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行- 第39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能驱逐了官家,道君重新登基,执掌朝堂,你我……才有一线生机啊。”

赵构闻听,吓了一跳。

他想过无数种应对方法,惟独没有想过,用这么激烈的手段。

想当初太祖陈桥兵变,被黄袍加身……

这是好听一点的说法,难听一点,那就是造反!

成了还好,若失败了,那便死无葬身之地。

赵构目光闪烁,有些不知所措。

虽然不太赞成赵叔向的这个主意,可他也不得不承认,目前而言,这是唯一出路。

咽了口唾沫,赵构脸色煞白。

“十九哥,难道没有其他办法吗?”

赵叔向冷哼一声,“若有其他办法,还请九哥教我。”

“可是……”

“九哥,如今时刻,乃生死存亡之际。

我方才也说了,进则生,退则死……而今这局面已不是你我说放手便可以放手,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我知道,我知道!”

赵构心中已乱成一团麻,在屋中徘徊。

“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犹豫?”

“昔年太祖黄袍加身,有百官支持。

可现在,你我若想要效仿太祖事,又有谁能赞同?”

“这个嘛……”

赵叔向沉吟片刻,突然道:“若要行事,殿前司便是最大障碍。

王宗濋那鸟厮,素来听命于官家。所以要效仿当年事,就必须要控制三衙禁军……我有一计,可以调走姚平仲和张伯奋。但王宗濋……却需要九哥出面,把他控制。”

“控制?”

赵构先一怔,旋即便明白了赵叔向话中含意。

“若只这般,倒也不难。”

赵构道:“可就算是控制了王宗濋,也无力掌控开封啊。”

“这个……我自有主意。”

赵叔向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赵构根本就无法拒绝。

他想了想,便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何时动手为妙?”

赵叔向道:“此事我还需再找人商议,而后才能做出决定。不过,要越快越好……我听人说,太子亲军已呈报枢密院,准备返回东京。一俟太子亲军返回,官家手中便掌控一支你我根本无法控制的力量,到时候再想动手,只怕会变得很麻烦。

所以,必须在太子亲军返回之前动手,否则你我到头来,只有人头落地。”

赵构听的心惊肉跳,连连点头。

的确,太子亲军若返回东京,势必会令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这是一支只听从太子赵谌调遣的兵马,亦或者说,这是一支完全忠于赵桓的精兵。

东京禁军虽然号称是大宋最为精锐的兵马,可实际上,武备松弛,战力低下。

之前的高俅也好,而今的王宗濋也罢,都不是通晓兵事的人。若只是对付王宗濋,赵构倒是有些把握。可那太子亲军……方在燕山大败虏贼,其战斗力绝非禁军可以相提并论。这样一支精锐兵马若屯驻开封,赵桓皇位也会变得更加稳固。

思来想去,必须要在太子亲军返回前动手。

到时候大局已定,太子亲军没有了效忠的对象,只需稍加安抚拉拢,自可归心……

赵构想到这里,心中大定。

“十九哥,可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吗?”

赵叔向微微一笑,对赵构道:“九哥不必着急,若有需要九哥出力时,自不会与九哥客气。

这两日,九哥照常去宫中觐见道君。

不过咱们的计划,却不能与道君知晓,万一道君不同意,便是你我人头落地之时。

我这就去做安排,尽快拿出决议,还请九哥耐心等待两日。”

赵叔向好一番安抚,总算是让赵构定下心来。

见天色已经不早,赵叔向便与赵构告辞,离开了镇安坊。

走出齐国公府大门,赵叔向脸上的笑容陡然间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阴鸷之色。

“郡公,咱们回去吗?”

一名随从上前,轻声询问。

赵叔向摇了摇头,沉吟一下道:“去庆丰楼,顺便再通知下面,让他们做好准备。”

卷五 靖康耻 第360章 八方风雨会东京(二)

如赵叔向所言,他们的时间的确是不多了!

