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光辉的历程- 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条日式炮弹生产线。还有抗日军用食品厂、红光被装厂、远征军履厂、大光制药厂、兴华卷烟厂等工业设施,以及中心医院、亚太超级市场、蓝天洗浴中心、军民饭店、军人娱乐中心等生活设施。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居然还有众多的学校,如军队系统的院校有太行飞行学院、太行装甲兵学院、太行后勤学院、太行陆军学院、太行炮兵学院、太行军医护士学校等等,更离奇的是在这深山老林中,居然还有一个太行海军舰艇学院。地方系统的院校就更多了,如农业大学、工业大学、妇女干部学校、行政干部学校、警察学校、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等等,看得人目不暇接。由于各个部队不断地把有文化的青年学生送到基地培养学习,所以,整个基地的人口组成几乎都是青年男女,唯一特别之处是严格限定日常活动区域,除了院校所在的区域和生活区外,不得私自到任何一个其他区域,在核心机密的区域都有荷枪实弹的军人把守。三个人中只有MZD知道这一切的原委,虽然还是有些惊讶,但是主要以大饱眼福为主。而阎锡山和ZD,却如坠云雾之中,恍惚间仿佛是到了外国,就是大上海的十里洋场也不过如此吧,这里可是荒无人烟的深山那!可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从未见过,从未听说过的东西,不光是这几个人,每一个刚刚踏上盘谷基地的人,都是惊讶加震惊很长时间才逐渐习惯适应。也难怪,这些都是来自于未来的东西,在现实的世界几乎没有第二,尤其是在当时极度贫穷落后的中国,显得更加不可思议。MZD一行人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青年们争先恐后地同MZD等人握手,平时只是在画像上见到M、Z两人,山西王阎锡山也只是耳闻,没想到中国的风云人物在这里见到了大部分。MZD等人视察了太行陆军学院和装甲兵学院,以及电子工程学院,并接见了正在接受培养教育的500名延安派来的装甲兵学院,勉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早日驰骋抗日沙场。
  在董梁政委和战邪司令员的陪同下,还参观了军事核心区的司令部大楼,最使人目瞪口呆的是作战部的电子监视厅。四周墙壁上镶嵌着电子大屏幕,所有我军与日军接近的前沿阵地尽收眼底,可以随时看到那里发生的一切,并且随着操作员的控制,可以进行360度的视角观察。MZD兴奋异常,一边看一边不断地询问董良和战邪,了解各种设备的名称和用途,绝密部分则小声讨论,不时地发出开心的笑声。ZD也同MZD差不多,以他职业军人的敏感,看出这些都是极其先进的军事装备,令他感到十分兴奋的是,这些都属于我军,看来老M在《论持久战》中说的,有可能在3…5年时间战胜日本侵略者,并不是没有根据的。ZD亲切地同干部和战士们打招呼,一会儿聚精会神地看着打印机打出敌情汇总,一会儿在一台计算机前观看操作员操作,不时地虚心向操作员请教着,最后他走到MZD跟前,趴在MZD的耳边小声说道:“老M,你能不能掐我一下?我总怀疑我是在做梦!”。MZD微笑不语,在ZD的胳膊上真的掐了一把,“唔……!”,ZD揉着胳膊,两人对视着哈哈大笑起来。
  MZD的心情格外地爽朗,一进休息室坐定就大声喊道:“小战,快把你的好烟拿来呀!我M某人都快憋死啦!”,整个司令部大楼的工作区是禁止吸烟的,一直在陕北窑洞里办公的MZD的确有点不太适应。公务班的战士送上了茶水,水果,干果,战邪也笑嘻嘻地把烟递给了MZD,“主席,您看对我们的各方面的工作还有什么指示?”。MZD惬意地吸了一口光复牌过滤嘴香烟,又品了一口信阳毛尖,咂了咂嘴说:“小战哪,你以前同我说得天花乱坠,可是我没有实际体验。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我敢说,我们这里比苏联还先进发达。不过,你看是不是把一部分非军事学校迁到太原,一来使太原城充满文化气息,吸引更多的抗日青年来我们这里。二来有利于基地的保密工作”,“主席说得很对,我想还把抗日军用食品厂、红光被装厂、远征军履厂、大光制药厂、兴华卷烟厂等工厂也迁到太原。这样不仅能为能为部队生产,还可以民用,活跃解放区的经济,把产品可以销往全国。情报部和特工部在重庆、上海、北平等大城市,都有以商贸作掩护的据点,咱们真做买卖,也真的暗搞情报,岂不一举两得!”。MZD笑着说:“你这个小战哪,到底是……,就按你说的办吧!”,MZD和战邪司令员兴致勃勃地聊着。ZD也是一边品茶,一边同作战部的军官们聊着,只有阎锡山默不作声,手里拿着一盒光复牌香烟,饶有兴致地看着那个地图。又抽出一支香烟,研究了半天过滤嘴,用嘴叼上想点着,又被手里的一次性精致的打火机吸引住了,直到公务班的战士从旁边把烟给他点着,他才回过味来。本来他抽大烟,不怎么吸纸烟,自从加入我军后就戒掉了,看到别致的光复牌香烟,不由得点了一支品尝一下,此时,他一边吸着烟,一边眯着眼想着心事。阎锡山长官一下子接受的信息太多了,在慢慢地清理和消化,实际上他也想找人掐一把,以证实不是在做梦,只是不好意思像ZD那样而已。
