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明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明记- 第1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河时期。

    冬天的第一场雪开始纷纷扬扬的下了下来,看起来不下个三四天不会停。

    愁云惨淡的乌拉城内城随着下雪又增添了一些喜悦。十七大臣议定再守三天,若是三天后建州军见攻城困难自行退去就不投降,如果到时建州军还在就投降。

    布占泰的妻妾们抱着一个个都未满十二岁的布占泰的孩子,惶恐不安的看着面前朽木一般的十七大臣,平日里争起好处来个个都是强项令,到今日动真格的一个个都是朽木桩,只能空自抹泪。

    好在建州军也忙碌着分俘虏,分外城的民户,抢掠外城贵族家里的钱财。乌拉城外城中好几万人,着实要花一些功夫。各旗各派了一部分建州军压着分到的人口和牲畜和抢到的财物返回。

    三天后,高进到达台湾的当日,乌拉外城已经是空城,内城投降,伏尔哈城接着投降。

    努尔哈赤没讲什么信义,斩杀了十七大臣和布占泰的所有妻妾与儿子,唯一留下了布占泰最小的一个儿子洪匡,封了个布特哈乌拉贝勒。

    留下一些在攻打乌拉时早已投靠过来做带路党的乌拉部落在乌拉城陪着这个不到六岁的孩子,努尔哈赤带走了内城宫殿里的金银珠宝,到伏尔哈城继续刮地皮去了。

    城里的地皮刮完了,野猪皮又派兵到附近的部落里抓人口,一直在乌拉折腾了十天才往回走。

    富庶的乌拉一片萧瑟,连开始做带路党的乌拉贵族都在心中后悔起来。开始想起努尔哈赤和他的军队到过的地方,一向只留下废墟,从来没有什么建设。

    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何况还早交了投名状,只能继续带着一丝私心做二五仔,监视着小屁孩布特哈乌拉贝勒,希望将来跟着努尔哈赤去抢别人再挣回来。

    没有就可以去抢,强盗的逻辑。人再穷,也要有坚持。此时正在坚持的王闻土等人,早在二天前就到了乌拉那云生的部落,带走了部落,没有遇到建州军的搜捕。

    在少族长乌拉那拉云生的指挥下,全族四千多户万把人丢弃了重物,赶着牲畜,打包细软搬家,往西北走直接进了呼伦贝尔草原,准备绕路回大青沟。

    王闻土和刘贤学带着马队做了搬家队伍的前哨,每日奔波不休,遇到下大雪,一路冻的够呛。

    道路难行,最后留了一些人在后赶着牲畜,剩下的人骑着马连续赶路,长长的马队终于顺利的来到了大青沟——高进的新领地青石城。

    青石城土坯打造,外墙包砖。高进在给台湾造城的款子里悄悄分了五万两过来,从叶赫和蒙古各部雇佣了不少劳动力,让王腊根购买了大量砖石,走了佟管家的路子运出去,花了四个月终于建好了一座小城。

    内城靠着大青湖,城墙更高,防卫设施更好,易守难攻。

    外城虽然不大,但容纳五千多户住家和居家的畜栏没有问题,外城墙外挖了几道壕沟,也算牢靠。再外面还建立了一大片用栅栏建立可以扎帐篷的营寨,互为犄角。

    乌拉那拉云生受到了挺着刚出怀肚子的泰松公主的热情接待,所有的族人都是毕生第一次住进了砖土房,还领了可以吃一个月的大米,每个房间里都准备了大量的煤炭,取暖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乌拉那拉云生看到高进为自己的准备的如此合适,非常高兴,在族人里也非常有面子,一众长老一致决定在这里安身下来,正式盟誓将来一致追随红瞳部的泰松公主。

    红瞳部一下就热闹起来,过了几日,牲畜们也到了,城中备了大量的牧草,所有的人甚至包括泰松公主都对固伦额驸表示佩服!

