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妾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宫妾妃- 第38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封了嫔,便被皇子公主们尊称一声“母嫔”,照例,嫔每年都可以与娘家女眷相见,若位份低的嫔妃生养了皇子,没有资格抚养,嫔便有可能成为阿哥的生母,当然了最后这一条,婉嫔还不敢奢望,因为还有在嫔位上多年的庆嫔呢,怎么也轮不到她。
  再者,封了嫔,俸禄用度也比从前更多了些,贵人一年俸银一百两,嫔则加倍,是二百两,这点银子对于许多嫔妃而言,都只是毛毛雨,但对于年老失宠的婉嫔而言,日子便要好过不少。
  而且蟒缎、织金、妆缎这些高级缎料,只有嫔位以上份例中才有,虽然不多,但除了给自己每年做两身好衣裳之外,也能赏赐给娘家女眷,让娘家人也体面些了。还有其他的饮食用度,也高了不少,伺候的宫女太监也比从前多了,总之——所有的待遇,全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殊不知,多少贵人,一辈子都是贵人,能混上嫔位,对婉嫔而言,已经是喜从天降了。她无子无女、无宠无恩、无家世门第,竟也能封嫔,所以婉嫔对嘤鸣的感激,只怕是恨不得拜佛烧香供奉了!
  乌拉那拉氏笑着说:“储秀宫久未住人,怕是会少些生气,既然婉嫔与舒妹妹如此亲近,不如叫婉嫔搬去储秀宫住吧,也能多陪陪舒妹妹说说话、唠唠嗑。”
  嘤鸣心中暗道,自打怡妃柏氏封嫔搬出储秀宫、去咸福宫做主位之后,储秀宫便没进过其他嫔妃,储秀宫多年以来,谁都知道,她一人独住,不喜打扰。乌拉那拉氏如今却突然开口想往她宫里塞个婉嫔……若是旁人,她直截了当拒绝了便是。可婉嫔……

  第586章、奢华储秀宫

  嘤鸣便笑着道:“皇后娘娘的主意极好!婉嫔的性情,阖宫上下没几个比她更温和的了。只不过……”嘤鸣话锋一转,道:“只不过婉嫔可是怡妃宫里的姐妹,起码也该问问怡妃舍不舍得吧?”如此一语,轻描淡写化解了乌拉那拉氏的出招。既照顾了婉嫔的颜面,又婉拒了乌拉那拉氏不怀好意的提议。
  乌拉那拉氏脸色微微有些发冷,“舒妹妹这话说得,怡妃不是素来惟你命是从,你跟她要个人,她还不会不给吗?”
  嘤鸣不慌不忙应对:“怡妃的确处处都听臣妾的,即使她心中舍不得婉嫔,也必然不好意思拒绝。正因如此,臣妾才更应该尊重她的心意,皇后娘娘,您说是吗?”——这话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与怡妃的亲近,轻描淡写地不把乌拉那拉氏的离间当一回事。
  乌拉那拉氏心底暗恨,嘴上轻哼道:“舒妹妹年岁大了,性情倒是从比从前更好了。”
  年岁大??
  嘤鸣眨了眨眼睛,抚摸着自己没有一丝皱纹的眼角,笑而不言,转头去看弘历。
  果然,弘历的神情有些不耐,眼里带着几分不悦的味道。
  婉嫔见状,忙笑着说:“咸福宫本就与皇贵妃的储秀宫毗邻,嫔妾日后自然愿意跟随怡妃娘娘,时常去储秀宫陪皇贵妃唠唠嗑。”说着,婉嫔抬头看了看正当中天的日头,擦了擦头上汗水,道:“这太阳越来越毒了,皇后娘娘想与皇贵妃娘娘叙旧,日后有的是时间。皇贵妃舟车劳顿回来。必然辛苦乏累,不如叫皇贵妃先回储秀宫歇息吧。”
  真得感谢婉嫔的提议,嘤鸣也着实被晒得够呛了。若不是婉嫔,她还不晓得要在太阳底下跟皇后斗嘴到几时呢!咱们这位继后娘娘,穿得明明比她还厚重,却一点也不嫌热!
