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一代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作霖:一代枭雄-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路稍缓。奉军西路总司令张景惠对直军作战缺乏信心。1922年春,张作霖召集部下将领,商议对直作战问题。内部意见不一致。张景惠、张作相均不主战。张景惠认为奉军力量不能掌握北京全局,不如捧曹为首,自居实力地位。杨宇霆、张学良主战最力。张作霖最后决定和直系一决雌雄。但张景惠还是奔走于奉天和保定之间,弥缝两方恶感。张景惠回京后,和战不定,犹豫不决。1922年4月中旬,东路各梯队已到达指定地点,张景惠才开始作战争部署。战斗就要打响,他才把司令部移到长辛店。总之,在军事行动上,他比吴佩孚晚了一步。张景惠在29日上午,才乘车出京,到前线指挥。荆有岩:《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回忆》,《辽宁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3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主帅如此怠惰,奉军怎能不败。
  29日,直军向奉军右翼迂回,在良乡、长辛店间的南岗洼发生激战。琉璃河直军趁势猛扑,奉军陷于困境,不得已后退。张景惠率卫队60人督战,才得以恢复阵地。当时奉军的预备队及炮兵,多数还没有参战,一时呈现混乱状态。此时,张景惠第1师的张乐山旅及朱益清的骑兵团迎击直军,一鼓作气,迫使直军后退。
  30日,梁朝栋旅战斗不力,邹芬第16师驰援。邹芬师由蒙古刚刚调回,马上开赴前线,疲于奔命,士兵怨声四起。时逢邹芬受有微伤,由前线运回,顿时军心大为动摇,不战自退。缪承良看到军队不听指挥,畏惧自杀。更有甚者,其中一部哗变,掉转炮口,向奉军第1师阵地发炮狂轰。奉军不能支持,乃退守卢沟桥。第16师的一部哗变是有原因的。因为第16师原系已故直系首领冯国璋的旧部,原师长王廷祯被奉系赶走,改派邹芬继任。奉系把该师摆在前线,充当先锋,攻打自己原来的弟兄。他们当然不会听从指挥,或倒戈相向,或不战自退。这是奉军失算的一招。第16师的前线倒戈,是奉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直军于30日占领长辛店。
  奉军的郑殿升旅和牛永福旅在丰台至南苑一带激战。战斗正在紧张进行之际,直军的张锡元旅和李鸣钟旅,星夜赶来支援。张旅加入西路正面出击。李旅则由京西北大灰厂、三家店、门头沟绕到奉军侧背。本来奉军认为直军已无力作战,现在直军突然从正面出击,而且后背又发现伏兵,张景惠以为中了直军的诡计,于是下令全线撤退。5月3日,吴佩孚得知奉军撤退的消息,便命张锡元旅迅速追击,当日追到黄村。而固安中路之敌,已被直军解决。孟星魁等:《第一次直奉战争直军得胜的真象》,《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71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月4日,张作霖赶到落垡,企图挽回颓势。由于西线牵动了东线,奉军斗志完全丧失。张作霖看到大势已难挽回,便匆匆赶回天津,下了总退却令。第二天即仓皇逃往滦州。这样,张锡元旅追至廊坊,没有遇到敌人,随后进入天津。5月5日,张旅开到奉军总司令部军粮城,遇到从东路溃退下来的奉军。张九卿的一师和李桂柱等两旅,一枪未放,就缴械投降了。后来,王承斌又率直军追到榆关,但直军没有出关之志,战争也就结束了。张景惠留京待罪,并电劝曹锟适可而止,“勿为己甚”。北京政府也没有问他的罪,不久还授为安威将军。
   。。

5.起争端直奉一战(6)
5月5日,总统徐世昌下令:“奉军即日撤出关外,直军退回原防,均听候中央命令解决。”老于世故的徐世昌当然不敢得罪实力未减的东北王张作霖,但他还得对战胜者曹吴有个交代。柿子专挑软的捏。徐世昌不得不下一道命令,指叶恭绰、梁士诒、张弧三人为战争祸首,而加以通缉。这之前,4月8日,徐世昌已经任命周自齐署理内阁总理。周自齐和梁士诒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在发出通缉令之前,周自齐便打电话给梁士诒,让他尽快离开天津。并且解释他本人处境困难,不得不副署这道命令。在通缉令发布之前,5月7日,得到消息的梁士诒、叶恭绰已逃往日本。
  第一次直奉战争冷战了一年多,热战只进行了六天就结束了。张作霖除丢失关外地盘外,其军事实力并没有受到根本损失。吴佩孚早年在东北作过军事间谍,知道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不能轻易允许别人染指。同时,孙中山的北伐军已经改道江西北伐,吴佩孚必须南顾,也就没有精力把对奉战争进行下去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