    长老们甚至一致决定今后出生的孩子都跟着额驸一起姓高,以示永远不忘记额驸的恩德。

    冬季农闲,乌拉那拉云生把庄户里十二岁以上的男丁都集合起来,一共五千人,跟着王闻土等人一起训练。

    王闻土手下现在有二百多蒙古侍卫,二百西拉雅族、三百林、刘家的族人选出的侍卫,因为经过精选又见过血,兵员素质好,只训练了四个月都已经有了彪悍之色。

    青石城里也雇了一些匠人。这些匠人在寨子里有钱挣,孩子有免费的书读(自然是高进组织的识字班),没有其它的捐税,倒也自在,干的很安心。

    因为有银子,所以寨子里的铁料很多。走私大户王腊根不但走私了大量的上好的羽箭,连火药箭都备了好些,等到开春,王腊根还准备走私点三百斤重的小佛郎机。

    按照高进的规划,至少要武装二千铁甲骑兵,二千轻骑兵。王闻土在云生的五千男丁里选了二千多精壮出来,精心训练,心想待庄主再来,武器也应该配全了。

    盔甲实在是不好搞,只能先弄些皮甲将就着,王闻土派了信使向南方传了信回去,美滋滋的想着这次干的不错,总算在庄里上下和亲族好友前挽回了些面子。

    

    高进收到王闻土信的时候,已经是从台湾布袋回到了高家庄。

    台湾之行,高进向一众下属宣布了高家庄发展重心移往嘉义、布袋,现场一片欢腾。

    有健康条例后,加上高进让张金莲派黄程去澳门搞炮和佛郎机人的同时,搞回了金鸡钠霜。在台湾呆,也没有什么疾疫问题了。

    何况小半年五万两银子撒下来,到处繁华,真的是做到了牛羊满圈,粮食满仓。

    在嘉义,张金莲很满意的引导高进参观了初具规模,欣欣向荣的嘉义城。看到街面上已经开始有商铺,高进问道:“这些商铺里的货源从哪里来?”

    “有想开店的家丁家属,向民政厅申请商户。我们海船来回的时候将商户顺便来回接送,一年内不收货运费,万博园那边货源充足,价格也公道,全是现银结算”,张金莲笑道。

    “为何布袋那里没有看到这样的商铺?”,高进疑惑道。

    “布袋,布袋是三娘管理的,金莲不好插嘴。三娘在布袋开的是茶馆、饭店、酒庄、戏院、花院,就是没开商铺”,金莲又有点嘲讽的笑道。

    “原来如此,三娘走的是和你互补的路线,还不用海船搬运。这样,嘉义不得发放戏院、花院的牌照,双城互补,都有所长”,张金莲脸色一滞,反映过来自己失了一筹,低声应了。

    高进摸了摸张金莲的肚子,爱怜道:“现在肚子里的孩子最重要,要多歇息!等我考中了秀才,办完国子监监生的手续,还会来看你”。

    张金莲脸上恢复了开心的神韵,想到自己最后能嫁个走正途的监生,总算没辱没祖上,眼中泪出,握住高进的手温柔道:“相公勿要担忧妾身,定要考中秀才才好。”

    

    嘉义布袋两地的家丁训练的不错,高进和王列山、杨文鼎带着四百多名骑兵在嘉义平原上扫了几天,土人没看到,鹿群也少了很多。

    高进笑道:“王列山,一定是你平日里吃鹿吃的太多了。这里都没什么鹿了。”

    王列山委屈道:“我可是按照庄主你的规定,严格控制。不允许家丁和土人们杀鹿。已经圈起了几千只养殖,要吃从那里面吃。而且以往的鹿皮,也都炮制好了放在仓库里,我知道火枪用这个多。”

    “做到就好,你骑兵训练的不错。好好干,待时机成熟我带你们杀回草原去”,高进大声叫道。

    上百草原来的蒙古侍卫高兴的大叫:“杀回去!”

