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明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明记- 第2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亏了俞野农家的那个妾了。要不是她揭发,还真是着了叛贼们的道。不过从城里各官的反应看,除了一些下级官员,我们的人都还是可靠的,但是军部和内务部居然事先没有发现一点叛乱的消息,监察失力啊!”沧云旭抱怨。

    “没想到当年总督大人花钱帮她赎身给了俞野农,还种下了这善因。陈仁和王启年这件事都有责任。还有那个该死的张若谷。剩下的事要杨文鼎查,所有参与者家财产没收,男性发往北海道终身挖煤,女性一律改姓发往海参崴官配。”李妈对这些破坏了稳定和谐局面的坏分子也是深恶痛绝。

    “查三族还是九族?”沧云旭询问。

    李妈道:“不牵连。告诉他们的亲族,谁不想过好日子,谁就过不上好日子。好好过日子的,不会因为亲戚犯罪受牵连。但是若是知情不报,同罪!”

    嘉义城中各街坊的暴徒随着巴雅尔预备队的到来崩溃逃散,已经成为愤怒人群追打的对象。

    一个暴徒背着抢来的两褡裢财物,被反抗的人群和预备队员们追的无路可走,仓皇的跑向了艾能奇那坊的坊门。

    艾能奇大喊:“爷爷快看,暴徒后面是预备队的人,总督大人开始平判了!”

    坊里的人全部欢呼雀跃起来。

    暴徒慌不择路的来到坊门前,发现眼前没有路了,正准备向旁边逃跑。一箭飞来,正中咽喉。暴徒当时就倒地,喉头抽搐了一会就蹬了腿。

    艾能奇高兴的向爷爷道:“我今日也帮总督大人平了叛!”

    艾能奇的爷爷大声赞道:“坊门今日不能开,好小子,爷爷明日帮你报功!”

    总督府内,正在组织暴徒和侍卫攻打内院的俞野农、江一德、周成、丁四等人已经慌了。

    马千户领着三千嘉义守备军,一个个如狼似虎,只要首级,其它不要。杀的是又快又猛,将暴徒们围杀在一起,已经是一个暴徒都跑不掉的模样。

    “俞参将,你的手下看来是张金莲的人啊!我和周副将、丁副将的手下看起来在城外就被沧云旭灭了。有人走漏了消息,我们全被卖了。”江一德面如死灰,不知道大事坏在哪里。

    俞野农看着沮丧的江一德、周成、丁四,心中也非常懊恼,心中突然晃过那晚上在树丛后小解的自己小妾丫鬟的影子,原来是她们告的密,恨的牙痒痒的。

    俞野农抢过身边一侍卫手中的长枪,大声道:“怕什么,在台湾,还没有我的对手。你们随我杀出去便是。”

    俞野农招呼贴身的侍卫打头,江一德鼓舞起暴徒们的斗志,一行三千人,选了新任嘉义守备马参将包围圈的一个点,冲了过去。

    俞野农的枪,当真是又快狠,点插无形,枪枪致命,很快将面前的二十几个嘉义守备军全部刺倒。众人破围而出,直接冲向二门。

    二门外,陆军第一营的炮手早将丢在门口的千斤佛郎机扛来安置好,又加了几门虎尊炮。见了有人举着刀往外冲,直接点了炮。

    武功即使练到大宗师级别,在一个狭窄门口和大炮争胜也不可能赢,何况俞野农最多算是个七级的剑客。

    随着扑天的弹雨,飞走的是扑面的血泥与肉片。

    俞野农、江一德、周成、丁四和冲在前面的几十名侍卫都碎化了。剩下的暴徒的首领也死的差不多,群龙无首的暴徒被尾随而来的马参将带着手下纠缠住。

    暴徒开始还死磕了一阵,最后几百人终于在投降免死的呼喊中全部束手就擒。

    马参将数数手下,官就剩下满面油光的徐百户,兵还剩下几百个能走的,全部是一脸悲壮,满身伤痕。

    满面油光的徐百户已经是满脸污血,哭丧着脸拉着马参将来到二门前,指着地上的尸体道:“没有一个能看出来是本人,炮子太密了,全部砸的稀巴烂,怎么办。”

