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a来自未来带你读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dina来自未来带你读历史-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干好这个干儿子,吕布也毫不吝啬地割下了丁建阳的脑袋送给他新的干老子——董卓。

  其次,吕布也是“见色忘义”的典型人物之一。

  当吕布见到了四大美女之一的貂禅之后,他便做起了王允的女婿(感谢上天,吕布终于不用给人当干儿子了)。吕布也按照他的“惯例”把董卓的人头献给了王允以做“聘礼”。

  再次,吕布喜听美言,不进忠言,更缺乏战略目光。

  吕布总喜欢听含糖量极高的小人之言,而对于逆耳的忠言却总是嗤之以鼻。比如,吕布就特别喜欢听他手下的陈珪、陈登父子美言奉承,当然他们两父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能算什么小人,因为他们毕竟是曹操的人,原则和立场不同,但是他们在吕布面前却扮演了一回小人的角色。如果没有他们两个人的“谗言”,吕布和曹操在决战的时候也不会输地那么痛快,那么惨;也不会在与袁术的婚姻联盟上犯那么没有战略眼光的错误。

  第四,吕布实属胆小鬼之列的一员。

  虽然吕布被称为三国时期最为英勇的武将,但是其本人却是极其的胆小如鼠。

  比如,在“凤仪亭”事件中,吕布就因为惧怕当时的权利中心——董卓的权势而落慌而去。

  又比如在“白门楼”事件中,吕布又因为怕死,而向曹操极尽无耻之能事,向其归顺投降。

  所以,吕布,这个三国时代的“英雄”之一,虽然叱诧风云一时,却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好结果,更没给自己留下什么好名声!!!

诸葛亮发明的其实是包子
诸葛亮发明的其实是包子

  作者:dina来自未来

  在网上闲逛的时候;看到了一则关于馒头的起源的文章。

  大意是: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秋天,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与西南少族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精通天文,对天气变化非常熟悉,但这突然的变化,使他也迷惑不解。他忙请教前来相送、对这一带地理气候非常了解的孟获。孟获说:“这里几年来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祭供。”诸葛亮想到这些战士,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尸他乡,如今战争结束了,将士们得胜回朝,他们却永远成为异乡孤魂,祭奠他们是应该的。他问孟获用什么作祭品。孟获说:“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才会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丰收。”

  诸葛亮决定不以人头祭泸水。他来到泸水边,只见阴气四起,恶浪汹涌,士兵和战马也处在惊乱之中,看来不祭是不行的。当地土人对诸葛亮说:“上次丞相渡泸水之后,水边就夜夜鬼哭神号。从黄昏至天明,从不断绝。”诸葛亮心想,看来罪在我身上,怎么能牵连无辜军民呢,并决定亲自祭供。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 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顺当当地渡了过去。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上两段来自《三国演义》,翻译成的白话文)

  但是;根据我国标准委最近推出的关于馒头的推荐性标准(该标准第条)来说; 诸葛亮做出来的就不应该叫馒头。

  该标准第条规定:小麦粉馒头“外观:形态完整,色泽正常,表面无皱缩、塌陷,无黄斑、灰斑、黑斑、白毛和粘斑等缺陷,无异物”。这只是在产品感官质量基本要求方面提出限制性要求。标准全文未对小麦粉馒头产品的形状作任何具体规定。(馒头标准出处)

  看了诸葛亮做的馒头;再看看馒头标准;我来分析下诸葛亮老先生做出的馒头为什么不能叫馒头。

  Firstly: 诸葛亮先生做出的馒头(“馒 首”)形状不符合标准;它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而且表面有褶皱(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

  Secondly:它的里面有馅;而我们大家公认的馒头是没有陷的;均为实心馒头。

  所以他老人家做出来的东西(包皮大陷;没有褶)更应该叫做包子;而不是馒头!

庞统为什么当了耒阳县卫
庞统为什么当了耒阳县卫

  作者:dina来自未来

  提起工作经验,恐怕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朋友都会眉头紧皱,颇感痛楚的,因为对于每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朋友而言,工作经验都将是他(她)求职之路上的一座不小的山峰。

  其实,不仅是在我们当今社会,就是远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对于求职者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也是毫不逊色的。在当时,如果求职者(求官之人)无法向实权人物提供自己相关工作经验的话,找到一份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

  例如,《三国演义》中可以和伏龙先生(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凤雏先生庞统,由于无法提供出工作经验,而使其求职(求官)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也使其的成功之路曲折了许多。