  四妃与庆嫔也跟着回京了,不过都走了西华门或东华门。径直回到她们再紫禁城的宫苑。照理说她们是绕了个弯回到东西六宫。嘤鸣是张驱直入紫禁城,路途自然更近些。可嘤鸣却比她们足足晚了半个时辰才回去呢。
  储秀宫。
  这里倒是一切如旧,正殿前紫薇翠枝招展。珐琅瓷盆中的牡丹、芍药开得绚丽,靠着宫墙,成排的潇潇绿竹带了缕缕清风。
  小文子提前三日便回到储秀宫,已经为她打理好了宫苑。因此一入殿中。便觉冷香清风扑面而来。
  冷的自然是那两个青花瓷大缸中满满的冰块,每一块都凿刻了云纹。此事已经化了小半,云纹尚且依稀可见;香是那洒在融化冰水上的一朵朵栀子花,都是雪白中泛着淡淡玉米黄色的半开的栀子花,此花芳香浓郁。却浓而不烈,香气最是幽沁;最后那清风……殿中的门窗都是合上的,纹丝不透。何况外头的风都是热风,若是一开窗户。只怕便要吹散冷香之气了。嘤鸣仔细一扫,便瞧见了那两座精美的彩绘风轮,两个小太监握柄摇动,风轮的扇叶便旋转起来,清风便产生了。——嘤鸣心中暗想,这不就是人力风扇吗?
  轻轻将怀中的永琚搁在西暖阁临窗的罗汉榻上,那罗汉榻上铺设这鹅黄色的蟒缎条褥,条褥之上还隔了一方象牙凉席——此物甚是稀罕,乃是用象牙磨成薄片编制而成,坐在上头沁凉温润,而且不像席子那样咯人。永琚躺在上头,便不担心小屁屁焐痱子了。
  “这象牙凉席,是哪儿来的?”嘤鸣问。
  小文子道:“这么好的东西,自然是皇上赏赐的。”
  嘤鸣笑容莞尔。
  小文子又道:“今年制造局统共就只编造了这个两个小凉席,另一个皇上自己留用了,这一个是三日前才送来的。”
  嘤鸣颔首,为永琚解开襁褓,擦了擦他身上的汗,方才在太和门外站了那么久,永琚也出了一身汗水呢。嘤鸣拿着素绢帕子,小心翼翼地帮她擦干净,然后重新盖上一条织锦缎团龙纹的小薄被,刚出了汗,又进了清凉的殿中,得小心着了凉才是。
  殿中凉爽宜人,不消片刻,永琚小脸蛋上的晒红很快就褪去,只剩下粉扑扑的色泽,然后永琚眼皮开始打架,几个呼吸的功夫,便半张着小嘴睡着了。
  烟儿也骨碌一下,从她肩膀上跳下来,就趴在永琚外侧,打着哈欠,也睡着了。一个白嫩嫩粉雕玉琢的婴孩,一个红彤彤毛茸茸一团松鼠,搁在一块儿,别提多喜人了。而且有烟儿陪着,比十个保姆都叫她放心。
  见两个孩子都睡着了,嘤鸣这才细细打量自己旧日寝宫,这一间是西暖阁,格局倒是没有太大变化,家具陈设却换了不少,瞧着都是崭新的,而且都是采用最好的木料,连搁置青花瓷冰缸的架子都是紫檀木的。
  罗汉榻正中,也是一架紫檀木圆角炕桌,一丝棱角也没有,如此便不担心永琚被棱角碰伤。炕桌之上,摆设了个精美玲珑的翡翠熏炉——也的确只是个精美的摆设而已。熏炉是用来燃香的,可翡翠一遇热便容易裂开,因此翡翠熏炉,也就只是好看的摆设而已。这是一整块翡翠雕琢而成的熏炉,浓郁的翠色欲滴,上面雕刻了硕果累累的蟠桃与仙宫楼阁,雕工堪称精美绝伦。
  远处的多宝阁上,更是摆设了一尊二尺高的大玉山!!着实令人瞩目!紫檀为底座,大玉山是整块的和田青白玉雕琢而成,青白玉虽不及白玉珍稀,但这么大一大块的青白玉,也是十分罕见的,淡淡素净的青色,温润透着光泽,一座高峰幽谷玉山,山岩下露出亭台宅院、小桥流水,桥边有几个行人,别有一番意境。而在玉山峭壁的平滑处,还雕刻了王羲之兰亭序,小字精美,字字清晰,可见雕工之了得。
  这座玉山,说是价值连城,也丝毫不为过。
  嘤鸣暗叹,弘历私房到底有多少宝贝啊?
  小文子笑着说:“皇上常说,玉能养人。这么大一块青白玉,所以才配滋养娘娘这般冠绝六宫的佳人!”
  嘤鸣啐了一口,“你这小子,愈发油嘴滑舌了!”