  从盘谷基地回来后不久,阎锡山就找到ZNL,宣布捐出整个西北实业公司以及所有个人财产,总价值达300余万美元。ZNL找他谈话时说:“百川兄不必如此,我们GCD尽管提倡公有制,但是也允许私有财产存在,再说无论公有还是私有,都是咱中国的财富,同样能为抗战出力呀!”。阎锡山十分诚恳地说:“NL呀,你应该理解我呀,以前各划各的船,咱就不说它了。自从我加入贵军后,我是感触颇深啊,你看啊,当初我阎锡山拼了命地干,是为了当这巴掌大的地方的土皇帝,对了,当初你们还说我什么来着,啊,地方军阀!而你们拼命地干却是为了咱们整个中国,而自己什么财产都没有。这次我陪同M主席和Z总司令去太行盘谷基地视察,没想到在山沟里建立了那么多的学校,有些学校是我阎某根本想不到的。看来共产党的眼光不是仅仅在打跑日本鬼子上面,而是看到中国的50年乃至100年后哇,相比之下我阎某惭愧呀,浅薄呀,愧对中山先生的在天之灵啊!我现在什么都不缺,组织上给我分配了宽敞的新式楼房,配备了红旗牌轿车,每个月的工资折合大洋100块,就是外国的总统也不过如此吧。我觉得虽然我已年过半百,但是好像刚刚获得了新生,我后半辈子根本用不着什么财产了,如果我还能凭着一把子力气,为咱中国的解放事业干点有益的事,今生今世足矣!再说了,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是我现在是为共产党干事,算是共产党的干部吧?起码要同周围的同仁们相一致不是?”。听了阎锡山一番发自肺腑的话,ZNL也十分感动,他紧紧握住阎锡山的手说:“百川兄,我感觉我们是越来越接近了,就依你吧!山西的工农业生产就拜托你了!”,阎锡山同ZNL推心置腹谈了大半天。
  在地方行政长官阎锡山的主抓下,各级行政班子也在高速运转,留用的原来的山西政府的官员,对山西的情况较熟悉,对我党我军给予的公平待遇十分满意,又是在驱逐日寇以后重返太原,极大地调动了这些人的积极性,所以各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在山西的一些较大的城市,如临汾、长治、阳泉、大同、运城等等的城市,工业生产已经恢复了80%,大量的煤炭、钢铁、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进而又迅速地转化为武器弹药,机械装备,生活用品等等。先进无偿的未来技术,使整个山西工业水平,实际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辆辆的汽车、轿车、坦克、装甲车接连不断地下线,一门门的105、155榴弹炮,火箭炮,自行火炮等等先进的重武器,不断地被生产出来。此外,纺织、化工、烟草、食品、制糖、建筑材料、电子、手表等等轻工业,也蓬勃地发展起来。新成立的太原飞机制造公司,也开始试制新式的飞机,这是按照来自未来的歼…5、轰…5、强…5的图纸,在这个时代还是十分先进的飞机。行政长官阎锡山的心里一直有一个问号,所有基础工业的设备和设施,包括所有的图纸,都是来自盘谷基地,那么,盘谷基地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由于盘谷基地本身就是绝密,作为高级干部的阎锡山自然知道保密守则,所以不便过多地询问。
  在MZD的主持下,制定了新的《土地改革法》,并首先在山西和陕北解放区进行。土地为政府所有,不允许私人拥有土地,所有用地者必须向政府租用土地,签订租用合同。中央财政从在收复山西战役中,缴获日寇掠夺晋商,尚未及运回国内的大量财产中,拿出两千万大洋的资金,按当时的土地最高价格,每亩8块大洋的价格,从土地所有者中收购,然后,再反租给土地使用者。这样就避免了地主兼并土地,降低土地使用效率,基本做到了耕者有其田,种田吃饱饭。此法受到广大雇农的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也没有吃亏,把土地卖给了政府,再从政府那里租用土地,再把卖土地的资金投入到农田基本建设上,提高了单位种植面积的产量,加上政府无偿提供良种,算下来还有很大赚头。所以,这次土地改革试点十分平稳,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当然,《土地改革法》的制定,MZD是仔细听取了原历史进程中的土地改革后,同董良政委以及来自未来的政务部李潮阳部长,农工部王铁部长等人反复讨论,经过深思熟虑产生了这部《土地改革法》。
  阎锡山在农林方面的工作也十分出色,他以军人的敏感预测出由于华北大决战,可能要严重影响当年的粮食生产,整个华北平原地区间大幅度减产。所以,解放区军民的粮食供应,很可能要依赖山西和陕北的解放区。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仅靠山西和陕北的粮食生产,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需要的。据有关记载,当时的小麦亩产不到二百斤,而且还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请看以下部分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调查史料,便可了解被粮食问题严重困扰的中国。
  绝食的农民随处可见,韩家庄50个农户中就有30余户绝食,赵村也达20余户。又据1936年平谷县夏各庄、小辛寨、胡庄3个村的调查,谷类收获量分别为280373斤、30742斤、l82400斤,距离食物、饲料和种子需要量尚差116135斤、61398斤、310291斤。粮食不足,迫使农民将粮食消费减至最低限度。
  譬如,小麦口感好,营养丰富,颇合人们食用,华北是著名的小麦产区,本应在农民的食粮消费中占一定比例,但因小麦价格较高,农民将此视为商品经济作物,所以很少吃甚至不吃。30年代初河北定县的调查表明,小麦产量虽仅次于小米和甘薯,但农民的主食中没有小麦。又据李景汉20年代中期对北平郊外挂甲屯村100个农家的调查,全年吃白面5次以下者约占一半,除年节外,平日从不吃白面,有的仅在新年吃一次;吃5—9次者占15%;10—49次者占25%;50次以上者仅占10%。沧县,“邑之产麦为田产十分之四,而食麦者不及百分之一。”其他各县也有类似情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