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骨自选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觅骨自选集-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又是一个大丰收的季节。我望着她出去了,背着一个有他身体两倍宽的大竹篓。我忍不住想跟上去,刚踏出一步,就被她发现了。她很聪明,转过头,我看着她的脸,没想到,我们的目光是平视的。然而,我瞧见了那一张干燥的古铜色的脸,在炎炎的日光中,却更多了几分光亮。

    “在家看好地上的谷子,防着别家的鸡,你还小!”她微笑着说,然后轻盈地转过身,走着那条似乎永远也走不完的路,忙碌着那块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地。她知道我还小,却不知道,经过这么多年,我已经长大了。

    当夕阳吻别了最后一个山头,归鸟散乱在灰色的夜幕下的时候,她回来了。腰被背上那沉重的大背篓压弯了,头几乎贴到了膝盖上,嘴里一口一口喘着粗气,但她的脸上洋溢着笑,那么满足,那么朴实……

    她是我的榜样,所有同样忙碌的人皆是我的榜样,没有谁半途而废,他们在苦味中体会快乐,执着就像从不停歇的激流,盛开着一朵朵绚丽的浪花。这就是他们朴实的品质。

    这篇文章已经写很久了。想表达对她的爱、她的祝福,也是对农村劳动人民的赞美,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一份情意。

    奶奶是我最尊敬的人,是她一手将我拉扯大,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一路上,她陪着我和哥哥。

    回想以往……

    夏夜,吃过晚饭,我们一起在夜空下乘凉,看星星,我躺在摇篮里,爷爷讲着故事,奶奶摇着扇,我望着月亮天真地说:你们看,月亮上长着一棵树,是谁种的呢?接着就欢快地伸出手指指着月亮,这时,奶奶就会说:傻孩子,不能用手指着月亮,指了月亮它会割你耳朵!我赶忙缩回手来,担心地摸摸自己的耳朵,然后和他们呵呵笑成一片,接下来,爷爷就讲起月神砍树的传说……

    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寒冬,奶奶有烤烘笼的习惯。我和哥哥小,怕冻,从小就挨奶奶睡,晚上就一起烤着,棉被里很暖和,现在都还记得那种温暖的感觉。半夜,那只长满老茧的手,轻轻地伸过来为我们拉拉被子,她担心我们着凉。

    大概五点中,她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不论春夏还是秋冬。那时,天还还没亮,鸡也未鸣,她就得赤手伸进冰凉彻骨的冷水中,开始洗菜、淘米、煮饭,为了不让我们上学迟到,她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唤我们起床。我很感激。当时农村读书条件差,我记得我和伙伴们经常有打着火把去小镇上学的经历。

    白天,她忙碌着那几块不大的地,在黄土上一点一点的描绘着绿茵。有时候挑一两担粪去淋淋菜,提着锄头去松松土,回来的时候也不忘割一大背猪草。她每年还喂着两头猪呢!等喂大了,一头拿去卖,另一头就过年时杀掉。那时杀猪是我们村里小孩子很快乐的事,看着一头大肥猪被几个大人按在地上,猪拼命地吼叫,我们既害怕又激动。农忙的时候她从不闲着。那时天又热,***衣服常常都是湿的,有时终日在地里劳作,又要栽种又要收割,一个人时常挑着很重的作物,常常忙到很晚才回来。自己的事忙完了,她又去伯父家帮忙,看他们家鸭子回来没,鸡进圈门没,喂猪的猪食弄好没……

    奶奶是一个节俭的人,家人买的衣服她舍不得穿,过年过节别人送她吃的东西也舍不得吃,我们给她买的保健养生的营养品,她就深藏到柜子里,到过期了也不会吃。他不是不喜欢子孙给她买的这些东西,而是不习惯外面的这些新奇的东西,她就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村人,一辈子都没出过什么远门,而且奶奶耳背了很多年了她心里记着我们对她的好,她才会那样地疼爱我们啊!她常教育我们要节约粮食。家里没米了,她又担着谷子去打米,虽然打米场离家路途不远,但年近花甲的她,却时常挑着几十斤重的箩筐。有时我也跟着去,帮她提提东西,能背一点就背一点。柴油机轰轰的运转声响起,洁白如雪的米粒纷纷滑落~~~忽然间,机器的声音停止了,只见眼前如雨齐下的大米,叮叮就像轻微的鞭炮齐鸣,悠远,连续,穿越时空萦绕在我的耳际,仿佛在唱着一句祝福,也为她的勤劳与朴实而感动。

