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女-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地方,两拨人分成两部分,张云红梅和李老汉还在如意阁门口,张老爹带着张大娘和张国才则在集市的另一边。路上不时有人看看这色泽好看的豆芽,但没几个人买。

    等到集市上人多了起来,张云开始耍把式。她主要炒一些简单方便的素菜。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好吃的豆芽免费品尝了。好吃不贵啊!”张云边炒边吆喝。

    渐渐的有人围了上来,大家议论纷纷:“原来万铁匠那里做的‘锅铲’是这么用的。”

    “这炒豆芽我昨天吃了,就是香满楼做的。不知这个吃着如何?”

    “这豆芽看着真好看,不赖。咋卖的?”

    “三文一斤。”红梅忙回道。

    张云又加了一把火:“今天大酬宾,两文一斤了,明天恢复原价。到时候我们去村子里转,欢迎大家赏光!而且除了炒菜,还能做汤,蒸面条配豆芽是最好吃的。今天的是绿豆芽,过几天还有黄豆芽。大家都先尝尝啊!”

    有性格外向的就拿着筷子尝了尝:呀,真好吃。见他吃的美味,后面的人忙取了筷子尝起来。

    这么便宜,还好吃,大家一哄而上。有了带头的,后面的人跟风买了起来。这样的后果同样导致了镇上的几个打铁铺子忙得团团转,累得他们挥汗如雨,喜得他们哼着小调。

    张云的豆芽摊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看的别的买东西的直砸舌!

    买卖开始上轨了,张云去了酒楼,请伙计去把豆芽带过来,自己留下给厨师们讲解。

    香满楼仍然宾朋满座,外面还排了好多人。看来这样的情形得持续一段时间了。

    下午收摊的时候还有十来斤的豆芽,想不到生意这么好!幸好明天不用赶集,要不然家里的豆芽该不够了。

    大家准备收摊,如意阁的王掌柜出面把剩下的豆芽买走了!

    家里的豆子都用完了,张云决定再买一些。

    粮店的老板看见张云,脸上笑出一朵花来。他浑家刚才也买了豆芽,看来这姑娘以后可能是他的大主顾了。

    “姑娘来了!”老板高兴地打招呼。

    张云分别买了四百斤的绿豆和黄豆,总共三两银子。她以前在超市打过工,说起来还是黄豆芽卖的更好。只是绿豆芽出货率高,她打算先这样,等到人们大量需求黄豆芽时在开始调整。

    “姑娘,你要是能定住只在咱们家买豆子,在下就咬咬牙,再给你便宜一点,一袋再少收十文。”这样一来,老板的利润就低了,但薄利多销,长远的看有大好处的。

    这老板倒是有经商头脑,只是这地方小,需求少,他的点子发挥的余地也小。这次机会,他紧紧抓住,他隐约的觉得,自己可以从中赚一笔可观的银子。

    回到家里,大家算了一下总账:从今天开始,酒楼的账一旬一结,每月约合6000文,暂且放到一边。这两天到手的铜钱总共800文。支出2960文。大家伙兴奋非常,过不了多久连肉都能吃上了。
022 盖房子
    到了晚上,大家伙高兴地把泡好的绿豆和黄豆铺起来。

    张云打算在靠近村子的地方盖房子,毕竟住的太偏也不好。红梅快声快语道:“我们家旁边不是有一大片地,原来是有几户人家,战乱时都没了,你去村长家里说说,买下来盖房子,咱们也离得近点。”她知道张云卖秘方的事,跟她爹娘说了,张老爹听了,咂咂嘴赞叹一番,嘱咐她不要出去说,而且告诉张大娘全当不知道。这家人确实可靠。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里的长辈仁义后辈也差不到哪里去。

