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旗-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光惠次郎说:“你也别高兴得太早。我这个做法已经遭到了河边总司令的批评,所以从今天起还要恢复以前的每月三次。你回去跟她们说,现在是战争时期,小伙子们连性命都保不住,她们献出自己的身体,为战争服务也是应该的。”

  妈妈桑的脸色又变得灰暗下来,向金光惠次郎合掌一揖后,说:“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指挥官能想到我们。我回去了。”

  金光惠次郎没有说话,一仰脖,把一杯酒又喝了下去。

  真锅邦人又重新走进来,陪金光惠次郎喝酒。

  正喝着,突然听到一阵“隆隆”的响声。金光惠次郎警觉地放下酒杯,问:“难道今天中国军队也会发起进攻吗?”

  真锅邦人也放下酒杯,说:“我去看看。”就走出了指挥所。

  一会儿工夫,真锅邦人便兴奋地走进来,大叫道:“指挥官,是我们的飞机。”

  金光惠次郎二话没说就冲出指挥所,果然看到四架涂有太阳标志的日军飞机正飞抵松山上空。一个个降落伞像一朵朵白云一样缓缓飘落,伞下都挂着一个个木箱,金光惠次郎知道,这是56师团给他们空投物资来了。

  金光惠次郎激动地大叫:“快,快叫人接受物资。”

  其实,不用他叫,守备队官兵听到“隆隆”的飞机声,早已从地堡中冲出来,跳出战壕,站在山坡上,忘乎所以地朝着飞机高声欢呼,并一遍又一遍地齐声高唱日本国歌《君之代》。因为,这是从开战以来松山守备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来自后方的空投补给。

  他们正在高兴,猛听得从中国军队的阵地上发射出的炮弹爆炸声。一架日军飞机为了空投弹药,飞得过低,正好被炮弹击中,瞬间变成一团烈火,坠落到山坡上,随即爆炸,机毁人亡。金光惠次郎的脸色一下阴沉下来。

  当晚,金光惠次郎给56师团发出了一封电报,全文如下:

  芒市。第56师团司令官收。

  将军阁下:

  1、感谢今天的空投。全体官兵对手榴弹合掌致意,誓保奋战中每发必中。伤员共509名。一只眼、一只手和一条腿的人也在火线上战斗。

  2、我军飞机为空投弹药进行勇敢低飞,竟为敌人炮火所伤,全体守军深感痛心,务请今后不必过于冒险。

  拉孟守备队司令金光惠次郎少佐

复仇烈焰
改变死打硬拼的“人海战术”以后,中国军队不再把一个个山头作为攻击目标,而是稳扎稳打,一个地堡一个地堡的摧毁。这样虽然进度慢一些,但却很见效,避免了无谓的伤亡。

  为了拔掉一个个地堡,李弥从炮兵部队调来几门山炮(俗称“小钢炮”),对准地堡,抵近直射。但是,地堡被轰开一个缺口后,仍然存在一些死角,日本兵仍然可以利用死角的掩护,向中国士兵射击,使中国士兵无法接近。于是,李弥用上了美军发明的一种新式武器——火焰喷射器。顾名思义,这种武器从枪口喷出的不是子弹而是火焰,而钢制的燃料瓶也代替了装子弹的弹夹。

  张羽富就是李弥手下第8军工兵营的一名士兵。

  和袁德均一样,张羽富也是贵州人,不过老家不是遵义而是德江。他也是在1943年底被抓的壮丁。因为他念过两年私塾,认得几个字,所以被分到了新组建的工兵营,训练他们的教官都是美国人,一边教,还有一班美国兵给他们做示范。

  那时的中国远征军里,每个团都有美军联络参谋组。军部设有参谋团。1944年5月还成立了Y军野战司令部,随同远征军司令长官部行动。美军直接参战人员包括野战医院、流动外科、工兵营、炮兵团、*训练队等,人数达3000多人。这还没有包括空军“飞虎队”。

  在工兵营里,张羽富学会了架浮桥、埋地雷、排地雷、爆破等技术,后来又专门学习使用火焰喷射器。当时,这还是一种新式武器,所以当官的叫他们保密。

  训练了几个月后,张羽富随部队来到了松山前线。

  8月1日,中国军队首次在战场上使用火焰喷射器,而执行这个任务的就是张羽富和他们班的副班长。张羽富不知道副班长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潘,是河南人。因为他脸上有麻子,张羽富私下里就跟其他士兵一样,叫他的外号“麻皮”。因为麻皮是个老兵,所以由他管*,张羽富只是跟在他后面背燃料瓶。

  头一次上阵,张羽富的心里十分紧张,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可麻皮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因为他上过战场,在湖北打过仗。

  出发之前,连长许诺,干掉敌人的地堡后,由他请客。

  麻皮大大咧咧地说:“连长,你先把酒温好了,一会儿我就下来喝。”

  连长笑着说:“看不出你还有关老爷(关羽)的气魄,要‘温酒斩华雄’啊!。”

  麻皮也笑着回答:“这顿酒你请定了,到时候可别心疼啊!”