    “怕啥,两边我们用了重兵,没有放走一个还有这么多俘虏做人证。派人把这块围住,让老夫人亲自来看。”马参将大战后胸中豪迈。

    “俞野农在哪里?”昏黄的天色下,天黑前的亮度不是很高,李妈随着报喜的人员亲自来点验尸体。

    马参将毕恭毕敬道:“老夫人,在您脚下!”

    “啊!”

第333章 故人

    李妈疑惑的抬起脚,发现鞋底上粘着一块烂肉,连着地上一片残碎的骨渣和肉沫。

    李妈狠狠将鞋底的烂肉踩了几下,嗔怒道:“有何信物?”

    “在场的侍卫和俘虏均可以作证。卑职带手下围住了现场,并无一人走脱。卑职现在就开始找信物!”马参将很自信的说完,立即带着亲兵蹲在地上,卖力在烂肉堆里仔细的摸。

    不一会儿,马参将兴奋的举起满是肉沫与鲜血的双手,左手一块印章,右手一块金牌,抬头喊道:“老夫人,卑职找到了俞参将的信物。”

    李妈摸出手帕,隔着手帕接过血糊糊的印章和金牌,仔细看了,正是俞野农的私章和官职金牌,皱着眉让军士再去细细搜过。

    “夫人,城内的叛乱已经全部平定!”赶到的王启年小声在旁边向李妈道。

    李妈鼻子里哼了一声,低声道:“你惹出来的破事,害死了多少故人!”

    “夫人啊,我也是冤枉的。全台湾的人都在做生意,大家都在放高利贷。我给钱让管家去放贷,不懂事的管家找了赌场放。我也是一时糊涂,总想着我只是放贷,没组织赌博啊!赌场里张若谷可是最大的份子。”王启年小声的喊冤。

    “张若谷在哪里?”李妈咬着牙道。

    “已经软禁在府中!”王启年低声回道。

    “今日起所有城实施宵禁,出城人员全部到衙门报备。立即着杨文鼎开始核查人员身份。凡是有疑点的一律发往北海道。”李妈迅速下令。

    张金莲在达春的卫护下从内院出来拜见李妈。

    李妈赞道:“金莲今日做的不错,后面的事情交给你了。发信给高进,让他回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高进收到信报的时候正在北京和黄尊素、魏大中、李应升等人小范围的一起喝酒。

    看完信报,内心无比惊讶的高进将信报放进怀里,继续听众人谈笑。

    “东夷人造反,还成立了一个大金国。边事当真是越来越烂。原来御史们总是说李成梁搞坏了边事,可是看了后面的辽东军将,没有一个更有能力的。”

    滔滔不绝议论,话说的一套一套的,是有些喝高了的兵部职方司主事茅瑞征,打开的话匣子让还没入职的黄尊素等人听的一愣一愣的,崇拜的五体投地。

    茅瑞征在众人的崇拜眼神中,感叹道:“得到东夷人造反的消息,皇上难得的举行了一次大朝会,这可是近十年来没有过的事情。我在京城呆了十多年,除了当年中举,还是第二次见到皇帝。”

    “听说朝中对派谁去经略辽东争议很大,原辽东巡抚杨镐很可能被起用。”魏大中绞尽脑汁好不容易搭上一句。

    高进想起萨尔浒,很无礼的笑了:“杨,绵羊,送羊入虎口啊!”

    场中众人一时看来,茅瑞征也很不欢喜高进的话语,左右道:“纵观国内,有实战经验的统兵之人,哪里有人能出杨巡抚之左!”

