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到处厮杀的场景,郑啸也是心急如焚。只有指挥那一千骑兵不断的放箭给予前方步兵支援,现在还不到骑兵冲锋的时候。这一下好像过了一年那么久,手下有人禀报敌人左翼大乱,随着右翼也纷乱。郑啸知道这时高顺统兵到达了。

“大人,我来了。”郑啸回头一看确实蒙翔这莽汉来了。

“你不随高校尉出击,跑到我这里做什么啊?”

“高校尉说他搅动敌人两翼,敌人必乱。这时候大人定是要中路突破。所以命我带一千骑兵支援大人。”

果然好眼光,这一千骑兵来的及时,黄巾贼众为两翼骑兵冲击已经混乱起来,此时冲锋正是时候。

“将士们,随我杀贼。”郑啸一声令下,合流的两千骑兵有如滚滚江水般冲向黄巾。黄巾本就是步兵,衣甲又不齐全,一看是郑啸这杀神带头,吓的十分战力也只能发挥五分。这两千骑兵象尖刀般直插黄巾阵中,此时的黄巾两翼崩溃,中军又被突击,可以说是全线崩溃,士卒四散奔逃,机灵点的直接就跪地乞降。

郑啸带领骑兵直插敌人中军,兵锋直指何预大旗所在,所过之处有如闲庭信步,竟是毫无阻碍。这下吓的何预是肝胆俱裂,也顾不上督战了,回马就跑,附近士卒一看主将都逃跑了,自己还和这个杀神打什么啊,发一声喊,也是作鸟兽散。

可惜何预也是倒霉,混乱中不辨方向专找人少的地方狂奔,结果被赵云发现,拍马赶上,杀掉数名何预的忠心护卫,一枪刺死了何预,竟是丝毫不受阻碍。割下何预头颅高喊:“主将被诛,尔等还不投降!”

黄巾众降者无数。此战遂定,战后清点,四万人的黄巾军居然抓了三万俘虏,毕竟这两条腿的人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在郑啸军喊出投降不杀的口号后更是投降的一个赛一个的快,弄的蒙翔是直瞪眼,这还没杀过瘾怎么就打完了…………

是役。高顺率一营骑兵攻左路,庞德率一营骑兵攻右路,郑啸率两千骑兵中路突进,轻易的冲散了黄巾,可算是完美的初次作战了。这伙黄巾本就是乌合之众,和郑啸带的百战老兵一比真是没办法比,此役斩杀一万,俘获三万,郑啸的骑兵居然就死伤不足五十之数,受伤的大部分也是轻伤,很快就能恢复战斗力,是一场相当完美的胜利。当然这也有那六千郡兵以死伤三千为代价拖住黄巾的原因。

安定郡兵虽然死伤惨重,但也向骑兵们致以最高敬意。这些骑兵以五千破四万,冲阵有如虎入羊群。任谁都不禁称赞郑啸军的战力非凡,好一支天下雄兵。

郑啸安排郡兵押解俘虏回郡安置,他不想杀这些俘虏表功,都把他们编成军奴去垦荒屯田,提供军粮,耕作二十年后算是赎罪,可在凉州定居算是平民。此举看的赵云是频频点头,毕竟黄巾之中百姓居多,贼首既被诛杀,就不该杀戮过多。有这份爱民之心便是我赵云值得追随的主公。

郑啸安排好后续事宜,大军开拔,一路向洛阳而去。天下,我郑啸来了。

 第十一章 繁华洛阳

自汉光武帝定都于洛阳,作为东汉政治中心的洛阳已经延续一百五十九年。洛阳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作为汉朝的心脏,这里集中了大汉朝廷的精华所在。洛阳城也繁华似锦,白日人潮人海,夜间***如昼。

洛阳的公卿也是多如牛毛,可以说是在洛阳街头你随意拉个人出来暴打一顿说不定就打的权贵子弟。虽然外面很多地方民不聊生,但是洛阳依然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四月,经过一个月的跋涉,郑啸率军抵达洛阳。在城外安顿好众将郑啸便进入洛阳拜访他老爹当年的好友,他老爹也有大儒之名,很多当年的朋友现在在洛阳也是混的风生水起的。本着尊敬长辈的意思去拜访一下也是应该的,何况老爹也曾交代过到了洛阳一定要拜访下这些人,以前也到过洛阳,不过那时忙着到处找人比武切磋,这些事情就耽搁下了,现在老爹已经不在了,还是按他的意思办吧。