  薛嬷嬷正好走了进来,欠身道:“娘娘,怡妃娘娘带着婉嫔小主前来请安。”

  第587章、豫嫔和切糕

  薛嬷嬷正好走了进来,欠身道:“娘娘,怡妃娘娘带着婉嫔小主前来请安。”
  “外头热着呢,快叫她们进来吧。”嘤鸣笑着说,便走从暖阁中走到明间来迎客,作为储秀宫的主人,她端端正正坐在须弥台的紫檀如意宝座上,右臂轻轻搭在身侧的鹅黄织锦缎引枕上,神态悠闲。
  刚坐下片刻,便叫怡妃与婉嫔一前一后走了进来,“皇贵妃娘娘可算是回来了!”怡妃笑语说着,已经屈膝下来,做了万福。婉嫔陈氏则紧随着行了礼。
  嘤鸣指了指旁边的南官帽椅,示意二人坐下说话,她自然明白怡妃话中深意,便笑着说:“皇后的热络,想必婉嫔也跟你说了。”——正因为被皇后绊住了脚,所以这会子才刚回到储秀宫呢。
  怡妃掩唇笑着,“娘娘如今也是见识到了,咱们这位继后,还跟从前做娴妃似的!”——这话,无疑是在嘲笑乌拉那拉氏身为皇后,却没有半点皇后的样子。
  嘤鸣笑着摇头:“却也不全然相似,起码那派头比从前可要大多了。”
  怡妃“咯咯”大笑,笑得旗髻上的赤金累丝双鸾步摇颤巍巍的,婉嫔也不禁掩唇,低低笑了。
  正各自笑着,庆嫔也携着陆贵人一起来了。一下子,储秀宫倒是热闹了起来。
  庆嫔打趣道:“从前都是嫔妾脚快一步,如今回了紫禁城就是不行了,竟晚了怡妃与婉嫔一步。果然还是咸福宫好,近水楼台先得月!”
  庆嫔说的自然是在圆明园里那几次,回回都是庆嫔先赶去海晏堂,怡妃落后一步。
  怡妃笑着说:“庆嫔妹妹与陆妹妹来得也不晚。我这儿茶水还没晾凉,你们就来了。”
  嘤鸣见二人摒弃前嫌,心中倒是大为安慰。面对已经贵为皇后的乌拉那拉氏,嘤鸣倍感压力,若是自己阵营内不能抱成一团,必然会被人钻了空子。所以她才费心化解怡妃与庆嫔之间的矛盾。
  “天这么热,快坐下喝杯茶水吧。”嘤鸣笑着看着庆嫔与陆贵人姊妹。
  二人笑着谢过。便坐在了左侧的两张南官帽椅上。润香、润玉已经飞快端了今春最好的狮峰龙井与时鲜瓜果、点心蜜饯。
  陆贵人方才也在跟随皇后迎驾的嫔妃列队中,只是嘤鸣不曾与之打招呼罢了。婉嫔、陆贵人各自回到自己宫苑,自然怡妃、庆嫔这两大主位立刻就知道她已经回到储秀宫了。只因距离远近各异,才先后赶到。
  饮过茶水后,嘤鸣道:“方才在太和门,只看到了顺嫔与婉嫔……”嘤鸣看了婉嫔陈氏一眼。又道:“却没瞧见那位玉嫔、忻嫔,以及科尔沁来的豫嫔。”——倒是巧了。玉嫔、豫嫔,叫起来竟是一样的发音。
  怡妃道:“忻嫔打进宫就是个病秧子,估摸着又病倒了吧?”
  婉嫔点头,颇有几分叹惋之色:“前贪凉。多吃了半碗冰碗,竟伤了肠胃,嫔妾还去探望了。小脸都是惨白的呢。”
  嘤鸣“哦”了一声,她只知道这个忻嫔家世门第不低。没想到竟是个林妹妹氏的病美人。
  庆嫔道:“那个博尔济吉特氏,皇贵妃娘娘别往心里去,她不会说汉语,满语都不怎么熟稔,因此有些孤僻,除非是皇后召见,否则极少出门。”
  倒也是常理之事,这个豫嫔本来就是弘历纳进宫的摆设罢了。宫中嫔妃多是汉军旗或者包衣旗,满语蒙古语一概不通,偶尔有几个满妃,也是习惯了说汉语的。因此想要跟豫嫔处得来也难,言语不通,果然是最大的交流障碍。
  “至于那个魏氏——”庆嫔撇嘴,“娘娘忘了,她月前刚生了十五阿哥,虽说已经出了月子,可据说身子还有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