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兵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防化兵的故事-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连后,大家立即按规定擦拭枪枝,上油保养,尔后将枪枝归还原位。
  “肖吉林,你出来一下?”班长把肖吉林叫到室外。
  “什么事,班长。”肖吉林其实已经猜到班长找他什么事了,但还是心虚地问道。
  “我想问一下上午打靶的情况,你前面打的很好的,每枪都在九环、十环,靶子上怎么只有九个弹孔呢,就凭你打枪的水平,怎么也不至于吃烧饼吧?”
  “是呀,我也觉得很奇怪。开始以为是报靶员搞错了,漏报了一次,但靶子上确实只有9个弹着点;我又想会不会是文书发子弹时少给了我一发,因为在靶场上,大家都很兴奋,也很紧张,少给一发也是有可能的。”肖吉林想打马虎眼。
  “你少跟我歪扯,8号靶那一枪是不是你打的!”班长严肃地问。
  “我,我,”班长的问话都问到这个份上,肖吉林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我什么我,一个军人,敢作敢当,说实话!”班长严厉地说。
  “是我打的!黄水生那家伙太可气了,别人打一个烧饼心里怪难受的,他幸灾乐祸,不停地画圈;而且射击前排长都说了,打烧饼不需要指示弹着点。他却不停地画圆圈,而且一画就是十来圈,这完全是故意看笑话!因为这是实弹射击训练,不计成绩,也不会影响班里的荣誉。所以,我就想替胡小舟出口气,打击一下他的嚣张气焰。”肖吉林知道隐瞒不过去了,索性承认这个事实并说出了自己的动机。
  “别耍小聪明,自以为做的事情别人不知道,其实连长、排长心里都明白。靶场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地方,无论你有什么理由都不能开这种玩笑。老实说,这件事情说重了,给你一个处分都不过分,考虑到你是初犯,也没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排长决定给你一个改正的机会,先写一个书面检讨,晚上讲评时,在全排宣读。”班长十分严肃地说。
  “是!” 肖吉林低声答道。
  晚上排长对上午实弹射击训练情况进行了细致讲评。末了,在充分肯定肖吉林成绩的基础上,对他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然后,肖吉林宣读自己的检讨:
  “检讨书,尊敬的排首长、班领导及各位战友:今天是我们新兵排进行的第一次实弹射击训练。射击场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训练场,但在射击场上,由于自己对8号靶台的报靶员报靶方式不满,擅自改变靶台目标,错位打枪,将8号靶台报靶杆击断,这事往小了说是浪费了子弹,损坏了报靶杆,往大了说是严重地违反了部队的纪律,尤其是射击场纪律,是一种严重的无组织、无纪律表现。我这人毛病很多,也容易犯错误;通过这件事情,我要吸取教训,痛改前非,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请大家看我的行动吧。检讨人:肖吉林。”
  晚讲评结束后,刘华不解地问肖吉林:“你这个错误是很严重,但也不至于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吧。”
  “不深刻认识错误以后还会再犯,所以必须要从思想深处引起重视。”肖吉林表情十分严肃地回答。
  “你这是故意说的很严重,其实根本就没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完全是敷衍了事,企图蒙混过关。这个检讨不深刻,我要建议排长让你重写。”刘兴国毫不含糊地说。
  “这话可不能瞎说,我的检讨已经够深刻的了,你还想怎样?再说,我这也是为胡小舟出气,你看见战友受人嘲弄,你心里不难受?帮战友解围,我的本意也没啥错吧?”真让重写检讨就麻烦了,肖吉林赶紧把胡小舟的名字带了出来。
  “人家已经认识了错误,他的动机也不坏,你就别抓住事情不放了。我说这一枪我连板机都没扣,怎么就冒出了个10环,原来是你打的呀?”看见刘兴国有意纠缠,胡小舟赶紧替肖吉林开脱。
  “行,既然是为战友出气,我就啥都不说了。我算了一下,如果算上这一枪,你十发子弹,打了96环,你小子打枪也够准的了,而且这么小的一个靶杆都让你给打断了,以前在家练过吧?”刘兴国对肖吉林的射击水平确实佩服。
  “我们家在部队大院住,前几年打过几回,那都是好玩的,从没认真地进行过瞄准练习。今天这事也很特别:我当时也是气愤之极,豁出去了。结果瞎猫碰到死老鼠,没想到就正好把报靶杆打脱了,纯属巧合。”肖吉林嘴上说的很轻松,其实心里对自己的枪法还是很有信心的。
  肖吉林的检讨,表面深刻,实质马虎,所写内容,让人哭笑不得,事后班长本准备让他重新写过,排长说:“算了,他是个聪明人,已经知道错误,相信他会改正的。”
  班长说:“也是。不过说来也怪,那么小一个靶牌,直径也就十来公分吧,让我瞄准了打,靶牌有可能打中,靶杆还真难打断,可他随便一枪,竞把竹杆给打断了,真是神了。”
  “有的时候就是巧合,真要瞄准了打不一定能打得上:随便一打,偏偏就打中了。当然,前提是打枪的水平不一般。这个兵还是有潜力的,虽说问题也不少,我们以后要好好引导,把他引到正路上来。”排长笑着说。
  “看出来了,你是挺喜欢他的,要是换了别人,这个检讨肯定过不了关。”班长说完,俩人会心地一笑。
         

  ☆、6、 收到书信看不懂  被人嘲笑脸红

  新兵信多。每当通信员从营区大院收发室取回报纸和信件,首先围上去的都是新兵,大家最感兴趣的当然是书信。
