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岳飞在乡下一个私学里读书,未入官学,小学毕业,失去升入州学深造的资格。

  不等母亲言讫,岳飞道:

  “名与实,哪个重要?不用问,实重要。在哪里上学,只是名;读不读书,才是实。依教授所嘱,弃校不弃书,就够了。”

  岳员外只得令岳飞放弃上学,在家耕读。自此,岳飞旦则打樵放牧; 暮则诵读书传。在此之暇,以骑射武艺为乐。

  光阴迅速,不觉到了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春,夜间风清月朗,正是说书艺人,时称“说话的”,走村串巷说书的旺季。一般的说书人,不过谈传奇艳事,述些乡谣野史,图个好听;最有益的,论些人情世故,说些因果报应,劝人弃恶向善,诸如后妻谋害前妻儿女,后来天理昭彰,反受了国法等。

  却有一个特别的说书人,是个老来瞎,近来常到孝悌里说书,深受岳飞追捧。他幼习历代史书,长攻军事。又因常年说书,锻造一幅铜牙铁嘴。谈论古今,畅如流水;说国贼怀奸从佞,令愚夫等闲生嗔;说忠臣负屈含冤,铁心肠也下泪。。。。。。

  他说得最出彩的,当数古代抗击外侮的军事英雄的故事。

  一日,他说了个《大战匈奴》的故事。一个人扶着他坐定,便铿锵开腔了:

  “话说战国中期的一天,居住在北方的中国人,突然成千上万地携妇将雏,惊恐万状地往南逃奔,仿佛后面追来了洪水猛兽。往他们身后看时,只见是一群大胡子骑兵,追杀劫掠。古代中国上千年的梦魇匈奴之患开始了。匈奴举族为兵,剽悍灵动,凶残无比,到处烧杀掳掠,所过之处,留下的是一片废墟,一地白骨。以后,只要大胡子冒头,一声‘胡人来了!’中国人吓得四处逃窜。。。。。。”

  说到此处,那瞎子把蒙恬、卫青、霍去病等悍将; 抗击匈奴,所展现的那等神气、威风、勇武,以及他们所建立赫赫的战功,说得绘声绘色。

  当说到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胜归来,汉武帝要为他建造府第,霍去病坚辞不就,慷慨激昂说道: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句豪言壮语,令岳飞血脉贲张; 极为震撼; 心灵有着强烈共鸣。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默地赞叹道:

  “多么豪迈的语言,多么高尚的胸怀!”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 皇帝也卖国
说书人将故事说完,听众渐渐散去,独岳飞走上前来,躬身叫道:

  “说话的大伯。”

  “说了二三十年的书,人人都叫我‘喂,说话的’,还从未听见有人叫过我一声大伯。”那瞎子心里一惊一喜,笑着喝了声彩:

  “这声音像是自天外来。”

  正在他惊喜间,岳飞走到他跟前,不管他看不看得见,深深做了个揖。哪知这说话人眼瞎心不瞎,极口称赞道:

  “你,一个总角小少年,却大气非凡,有飘然出世之表。疑是天上仙童,不信人间小子。却与我一个说话的,行如此大礼,叫我如何是好?”

  岳员外连忙赶过来谦逊道:

  “小犬姓岳名飞,字鹏举。年已十一,不过一乡间村劣。”说完,退在一边,与姚氏一起静静站着。

  “不知岳少爷为何事呼唤?”那瞎子坐在椅子上仰头问道。

  “请教大伯,自古中国,谁是第一等的军事家?”

  瞎子仰着头,眨了眨那双瞎眼,沉吟道:

  “称得上中国第一等军事家的,看千年能不能出一位?”

  “千年出一位?”岳飞皱眉疑问道,“为何这么难?”

