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行- 第1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等玉尹开口,余黎燕抢先道:“四哥休怒,这是咱请来的一位高人。

昨日他曾助我们伏击萧爱臣,还杀了十几个女真番子,武艺不俗。咱觉着,此次回去,说不得会遇到麻烦。而且父皇身边,也需要有人相助,所以便请他同行。

小乙,这边是咱四哥,还不快拜见?”

余黎燕可是给足了玉尹面子。

原本那彪形大汉一声大喝的时候,周围几十个随从,都露出警惕之色。不过在他们的眸光里,还透着些不屑。燕云汉儿素来看不上南人,所以又怎会給玉尹好脸色?

不过听余黎燕说,玉尹昨日竟杀了十几个番子,这些人的脸色,顿时变得精彩了!

女真人骁勇善战,便是那些老迈的阿里喜们,也很难对付。

辽人吃了不少亏,自然知道女真人的厉害。听闻玉尹能斩杀这么多人,心里便多了几分敬佩。再听余黎燕说玉尹是帮他们的,这脸色也变得好看许多,敌意随之减弱。

不过,让他们和玉尹亲热?

那绝无可能!

辽人对大宋的仇恨,很难化解。

如果说从前他们对大宋还有些仰慕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自海上盟约,宋金联手夹击辽国之后,辽人对背信弃义的大宋,便恨之入骨。玉尹倒也不在意,松开余黎燕,朝那彪形大汉一拱手,唱了个肥喏道:“自家玉尹,开封人氏,此次来太原府,不想被卷入风波……非是自家要帮忙,实在是走投无路,便应了公主之邀。”

原来如此!

彪形大汉听玉尹这么一说,脸色倒是缓和许多。

这说明,玉尹并非刻意和他们接近,更不会是南人奸细……

只是,他那双环眼中还是流露出几分怀疑之色,沉吟片刻,突然抬起手,向玉尹伸去。

“既然是燕子请来的朋友,便是孤的朋友。”

玉尹也伸出手来,两只大手握在一处,玉尹的脸色陡然一变。

这大汉,好大气力!

那只手就好像铁钳一样,直欲把玉尹的手掌捏碎。这家伙,是在试探我的根底……

玉尹这次去天德军,是怀着别样目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对方看低了……彪形大汉大概已经练到了三层功夫,按理说玉尹并非对手。不过,他那身天生的怪力,却在此时产生了作用。加之突破二层功夫之后,得安道全已强筋壮骨散锤炼,这一路过来,更从未停止过修炼,功夫已隐隐快到了二层巅峰。所以当他和大汉较力时,竟然是丝毫不落下风!

两人手掌紧握在一处,四只眼睛圆睁。

渐渐的,两人额头上都出了细密汗珠,在两人脚底下,更隐隐开始下陷。

“你们干什么?”

余黎燕也看出了端倪,顿时勃然大怒,厉声道:“四哥,小乙,你们还不快松手。”

那彪形大汉和玉尹相视一眼,突然向后一退。

也就是在他一退时,玉尹同时收力,也退了两步。

“好汉子,好力气!”彪形大汉脸上露出赞赏之色,连连点头道:“未想到南人中,竟有你这等好汉……嘿嘿,燕子眼光不错!孤叫耶律习泥烈,你便唤我倪烈便好。

等回了天德军,孤定要再与你好生比试一番!”

玉尹则把手放在身后,轻轻抖动了几下,脸上带着笑容,“殿下相邀,小乙敢不从命?”

卷二 鹧鸪天 第072章 蝴蝶振翅第一弹

有宋以来,大宋朝一直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马!

大宋缺马,而且极其严重。虽然立国一百多年,宋的科技文化一直在发展,但是缺马的问题,始终是大宋朝难以解决的麻烦。没有马匹,就等于失去了机动力。大宋朝的科技很发达,制造出各种武器,以弥补机动力不足的问题,但只能被动防御,而无法主动出击。所以,守有余而攻不足,也就成了一个极大麻烦。

太原临近北疆,同样缺马。

好在任老公也算神通广大,准备了二十多匹战马,供耶律习泥烈等人充当脚力。

问题来了!