  由于东吴集团进行了赤壁大战,以及水军都督周瑜的病亡,使得东吴集团需要补充大量的高级管理人才,这本来对于庞统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就是由于庞统到孙权处面试的时候没有工作和面试经验而搞杂了,失去了这次绝好的机会。我们对其面试经过略举一处,大家便可以看出庞统因缺乏工作和面试经验而给他带来必然失败的结局了:当孙权问庞统“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的时候,庞统回答说:“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庞统这次失败的求官解释为:孙权由于庞统的面貌丑陋,且出言不逊激怒了孙权,才失败的。

  但是究其根源则是由于庞统对于孙权的考题无法做出准确的回答,而只是泛泛地说了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才使得这次求官以失败而告终的。

  当庞统到荆州刘备处进行第二次求职的时候,由于同样的原因,使得庞统最终只得到了一个小小的耒阳县卫。虽然,在传统的观点中,认为庞统的这次求官经历表现出的是刘备比孙权重视人才。不过,我个人认为刘备录用庞统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相比规模要小许多,也更加缺少人才,才使得庞统得到了耒阳县卫的职位。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即使在古老的三国时代,工作经验也是求职者面临的一个难题,一个让人头痛的难题。

  那么,无论是在远古的三国,还是在当今的世界,谁愿意给求职者第一个工作经验呢? 。 想看书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裸奔的才子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裸奔的才子

  
  作者:dina来自未来

  
  人都说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我今天要说的也是一代风流才子——唐伯虎。

  这几天我的QQ表情里收到了周星星饰演唐伯虎的图片,就使我想起来唐寅——唐伯虎风流,又可谓悲惨、抑郁的一生。

  每当我们提起唐伯虎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风流才子唐伯虎乃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但,谁会想起他悲惨的结局?谁会想起,他为什么会成为风流才子?谁会想起,他曾经为了保命脱身而裸奔呢……

  唐寅,唐伯虎,江苏吴县人,生于明成化6年庚寅年(1470年)二月初四。其诗文堪美,书法颇佳,画之美则是更让人永生难忘。

  唐伯虎本应有一个美好的一生,因为他原有善解人意的老婆,有才高八斗的学问,有当时的主考官为其师(当时是明朝正德年间,按明例,老师可以挑选自己认为有发展前途的人作为自己的学生,无论最后他的卷子是由谁来评的,那个学生都是先选之人的学生),29岁时已经是解元,依常理,他的一生将会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一生,将会是高官可坐,骏马得骑的一生;然而,人生就是人生,哪会像一杯清茶那样简单。

  当唐伯虎参加会试之时,因为考官(他的老师)出题甚难,最后只有两人得中,其一便是大家皆知的唐伯虎,另一个据说是一个有钱的草包……徐经。这样的考试成绩怎能让其他没有考上的考生不猜忌,怎能让其他考生善罢甘休,于是乎,众考生联名将考官以露题罪告到了皇帝那里。最后查出考官之手下果然将题卖给了那个有钱的徐经(据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侠客便是其后代之一)。不幸的一代才子也跟在徐经身后捡了个坏果子吃吃,虽然跟他没有什么干系。

  从此,唐伯虎便革去功名,且不准再参加任何国家承认学历的相关考试,不准再以任何名义到朝中做官。于是,唐寅悲惨的人生便从此开始。

  回家后,唐寅的老婆往日的温柔已不复存在,下人的尊敬也荡然无存,原来所有的一切美好似乎都与他再无缘分。这样,唐伯虎便开始抑郁起来,对人生有了一种“玩”的态度,抛一切而不顾,于是,他除了游走山水外,也的确有很多妓院里朋友,成了一代的风流才子。。。。。

  终于有那么一天,唐伯虎的老婆再也忍受不了清贫(没了功名,哪里得来银两)而离他而去。最后,他也理所当然地失去了所有的东西,惟一留存的便只有他的才识。

  正德9年(1514年),明宗室宁王发现了这个沦落民间的才子,便以重金相请,且礼数甚佳。唐伯虎认为这是他第二次生命的开始,便应邀而至。可谁料得,天皆不如人意时尚多,这一次投奔非但没有给他的人生带来新的转折,而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因为,唐伯虎发现此王正在筹备谋夺皇位之中。可是来时容易,去时难呀,王府之内岂能容得你来去自如,更何况他又发现了不该知道的秘密呢。于是,便上演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才子裸奔的故事。

  为了能脱身,唐伯虎徉作疯癫之态,裸奔于四处,口中还不停地说自己是宁王之宾客,于是乎,他才算捡回了条小命(正德15年宁王谋反失败被杀),得以回到家乡。

  嘉靖3年,唐伯虎抑郁而终。一代才子就这样度过了悲惨的一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