进入洛阳看到街市上人潮人海,都城到底是都城,别处比不上啊。打探清楚蔡邕府邸便直奔而去,到了蔡府却被告知蔡邕不在,只好递上拜帖准备回转下次再来。可没想到出来的管家一看到拜帖就问了一句

“郑公子与已故武威郑睦郑德容公如何称呼?”

郑啸一看那管家肃穆的表情也是一愣,怎么忽然问父亲,想想才反应过来,既然是老爹的友人,这管家想必也是知道父亲的,看见拜帖想起父亲也是正常的。

“正是先父。”

“原来是郑公子,还请公子入府稍等。我们这就找老爷回来。”说完不待郑啸说话就把郑啸让进正厅奉茶,郑啸无奈只好坐下等了。

郑啸正等的无聊,忽然听到一阵琴声响起,宛如珍珠落玉盘。他虽然偏爱兵法武艺,但是小时候在老爹暗无天日的压榨教育下,这琴棋书画也还是有些造诣的。不禁步入院子,细细听起这琴声,听的入迷了,便寻音而去,却发现是内宅传出的。想想自己去内宅不合适,只好站在内宅外面听。

这琴声优雅,宛如细雨,润物无声。一曲终了,余音绕梁。郑啸一笑,正打算回正厅,又听到琴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一曲《凤求凰》,一曲琴音,缠绵悱恻,道不尽的相思之情,但郑啸总觉得其中少点什么。

正在思考的时候却被一个小丫鬟看见,这个小丫鬟圆脸含怒,杏眼圆睁,上前指着郑啸就问:“你是什么人?怎么在这里?你在这里做什么?张伯,张伯,这里有贼啊,快来人啊。”一串质问有如连珠炮一样脱口而出,尽显泼辣本色。

郑啸一时无语,这么个小丫头怎么上来不由分说就喊有贼,难道自己长的象贼吗?可真拿这么个小丫头没办法,既不能还手,还不能还嘴。

还真是先贤说的好“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边郑啸正是手足无措,那边管家张伯领着两个家丁也出现了。一看是郑啸连忙赔礼道歉,这边小丫头还在发飙:“张伯,这样的登徒子你对他这么客气做什么?他来偷听小姐弹琴本来就是不对。管他是什么人呢。”

张伯是一脑袋汗,这个事情他确实不好处理,郑啸虽然不对,可郑家和老爷算是世交,何况他们两家之间可不止是世交那么简单。正在他手足无措之时,他的救星出现了。

“小荷,别闹了。快回去,女孩子要矜持点。”郑啸回头一看只见一少女,虽然年岁还小,但却出落的沉鱼落雁,白瓷般的脸庞,眉目如黛,一身鹅黄色的衣裙宛如天成。此时柳眉微翘,轻含薄怒,更是一种醉人的风情让人没来由的心跳。

郑啸看那少女看向自己,连忙移开目光,毕竟这样一直盯着人家看要被误解成登徒子的。但是心下却嘀咕一声:“祸水啊,年纪不大就有如此风情,长大了还了得,谁要娶了还不得减寿十年。”

“这位公子,失礼了。张伯,带客人正厅奉茶。”郑啸一看也刚好就坡下驴吧,施了一礼便随张伯回转正厅却是满脑子都是那青春美丽的面孔,竟是忘却了时间流逝。

“哈哈,可是郑世侄到了。老朽外出,失礼了。”一声长笑郑啸才回过神来,一看是蔡邕回转了才急忙起身见礼。

“世叔客气了,自您吊唁家父后,我现在才来回访才是失礼。”

蔡邕哈哈一笑,两方入座:“德容公英年早逝,惜哉惜哉,世间又失一知音,真是天妒英才。贤侄两月不见,可是越发威武了,听说你应朝廷诏命起兵剿匪可是获得了不小的成果啊,德容公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慰了。”

