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党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代党争- 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坐,外事听老奴处置。”实际上让代宗把军国大事都托付于他。这一举动自然引起了代宗的不满,但由于李辅国掌握军权,代宗只得忍气吞声。 。 想看书来

《中国历代党争》第四章(5)
宦官程元振对唐代宗也有拥立之功,但处处受到李辅国的压制,因而产生了除掉李辅国的念头。此刻他见代宗已有除掉李辅国之心,便不断地暗中向代宗控告其罪状。代宗得程元振之助,陆续解除了李辅国的一些职务,最终把他逐出了朝廷。此后不久,有个身份不明的刺客夜闯李宅杀死了李辅国,并将他的头颅扔到了粪坑里。这个欺压皇帝、无恶不作的“老奴”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李辅国死后,宦官程元振专权,其骄横情状较李辅国竟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德宗贞元年间,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分别就任左、右神策军中尉,从而把持了中央禁军的统帅权。以典掌禁军为基础,唐代后期宦官权焰日炽,并上演了一幕幕逼宫弑帝的丑剧。
  俱文珍是唐德宗后期重用的宦官。公元805年德宗去世后,因中风而半身不遂的唐顺宗继位。顺宗不甘心受制于宦官,他内靠嫔妃,外靠翰林学士王叔文及著名的士大夫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试图通过改革克服德宗朝因宦官专权而造成的弊政。改革触及到了宦官的切身利益,当朝权阉俱文珍联合其他宦官坚决反对。俱文珍先是想法让顺宗取消了王叔文进宫议事的权利,然后密谋把支持王叔文的唐顺宗逼下台。当时太子李纯有意早登帝位,俱文珍等宦官与李纯合谋,日夜聚集在顺宗周围,气势汹汹地逼其让位。身体本来很差的顺宗惧于俱文珍等人的逼迫,只得把军国大政交给太子。俱文珍还不满足,他把翰林学士召到金銮殿,逼迫他们起草诏书,由太子即位,尊唐顺宗为太上皇。只做了七个月皇帝的唐顺宗就这样被俱文珍逼宫退位了。
  太子李纯即位后,称唐宪宗。宪宗之前政府实权在宦官手中,也就没有产生政党的条件。然而到了唐玄宗时代就出现了姚崇、宋璟、李林甫、杨国忠这些人;唐代宗时代出现了元载、杨绾;唐德宗时代出现了崔佑甫、杨炎、卢杞、张延赏、李泌、陆贽等人。不管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但都是有相当势力的人,足以左右国家政治。同时的宦官,如杨思勗、高力士、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白志贞、窦文场、霍仙鸣等,虽然也有一部分权力,但是只能牵制宰相行政,所以没能够取而代之。
  从宪宗开始,到宣宗的四十多年里,朝廷的内廷宦官与外廷宰相为执政而争权,在对藩镇及外敌是否采取武力制裁的问题上,牛李两派壁垒相当之分明。
  唐宪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在继位后,开始对割据的藩镇开展了一系列战争,使得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但宪宗的皇位是因为宦官获得的,所以一直信用宦官,他的军队中有许多将军是宦官,有些拥有很高的军权。而宪宗自己也被宦官陈弘正杀害。
  宪宗在位15年,唐穆宗李恒即位。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朝廷内宦官权势日盛,官僚朋党斗争剧烈。使唐宪宗的“中兴”局面完全丧失。
  穆宗在位4年,唐敬宗李湛即位。即位后,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导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动攻入宫廷的事件。后为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
  敬宗在位2年,唐文宗李昂即位。文宗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在位期间,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铲除宦官失败,引发甘露之变。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钳制,抑郁病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历代党争》第四章(6)
文宗在位9年,唐武宗李炎即位。武宗即位的过程,朝廷的情况跟文宗时代差不多。武宗最后死于仙丹中毒。
  武宗在位6年,唐宣宗李忱即位。唐宣宗登基后,唐朝国势已很不景气,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农民起义,朝政*,官吏贪污,宦官专权,四夷不朝。唐宣宗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他先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后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有所起色,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使十分*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宣宗在位13年,唐懿宗李漼即位。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懿宗是一个昏庸无能、奢侈无度的君主。他即位后,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政治十分*,藩镇割据重新兴起。他将唐宣宗中兴的果实损耗殆尽。此时唐朝已无可救药,病入膏肓,大*正在酝酿之中。当时赋税刻薄,百姓无法过日子,于是出现人吃人的惨剧,百姓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起义。成为唐朝间接的亡国之君。
