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草头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草头王- 第2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蒋的威胁吴克无所谓,反正自己的军事实力摆在那里,蒋即使在怎么叫嚣、玩心眼,也对自己无可奈何。但是,对于来自德国的压力,吴克就谨慎了许多,毕竟经过这几个月的合作,德国派来的顾问和技术人员已经深入到了卫国军的各个领域,很多大型项目都和德国的投资相关,如果就此得罪了德国,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为此吴克不得不向德联络人员说明,卫国军只从俄接受军事物资,不与俄进行任何有关武器机密的合作。同时吴克向俄保证,这种合作不会扩大,最多只是在北方进行,而且合作时限不会超过日军退出中国东北领土,德国在卫国军势力范围内的任何合作项目以及利益,都不会因为卫国军与俄的合作而受到任何损害。

吴克的这些保证,使德方终于稍微放了点心,同时因为大量德技术人员参与卫国军的各项建设,德方也有把握随时了解到吴克与俄的合作进程。不过,谈判总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利益,希特勒为了自己的欧洲计划,希望俄军在德进行准备的期间,在远东受到更大打击,因此当佃骏六请求德方给于谈判帮助时,德公使陶德曼根据希特勒指示,让谈判人员又向吴克施加新一轮压力。

令德方感到满意的是,这次吴克给了德方很大面子,同意就华北日军中路军以及华东陇海线日军撤离问题展开谈判。在德方的引介下,英、美、法、日、德开始与吴克进行秘密会谈,会谈的内容不仅向俄保密,同时也撇开了国民政府。

此次会谈中,英法将其无耻嘴脸暴露的非常彻底,而吴克也充分将自己的草头王无赖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吴克与俄签订建立北方军事协议,不仅刺激着国民政府以及英美法德,受刺激最大的其实是日本。在吴克拒绝和日本进行有关任何北方军事基地的谈判要求后,日军参谋本部不得不决定加快远东战役的速度。因此对佃骏六与吴克进行的撤军谈判更加在意,华北战场上的几十万日军部队,此时成了日军大本营能够迅速投入远东的最大力量。

英、法、德、美当然希望此事能够发生,因此,在与日本有过协议的德国都没有表现出过激反应时,英、法反而最先沉不住气,恶狠狠的向吴克表示威胁。英法两国代表向吴克表示,如果卫国军不接受他们的建议,那么他们将大力帮助蒋系势力,对卫国军进行压制,甚至在必要时刻直接派出兵力参与战争。

根据德方提供的情报,英国驻印度、缅甸军队,法国驻越南军队以及美国,似乎确实有接替俄国向蒋出售武器,帮助蒋进攻卫国军减轻日军麻烦的企图,而且部分武器已经装船,准备向中国输送。由此可见,为了帮助日本打俄军,无限扩大远东战事,这几个国家已经到了疯狂的直接干涉的地步。

对这样的威胁,吴克显然也比较在意,也正因如此才接受了德国的调停,但是借此机会讹诈却是必须的。即使英法美德不惜代价的进行威胁,吴克也不愿意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第四卷 大战 第五卷 博弈 第209章 讹诈

装备蒋系军队,挑起中国内战支援日军,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俄的军事压力,英法等国却希望日本能在短期内给俄造成巨大压力,迫使俄日双方全力开战,以转移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他们自身的威胁,保护其殖民利益。

吴克看透了这点,在谈判中尽管面对英法赤裸裸的威胁,却丝毫不为所动,狮子大开口般的对这些心怀叵测的国家进行讹诈。而每当英、法、美以“正义”标榜自己的行为,要求吴克给与配合时,吴克却对他们嗤之以鼻,并且毫不客气的扫掉他们虚伪的面具。

日本正占着中国东北,需要“正义”的是中国,不是日本,同样,美国占着菲律宾、英国占着印度、法国占着安南,而需要正义的正是这些亚洲国家,不是英、法、美。几次交锋过后,几国都明白,对于吴克必须以实际的内容来促成此次谈判,因此在随后的交流中,那些虚无的废话明显少了很多,充斥在谈判桌上,更多的是赤裸裸的敲诈和威胁。

在吴克的讹诈下,英法两国要么选择慢慢支持蒋系势力,要么答应吴克的要求快速达到目的。虽然要撤军的是日本,但吴克硬是在德的斡旋下,迫切希望远东战事无限扩大的英法两国,最终被吴克榨取了大量石油、橡胶,而美国则在这两国的要求下,向吴克低价提供至少五十万吨地废旧钢铁。

在此前提条件签订之后。吴克才同意开始与日军代表,正式商谈关于华北日军的撤离和补偿问题。

不过,对于补偿协议的内容以及撤兵的方式和序列上,双方又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日本政府指示佃骏六。撤军以及补偿都必须在不损害日本政府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日军参谋部指示佃骏六,日军正在远东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补偿协议的内容以及撤军方式上,不能有丝毫有损帝国不可战胜的东西出现。

其参谋本部指示。即使是事实上,日军在此次华北作战中已经失败,但协议内容中不能提及而应该是战略转移,而且作为补偿地内容也不能由日本政府和日军直接签订,必须通过第三国进行,这是关系到日本政府面子的问题,也关系到整个日军士气的问题,必须坚持。;更新最快

而且,被包围的第二军也必须被纳入到撤军序列中去,以达到将被围兵力全部救出。减少日军伤亡,避免这支队伍最终向卫国军投降的局面出现。这不仅关系到日军兵员实力的问题,同时也关系着整个日军的面子问题。参谋部以及陆军本部向佃骏六指出。日军是在进行战略转变,并不是输掉了这场战争。因此日军可以战死,但绝对不能被允许投降。

