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明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明记- 第6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高进一起,五人一起大笑。其余诸人都听不懂,见到高进高兴,和张金莲一样大多附和着笑笑。

    高进看着碧莲争宠的样子,也不言语,只要不是动静太大,女人们之间,自然有自己的生态环境。

    张金莲认真地洗好了高进的臭脚丫子,抱着高进胖胖的小腿,真情道:“老爷,下次遇到打斗不要冲在最前,家里,你就是我们这些女人的天!”

    高进用脚夹了夹金莲白嫩的手臂,表示赞扬。

    一天死了上万人,在高进的后世,一定是爆炸性、轰动世界的大新闻,专题播报、媒体聚焦、专家访谈、后续追踪,至少要闹腾小半个月。

    而在键盘手们追捧的大明,居然就这么被地方摆平了,无声无息的像不曾发生过!

    再好的古代,也是古代啊!高进感叹后世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的先进性。

    想到后面更加凄惨和*的几十年,想到生命脆弱,高进安慰自己,在浴池里享受众多妻妾的服务,也是因为要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生活。

    对自己好一点,对家人好一点!

    高进心内大喊一声,正准备高声宣布,今晚全部侍寝!

    突然院里平时在外看门的两个婆子高呼,“有贼,有贼,哎呀!”

    “杀人拉,来人啊!啊!”

    澡堂里众人听到婆子的连声惨叫和倒地的声音,都惊呆了,正茫然间,就听到撞门的声音。

    高进醒悟,大叫有刺客,跳出浴池,四下里寻觅搏斗之物,仓促间哪里寻的到。

    看到门缝里伸出刀片,想要挑开门闩,高进心中哀怨,温柔乡真是英雄冢,难道我高进今日就要这样光着屁股挂掉?

   

第95章 练家子

    光着屁股的高进和众妻妾、侍女正在一起洗浴,结果被刺客堵在澡堂里,眼看着刺客就要拨开门闩,闯入行凶。

    张金莲跳出水池,一把死死的摁住门闩,一下呆住了的高进和众女见状,急忙上前帮忙。

    刺客拨不开门闩,着急的用脚踹门。高进的小楼可是真材实料,建造的时候考虑了防御,门造的很结实,刺客一下倒是攻不进来。

    双方正僵持着,就听得院子里轮值的四个侍卫敲锣大喊:“有刺客!”,然后就是一阵刀剑撞击声,不停的有人闷哼着,或者发出哀嚎声!

    镇定下来的高进趁机唤众女穿好衣服,自己也找了条裤衩套上,在原先脱下的衣物中找到了随身常带的匕首,又到两间小包间里的门上,选了两根门闩。

    高进掂了掂,感觉还好,对三娘道:“你带大家到有门闩的那间小包间里去,没我唤,不能出来。记得把门闩上。”

    三娘秀濛濛着两眼,看着高进:“道,你且小心”,招呼众女到小包间里去。

    张金莲站着不动,三娘叱道:“还不快走,你也不会功夫,在这里只会分相公的心。”

    高进小声骂道:“快走,刚进门就不听话。”

    张金莲低头哭了,随着众女跟着三娘进了小包间。

    高进认真的推了推,见众女闩好了门,吹灭了房间里多余的烛火,就留了一根蜡烛,点着来到浴池边。

    高进呵呵一笑,费力的拉开排水口附近的一条石栓,原来是浴池的排水道。

    带着蜡烛照着,高进小心的钻进排水道,下到底部,走了几步,再轻轻打开从内才能开的铁栅栏,顺着水路一直走出来。

    原来高进房内的浴池排水道虽然不长,但挖的甚大,一直接连到后边的池塘,中间利用院中假山的修饰,还留了几个进出口,在假山上看了还觉得是山缠绵了水,增添了意味。

    快到假山,高进吹灭了蜡烛,适应了下月色,轻轻的从假山上造的一面井样的洞里,沿着井壁的石台阶悄悄的走了上来。

    高进在假山上寻了个安全的角落,扒在假山石上悄悄伸出头去张望。

    月色很好,适应了室外亮度的高进,看见澡堂的门前,两盏灯笼掉在地上,正整个的燃烧着,映照着地面上杂乱的五具尸首。

    场上还在打斗,五名刺客围着这班侍卫坚持到最后的一个,正狠狠的一齐砍了去。

    眼看自己人躲无可躲,要挂,高进心中着急,脱口而出:“放开他,禽兽,有什么事朝我来!”,

    喊完后世泡论坛、贴吧最常用的话,高进又是后悔,摇了摇手中的两条门闩,撒丫子往外院跑去。

    正欲砍下的五名刺客突然见假山上冒出一人大声喊叫,其中一人条件反射式的道:“这就是高进!”

    头发花白为首的刺客大声道:“追!”

    刺客们丢下那名幸运生存,紧张的瘫倒在地的侍卫,追着高进往外杀去。

    高进狼狈的逃窜,边跑边喊:“快来人啊,有刺客!快来人啊,有刺客!”

    高府每天有二十个侍卫轮值,其中外院巡逻十二个,内院巡逻八个,各分了班次,但一起住在外院。

    除了轮值的,侍卫们都在房间里休息。听到鸣锣报警和大声呼救,外院轮值的达春带着六个侍卫首先赶了过来,高进见来了帮手,高兴的停下来,等着迎接刺客。

    五名刺客随后赶到,高进没想到刺客一点也不慌张,迎上侍卫,出剑的神出鬼没,抡刀的刀光闪耀,互相配合仅仅一招就杀倒了二名高进的侍卫。

    高进看的瞠目结舌,自己的侍卫都是精心挑选,都是颇有勇力,杀过人、见过血的,然而却不是对方一招之敌。

    这是真正的武术啊!——高进终于明白,有人找了专业的“大侠”来杀自己。

    高进把手上的两根门闩往刺客群中一丢,准确的打中了一名刺客的脑袋,然后转身向侍卫的睡房跑去,边跑边喊:“达春,都回房、都回房!”

