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教父万岁- 第6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说的不是这个。”李尔摇摇头,轻声笑道,“美国就是先进啊,贿赂和受贿都……”后面的话声音太低,王彼得没听清楚,李尔已经转移了话题,“教官,我们宣布消息吧。”

    “是,长官!”王彼得行了个军礼,命令所有员工集合。他本想请李尔上来宣布消息,李尔却摆摆手让他说。王彼得扫了队列整齐的众人一眼,大声道,“接下来的时间,将会安排新的训练项目!”终究尚未真正签约,王彼得不敢托大,只隐隐透露出第一笔生意已经达成的消息。

    一百个退役士兵再加上十个家族士兵,总有些人脑子转得快。听闻教官说增加训练项目,再联系刚才来考察的人——他们并不知道那是CIA的官员——马上猜出新增加的训练项目和那人有关系,这代表什么意思,几乎一目了然。

    最开心的不是退役士兵,而是十个“新兵蛋子”。然后,李尔几句话便打消了他们的所有希冀:“想体验一下战争的滋味?再训练一年,达到他们的平均水平就可以了。”

    “是,长官。”回答很整齐,却有气无力。

    “你们是娘们吗?两年。”李尔眼中的鄙夷更加明显。

    “是,长官!”他们下意识地喊道,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

    “果然是娘们,三年。”李尔轻飘飘地扔下一句话,转身走了,留下十个面面相觑的家伙。他们愣了好久,才明白中了李尔的语言陷阱,乖乖承认自己是娘们了,顿时无比懊丧。

    蒂诺佐决策层的嘴巴很严,此时家族士兵尚不知道家族从未考虑过让他们上战场。他们被退役士兵激起的热血,这辈子都不可能在战场上使出来。李尔之所以带他们来训练基地,只有一个目的:让他们接受新身份。而在退役士兵的影响下,看来是成功了。

    又迈出一步,剩下的就看员工了。如果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所有问题都将不在话下。只是,该死的历史改变了……李尔突然意识到,要抢在更大的改变发生之前,加快自己的步伐。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一百零六章 战争……爆发!】………

    第二天,I派了三个据说是很厉害的人过来专门教导底火公司的员工。

    此时,中东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媒体的报道悄然转向,继续报道共和党和民主党以及FBI的纠纷之时,同时开始报道中东的新闻,为以色列造势。连媒体都转移了视线,可见留给底火公司的时间以及不多了。

    伯纳德·约翰逊给出一个确切时间:最快一个星期,最迟十天。

    也就是说,战争打响之前,底火公司的员工必须完成间谍培训,除去准备的时间,最多只剩下五天。五天内把人培训成合格的间谍,根本是痴人说梦话,所以,I来的人缩减了训练项目,着重教导他们如何获取情报。至于情报分析,不管有用没用的一律交给面的人,交由I负责处理。

    不得不说,专业与业余的差别非常巨大。李尔从王彼得处获取培训的方式后,感慨连连。

    底火公司的成立,算是彻底赚了。且不说拉拢了那些将军和政客,只凭I在间谍方面的训练课程,便是价值连城。

    时间很紧,一百个人同时培训,最后,I的人只挑中了仅仅十二个人,重点培训这十二人。

    而在舆论,总统尼克松抓住难得的机会,极力把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一触即发的中东战争。效果很不错,不是因为尼克松大力宣传以色列的必要性,而是高层因为政治斗争在对待战争互相争吵,被一家媒体报道出来后,专注于水门事件及其后续的民众发现另一件有趣的事,多少转移了些许视线。

    继《华盛顿邮报》报道了水门事件、《纽约时报》报道了深喉的真实身份之后,好像一夜之间,美国的媒体变得大胆起来,不怕惹官司,只怕挖不到大新闻。其结果,必然是乱加乱,该少的一点也没少,反而多了很多不该的东西。

    ——总统如今依旧深陷水门,FBI依旧看似风雨飘摇,民主党依旧不被信任。

    李尔颇感哭笑不得,暗叹一声:“这蝴蝶效应,够大的。”他不曾了解过第四次中东战争,只大概知道战争发生的时间,否则一定会更为感慨:这蝴蝶翅膀一扇,飓风竟从美国刮到了苏联。

    明明原来的时空中苏联在前期并不看重这场战争,怎么突然间变得如此热衷了呢?其中的联系性,足以让李尔想破脑袋。万幸他“前世”不是军事迷,更没查找过相关资料,才免去了思考的痛苦。

    但不管如何,得到许多阿拉伯国家支持的埃及和叙利亚,如今又获得苏联的武器支持,至少在武力不下于美国及其盟支持的以色列。这场战争,绝对会打得异常惨烈。

    第五天。

    在许多人焦急的等待中,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已经在边境布置好兵力,而底火公司的员工必须出发了。王彼得是教官不是司令官,这一百退役士兵中李尔一开始也只认识王彼得,自然不肯让王彼得离开,所以,经由双方商讨,这次出动由I的人带队。为此,这个I的人辞去公职,加入底火公司,成为底火公司的临时员工。

    那个和底火签订合约的军火公司名为“卡帕-莱特公司”,莫说李尔,就连王彼得都没听说过这个公司。奇怪的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拿出来的全是好货。以李尔非军事迷却参加过战争的眼光,卡帕-莱特公司提供的武器在技术至少领先了十几二十年,尤其是一些辅助设备,如夜视镜和通话器之类的,竟与李尔在“前世”电影中看到的差别无几。