  “真正称得上中国第一等的军事家的,老夫以为,但有武艺,必谙韬略;精于战略,必备德行。四者缺一不可。自古以来,伟伟大中国,英雄辈出。但各路英雄,各有千秋:有的武艺高强,却不懂韬略;有的有武艺,谙韬略,却不懂战略;有的有武艺,谙韬略,懂战略,却寡德性。如此等等,老夫未见有兼备者。”

  岳飞边听便沉思着,几个旁听的人发问道:

  “作战,靠的是武艺和韬略,战略有何用处?战场上,打打杀杀的,又如何讲得了德行?”

  那瞎子又细细讲解道:

  “一个人有了武艺和韬略,不一定能打好仗。譬如说德行,以国家利益为利益的人,才称得上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才会爱国。爱国的人,才不会以个人权利得失,而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来考虑中国的事情,这就是有境界。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来考虑中国的事情,这就是战略眼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全局性胜利。所以说,只有爱国者才有可能打好仗。如果一个人以个人权利得失,来考虑中国的事情,即使他是皇帝,也不叫有德行,更不是爱国者。历史上为皇权卖国的人并不鲜见。”

  岳飞以前闻所未闻,津津谛听。

  而几个围观的人,听了哈哈大笑:

  “皇帝比百姓更容易卖国。”

  “国家是皮,我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是天生的爱国者。”

  听了岳飞一番慷慨言辞,那瞎子对岳飞抱有殷切希望,鼓励他好好习武、读书:

  “将来,你成为天下皆知的爱国大英雄,也未可知。光爱国还不足以成为爱国英雄,当文武兼备,你要渊博知识,通经史,精兵书。。。”

  岳飞心爱求知,津津而问:

  “请教大伯,自古中国,第一等的兵书是什么?”

  “中国亘古不磨的兵书,当数《孙子兵法》。”那瞎子道:“《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是历代军事家的宝典。”

  岳飞又请教战与和的关系。论到战与和的关系。那瞎子深恶痛绝对外一味求和,论出它的许多害处来,诸如:割地献银,称儿称孙。指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不是真正的和平,是战争的威胁状态。

  论到文与武的关系。那瞎子十分赞赏古人倡导的礼、乐、射、御兼备的思想,赞美不已:

  “昔时中国,真文武并重之国也。成文治之美,具武治之实。尽美尽善。”

  这些对生活在崇文抑武的宋代社会的岳飞,真如拨云见天一般,久久凝思不语。

  那瞎子转过脸来,对静静站在一边等候的岳员外夫妇道:

  “我走里穿乡,见过的人,不在少数。听书的,多数图个趣味,哪里放在心上?即使有些人,听了放在心上,不过事后做个谈资,日后好转述给别人听,图个嘴巴快活。象你儿子这样,见贤思齐之心切切的,就我所见,人群中十之不足一、二。有这样素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如果遇着明君,且不说成为中国第一等的军事家,起码能与古代英豪齐名。”

  “小儿无非是驽骀下隶,承蒙先生错爱。”

  “不要扼杀了他的心性。”那瞎子叮咛道。

  岳员外躬身回言道:

  “我们农家老夫妻两个早夜思量,日夜忙碌的,无非是些耕田锄地、养牛牧猪之事。不懂军国大事,帮助不了他,他想做什么,我们做父母的由着他,绝不阻难。”姚氏在旁连连称是。

  与瞎子别,岳飞一心想读《孙子兵法》,时乡里人家,家中多藏有《春秋传》,但《孙子兵法》却不常见。岳飞口中不语,心下发愁道:

  “哪里去找《孙子兵法》来读?”