    达春和剩下的四名侍卫拥挤在一起,用刀和长矛护着自己慢慢的后退,退向了侍卫们休息的房间。

    休息的侍卫也已经穿戴好,冲出门来接住逃来的高进,然后站成一排接应达春等人,大家在房门口涌在一起,长短兵刃举在一起像个刺猬,刺客们一时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五个刺客和十四个侍卫僵持着,还占了上风。

    一名年轻的刺客向头发花白为首的刺客大声问道:“师叔,怎么办?他们人多。”

    那老刺客大声道:“莫慌,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我们昨日没混进内庄,误了江家的大事。今日我们一定要杀了这狗庄主,否则我们打行在江湖上没法混了。”

    高进钻进房,大口喘气时不忘大喊:“外面都是练家子,大家小心了。堵住门,关好窗!”

    大声发出指令的高进,一眼就看到了墙边立的一排鸟枪。

    上阵杀敌,练的是马上功夫,最霸道的兵器是长枪。行走江湖,靠的是马下功夫,最霸道的是刀。但是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何况鸟枪呼!

    高进心中一片欣喜,唤了两人过来充填。

    高进正准备用鸟枪把刺客们打成筛子,却听到院中一人喊道:“在下俞野农,师从俞大猷,不知道你们是哪个打行,山门何处?”

    老刺客大声的讥笑道:“俞大猷的弟子,不在军中效力,跑到财主家里看门护院做看门狗!”

    高进从侍卫的缝隙中看去,只见那从旁边院子走出来自称叫俞野农的汉子,不高不壮,人还精神,两条浓厚的卧蚕眉,下面一双炯炯有神的单眼皮大眼睛。

    “达春,这人我怎么没见过?”,高进疑惑道。

    “庄主,这人是前些日子花水木介绍来的,说是功夫了得,但是来了以后,说是要在万博园的花船里先喝酒作乐,今日说是银子花完了被花船赶出来的”,达春挤在一边,看着解释。

    高进一听,呀,这是典型的“花和尚”啊,也罢,且看看他的本事。

    俞野农被老刺客一激,也不言语,举起长长的镔铁棍来了来了个“把火烧天”式。

    老刺客见俞野农出招也是平常,轻蔑的把手里的刀一横,大声道:“大家一起上?”

    一群刺客四面猥集,抡刀引剑,就欲直接结果了这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杀出来的二愣子。

    只见俞野农左右稳稳的快闪了几步,避开最近的刺客攻来的刀剑,同时转手使出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阻退对手。

    老刺客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刀劈头砍来,俞野农再往后一退。老刺客一刀落空,身子探出,用力过大没有站稳脚跟。

    俞野农见老刺客脚步散乱,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老刺客的小腿骨上。老刺客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刀也甩出老远。

    高进、达春和一众侍卫没料到短短几个招式,二人就分出了高下,一个个张大了眼睛,都还没反应过来。

    老刺客抱着腿大声哀嚎:“啊!”,像狼嚎一样,响彻夜空。

    其余四名刺客,对老刺客不管不顾,趁着俞野农招式用老,又一起劈刺了过来,比上次出招是快了十倍,众人一片惊呼!

   

第96章 武术

    众人见俞野农被笼罩在刀光剑影下,险之又险,失声惊呼!

    却见俞野农挪展身形,在数尺之地迅捷的进退闪让,同时,使出一招“漫天风雨”,只见棍影如山,环护周身。

    四名刺客的刀剑在叮令当啷声中被一一磕开,俞野农跳出圈外,安然无恙,立着棍,身上连毛都没少一根。

    高进见状,情不自禁大喊一声:“好功夫!”,回头看两名手下已经装填好鸟枪,火绳也已经点上,轻声道:“打!”

    侍卫们两边分开,让出两名鸟枪手的视野,这么近的距离,加上打枪的侍卫本就训练有素,砰的一声,两名刺客应声而倒。

    见到刺客剩下两人,侍卫们胆气上来,达春一声大吼:“围起来!”,提刀冲上,指挥十四个侍卫将剩下的刺客们围在中间。

    桡钩、套索、渔网可是庄丁的标配,侍卫们使用起来比舞刀弄枪更熟练。

    高进看着侍卫们熟练的用桡钩、套索、渔网将心慌意乱的两名刺客搞的手忙脚乱,败像已露,刚才受的窝囊气一扫而光!

    高进哈哈大笑,心道就算是金轮法王来了,恐怕也只能撞的灰头土脸,如果再加上几包石灰,东方不败也要歇菜!

    明朝把武术作为强兵护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上社会风气开放,武术理论体系成型、成熟,社会上出现了广泛的练武阶层。

    后世存世的明代公开刊印的武术典籍数量、种类都比较多,证明在明朝武术已经演化出风格迥异的各个流派,日本柔道鼻祖就是明末渡海的中国人。

    各类武术典籍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易筋经》,明朝万历年间成书、印刷,是释、道文化中气功导引术和武术功法结合,被后世流传为最高的武功内功秘法。

    在明朝,十八般武艺的名称和内容已经具体化,形成了成熟的器械体系和功法、格斗、套路相并重的学习方式。清代统治者禁止练武,武术的发展遭到了限制。

    这个俞野农算是器械上的专家,追求杀人效率的格斗家。

    高进心里回忆着武术的演化过程,眼里看着战团。

    只见俞野农重新挤进战团,大吼一声:“打翦急进凿”,轻移身形,刹那间占据了刺客的后背位。

    俞野农运棍梢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