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容简介
掀起全国收视热潮的国防专家马俊博士
  CCTV《百家讲坛》名牌军事大讲堂
  将军首脑论 现代行政管理艺术的传世范本
  戴高乐为什么能成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沙漠之狐”隆美尔有何致命弱点?蒙哥马利凭什么能打败隆美尔?马歇尔非凡的识人眼光从何而来?艾森豪威尔仅仅是一个作战参谋,为什么可以立刻指挥几百万盟军?……?传奇历史,传奇人生,于笔端凝聚生辉,如影画般呈现。
  本书根据国防大学马骏博士在百家讲坛的讲座《二战人物》的讲稿整理而成。全书回述了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戴高乐、麦克阿瑟、巴顿、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隆美尔、希特勒等二战风云军政人物的人生经历,详细分析了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在感受历史的风云激荡的同时,也让人对人生获得新的认识和感悟。在与大人物的心灵对话中,获得不同凡响的人生体验。
   。 想看书来

作者简介
现执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会理事。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军事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著名军事史专家、二战史专家,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作专家评论。著有《世界经典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人物》等著作。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目录
前  言
  闲淡说雄奇
  第一讲
  “被缚的”戴高乐与自由法国
  第二讲
  革新、拯救与复兴的代名词——乔治·马歇尔
  第三讲
  蒙哥马利:军事学院劣等生的决胜之道
  第四讲
  暴戾的军神与仁慈的“老头”——悍将巴顿
  第五讲
  艾森豪威尔:善搞平衡的军事政治家
  第六讲
  罗斯福和他的“珍珠港陷阱”
  第七讲
  麦克阿瑟:天佑美国?吾佑美国?
  第八讲
  丘吉尔:从海上、陆上、空中对暴政作战
  第九讲
  跟着朱可夫前进——“救火队员”的非凡功业
  第十讲
  斯大林:双重性格,双刃杀伤
  第十一讲
  隆美尔:是“战术巨人”也是“战略侏儒”
  第十二讲
  非男非女,亦人亦兽——德意志魔盒里的希特勒
  

前言:闲淡说雄奇
絮絮如家常话语,娓娓如长兄叙旧,气质从容闲定的马骏博士,在“百家讲坛”中以一种无论老幼都能接受的叙事方式,讲述惊心动魄的战争,分析变幻莫测的战术谋略。在说评书般还原历史、让战争故事变得好听好玩的同时,又时时不忘他的主旨——微言大义,将帅生涯贯穿成功的规律;普及知识,善恶分明启迪正确的人生。当讲到五星上将马歇尔伯乐识俊才的故事的时候,马骏话锋一转,讲到马歇尔在用人方面的独到见解——
  一是坚决不用跑官要官的人,即使有人来说好话或施加压力也不行;二是不用文过饰非,邀功推过的人; 三是不用事必躬亲的人; 四是慎用性格粗暴的人; 五是不用悲观主义者; 六是不用不善于团结的人。
  马骏博士此语一出,观众兴奋起来了。第二天,若干电话打到中央电视台和马骏的工作单位,观众反映这段“格言”太具有启发意义了。有的人甚至建议有关人事部门采纳这“六条标准”来选用提拔干部……这个插曲,固然是《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中的一段佳话,但也说明作为国防大学教授的马骏,讲历史已经进入了一种“化境”。
  巧讲历史,活说人物,趣话战争,是二战风云人物讲座在百家讲坛光彩照人、好评如潮的重要原因。然而马骏并不满足于这种浅层次的愉悦效果,身为人民解放军的大校军官,他在这个讲座中倾注了一种感情,一种由悲壮的历史升华出的高尚的情怀——在讲到朱可夫元帅的功勋,讲到斯大林的阅兵式演说,讲到苏联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时,马骏的叙述变得低昂。特别是讲到卓娅的牺牲时,让人产生了身临现场的感觉,一个稍有正常情感的人,也不知不觉被一种高贵的情怀所打动——马骏似乎以一种多层面叙事的手法来告诉人们,二战“风云人物”,除了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和统帅部、大本营的首脑将帅们之外,普通的士兵群众也是创造雄奇历史的生力军,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风云人物”。
  人们公认马骏讲座的魅力在于他以一种鲜活的人文视角讲述了60多年前的战争、政治、将帅、智慧和权谋,许多内容无疑对现代人具有借鉴参考意义。从马骏的叙说中可以强烈感受到:战争学实际上也是人学。他并不讳言那些著名将帅性格上的缺点(如丘吉尔、蒙哥马利和巴顿等都有明显的性格缺陷),这些负面因素在战场这种极端环境下有时却产生了正面的效果,这不得不让人们对历史和命运的复杂诡谲会心一笑。
  时光流逝,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也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更新,作者也站在理性的高度上来审视相关事件和人物。当讲到希特勒的崛起时,客观地揭示了民粹思想、复仇主义对庞大战争机器的形成所起的作用。这种理性的精神对我们判断世界局势、思考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大有帮助的。
  