第三节 渴求兵书
按说买一本《孙子兵法》又有何难?县城书肆里有的是买。然时苛捐杂税很重,绢要抵税,乡间土产卖不起价,农民手上很少现银。岳家专以桑耕为业,岳员外终年亲率全家,看蚕织绢,耕田锄地、养牛牧猪,不辞辛苦,手中的银子渐少,牛畜倒渐多,岳飞专管牧养,身居僻乡,县城也不是想去就去,得等机会,求顺便。

  次日早起; 岳飞依旧外出看养牲畜。

  他骑着牛,来到麋鹿河边放牧。这麋鹿河两岸百草茂盛,因常年麋鹿群出没而得名。岳飞在河这头放牧,河的那头有一大群麋鹿食草饮水,还时不时传来几声麋鹿的欢叫声。

  安顿好牲畜,岳飞坐在岸上,身边放着几枝杨柳枝,手里拿着《左氏春秋》,反复诵读,时而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时而把书打开罩在脸上, 甜睡在岸边草丛中。 

  当日轮红焰焰自东天升起,陆陆续续来了不少牧童,他们手执牧鞭,把牲畜引到河滩上吃草。河滩上渐渐布满成群的牛、马、驴、羊。。。。。。它们体态不同,毛色互异,肥瘦有别,或低头吃草,或河边饮水,或踌躇而鸣,或回顾舐舌,或翘首而驰,或缓步而趾行。

  牧童三五成群地聚在岸边,在一起追逐嬉闹。忽见一瞎眼老汉,拄着拐杖,摸摸索索,好不容易从河里打了一木桶水上来,正要往家里提,几个男孩蹑手蹑脚跑过去,直往他的水桶里扔土块。那瞎眼老汉只听得水桶中七八声咚咚,水桶变得沉重,伸手水中一摸,气破胸脯,只是仰天大吼,以泄愤怒。众小孩飞也似地跑开了。

  听见瞎子大发雷霆,岳飞把书从脸上移开,爬起来一看,见此情景,心中不忍,对众小儿道:

  “难道你们不曾有家教:‘一百岁不满,不笑人瘸脚瞎眼。’欺负残疾,算何本事?有甚得意的?不如我们以相扑做耍子,争个胜负,岂不快活!”

  众小孩都欢喜道:

  “这个玩法甚好。”

  不远处有一株古树,其大百围,枝叶扶疏,可荫数亩;树下有大坪一块。他们便成群结伙,寻到大树荫下,脱去上衣,结对相扑。相扑算什么高曲?农夫日日在田间地头相搏,小孩站在家门口,已把它闲看得烂熟。岳飞从幼便好相扑,就连在村学读书时,得空就与同学角力几轮 。此时年才十一岁,搏遍里中儿童,并无一个对手。

  他们玩了一阵,越玩越热闹,混在一起,厮打起来。忽然听到撕的一声,一个小孩眼尖,喊起来:

  “王贵,你的裤子撕破了。”

  王贵知道回家定有一餐饱打,吓得头脑嗡地爆炸,呆痴地站在那里。里中一位老妪经过,正好看见了,对众小儿埋怨道:

  “你们惹祸了不是?你们惹祸了不是?你们又不是不晓得,他妈妈是有名的‘铁匠’,孩子稍有差误,便加捶挞。别人母亲责治孩子,定然视其过错大小,讨个棍子,分个轻重、择个部位。惟有他的母亲,不论事体大小,略触着她的性子,便连声呵斥,随手掣着一件家火,没头没脑地乱打,凭你什么人劝解,全不作准,直到她打得满意,方才罢手。打起来还不许小孩子哭,打罢,还不许小孩子苦恼,否则反要加上一顿重打。这下怎么得了?” 

  众小儿吓得直推脱,嚷道:

  “不是我干的。”

  “也不是我干的。”

  惟岳飞道:

  “求婆婆替他缝补,补得天衣无缝,让他娘不能发现,他便可以无事。”

  “还是未受惊吓的孩子遇事冷静。”那老妪未置可否,看了一眼岳飞, 对王贵道:

  “你不如他会投胎,他妈妈待他犹如掌上之珠,热气何曾轻呵一口。”说完,老婆婆领着王贵,回家找针线缝补去了。

  因玩相扑,撕坏了王贵的衣裳,大家相扑之兴全无。忽然有一小孩说道:

  “我们不如换个玩法,以打仗做耍子,岂不快活!”

  岳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