而卫国军方面,对于补偿以何种形式达成。吴克并不在意,只要能获得利益就好。但是,因与俄进行的合作协议以及卫国军在国内的声誉,同时也因为山西的地理位置,使得吴克也不能让日军明显自自己地势力范围撤出。

因此他坚决不同意日军自平汉线、同蒲线进行撤退,日军的撤退路线必须在不对上述两点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有技巧地进行撤离。吴克提出了自己的最低底线,也就是日军撤退路径必须由自己陇海线以南地区进行,而卫国军能够做到地就是不进行军事打击和阻拦。

而关于日军撤出的范围和序列,吴克也不同意日方提出的条件。吴克认为这股日军已经被自己包围,失去了任何反抗地机会,因此这些日军其实已经是俘虏,应该从撤军序列中剔除。同时,日军也不能不付出任何代价的从自己的包围圈中撤离,作为对不追击日军的补偿,吴克要求日军大本营必须将华北日军完全撤出,并将其撤出地区交由卫国军管理。

这也就是说,日军为了撤出那四个师团,必须付出山西、热河、察哈尔地区作为代价!对于日军和所有进行斡旋的势力来说,这是典型的漫天要价。

所谓谈判就是双方先漫天要价,然后在接着就地还钱。有英法美德在其中尽力斡旋,双方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漫天要价而直接闹翻。在这几大势力的斡旋下,谈判被分成几个步骤,一段段的进行。首先是佃骏六答应日军第5、第108、第21、第102师团全体自苏北撤离,而卫国军在日军撤离过程中不进行打击和阻拦。

作为对卫国军的补偿,卫国军自英、法、美购买的油料、橡胶、钢铁等物资共计150万吨,必须由日方进行支付,同时,日军撤离后的连云港也必须交由卫国军进行管理,而英法美德等国在此港口所进行的商业贸易,都将在两年之内享有低关税的权利。

另外,为减小日军军舰天津、胶东和连云港几处港口的威胁,英、法、美三国还必须向卫国军以废钢铁的价格合计出售十艘已经退役的战列舰,协助卫国军将这些废弃舰艇改为浮动炮台,而购买这些废弃军舰所需费用将由日方和卫国军各出一半。

这点对于英法美等国来说,不仅没有任何损失,还能在调停中发点小财,并取得几处低关税通商港口,因此获得他们的赞同,因此这几国一致压迫日本接受这个条件。而随后,关于第二军的投降和撤离问题,经过激烈争论,吴克最终放弃了要求日军全部撤出华北的要求,最终同意德国提出的一个方案。

英美法调停获得了实际利益,作为与卫国军关系最好的德国当然不愿意白白浪费机会,因此德国提出的方案为:吴克放弃那种不合实际的要求,日军第二军留下所有武器撤出黄泛区,作为补偿,日方必须为黄泛区的治理付出代价。

而这种代价就是,由日方出资自德国购买设备,对黄泛区进行综合治理,同时,作为卫国军暂不进攻热河、察哈尔的补偿,日军必须撤出已经处在威胁之中的山西和平汉线,而北平日军所有行动都必须在英法美德以及卫国军派出的代表监视下,对北平进行和平管理,至于撤离过后的山西资源将由卫国军、德方以及日本商业团体共同开发。

虽然这个方案对日军来说比较苛刻,但随着日方关于俄军自欧洲地区大举调动兵力,正沿西伯利亚铁路双轨单向开进的情报不断传回,日方大本营对远东战事的规模估算被再次提高,因此当德国这一方案被拿上谈判桌,日方反应虽然非常激烈,但是还是耐心的进行了谈判。

最后,在德方谈判代表在表示愿意提供部分军事援助,以对日方进行补偿帮助日军进行远东战事,同时吴克也代表卫国军,对日方在山西的工矿开采企业开放天津港,使其可以快速将分配到的矿产进行输送后,日方最终同意签订了这一“屈辱”的协议。

不过让卫国军以及德、日意外的是,英法美三国却不同意德国的这个方案。山西的煤、铁、钨矿资源非常丰富,这一点对于长期对中国进行地质资源侦查的英法美来说,不是什么秘密。因此,当这份将此三国排斥在外的协议被拿出后,本来没有这几国什么事情谈判,却受到这几个贪婪国家的一致反对。

对日军和德国采取绥靖政策,是这三国的政治策略,不过在日军答应撤出山西后,面对利益,他们也不甘心白白失去,所以,在同一时间这三国以谈判的功臣自居,同时向卫国军以及德、日要求在山西的筑路和矿业开采权。

于是围绕着自吴克这里得到筑路权、矿产开采权、资源分配权,这几个国家由开始你来我往的不断扯皮交锋。随着这些争论的演变扩大,最后将河北、山东以及安徽等地都被牵扯进去。这情景直让吴克以为又回到了满清末年那段几大帝国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的年代。

英法美的参与让关于山西的谈判稍微变的复杂了一点,不过,这些人不愧为谈判高手,仅用一天多时间,他们相互之间就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而绝不吃亏的吴克在让出部分利益后也有所获得。英法美以少部分油料、橡胶、钢铁换得了日本的部分利益,同时以在欧洲支持德国换取了德的同意,而吴克则为建设海军,向英国、法国、美国分别提出要求。

最终英国以一艘即将退役的战列舰和一艘巡洋舰,法国以一艘巡洋舰和2亿法郎无息贷款,美国则以两艘万吨货轮和造船设备为条件,从吴克这里取得在山西、河北、山东境内建设铁路、挖掘矿产以及开办工厂的机会。而在天津被吴克借机收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