“世叔谬赞了,一点微末功劳,怎登大雅之堂。”

“老夫赋闲已久,当年遭诬陷被判流放朔方。还是你父亲与几个好友上下打点我才能安居于洛阳。回忆往事种种宛如昨日一般,你父于我有大恩,有什么难处可尽管告诉我,我和你父亲当年的一班故交必不会袖手旁观。虽然现在我人微言轻,但在士林中我还有些声望,有事我也可以帮你一二。”郑啸看蔡邕说的诚恳不禁感动,一个人不为自己的前程打算却愿意动用力量帮助自己,真是志向高洁之人。

“你今年已十六了吧,该行加冠之礼了。你爹生前也和我提过,给你加冠表字这些事情就由我来替他办了。你看可好?”

“全凭世叔做主。”郑啸能反对吗?对于这样的人他只有尊重。

当下在蔡府举行了一系列繁琐的加冠之仪后,蔡邕才说到:“你爹早去,未得其时。便由我替他主持这些,也算全了他的心意。你今日已正式成年,我给你表字“苍宇”,希望你有苍穹之志,寰宇之德。你前面已在建功立业,望你再接再励,莫负了你爹一生清名。”

看着蔡邕一副欣慰的样子,郑啸也是实心实意的行下大礼。加冠表字这些本应该族中长老之辈来办的,他爹却让蔡邕来主持,他也不太明白,但是他很尊敬蔡邕也觉得这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啸儿”这一主持完加冠后蔡邕练称呼都变了,“既然你现在已经加冠,也该了了你爹当年的另一桩心愿。我有女文姬,当年她才出生不久我就被你爹算计的答应了把我宝贝女儿嫁给你,以前你们年纪都小也一直没提,现在给你提前加冠,这个事情就要提起来了。

文姬年纪还小,今日且给你两人订婚,等过几年合适的时间给你们完婚,你就是我的女婿了。哈哈…………你爹眼毒啊,当年文姬尚在襁褓之中就被你爹看出来了,现在我们文姬虽然年龄还小,但是上门提亲的人可是快把我家门槛踏薄了。还是你爹动手快,你小子还真有福气。”

郑啸想起刚才那无尽的风情心情不由患得患失了:“世叔您有几个女儿啊?”

一听这话蔡邕吹胡子瞪眼的:“我就那一个宝贝女儿,你小子难道还不乐意不成。”

郑啸这才从呆滞中反应过来,连忙赔笑。心下却是高兴的什么一样,刚才还在感慨那个倒霉蛋有福气娶了这么个倾国倾城的主一定减寿十年,可转眼间这个减寿十年的倒霉蛋就成了自己,真是大起大落的太快了…………

蔡邕看着郑啸乐的就差上串下跳了也是颇为开心:“啸儿,你明日晚上在来,我要邀请好友一共饮宴,同时给你和文姬订下这门亲事。”

郑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蔡府出来的,光知道高兴了。以少年之龄名声昭彰,现在又有了如此美女为未婚妻子,人生还真是美满啊。他已经乐的不知道东西南北了,要不是从人众多估计他都要骑马撞到树上去。

正在他梦游般的向住处回转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忽然听到前街上有人大叫“有刺客”然后是乒乒乓乓的打斗之声与不觉于耳的惨叫声。

当下一催马急忙赶上前去。却见是一帮人围着两个黑衣刺客打斗,现在看起来似乎是那两个黑衣人剑光闪闪,一班保镖不断有人受伤倒地,但郑啸这样的高手自然看的出来这两个刺客确是不耐久战,在有一阵就会气力不济被擒杀。

本来他还想出手擒拿刺客,可他一看被刺的人是个太监心里就很不爽。汉末太监弄权,他很看不管这些太监,这个太监他虽然不认识,但是能有如此众多手下的太监想必势力定然不小。

旁边有从人告诉他这个被刺的太监是中常侍段珪时他心下有了计较,决定救下这两个刺客,这两个刺客虽然依然勇猛但是一旦力竭就是必死的局面。当下交代几个从人几句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