太子亲军请求还京的奏疏已经呈递枢密院,虽然被耿南仲扣下,却拖延不得太久。

赵叔向和赵构也都清楚,太子亲军如果还京,除了奏疏枢密院之外,东宫必有报备。毕竟,太子亲军是太子的禁军,一举一动都必须告之太子。一旦太子收到消息,而枢密院迟迟没有上奏的话,那事情必然变大,弄不好会捅到赵桓面前。

谁都知道,燕山之战打到现在,赵桓已经不想再打了!

所以,抽调太子亲军还京,势在必行,任何人都无法阻拦……

++++++++++++++++++++++++++++++++++++++++++++++++++++++++++

庆丰楼位于开封外城右二厢,规模在开封城里不过属于中等。

随着宋金开战,赵桓对女真的态度日益强硬,女真使团收到的待遇,也随之降低。

从最开始的内城高阳正店,到而今右二厢的庆丰楼,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女真使者耶律余睹倒没有太过在意,依旧每天穿梭于开封市井中,积极寻求和大宋对话的途径。短短两个月,耶律余睹几乎遍访开封士伸名流,但得到的答案,都不容他乐观。

耶律余睹不气馁,更没有放弃议和希望,等待时机到来。

正月十五,事情终于发生了转机。

完颜吴乞买下定决心,要与大宋和谈,甚至不惜付出一些代价,为的就是要从宋金之战的泥潭中挣脱出来。而赵桓似乎对这场长达两个月之久的战事也感到厌烦,想要结束战事。一个不能再打,一个不想再打,正月二十二日,宋金议和终于摆到了台面上。耶律余睹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与大宋使者燕模开始了艰难的谈判。

艰难!

耶律余睹历经辽金两朝,从未有过如此感觉。

燕山之战给了大宋朝太多的底气,燕璞在谈判时,也显得格外强硬。

耶律余睹有时候甚至想停止议和,不再谈下去……可他也清楚,金国已经无法承受住再一场大战。

屋中的光线昏暗,耶律余睹便坐在椅上,沉吟不语。

在他对面,还有两个人。

一个坐着,另一个站着,显得非常沉闷。

“姨丈,还拿不定主意吗?”

说话的竟然是一个女人,而余都姑旋即抬起头来,看着那坐在暗处的女子,“蜀国,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

“至少,咱可以解脱出来。”

说话的女子,赫然是耶律余里衍。

值此混乱之时,任谁也没有想到,堂堂西辽国主,有天命女王之称的耶律余里衍,竟然会出现在东京。

哪怕是耶律余睹在第一次看到余黎燕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余黎燕风采依然,西域的风沙,并没有坏去她的容颜,反而在那飒爽之中,增添一丝成熟的美艳。

她轻声道:“咱这次冒险前来东京,也正是与姨丈说这件事。

想当初,咱一心想效仿承天皇太后那般,为大辽做一番事业……可是,咱毕竟是个女人。

做了这西辽之主,才知道承天皇太后当年,付出了多少心血。承天皇太后有耶律斜轸和韩德让,可咱身边,却没个能真正托付的人。这两年,咱在西州虽打下了一片基业,但随着兵出漠北,受到的节制,也就变得越来越大………

八剌沙兖的同宗,自成一派;那些流亡过来的皇亲贵胄,又个个骄横。

西夏李承乾对咱步步紧逼,这次若不是他们派人威胁,咱岂能放过灭掉粘八葛的大好机会?

说一千,到一万,咱是个女人。

这些人打心眼里,就看不起咱,哪怕咱做的再好,也没有用处……”

余黎燕说着,眼圈红了。

她抬起头看着耶律余睹,“姨丈,咱大辽若想中兴,定要有个强横的人坐镇才成。

咱也是听到风声,那些个番子打算放耶律定重回大辽……耶律定是个什么样的人,姨丈想来也清楚。他若是回了漠北,那些个权臣贵胄势必会听从他的吩咐,到时候咱辛辛苦苦一手打下来的江山,恐怕就要付之一炬,咱又岂能坐视不理?

