一声惊叫。她扑上来紧紧抓住他,那神情简直和战争爆发了、他被应征入伍、两人正面临生离死别一般。而那双纤白的手,在他胸前一直可怜地颤动着,颤动得伦琴的心都疼了。
    “不!亲爱的!你不能用这该死的X来照射你,不能不能!”
    伦琴也许不会容忍别人把他用成吨的汗水发现的射线叫做“该死的X”,但他绝对理解妻子的心情。她不允许那不知的,也许会致人于死地的神秘射线穿透自己丈夫的血肉之躯。
    他要开口解释,她却扑在他身上哭起来,把他搂得愈来愈紧:“不!不!不!……”
    他抚摩着她金褐色的头发,等待着她安静下来。多少年了,当他又饥又渴又累地从实验室钻出来,一想到她这种浓烈、诚挚的爱,心中就会遽然升上一种温暖。此时,他怀着一腔爱,一腔挚情,轻柔地抚摩她金色云霞一样的长发,等待她平静以后的回心转意。
    果然她慢慢停止了哭泣,用绣有菊花的绿色布浴衣衣袖胡乱擦了一下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多么可爱的又哭又笑,这是她从年轻时就具有的伦琴所熟悉的性格)。他估计,她快要同意他的计划了。
    然而这一次却与往常不同。她的话使伦琴以同她刚才的惊愕不相上下的程度发子呆:
    “你这实验就是照射人的手,是非做不可的吗?”
    伦琴点点头。
    “那么,让我去拍摄这张照片吧!”她平静地说,“我的身体比你结实。”
    见伦琴瞪大了眼睛,她又马上补充了一句:“要不,从明天起,我不放你去实验室了——你选择吧!”
    伦琴再一次向她解释、恳求。经过妻子这一场惊惶,连伦琴也预感到那射线仿佛有可怕的杀伤力似的。他不愿意妻子去冒这个险,但无论他说什么,她只是平静地一言不发,把头扭向一边不看他。
    她这是上了倔脾气,同样是他疼爱和熟知的。伦琴不怕她哭也不怕她闹,但怕她的平静。只要她平静地把头扭到一边不望你,你就非得依她不可了。
    伦琴又坚持了两天。他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在家里翻翻画报,浇浇鸢尾花……他故作悠闲地到美因河畔散步,一双眼睛却老是忍不住往实验室的方向瞟。他看见她在一旁窃笑,平静地等着他最终“投降”。最终克制不住自己的果然是教授先生,他内心火烧火燎地熬到第三天上午,把她带到他的“地狱”里去了。
    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张X射线照。
    这第一张x射线照片,照的是一位女性的手,伦琴夫人那双颀长的、钢琴弹得非常好的纤纤素手,向人类,向千万代子孙,袒显了清晰的骨骼图像,袒显了她那颗富于牺牲的心灵!
    ……
    伦琴忘情地冲进房间,举起从英格兰寄来的那枚紫罗兰色的信封,郑重地递给了自己的妻子。
    伦琴夫人一看见信封上的字迹与那个包裹上的字迹相同,眉毛就高兴地扬了起来。她很快从里面抽出一张粉红色信笺。
    “尊敬的W.C.伦琴先生:
    请允许我这个卑微的女裁缝给您写这封信吧!我是被您那威力无穷的X射线救了的人。上个月,我把一根针稀里胡涂断到手里面去了。听人说针尖会顺着血管跑向心脏,那么人就会完蛋,那我的奥列佛怎么办?我们刚刚定婚,我们都只有十九岁……
    先生,就在这时候,大家都叫他神医的汤姆说,他能用什么‘X射线’照出那根该死的针尖来。他真的用这射线,动手术把我的针尖取出来了!后来我看见了我的手照的‘X射线照片’,看见了自己白花花的骨头!我吓昏了,我不知道这射线是从哪里钻出来的?照了之后,我会受什么影响呢?比方说——请原谅我这粗人——会不会影响将来和奥列佛生孩子?汤姆说:‘这射线是德国一个伟大的人发现的。他的夫人,一个同样伟大的人,照了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早就把骨头照出来给大家看,无私地向人类作了贡献!既然她,一个科学家的夫人都敢用X射线照自己,那么你爱尔维拉就用不着担心!’