玉尹不会骑马。

开封汴梁虽然发达,存在骡马市,但大多是以驽马为主。

用来牵引车辆倒是可以,但若用来充当战马,显然不太可能。即便是这样一匹驽马,也价格昂贵。至少以玉尹此前的财力来说,买一匹驽马还是有一些吃力。

当然了,这个财力,是指玉尹接收李师师和马娘子四千贯之前而言。

不过如此一来,玉尹自然也就没有机会接触马匹,更不要说练就一身上等的骑术。

分配给玉尹的马,是一匹老马。

据任怨说,这些马大都是从平定军买……可即便是这样一匹老马,也让玉尹好生头疼。幸亏余黎燕叮嘱了任怨,让他多多照顾玉尹,否则玉尹可能连上马都成问题。

“小乙不会骑马?”

任怨有些奇怪问道。

玉尹尴尬点头,“自家在开封,如何能学得骑马?”

“那倒是,开封虽然繁华,但好马多为军用,不似北地这般方便。”

任怨说着话,便上前点拨玉尹如何上马,如何与战马交流,令它能够老老实实,服从命令。

“马有灵性,也许交流。

这匹马虽老了些,胜在温顺,也懂得人心思。小乙只需掌握好诀窍,便可驾驭得当。呵呵,刚开始骑马,难免会紧张……不过千万别紧张,你越是紧张,它也会紧张,如此最容易出事。放轻松点,先上了马,缰绳别扯的太紧,它会紧张……”

任怨虽拜了任老公为契爷,但终究也是南人。

在一帮子契丹人和北地汉儿当中,难免会觉得不舒服。而今有了玉尹,也算是有了一个伙伴。他不太清楚玉尹的本事,可余黎燕看上去很看重他,任怨也就尽心尽力。加之大家都是南人,也就更加亲切,不一会儿的功夫,玉尹便学会了骑马。

只是,想要纵马疾驰,还有些难度!

任怨见此情况,便和习泥烈商量一下,让习泥烈他们先走,而后他们慢慢在后面追赶。

玉尹的速度,也着实让耶律习泥烈心烦。

若非方才试了玉尹的力气,而且又有余黎燕推荐,说不得早就把玉尹赶出队伍……

“如此,我们便先走,你们不要耽搁太久,我们会在前边等候。”

耶律习泥烈吩咐过后,便带着人纵马离去。

余黎燕看着小心翼翼骑在马上的玉尹,也是吃吃一笑,紧随耶律习泥烈等人离去。

玉尹感觉很丢人。

但这骑术,可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练出来。

身为大宋子民,总比不得契丹人那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好在,这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

老马温顺,并非那种桀骜烈马,易于控制。

而任怨又是一个好老师,而且颇有耐心……一路上,任怨领着玉尹驰行,不时点出玉尹姿势的错误,不断调整。大约半天时间,玉尹便已经初步掌握了这匹老马性情,午饭时草草用了些食物,两人纵马驰行,玉尹竟然能勉强跟上任怨……

“小乙,好悟性!”

任怨在马上回身,笑着对玉尹说道。

“先学会骑行,等慢慢熟悉了,便可以练习骑射功夫……当年自家也是学了很久,才算是勉强入门。小乙悟性不差,想来用不得太久,便可以完全掌握这骑术。”

玉尹在马上笑道:“也要怨哥儿多多指点。”

“嘿嘿,大家都是南人出身,此次北上,少不得要相互照拂,以免被人欺负才是。”

“那是自然!”

玉尹也觉得,有个熟人照顾,总是一桩好事情。

“怨哥儿,可否快些?”

“小乙莫着急……呵呵,而今你方学会骑马,还要多熟悉才是。而今这速度,正适合你的骑术,若是走的太快,肯定吃不消。此去天德军,路途遥远……有的是机会纵马疾驰。说不定到了天德军,小乙这骑术便可以追上自家的骑术了……”

既然任怨这么说,玉尹也就不急了!