所以,咱思来想去,唯有禅位于姨丈。

姨丈当年投奔番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朝中文武也都明白姨丈的苦衷。况且姨丈才干卓绝,对漠北事务也了若指掌。如果姨丈继位,咱也可以放心禅让王位。”

耶律余睹瞪大了眼睛,半晌说不出话来。

耶律余里衍的这番话,着实出乎他意料之外……

禅位!

蜀国竟然要把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交给我来打理吗?

耶律余睹有些不知所措,张了张嘴,半晌说不出一句话。事实上,耶律余睹虽然表面上承认余黎燕,可是这心里………若不然,他何以称呼余黎燕为‘蜀国’,而不是‘王上’?

说到底,他还是不认为,余黎燕能够代表大辽国祚。

她是个女人,堂堂大辽怎可能以女人为王?哪怕是当年承天皇太后萧燕燕统治大辽,也不敢妄自称王。余黎燕打下西州,延续了大辽国祚没错,但还不足以能够执掌大辽。

耶律余睹,心动了!

正如余黎燕所说,他虽然投奔了女真,却并未被辽人所敌视。

当年他背叛天祚帝,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的妻儿被萧奉先所害,若不反叛,便只有死路一条。耶律余睹在大辽,在漠北,自有他的声望。想当初堂堂金吾卫大将军,可不是浪得虚名。即便是西夏李承乾见到他,也不敢对他有半点怠慢之心。

女人,终究做不得真正雄主。

西辽内部派系林立,就如同余黎燕所言那样,也是明争暗斗。

八剌沙兖的辽人同宗,最初虽投奔了余黎燕,可随着西辽的强大,自然就产生了私心。

至于那些流亡过去的权臣贵胄,又怎可能真正臣服余黎燕。

大辽公主?

听上去好大的名头!

可实际上,在这些人眼里,没有半点用处。

更不要说西夏李承乾,也不会坐视西辽壮大。

耶律余里衍作为一个女人,在一个以男人为尊的世界里,本身就没有任何的优势。

“蜀国,你休要说笑。”

余黎燕呼的站起来,“姨丈,咱所言句句发自肺腑。

今我执掌大辽,能够兵出漠北,已是极致。若没有雄主坐镇,大辽中兴便是一句空话。

难不成,你要我把这大辽权柄,交给耶律定不成?”

这一句话,正说到了耶律余睹的痛处。

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起身在屋中徘徊,久久不语。

耶律定,是天祚帝元妃之子,萧奉先的外甥。

想当初,耶律余睹去了文妃萧瑟瑟的妹妹,和天祚帝是连襟。萧奉先担心耶律余睹反对他扶立秦王耶律定,于是便诬陷耶律余睹勾结萧昱,谋立天祚帝长子,文妃萧瑟瑟所出,也就是耶律余睹的外甥,晋王耶律敖卢斡。最终,天祚帝赐死萧瑟瑟,逼反了耶律余睹,令其投奔女真……耶律余睹对萧奉先和元妃一脉,可谓是恨之入骨。连带着,他对耶律定也非常厌恶,甚至有想要诛杀他的念头。

西辽交给耶律定?

这万万不成!

且不说耶律定没那个本事,就算是有才干,他也不会答应。

耶律余睹的脸色,阴晴不定。

许久,他长出一口气,看着耶律余里衍道:“燕子,你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想要什么?”

余黎燕脸一红,低垂螓首。

半晌,她轻声道:“咱希望大宋和女真的议和,失败!”

耶律余睹眼时一眯,上上下下打量余黎燕。

话锋突然一转,“燕子,你以为那赵叔向,如何?”

余黎燕想了想,便轻声道:“那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