    噢,先生,没有您,没有您的夫人,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我这条小命。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们的。我是个专长做衣服的裁缝,我为您的夫人做了一件晚礼裙,作为圣诞节的礼物。虽然人们爱说:‘裁缝不偷布,老婆没有裤’(对一个女裁缝来说,便是‘丈夫没有裤’)。可是,我敢向先生和夫人发誓:为了表示我虔诚的心,这件衣服从道地的中国缎料到真正的中国丝线,都是我用工钱买的。胸前那两朵花是我的奥列佛做的。我从夫人手骨的长度推算了夫人的身材。请先生务必将我的心意向夫人表达,恳请她一定收下这份薄礼!衣服我已寄到贵府请夫人亲收了。我想让她先惊奇一阵,因为汤姆——就是那神医——说:您的‘X’就是‘不知道’的意思(嗅,天哪,您怎么会发明一个不知道呢?您明明什么都知道,连我们眼睛看不见的东西都知道)。我也就想让夫人也先‘不知道’一下,我从小就是一个调皮的姑娘哩!
    祝先生和夫人
    圣诞节快乐!
               你们忠实的仆人
           爱尔维拉·贝德里尼
           1895年12月10日”
    伦琴和夫人的心里充溢着一种无法形容的幸福感,他们很久没说一句话,互相深情地凝望着。这时教堂的钟声响了,从窗外传来悦耳和谐的唱诗声。枞树的清香在渐渐来临的暮色中显得更浓烈了,伦琴牵着她的手,走到放着圣诞树的屋里,在满树挂着的糖圈、小甜饼、一绞一绞美丽的金银丝线中间,选一个醒目的地方,挂上了那个紫罗兰色的信封。然后,他轻轻托起她那只勇敢的纤纤素手,在上面印下了一个久久的、感激而深情的吻。
    幸福的泪水溢满伦琴夫人的双眼,使她那双碧蓝色的大眼更加光彩动人。她在丈夫凝定的目光下像少女一样羞涩起来,于是掩饰着自己的激动,欢叫一声把丈夫拉到餐桌旁。
    “嗬!快吃吧!你这个饿了才回家的馋鬼!”
    桌上摆着杏仁泥做的糖人、罂粟子蛋糕、冰琪淋奶酪、草莓、杏仁汁什锦布丁、烤鸡、炸鱼……伦琴面对圣诞节的丰盛晚餐夸张地咽了咽口水,可是随即又拉住了正要倒酒的夫人的手:
    “不忙,我高明的厨师,我希望你穿上那件皇后才配穿的衣服再开饭!”
    “弄脏了多可惜!”
    “不用担心,我亲手为夫人戴上餐巾!”
    “那么好吧。可是你也把你那灰不灰、绿不绿的驴皮一样的上衣脱下来吧!”
    过了一会儿,这对容光焕发的夫妻终于在餐桌边就座。他们深情地对望着,举起了紫红发亮的樱桃酒:
  、“为你那从‘地狱’里弄出来的X射线。”
    “为你勇敢的手。”
    “干杯!”
        后记
    101年前的11月8日,伟大的德国科学家伦琴(Rontgen.w.k.)发现了神秘的、从未人知的“X”射线。仅仅在三个月后,即1896年2月,X射线就得到了应用。一百年来,X射线在科研、工业、医学(包括治疗、透视、照片)等方面,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德国科学家伦琴以其杰出的贡献,在1901年荣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名字,也因此载入史册,为千秋万代的人们所景仰。
    但是,伦琴的名字和他发现X射线的艰辛过程,对我国广大的读者,却还较陌生。为人类作出过无私奉献的、勇敢的伦琴夫人,更是鲜为人知。
    十一年前,我回故乡探望父母时,父亲拿了一张图给我看:
    “这是伦琴夫人的手。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决定用自己的手拍一张x射线的照片。伦琴夫人担心这种不可知的射线有巨大的杀伤力,就坚持要代替丈夫作这个实验。这种精神了不起啊!世界只知道伦琴,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你是写文章的,应该多写科学家,以及帮助他们成功的人。”
    我的父亲是一位有着五十年教龄的、极受人尊重的老教授,他鹤发童颜,桃李满天下。我非常理解他作为一个学者而持有的对科学家的特殊感情。我提笔写了短篇小说《纤纤素手》。父亲给我的科学资料中有关x射线发现过程的细节,我都真实地写进了小说。
    在《纤纤素手》写完以后,父亲又兴致勃勃地查阅到一些新的资料,并且详细地抄录给我。如伦琴夫人的姓名、出身等等:“伦琴夫人安娜·贝尔塔·路德维希是苏黎世(瑞士)赛列尔格拉本附近‘绿玻璃饭店’主人约翰·路德维希的次女,长伦琴六岁。”“伦琴夫妇很孝敬父母。”伦琴和他的夫人一直没有子女,领养了夫人六岁的侄女瑟芬娜·贝尔塔。她21岁里正式过继给伦琴夫妇。”“伦琴与夫人感情很好,1919年10月31日夫人病重逝世。历五十年的友谊、爱情,情笃逾恒。一旦永诀,倍增伤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