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俩口闯关记 第一部 春蚕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俩口闯关记 第一部 春蚕篇- 第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反之看看咱们国家,工匠的地位堪比奴仆。不要说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他们研究开发新的事物,就连基本的生活地位都令人堪忧。
  再说商,商乃货物流通耳。但是现在国内交通十分不便利,使得很多商品不能流通起来。
  自古以来商人地位低下,商人一直是上位者养肥待宰的年猪。清朝时的盐商,还有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介都是如此下场。
  一个国家是否富强,就要看这个国家的商路是否通畅。唐朝有丝绸之路,后有海上贸易,都是富国的见证。
  愚弟以为,工匠发明创造,商人流通货物,才是盘活经济的根本。
  国家犹如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男子,上班拿工钱以保证一家不缺吃少穿。这就是以土地为根本,土地税务是保证一个国家运行的基本。
  但是想要富裕,这个男人还要会些其他的。商路就如马无夜草不肥,是保证一个家庭富裕的手段。
  就犹如这个男人趁着空余时间打些零工,做点小买卖,让家中有了活钱。
  而工匠犹如这个男人的技艺。只能有了技艺,你才能去干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确保可以达到增加钱财的目的。
  所以愚弟以为,在土地改革后,要提高工商行业从业者的地位。将各行各业优秀的工匠其别出来,让他们更好地研发提高技艺。
  这部分技艺兄可以掌握在手里,由国家生产出售一段时间,获得最高的一段时间利润后卖出,让它可以尽快的流向普通市场。
  军工技术亦可如此,当有更先进的武器出现,就可以将原来要淘汰的卖出国外,获取最大的利益。
  到时候,兄手中有最先进的技术,还有通向世界各地的商队,何愁不能致富。
  中国一直以来对士大夫太过推崇,数千年来只有为官才是光耀门楣的事情。
  但是愚弟认为所有的事情必须术有专攻,不是只要读书人就可以治理好地方的。更何况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弟看来就是胡说八道。
  弟认为基层官员一点要有特长,用自己的特长去管理特定的范围会事半功倍。反之让一个外行去管理内行,让一个外行胡乱指手画脚,都将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
  犹如让会破案的去管种田,让会治河的去破案,让会种田的去治河,结局不用想就可以猜到。
  中层官员要知人善任,起码你要对手下了如指掌,让他们都能干自己擅长的事情。还要对基层的管理事情有所了解才能胜任。
  总不能下属给你汇报田地收成,你连北地种麦南地种稻,几月播种几月收割这些都不知道吧。
  上层官员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仅要知人善任,还要有全局观。要因地制宜,调配得宜,犹如下棋一般,要将全盘盘活,调动一切力量得到最大利益。
  但是纵观数千年的中国官场,有多少是正真达到这样要求的官员?无非是世家大族培养亲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例子比比皆是。
  士大夫的地位过高,使得人人都想当官。当官的想着自己的子孙继续为官做宰,平民百姓希望能够通过科举一跃龙门。
  于是出现政府机构臃肿,政府官员良莠不齐,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谚语。
  士大夫一直处于我国的特权阶级,考上秀才就能免除徭税。兄可想过这是多大的一笔税收,就这样被忽略掉了。
  然贪官污吏横行,又岂不是他们地位太高,权力太大的缘故。
  愚弟认为只有降低士大夫的地位,将他们于农工商的地位平等,并减少他们的权力,加大惩处力度方才能肃清官场,减少贪官污吏。
  千年来中国一直沿用科举制度,教学一直都是那些书籍。培养的人才都是以出仕为要务,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国家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如国中矿质丰富,为何日本人占据东三省就能勘测出那么多矿产,而咱们管理时却寥寥无几,因为咱们没有勘测的技术人员。
  又如日本为何在武器上遥遥领先,而我国却只能靠进口武器与之抵抗,因为咱们没有优秀的军工科技人员。
  再如日本人在东北建立的人体实验室,研究杀伤力巨大的化学武器,而我国又有多少人了解化学武器为何物。
  这就是教育体系的差异,当其他国家都在奇技淫巧的捣乱上迈进,而我国还死抱着四书五经不放。那么结果就是我们被这些奇技淫巧搞得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另外,国中对普及教育的认知不够。现国内读书识字者十之一二,偏远地区一个村子几百口人,识字者几乎寥寥无几。
  孩童俱都不读书识字,那么又谈何选拔人才,富国强民。
  愚弟认为,对于教育首先要开辟多种学科,吸收各个知识领域的学员,使之成为各行各业的佼楚。
  并且使其大量的参加创新研究,让各行各业都能有长足进步。
  改变国中孩童的教育方针,培养后续人才。做到人人都认字,各个不文盲的地步。根治文化低下,难以教化的顽疾。
  以上都是愚弟之浅见,此番一别当后会无期,望兄以后能够一帆风顺,从此鹏程万里。
  愚弟钱伟拜别。
  张学良看完书信怔忡许久方才长叹一声,拿着信去了前院书房,跟幕僚商议。
  钱伟留书后急吼吼的回了浙江小镇,连夜打包好行李,第二天一早浩浩荡荡带着傀儡大军去了海边港口。
  租了条大船将他们搭载到了一个无人的小岛上,就让大船返航回去了。
  钱伟和孙莉收了傀儡和物品,悄悄返回小镇,换回了阿四和阿四嫂的身份,在村子里掩藏了起来。
  一九三七年九月,日本军来势汹汹,在上海发动了沪淞战役。江浙沿海成为战场。
  浙江的小村庄也受到了波及,家家出去逃难。钱伟趁机游说老通宝去陕西投靠多多。
  老通宝看趋势如此,无可奈何之下答应了钱伟。
  钱伟带着一家去了陕北安家。老通宝年纪大了,一路之上颠簸流离,再加上远离故土水土不服,又兼在浙江受了惊吓。到陕北后身体一直不好,没两年就过世了。
  小宝已经十六岁了,进了延安大学上学,加入了红军,彻底离开了钱伟夫妇的庇护。
  多多已经升到团长,很受红军领导的器重,因为在天水驻扎很少回来。
  陆福庆终于回到了原来的部队,现在跟着部队去了山西打游击。
  六宝生下了个男孩,现在天水随军医院做护士长。
  钱伟和孙莉看没自己什么事了,借口想出去看看,转身就投入了秦岭山脉的怀抱。
  从此钱伟和孙莉除了去世界各处旅游探险,按时派遣傀儡去收账之外,在秦岭深处建了洞府,至此安心修炼。秦岭山脉一直流传着仙家出没的传说。






。 … 手机访问 m。………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布受天下】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