    与底火员工和一批武器一同飞往以色列的,还有卡帕-莱特公司的工程师。为了保护这些工程师,底火在十二名员工的基础再增加了三十人,这三十个人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卡帕-莱特公司的工程师安然无恙地回国。对此,I对底火员工非常有信心。

    ——收集情报底火或许不在行,但作为杀手和保镖,他们不次于任何人。

    他们出发了。登机前,王彼得像个尽职的奶妈,一个一个检查员工的装备,并每人勉励两句。李尔没说话,安静地瞧着王彼得,对于王彼得从未见过的举动,李尔很感兴趣。然后,他发现自己的心态终于无限接近美国的大资本家。

    此时,他已经能够冷静地看着员工加入战场,没有丝毫情绪波动;此时,他已经能将亲和员工区分开来,两者绝不混淆。员工,只是赚钱的工具而已。

    “呵……”颇为自嘲地笑了一声,李尔让王彼得长话短说,否则明天也走不了。

    在李尔的提醒下,王彼得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摇摇头,简短地鼓励了一番员工们,叫机师关机舱门。他站在李尔身边,喃喃说道:“我有点怕了啊……”也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说给李尔听。

    李尔知道,王彼得怕的不是战争,而是人去了就回不来了。所以,他训练员工时才会格外严格。

    “放心,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李尔宽慰道。

    局部战争,尤其是现代的局部战争通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就是在短短六日内结束,因此才被人称为“六日战争”。

    王彼得只是轻轻一叹,点点头不再说话。

    战争时间越短,采用的战术而越犀利,伤亡人数也会急剧增加。四十二个人虽然目标很小,但和I签订的合约中,他们由I的人指挥,谁也不知道I会派什么任务给他们。暗杀?攻坚?还是仅仅保护人和物?

    “等他们回来,肯定有人有能力担任指挥官,下次就不会由I做主了。”李尔轻声笑道,“我相信他们会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听见李尔绝口不提员工可能造成的伤亡情况,王彼得转头看了李尔一会,发出一声只有自己才听得到的叹息。

    1973年10月6日,比I推测的时间晚了些许,却和原来的历史一模一样,埃及军方在设置了种种迷惑以色列的举动后,于犹太人的全国放假日——赎罪日发动突袭。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第一百零七章 美国的良心】………

    战争爆发的那天,李尔已经分不清历史到底有没有发生改变。他终究不是万能的神,只从苏联对埃及和叙利亚的大力支持中隐隐感觉历史有些许不同。

    埃及高调备战让所有人认为战争会在10月之前爆发,同时加紧训练士兵,又让人觉得他们还在继续备战,再辅以各种虚假情报,虚实之间,不仅瞒过了以色列,也欺骗了美国。哪知眼看众人预测的开战时间过去了,使得他们以为埃及在放烟雾弹、这次又和次一样仅仅是演习之时,埃及军方选择在犹太人赎罪日——也就是以色列全国放假、连士兵也不例外的日子,展开突袭。

    猛烈的突袭之下,埃及军队迅速推进,凭借出其不意和准备充足,两日间便夺回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并绞杀了以色列的一个王牌部队。一时间,以色列的形势岌岌可危。作为以色列的大哥美国,顿时也慌了神。

    媒体向来不惮于最悲观的角度报道新闻,引起的恐慌越大他们的利益越大。在报纸和电视的宣传下,仿佛以色列随时可能灭国。别的国家就是被灭了,对美国似乎并无必然关系,然而,什么都不喜欢,唯独喜欢热闹的媒体进一步宣传失去以色列,会给美国带来怎样的恶劣影响。

    于是,石油开始缓步涨价。此时,支持埃及和叙利亚的阿拉伯国家还没开始行动。

    早已准备许久的蒂诺佐,有步骤地进入石油市场。掠夺的盛宴即将展开,每个人都提起十二分精神,贪婪地盯着慢慢涨价的石油价格。

    总统尼克松被水门事件弄得焦头烂额之际,忽然发狠了,置水门事件于一旁,踢开利用战争争夺政治筹码的政府高层,全力处理战争。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尔当即给了《纽约时报》的编辑乔治·兰德尔下了一个指令:帮总统造势。

    因揭露了深喉的身份,无形中帮了总统一把,在民众眼中,乔治·兰德尔的立场隐隐偏向于可怜的总统,虽然他宣布“中立”,也从未特意为总统说过好话。接到李尔的指令后,他立刻撰写一篇文章,大肆嘲讽共和党和民主党以及政府高层为了争权夺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依旧没直言自己的立场,但无疑赞同总统的行为。

    他已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此文一出,立刻带来巨大的影响;兼之手段高明,似中立叙述实则支持总统,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认同他的看法。

    操纵舆论,在美国简直就是无往不利。不知不觉间,笔锋犀利不畏强权的乔治·兰德尔被人誉为“美国的良心”。听闻此事后,李尔狂笑不止,就连老头子都颇为哭笑不得。

    “太神奇了,那我们算什么?最善良最正直的人?”西蒙嬉皮笑脸地如此说道。

    且不管给“美国的良心”下命令的蒂诺佐是善是恶,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争斗,肯定有人不爽风头被乔治·兰德尔全占了,尤其是被他揭了老脸的《华盛顿邮报》,对此展开疯狂的攻击。乔治·兰德尔很有些“任你风吹雨打,只当微风拂面”的风度,依旧不紧不慢地抨击两党和政府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