任怨都不着急,他又着急什么?

+++++++++++++++++++++++++++++++++++++++++++++++++++++++++++++++

天德军,最初治于北城,也就是后世内蒙古乌梁素海土城子。

公元749年,张齐丘在可敦城置恒寨军,同年又从中受降城迁移安北都护府治于此。

可敦城,原名可贺顿成,是突厥语音译而来,意思是皇后之城。

753年,庵寺顺和郭子仪奏弃横寨军,在大同川以西筑城置军,作为朔方根本。755年,唐玄宗赐名大安军,也就是天德军的前身。安史之乱以后,郭子仪奉调征讨,只留下老弱病残留守,后被燕将宋星星攻破,纵火焚毁……天德军都防御使便把治所迁至西受降城,改名天德军,并安置军马在永清栅,位于后世乌梁素海南岸。

公元813年,河套泛滥。

西受降城被黄河河水冲毁,天德军都防御使周怀义上表请求重修天德军城,但是因费用过高,最终否决,迁天德军治所至中受降城,后被称之为天德军北城……

公元920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天德军城。

但由于辽对经营河套地区颇感困难,不得不把其统治范围向东收缩,迁入前套地区,隶属西京道。后辽又设置了一些州、军,形成了大辽在西南地区的统治体系。

玉尹在历经三天学习之后,已完全掌握了骑术要点,并且可以跟随耶律习泥烈等人一同驰行。这也让余黎燕感到吃惊,盖因玉尹的学习能力太过强悍,只三天便掌握了要点。虽然每次骑行,玉尹都是最后一名,却已无需再去专门等候……

不过,这一加快速度,玉尹可算是遭了老罪。

也亏得他身体强壮,否则这一路下来,少不得筋疲力尽,每次停下来休息,他吃过了饭菜,倒头就睡。一连五六日,才算是完全习惯了这种生活,逐渐适应下来。

“燕子,刚得到了消息,父皇兵出夹山之后,在渔阳岭大败女真番子,正逼近青冢寨。

我估计用不了多久,父皇便夺下振武,直逼西京大同府。

我的意思,咱们便直奔振武,与父皇汇合……说不得还能赶上与女真番子的决战。”

一行人过宁远镇后,天已经黑了。

耶律习泥烈便选了一个偏僻残破的寺观落脚,并拉着余黎燕,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玉尹等人,则在大殿中生活做饭。

余黎燕却犹豫了!

按道理说,直奔振武,与耶律延禧汇合,也是她和耶律习泥烈之前的计划。可是在和玉尹一番交谈后,余黎燕却有些犹豫了,一直想和习泥烈商量,改变主意。

可是,父皇兵马接连取胜,甚至很可能拿下振武……

这又让余黎燕不知如何是好。

是返回天德军,亦或者是去振武和父皇汇合?两个念头交织一处,让余黎燕难以决断。

“小乙!”

她突然起身朝玉尹唤道。

耶律习泥烈一怔,诧异道:“燕子,叫那南蛮子作甚?”

“四哥,小乙是咱请来帮忙的,你能不能不要整日里把那‘南蛮子’挂在嘴上,好生无礼。小乙见识非同一般,而且极有主意。咱想要听听他的主意,再做决定。”

耶律习泥烈浓眉一蹙,露出不快之色。

“这有什么好商量,他不过是开封的一个肉屠,又能有什么见识?燕子,你太抬举他了。”

“便是肉屠,也是个有见识的肉屠。

再说了,听听他的主意又算得什么?若有道理便听,没道理时,便依着原来计划行事。四哥,而今咱不比当初,所以每走一步,都要三思,以免重蹈当初覆辙。”

见余黎燕生气,耶律习泥烈也有些怕了!

这耶律习泥烈别看是耶律延禧的四子,而且还得了赵王封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