  唐朝的风气,内重外轻。京城的官出外做官不过是都督刺史一类,宰相出外便只能做节度使、观察使等,都被视为降低官职调动。天下的人才一般都是集中在京城,但是京城并没有那么多的职位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才干,这样人才之间就出现了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就是君子与小人水火不能相容,既然水火不能相容,也就自然会导致相互间打压贬损,这时候如果遇到的不是一个明君,往往就是君子被排挤出局,而小人得到重用,小人得到重用后必然要报复,于是就成了党争之祸了。
  唐朝的朋党与汉末的钩党是不一样的。汉末的钩党,它的主体是士君子,对立的一方是宦官。唐朝的朋党,则双方都是士大夫,确切的说是高门士族与寒门庶族之间的斗争。所谓“朋党”,朋,古文凤的象形字,朋本神鸟,凤飞而群鸟从;古时以五百家为一党,租税徭役利害相关,后来衍变为利害相关集团的代词。
  自隋朝开科举,削弱士族势力,加强皇权后,到唐朝建立,士族的地位仍很高,唐以关中立国,其统治集团多是宇文氏关陇士族,但东汉以来沿袭四百年的关东、江南士族仍然保持很高的声望,对李唐王朝及关陇士族很不利。最可气他们居然不屑同李氏皇族通婚,害得皇帝女儿为嫁人发愁,李世民下诏修《氏族志》禁止七姓十家互婚,却见效甚微。连魏征、房玄龄等人也暗中与之结交通婚。到武则天时期,由于其出身寒微,做法又不合正统礼教,士族集团群起反对,于是她大力提拔科举庶族,为贯穿有唐一代的士庶朋党之争拉开了序幕。汉末的钩党,是因为房伯武与周仲进二人及其党羽互相讥讽,成熟于太学生之间相互标榜,所争夺的不过是意气,所担心的是国家大事。唐末的朋党,开始于牛僧孺、李宗闵之间互相倾轧,争吵不休,成熟是在钱徽、李宗闵被贬官之后,所争的不过是一时意气,所担心的不过是个人的名利得失。
  汉代的钩党崇尚节义,钩党为的是扭转国家混乱的军面,就是在他们失败后,他们的节气操守还是被人们所尊崇的。而唐代的朋党却为了反对而反对,都是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为争权夺势不顾国家安危,这是朋党之争的一大特点。党派之争使得朝政在根本上败坏,两党相争也使得宦官势力无法根除,相反,有的却与宦官勾结打击对方,即使到了黄巢起义,社稷危亡之际,大臣们依旧争权夺势,听凭唐朝从弥留走向死亡。以致酿成了五代的衰乱。概述其成立的原因,大概也就是一下三点:。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国历代党争》第四章(7)
一、李逢吉、李宗闵、牛僧孺等人妒贤嫉能,贪恋高官厚禄,所以他们将自己的同党推荐到朝廷的重要位置,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即使与裴行俭、李敬玄没有任何过节,也不可能和他们平静地共处,就像冰炭不可能同炉、香草和臭草不可能放在同一个器皿中一样。君子和小人是不可能容许和对方同朝共事的。
  二、穆宗皇帝昏庸无能,而敬宗荒淫无道,这些都不值得我们去说了。文宗号称是一国之君,然而他为人优柔寡断,无知人之明,对手下的正直的大臣经常怀疑;对于庸臣却能经常迁就他们;对于佞臣,又常常抱着试探之心。心中没有主见,便往往被小人所利用,反不如蜀汉后主明神宗的懦弱和昏庸,虽然明神宗昏庸懦弱、不问政事,但是他能做到用人不疑。这也正是裴度、李绛等人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为朝廷出力的原因。甘露之祸所以酿成也是因为这个。武宗即位后,开始重用始李德裕,节制宦官,扫平河朔,征服回鹘,安抚党项来节制吐蕃,使漠南漠北恢复了和平。收复了河陇的失地。唐武宗会昌年间,后人把他超迈于时代的文治武功所带来的崭新气象称为“会昌中兴”,又恢复唐盛时的迹象。可惜唐武宗早世。李德裕深陷“牛李党争”,被已经排斥。最后被贬到海南的崖州并且死在那里。从此唐朝再度衰落,河陇的失地虽然收回了担又很快失陷了。并且为宋朝初期的西夏之祸埋下了伏笔。朔方,河西,陇右等富庶的地方也突然退化。中央已不具备与藩镇进行大规模较量的实力。直到清朝末年,这些地方还是汉人、蒙古人、回族人杂居的地方。声教文明与典章制度地域远在沿江沿海各省之下。
  三,李德裕为人才高气劲,而不知道事理。功名心重、得失心重,却不知道反省。苏轼曾经评价贾谊说:贾谊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识见不足。李德裕也是这样。孔子说过:不愿意被施加到自己身上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李德裕对李宗闵他们不能从自己出发理解和对待。以前西汉中叶的时候,霍光废昌邑王,立宣帝。侍御史严延年曾经弹劾霍光专横。霍光也不认为他忤逆。牛僧孺李德裕的对策,也不过是根据自己的看法讨论国家的大事儿罢了。如果说的不对,也不用跟他们较真;如果他们说的对,就选择性的采用。不该怨恨啊,亦据己见论国事耳。使言而非。无足与校。使言而是。尽可采择以备选用。不当怨而不解。《春秋》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按照这个要求来说李德裕父子言行是有缺失的。
  有这三个原因,才使得唐朝中叶形成了党祸。其事迹首尾。下面将依次详细说明。
  第二节  矛盾开始
  牛李结怨始于李吉甫。
  李吉甫的家族是名门望族。接着家族的声望李吉甫三入朝廷,两次拜相,是中唐时期比较有识见、有学问的宰相。他的父李栖筠,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在当时名望显重。唐德宗在位的时候,李吉甫就拼接门荫人仕担任太常博士。由于工作成绩出色,当时任宰相的李泌、窦参都很器重他,所以青年才俊李吉甫官升的很快。
  不过到了后来,陆贽当了宰相,觉得李吉甫跟前任宰相走的太近,就把他贬为明州当官去了。这在封建社会是常有的事儿,也亏得李吉甫氏族出身,有荣辱不惊的气度。去了偏远山区照样努力工作。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历代党争》第四章(8)
陆贽绝对不会想到,他清除异己,打击、排斥李吉甫,三年后,同样的遭遇会落到他的头上。陆贽因遭到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的构陷排挤,也被逐出朝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