    

    牛厅长牛全一看要在这里大发展,干脆率先在嘉义城选了个好地方定居,拿着好几本高进写的小册子,向高进声名做了多年的匠头,还是做点研究工作。

    高进哈哈大笑,让牛厅长牛全卸任了民政厅长官,改做研发部长官,具体机构自行组建,先定员三百。

    高进了解了遂发火枪的改进做的如何,牛全道:“枪管技术已经过关,已经造了十条。正在试打,研究提高发火率。”

    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高进倒没多说什么,只是嘱咐将拐子铳仿制出来,给骑兵全部配上。

    盔甲买不到,自己造费时费力,高进只能让牛全先研究式的先出几件,看看成本再说。

    

    夏允彝接了牛厅长的位置,满脸是要和高进辩驳高进写的小册子的神色,让高进无奈的在书房里解释了好半天。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高进向夏允彝重申了自己不会造反,夏允彝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低声道:“你已实际上是海外王,吾只怕你得意忘形。这点力量和大明相比只是九牛之一毛,我们偷摸自己过好日子就好。”

    高进胸中大舒了口气,拍了拍夏允彝的肩膀道:“我好害怕你是个迂腐的夫子,原来也是有见的人。”

    “人生来是平等的,本来就如此嘛!其实人人都知道,只是在强权前低了头”,夏允彝高举着小册子叫道。

    “对了,你和我去考举人吗明年?不过你要培养你不在的时候的接班人,把规矩、人员都建立起来,还有基础教育,把我们的小册子作为教育的范本。今后的嘉义和布袋人,不走科举,走科技”,高进笑道。

    “好啊!一言为定!后面的事情,庄主放心,必然办妥”,年轻的夏允彝雄心壮志的拍着胸脯,让高进想到红军长征的时候高级将领的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九岁,真是青年强则国强!

    抚慰了三娘和碧莲,看望了大着肚子的张金莲,和里农还有两个美婢一起疯狂了几日,高进的后院相对平衡,非常和谐。

    疲惫的高进在众人的欢送中进船舱倒头就睡,嘴里哼哼着,“辛苦啊!我都放权到很多事情都不管了,怎么还这么累呢!”

    “昨夜庄主又和里农大总管和她的两个婢女大战了吧!焉能不累!”

    高进吓的一个激灵,跳起来一看,原来是杜二宝。

    高进啪的又躺下,笑骂:“我家十岁的杜二宝居然也会八婆了,过两年我给你娶个大媳妇,看你累不累。”

    “不能娶媳妇!”,杜二宝提出了异议。

    高进满脸黑线,这,怎么回事!

    

第202章 弑兄杀子

    “男人都要娶媳妇的!”,高进躺在床上向杜二宝叫道,心想就凭自己小半年撰写的那些手抄小册子教育,应该还不会让自己的手下有后世那么开放吧。

    在地上铺褥子,准备睡在高进床旁边,方便听召唤的杜二宝嘟着嘴巴道:“王新昨日说三保太监下西洋,说我不是太监,不能下西洋。”

    高进愕然,然后大笑,道:“若你干的好,我们也发展起来了,将来我给你一只船队,让你去下西洋。”

    一脸不开心的杜二宝高兴起来,“少爷,我一定好好干。王福队长说我的船技已经很不错了,只要海上再混个五六年,就比他的水平高。”

    “这次回去,你就跟着王福做队副吧,学习文化不能拉下,而且你不能局限在识字班小手册的水平。这半年我在书院和你个人讲的,你要记住了,写本小册子报我,今后每日的航海日记一定不能拉下”,高进笑道。

    又可以去航海的杜二宝喜笑颜开,高兴的应了。

    高进看着开心的杜二宝,摇了摇头,感叹有人天生属于湛蓝湛蓝却永远无法琢磨的海洋。

    高进在摇晃的海船上很快的进入了梦乡,但是坐在摇晃马背上的努尔哈赤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