  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离开同学和朋友,思念之情难免;生活环境不同,饮食习惯差异大;有的人不习惯军营生活,向家中诉苦;有的人觉得部队生活很好,向朋友炫耀;汇报自己在部队的生活和训练,牵挂家乡亲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宁,因此写信、收信成了与家人及亲朋好友感情交流的最重要方式,也是新兵每天最享受的事情。
  一般收到信,大家看上一遍二遍也就算了,可憨老张不一样,他要把信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上数遍。说来也怪,他的一些朋友写信,不知是为了卖弄自己的文化水平还是当地的文化习俗,常用繁体字、文言文书写。一般人遇到这种信,回或不回都很随意。而憨老张觉得别人给你写信,不管怎样表达,都是对你的尊重,是看得起你,敷衍了事不礼貌,不及时回信更是对不起人。因此,对来信,他都要反复琢磨,细心体会。回信时更是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虽然如此,有时仍对来信不明就理,回信词不达意,只得硬着头皮去请教战友。
  在憨老张请教的战友中,属肖吉林最多。也只有肖吉林最有耐心,又有能力帮这个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看似颇有道理,但放在憨老张与肖吉林二人身上,又似乎不太准确:因为二人文化程度相差甚远:一个小学没读几年,一个高中肄业;性格爱好也有天壤之别:一个从小喜静,一个天生好动;一个适应低调,一个喜欢张扬。但就是这样两个人却成了一对好战友、铁哥们,这让不了解情况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他们的友谊说来还有一段缘故。憨老张刚分到连队时,说一口地道的广东潮汕话,除了老乡,能听全他说话的人很少,他也听不懂别人说话,哪怕是普通话有时也要费好大劲才明白,遇到重要事情的交流,双方都很着急。
  说来也巧,肖吉林家的邻居有一家就是广东潮汕人,同为军队干部,又同住一个大院,平时两家大人关系很好,来往频繁;两家的孩子也挺投缘,经常在一起玩耍,赶上吃饭的时候,无论在哪家,只要有好吃的,也不用讲客气,端起碗就吃,抹抹嘴走人,十分随意。
  肖吉林与他们接触多了,广东潮汕话虽然说的不好,可听起来并不费力。由于有了这样-个基础,加上他摹仿能力强,学习语言效率高,到连队没多久,也能说上几句潮汕话,关键时刻给大家当义务翻译还凑合。也正因为如此,他俩较早有了共同语言。
  此外,肖吉林觉得憨老张为人耿直、讲义气、重感情,有几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部队发的罩衣、罩裤都是用涤卡布做的。这种布料做的衣服冬天穿,特别厚实、耐寒、经用和好看,但洗起来也挺麻烦,太厚了,湿水后特别重,再加上冬天天冷,手也冻得厉害,湿水后不容易拧干。憨老张只要看见肖吉林在洗衣服,每次都主动帮他拧,有时甚至直接帮他洗,而且不图任何回报。
  另一件让肖吉林感动的事情是夜间站岗:新兵来连队后的第二周就开始单独站岗。一般站岗最不喜欢的是倒数第二班,尤其是冬天:下岗后睡觉,被子还没捂热,两脚还是冰凉就得赶紧爬起来出操,说是只站了一班岗,其实耽误的是二班岗的时间,一天的精神都不好。因憨老张与肖吉林同在一个新兵班,站岗顺序中间隔了几个人,为了照顾好小兄弟,只要肖吉林排在倒数第二班岗,憨老张都会提前给带班员打招呼:已和肖吉林调换了,叫岗时千万别叫错。
  开始肖吉林以为憨老张不怕冷,下岗后也能睡着,后来才发现憨老张比自己还怕冷,即使倒数第三班岗,下岗后他也睡不着,手脚冰凉一直到天明。后来他干脆下岗后独自在操场上跑上几圈,让身体微微发热,再去床上躺一会。尽管睡眠时间少点,但他的精力特别好,从不影响白天的学习和训练。
  肖吉林愿意帮助憨老张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被人请教、当教师的感觉让人挺享受。再说文化上的事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事。因此,对此类求助是来者不拒,一帮到底。
  那天中午,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肖吉林正准备去操场打篮球,被憨老张拦住:“肖吉林,有空没?”
  “什么事?”
  “今天我收到一个好久没联系的小学同学来信,能不能帮个忙……”
  “咱俩之间还客气什么,说吧,是信里的内容看不明白还是回信有问题?要不你说个大概意思,我直接替你回信得了,一刻钟搞定。”未等憨老张说完,肖吉林就打断了他的话。
  “信还是我自己写比较好,这样对别人显得尊重。就是这封信中有几句话我半天没看明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意思不明白,也就不知道怎样回信,你先看一下信的内容,再帮我出出主意。”憨老张不好意思地说。
  “信呢?”
  “在这。”憨老张从裤子口袋里拿出一封皱皱巴巴的信递给肖吉林。
  肖吉林接过信,只见上面用草体龙飞凤舞地写着百十来个字:
  “贵弟,别来无恙!
  前日偶遇令堂,悉弟从军二月,喜不自禁,盼好生努力,定会鹏程万里!
  兄在县文化馆谋事逾三载,薪水不多,福利尚好;弟初到部队,月薪6元,开销拮据,条件艰苦,生活之不适定有不少。同窗三年,情同兄弟,如需相助,万勿客套,吾愿倾囊相帮……”
  “我以前和他来往很少,差不多有四年没见过面了。现在他突然给我写信,也不知他是从哪得到我的通信地址,信上的内容我也看不懂,不知他是什么意思。”憨老张解释说。
  “哪句不懂?”
  “令堂是谁?尤其是这‘喜不自禁’,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哦,令堂就是母亲的意思,在古汉语中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喜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