    “万历朝鲜之役,杨稿有功,但也有过。其人有谋,但是贪功为己用。游击陈寅之故事,当为扼腕!若说治辽之人,熊廷弼熊大人足矣。”高进灌饱了老酒,也是信口就来。

    茅瑞征听了倒是没有反驳,反而认真的比较起两人之长短,嘴里赞道:“高翰林果然好主意,熊御史还真是有平辽之策,算是人选之一,楚党有人还真的推荐过!”

    “茅主事当真有才学,听说你正在撰写万历三大征考,高某佩服,不知道其中的东夷考略写的如何了?”高进很满意茅瑞征的科学求索精神,这才是做学问的人。

    茅瑞征有点脸红自愧,又有点惊讶道:“万历三大征考还就是完成了一部分,东夷考略更是没有头绪。此事吾从未和人说起,不知道高翰林从哪里得知?”

    “啊,嗯,昨晚得了一梦,梦中一金甲神人说你成此书后当留名万世,特别是东夷考略,名气很大。”高进反应过来自己说早了,急忙又找点神迹掩饰。

    “茅兄大喜啊,高翰林的神人托梦故事可是一说一个准啊。”黄尊素、魏大中、李应升等人见识过高进的本领,纷纷起身向茅瑞征道贺。

    茅瑞征心内也是狂喜,更有信心著书。

    高进想了想,把怀中记载了辽东事项的小册子递给茅瑞征,道:“在辽东,我遇到一个商人,得了本册子,上面零零碎碎记了点辽东的事项。这样,我将此册暂放你处,你寻人抄录。一周后我会派人上门来取。”

    茅瑞征接过翻了一翻,心中大喜,起身行了个大礼。

    “国朝献徵录日下刊行,焦状元名垂清史。恭喜茅主事啊!”众人一阵恭维。

    高进心中也佩服徐光启的老师万历十七年的状元焦肱,勇于和当时的传教士往来交流,主张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接纳外来文化,非常包容,并提倡人皆可以成圣,又被世人称做泰州学派,思想后来影响到清末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起源。

    “学道者当扫尽古人刍狗,国朝献徵录,在座每人我送一套,过几日送到大家手上。”高进笑道,有钱自然任性,众人习惯,自然尽欢。

    酒席宴后,高进回到客栈,房中早有一人等待,原来是阎千户。

    高进热情的抱着阎千户的手道:“千户大人来,早说啊,今日喝高了,明天我要走。喝酒,要下次喝了。”

    “高翰林前日到的,明日又要走,何不多待两日,让老哥也尽一下地主之谊。”阎千户难得的一脸堆笑,虽然笑起来比不笑更扭曲。

    高进苦逼道:“哎,家中不宁,还要赶着回去料理,下回吧。”

    “哦,需不需要我帮助!高翰林的事情,自然就是我的事情。”阎千户大力的拍着胸脯。

    “真的是家事、家事!谢谢阎兄关心。”高进拉着阎千户坐下,让张星火招呼侍卫上茶。

    阎千户接了茶水,迟疑了一会,道:“经过好一番辛苦,延安那边采油的事情已经终于开始了,不过成本比较高。可能价钱要提一些。”

    “无妨,能用钱解决的事情,自然不是什么大事情!这样,你运到高家庄,每桶保证你纯利润一两银子。若是年产个万桶,不出十年阎千户也是富甲一方。”

    高进笑的很灿烂。心想科研所试制出来的汽油弹作用很大,花点钱都是应该,何况民用的玻璃小煤油灯现在是贵重品,配的煤油也是奢侈物,不愁销路。

    阎千户心中大定,真诚道:“和高贤弟一起做事就是开心。骆老大人和骆小大人知道我来,也都托我向高翰林问好,说去年年底收到的年货很是不错。”

    高进哈哈大笑道:“行商在外,有些事情不免与漏规不符,还请阎千户和两位骆大人多多包涵!”

    阎千户放下茶碗,作打抱不平状:“哪里来的谣言,大家都知道高翰林是个大善人,做的都是正当生意。至于养几个庄丁又有什么问题,有钱人家谁家没有几个打手。现在刁民多,流民多,不带个百来人,谁敢在江北一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