  连长说:“别吹了,快上吧。”

  麻皮就带着张羽富出发了。

  麻皮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左翻右滚,张羽富紧紧跟在他的身后,很快就运动到离地堡30多米以外的*位置。

  待步兵的机枪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去以后,麻皮就接上燃料管开始瞄准。可是,就在麻皮扣动扳机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喷出的火焰被一阵山风刮了回来,正好烧到了他的眼睛。原来,他只顾*的角度,却忽略了风向。麻皮惨叫一声,丢下*枪,双手捂着脸,在地上打起滚来。幸好张羽富躲在他身后两三步远的地方,才没有被烧到。

  麻皮的眼睛被烧瞎了,但他射出的那股火焰还是起到了作用。日军的地堡里立刻冒出了许多浓烟。张羽富还听见地堡里的敌人被烧得“哇哇”乱叫。有几个日本兵身上披着火钻出地堡企图逃命,却被中国步兵的机枪打倒了。随后,步兵们冲了上来,将阵地又向山头推进了一步。

  张羽富和其他战友们也从麻皮的失明中接受了教训,懂得了选择风向的道理。而麻皮在被送到后方医院后不久,就没有了音信。 。。

中心开花
第8军以腊勐寨为支撑点,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在8月3日占领了松山日军4个主要阵地中的两个:滚龙坡和大垭口,13日又拿下了另一个主要阵地长岭岗,离最后一个主要阵地——主峰子高地已不到500米。

  子高地的山头仅有一两亩地大小,四周有十几个小山包相连,形成互相依托的火力点。8军士兵将战壕挖到离子高地还有200米的地方就再也无法前进了,因为这一段的山坡特别陡,至少有五六十度,连打枪都要仰着头。

  有一次,第8军副军长李弥亲自兼任师长的荣誉1师在荣誉3团挑选了200人,组成了一个敢死队,趁着夜色攻上了子高地,不料立足未稳就被从四面八方地堡里射出的交叉火力所吞噬。枪声响了一夜,但到了黎明时分,只有两个伤兵活着爬了下来。

  见松山久攻不下,蒋介石急了,在重庆给远征军司令部下了道死命令,限第8军于9月1日前拿下松山。

  李弥急忙召集师长以上军官和美军高级顾问在前沿指挥所召开了军事会议。

  会上,大家默不作声,显然都没有什么良策。

  李弥的目光在每个参加会议的人脸上掠过后,最后停留在美军顾问雷蒙德少校脸上。

  李弥说:“雷蒙德少校,请你发表高见。”

  雷蒙德少校微微一笑,仿佛早就等着这句话似的,但他没有正面回答李弥的要求,而人是给在座的人讲了一个故事。他说:“ 西方战争史上最著名的坑道爆破作战战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梅森山大爆破。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濒临白热化,在西线战场上,德军以5个步兵师的兵力在梅森山组织防御。梅森山伸入到英军正面地段内长达10公里,给英军的弹药、食物和饮用水供给造成极大的困难。英军为了解除己方的困境,拔掉这个‘钉子’,决心采取‘掏心战术’——在梅森山下挖掘坑道而后实施大爆破。1915年初,英军就派出优秀的地质学家秘密勘察了梅森山的地质构造,经过论证后,定于当年7月组织施工。作业中采用的是挖掘地下铁道时的施工机械。为了避免德国飞机发现,英军采取秘密施工的方式,并对挖出来的碴土进行了转移和伪装。英军用了整整2年时间,挖了22条坑道,每条坑道长300米400米,深度达25米36米,个别地段深达50米,并在这些坑道里堆放了600吨炸药。 1917年6月7日3时10分,随着绿色和黄色信号弹照亮夜空,英军点燃了埋设的炸药,19条坑道的装药爆炸了(另外3条坑道的装药因出现故障未能起爆)。随着爆炸声,梅森山地的德军工事土崩瓦解,武器装备飞上了天,德军官兵血肉横飞。这次爆破,使梅森山德军的工事大部被炸毁,2万名官兵炸死炸伤,7000余名官兵被俘。”

  李弥惊喜地问:“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雷蒙德少校笑而不答。

  李弥一拍桌子,说:“太好了!就这么办。现在,我命令:由工兵营担任这个任务。请雷蒙德少校亲自指导。”

  会后,雷蒙德少校立即找来作战地图,亲自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终于确定了地道的走向。

  从8月4日起,张羽富所在的工兵营就开始了秘密的施工。

  为了迷惑日军,白天炮兵依然朝地道上方的山坡上打炮,步兵照样出击发动进攻。

  张羽富他们从阵地最前沿开始挖起,分成四班,白天黑夜连轴转,人歇工不歇。先是挖一个直洞通到子高地下方, 雷蒙德少校天天钻进洞里一段一段测量进度。大约挖到十来天的时候, 雷蒙德少校测量后,作了个手势,说了声“OK”,张羽富他们就开始分成两拨,一左一右,竖着往上挖。又挖了几天,雷蒙德少校测量后,又说了声“OK”,张羽富知道,已经挖到地堡下面了,心情有些紧张起来。

  在雷蒙德少校的指导下,张羽富他们开始挖出两个装炸药的地洞,每个都有一间房子那么大。听侦察兵说,日军好象有所察觉,也开始从地堡上面挖反击地道。大家生怕被日军抢了先,赶紧往洞里搬运炸药。总共用了一天一夜时间,张羽富他们往左药室搬了120箱的炸药,往右药室搬了160箱。每箱都是25公斤。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指挥所一声令下,实施爆破了。

  8月20日一清早,太阳从怒江东岸升起,把松山子高地照得一片通红。

  炮兵照例先打了一通炮,步兵又佯攻一阵,目的是为了把更多的敌人吸引到子高地,使爆破取得最大的效果。

  卫立煌、宋希濂、何绍周都早早地过了江,还有几个美国将领和高级顾问也在掩蔽部观看。

  9点整,所有的部队都撤下大垭口。

  李弥下令:“起爆。”

  工兵营长亲自摇动起爆器。他的手有些发抖,猛吸几口烟,然后扔掉烟头,狠狠摇动那架用电话机改装的起爆装置。

  没有动静。

  过了几秒钟,大地突然颤动了一下,接着又颤动了几下,掩蔽部的木头支架“嘎吱嘎吱”地晃动起来。

  同时,子高地上空有一股浓浓的烟柱升起来,越升越高,烟柱头上还有一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