英雄梦想下的叛逆童年
中国有句俚语,叫“三岁看大”。这句话似乎有武断之嫌,却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从儿童心理学上讲,人幼年时的行为品格对他的未来影响很大。戴高乐就是一个实例。
  1890年11月22日,戴高乐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显赫家族中。戴高乐的家族有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气氛。远祖让·戴高乐是一个骑士,曾任奥尔良总督,他在英法三十年战争中,宁可丢掉在诺曼底的封地,也不向英国人投降,表现了一种高昂的气节。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带来的耻辱,深深刺伤了他们一家。他的母亲约瑟芬·马约夫人曾不止一次地对戴高乐讲起她目睹法国名将巴赞元帅闻知法国战败的消息痛哭不止的情景,并经常带着小戴高乐到当年老戴高乐浴血奋战的战场,凭吊阵亡的烈士,大声对孩子说:“把墓志铭上的话念一遍,永远记住它!”墓志铭上赫然镌刻着这样一行字:“在英勇的烈士手中被截断的法国宝剑,将由后辈重新锻造!”
  戴高乐大声念着,终生没有忘记。晚年时,他谈到自己在法国外交政策中所担任的角色时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普法战争的悲剧不再出现在我所热爱的祖国!”
  在家庭的影响下,戴高乐对法国历史上爱国主义者的崇拜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的小书架上多为关于这些爱国人物的书籍。圣女贞德是英法战争中的英雄,有关这位女英雄的书,他看过多遍。戴高乐的儿子菲利普在回忆父亲时说:“我记得很清楚,父亲的藏书里有一本关于贞德1429年在帕泰大战英军的故事,那场会战歼敌4000多人,生擒了敌军司令塔尔博。那场会战的全过程,父亲都能生动地复述出来。”
  幼时的戴高乐十分好动。5个孩子中,他是最不安静的。在学校读书时,下课后他不是从楼梯上走下来,而是喜欢从楼梯的栏杆上滑下来。他做事不喜欢四平八稳,即使没有什么着急的事,他也要急匆匆地做。每天,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写完作业,然后做他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因此,他时常因为作业马马虎虎而受到批评。戴高乐经常为这些毛手毛脚的做法付出代价——他的一生只挨过父亲的一次耳光,可是在兄弟姐妹中,遭受被关在家里不许出门、不准吃点心、不准玩、不准看戏、不准到公园里散步等惩罚最多的,非他莫属了!戴高乐的父亲是一位校长兼老师,他更喜欢刻苦而听话的孩子。在他的四个儿子中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夏尔·戴高乐。
  然而,戴高乐对父亲还是非常的敬重。他在给自己的儿子讲述童年时的事情时,经常提起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还是非常成功的。他说:“你们的祖父告诉我:‘孩子们做游戏也好,适当休息也罢,锻炼身体也行,最根本的一条是要让他们有事可做。小孩子去上学、做工、种田都可以,就是不能让他们在乡下或城里闲逛,不能让他们游手好闲。’他的这句话我终生没有忘记,永远要做事,你们祖父的这句话使我终生获益。”
   。 想看书来

在最黑暗的日子里获取成功的资本(1)
一个成功者与一个失败者,一个有大志的人与一个不思进取的人,很大的区别之一就是面对逆境的态度。
  从戴高乐一生的经历来看,越是不顺的环境,他越是显现出坚韧的性格。普法战争以后,有一段时间法军的声望降到了最低点。以前法国人对军人、军队、军装和军旗的崇拜已被不信任和蔑视所取代。民众不再颂扬军队,青年人也不再羡慕军人。就连法国最著名的圣西尔军校也不再是法国青年心目中的殿堂。19世纪末,每年报考这所军校的有2000人,然而到了1908年,只有300人报考。
  而戴高乐偏偏在这个时候选定把圣西尔军校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第一个阶梯。1909年仲夏的一天,他背着行囊离开巴黎到阿拉斯法军步兵第33团当兵,因为根据法令,报考圣西尔军校的新生必须先到连队当兵锻炼一年。一年后,他怀着兴奋的心情考入心目中的殿堂圣西尔军校读书。
  圣西尔军校是以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个圣徒的名字命名的,它的名字与拿破仑连在一起,因为是拿破仑把这所学校改造成一所著名的军校。从那时起,几乎所有法国军队的高级将领都出自这所学校。对于为什么要在军队声望最低的时候还要报考军校,戴高乐后来回忆说:“我之所以报考圣西尔军校,完全是为了阿尔萨斯、洛林,我想让法兰西的旗帜发出耀眼的光芒。”“尽管军队有来自各方面的苛责之词,但是我暗中充满希望地期待着军队能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日子的来临。”
  从戴高乐自己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他在这一时期报考圣西尔军校,选择当一名军人,既有爱国主义的志向,又有理想主义的成分。这两点使得戴高乐学习成绩优异,并以排名第13的成绩毕业,成为一名军官。
  然而,就在他准备在军队中大展鸿图之时,用戴高乐自己的话说,他进入了一生中最为黑暗的日子。
  1914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戴高乐在步兵第33团任连长。1916年3月2日,他在号称“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中,与德军白刃格斗,身负重伤,不幸被俘,进了德军的战俘营。
  戴高乐是一个斗士,性情倔强,他怎么能忍受在战俘营中被迫为德军服苦役的生活!在3年又3个月的战俘营生活里,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始终不放弃逃跑的努力。被俘后,戴高乐被送到尼斯战俘收容所,在这里,他把伤养好后就琢磨如何逃跑,以回到法国继续作战。一天,他偷到一套德军军士的服装换上,悄悄地溜出了收容所。可是,这次逃跑失败了。因为他的个子太高了,而他偷的那身德军军装却太小了,衣袖刚到胳膊肘,裤腿也仅过膝盖,穿在身上看起来非常滑稽可笑。所以他没有逃多远就被抓了回来。随后,他被关进设在立陶宛的茨祖律津惩戒营。这里是气候更为恶劣、条件极差的地方。
  5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