    ……

    现在奶奶是80高龄,我已是**,已是男子汉,唯一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她,即使现在我居住在城市,和她相距遥远。陪她聊聊家常,聊聊今天美好的生活,和以前苦日子相比较,今天的变化,我想老人就很是高兴了。她依然在农村,她在城里呆不了几日就想离开,因为她离不开她生活的地方。她操劳了一辈子,那里有她的足迹,有她的汗水,有她美好的回忆,有她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个熟悉的地方已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无须强求,她也无须辗转,就依着她心中的那份对老家的眷恋之情吧,我们只希望她能快乐。



………【猎人遐思】………

    天空变得灰蒙蒙的,云彩渐渐地暗了下来,万物似乎被蒙上了厚厚的尘埃,一切都变得自生自灭,死寂如同站在坟墓旁边,黑鸦随处可见,凄厉的叫声宛若来自地狱。。26dd正如我此时此刻的心境,静得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悲伤。

    猎人在森林中前行。

    他朝着黑暗的深处走去。

    寒冬来临,他独自享受孤独,凝望黑夜。其实一个狩猎者并不幸运,陪伴他的只有孤寂与寒冷。黑夜来临时,猎人握着那把冰冷的弓,蜷缩在风雪下,望着没有边际的黑夜,如同守着他无边的忧伤。在这聊耐的冬夜,他只能点一堆热烈的篝火,火光宛若墨夜中最亮的星,这样至少能让他感到一丝温暖。

    这是一个最难熬的夜。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之上飘落下来,覆盖了整个黑色的大地。四周都传来雪夜之歌,夹杂在凛冽的寒风中向他袭来。早已习惯了这一切的猎人,今晚却不安,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忍受孤独很久了,他从未看见过附近有其他的猎人,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囚禁了起来,偌大的森林如同监牢。

    他在思考。

    难道自己真的就这样度过一生?他曾度过无数个难熬的凶夜,他时刻都在与死神搏斗,面对凶残的猎物,他从未退缩过。捕杀狼成了猎人的天职,从草原到原野,从原野到森林,没有一头猎物从他手中逃脱,他已经计算不出自己走了多长的路,记不清手中沾满了多少生命的鲜血。

    手中的弓已被他拉如满月,只需要右手轻轻一松,箭就会正中目标,一头雪狼便会应声倒下,鲜血慢慢从伤口流出,在雪地上如朝霞般流光溢彩……“嗷嗷……”这是死亡的哀鸣。

    他在想着狼爱上牧羊女的古老传说,而狼最憎恨的却是猎人。

    他现在开始恼怒自己,因为他不仅要受孤寂的折磨,最要命的是他还受着一种动物的憎恨。他虽然杀了无数的狼,但他从没有把它们当成敌人,因为他也是生存的俘虏。

    猎人用雪擦拭着他的弓,他将弓埋葬在雪的深处,冰冷的雪渐渐掩盖了昨夜的寒冷。他决定了。

    白昼来临,猎人登上了山坡,享受朝霞对他的抚摸,风还未退去,冷冷地吹在他的身上,他的长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我开始相信我编织的这个梦境了。

    可是梦境依然是梦境,总有一天会如同水中的幻觉一样消散。



………【我的垂钓心境“渔翁之意不在鱼 ”】………

    套用欧阳修的名言“醉翁之意不在酒”抒发我的一种垂钓心境“渔翁之意不在鱼”。

    昨天中午驾车去龙泉湖垂钓,今日黄昏归来,收获颇多,大小鱼儿30来条。

    已是凉冬,四川,无雪。

    周六下午三点左右到了龙泉,随后乘坐游艇到湖中一小岛,在与朋友合租的小屋里取出必备的钓鱼工具,饵料,便去湖岸寻找钓位。

    当日天气阴沉,轻风微凉,岛上人烟稀少,到处是黑白平房,黄漆高楼却少见,夏末熟桃已失,尽是枯枝败叶,幸得香橙渐黄,蔬菜琳琅,三两声鸡鸣狗吠,不失农家之风。岸上乱石嶙峋,杂草丛生,没过人头,老树枯干甚多。湖面稍起涟漪,芦苇荡头,只只白鹤亭亭玉立,或是倩影翻飞,映入水中,水清水秀,时时勾起心中**。

    岸边可谓渔人满座,在快艇上已见到此光景了。和上次来时相比,水位上涨了很多,荒草丛中的小道已不可寻,被水淹没了,好的位置也不好找,转念一想,就寻找旧处,见无人,便开始准备,进入钓鱼前戏。

    天冷适合钓鲫鱼,便没打海竿,两根手竿即可,鱼饵是传统的红蚯蚓和用秘方泡制的麦子。先撒一些麦子和香料打窝,接着测试水位,调好口线和鱼鳔浮动的位置,然后将其抛出,便静候鱼儿上钩了。

    头一个小时没啥动静,而后白漂(方言,一种长形小鱼)时来游戏,吊人胃口,惹人心急,很是气愤。旁边鱼友也无好的收获。

    五六点的样子,终于第一只鲫鱼上钩了,总算看见“鱼”了,不算大,三指宽。干燥的鱼缚也终于见水。随后的十几分钟毫无动静。秋风萧瑟,呼呼耳过,湖起水浪,一波接一波,毫无停息之意。让人甚是头疼的是,游艇不断,大浪翻天,一个浪头拨得很远,鱼鳔如浮萍,上下起伏不定,晃花人眼,再年轻的眼睛也易疲劳。

    巧得很,如此冷秋,还有黄辣丁这样稀品鱼吃口,有些诧异,不过太小,只有几钱大,拇指长,可怜出娘胎不久就遭此横祸,实不忍擒之,欲放生,却不小心被丢入鱼缚,我的习惯性害它命该绝也

    不一会,农家主人来到屋后放喉呼唤我们吃晚饭,随即,没人头的乱草那边,应声不断,一蓬杂林老树后也连声答应。见没有我们的声音,她还特地呼唤时带了我们的姓,我们便连忙应声。看来今驻扎的朋友很多,恰逢周日,上班族难得的休息放松时间,在此消耗,也是欢愉;不是上班族,是老板的,忙里偷闲,来此缓解压力,不仅有白鹤点湖的美景,也可再品垂钓的真谛;不是上班族、老板,是其他社会角色的人群,花发老人,下岗职工,当地农民,他们或许与世无争,但每个人都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的美,寻找活着的价值,漫漫人生,欲动欲静,平凡,简单,就是快乐。钓鱼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高雅情趣,是一种放松身心的娱乐雅好,古有“醉翁之意不在酒”,而钓鱼的一种境界便是“渔翁之意不在鱼”。

    女主人已经很熟悉了,我们是她家长期的客人,鱼便是其中的媒介,是个缘分。厅堂里3张圆桌,十几张黄木凳子,错落有致。桌上自然是丰盛的餐肴。不算在岛外的停车费,在这里吃,每人是30元一天。吃饭中,与其他朋友闲谈鱼趣,有得有失,其乐融融。得知饭桌上一小伙是某医院的心理学教授,搞心理咨询,约三十来岁,海峡钓鱼论坛上自称“钓鱼郎”,有鱼癖,下班后,从市里驾车来岛上,钓夜鱼,第二天一早又驾车回到医院,继续上班,这些日天天如是,闻后叹服不已。

    饭后,出门,瞅到院坝旁的那棵青枣树,叶绿繁茂,但无果,犹记起几个月前青枣的甘甜清脆,饭后也不仅有些垂涎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