    张云见过那一片地方,确实很大。这样可以盖个地方专门放豆芽,然后自家再盖一个大大的院子。她请张老爹帮忙寻几个泥瓦匠的好手,张老爹点头答应。

    豆芽并不是都一块生好的,剩下的今天早上看着都可以了。张老爹和张国才分别提了担子去了邻村。红梅和李老汉几个则在村子里卖豆芽。张云每天需要给镇上送豆芽,则每天驾着驴车去镇上。大家上午卖豆芽,过午收摊。吃过晚饭聚在张云家里。

    张云在镇上的时候去布庄撕了一丈花棉布,一丈黑布。又买了一车的吃食,不能亏待了姐弟妹几个的身体。

    今天把剩下的豆芽都卖光了,还有好些人问。家里的豆芽最快后天才能好,没买到的人只能等下一次。

    张老爹已经找好盖房子的人了。明天空闲下来,张云打算先把放豆芽的棚子盖好。

    大家走后,天已经黑了,张云吩咐弟弟妹妹在家不要出去,自己提着灯笼往外走去。村长家里显然是刚吃过晚饭,一大家子,村长爷几个坐着聊天,两个媳妇正在收拾。

    村长的婆娘李氏热情的跟张云打着招呼:“云丫头,吃饭了没?”

    “吃过了,大娘。”张云走到屋里,对村长道:“村长大伯,我来找您有些事。”李长明和李长孝站了起来:“爹,俺们先回屋了。”村长点点头,任他们去了。

    此时堂屋里只剩下村长夫妇和张云。张云拿出篮子里的布,递给李氏:“我今天去镇上见这布好看,就扯了一块。大娘不拘做个衣裳被面儿的。”

    李氏拿出来一看,好大两块儿布!花色漂亮,黑色纯正,那是一个爱不释手,不过她还是塞了回来。

    “我们家来这里两年多亏村长仁义,要不然我们一家住那里去,您要是不收就是看不上我们了。而且我爹娘去了多亏村里的叔叔伯伯们,他们才能有个棺材板,还立了一座大坟,将来我出息了一定报答首山村。”

    李氏抬起袖子,抹了抹眼泪:“唉,你这孩子,是个好的。只要能帮的,俺们一定不藏虚。”

    村长有些无奈,他这个婆娘一向听风就是雨,不等他说话自己先做主,叫村长没办法。不过也被李氏制了几十年了,一辈子就这样了。

    “云丫头,有啥话你就说。”村长道。

    “我见张国才大哥他们家旁边有一大片无主的地,我想买下盖房子,不知可行不?”

    村长两口倒吸一口气,买那么一大块地盖房子,看来这丫头发了横财了,钱有那么容易挣得?莫不是。。。村长面色沉了下来,不吭声。

    “唉,我说实话吧,我们姐几个实在要饿死了,没奈何,我把家里做点心的秘方卖给了镇上的王家,村长可以差人打听打听,我的钱来路绝对正常。”

    村长这才缓和下来:“原来是这样。大伯也不瞒你,那片地是以前的人的,现在那几家人战乱时都找不到了,空了这四五十年,就是那家的小孩儿也该老了。现在这地名义上已经充公了,你要的话在村里备个案,几个长老按了手印就成。那块地约莫有一亩(600多平方米),住宅地比耕地便宜一点,三两银子。”拿人家的手软,饶是村长自诩公正,也存了私心,给了张云一个最低价。

    “行”张云高兴道。

    “既如此,那地就归你了。你明日午后去村子的议事堂去,几个长老都在那里,把手续办了。”村长表态。

    张云道了谢,说天色太晚,回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便来了四个中年汉子并三个半大小子,几人都是本村和邻村盖房子的好手,小子是几家儿子,准备传承手艺的。

    这里一般是一天二十文,中午管一顿饭。张云中午时常不在家,没法做饭,便道一天给他们四十文,让他们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几人喜得不行,吃饭能花几个钱儿?忙向张云道谢,保证给她做的好。要做就一步到位,张云让他们先把杂草和破院子铲平。

    下午张云去议事厅画了押,这块地归她了!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外来的张家发达了!

    这一块儿地方实在大,收拾了两三日才好。期间张云脱张老爹买了青砖。青砖一车车的拉进来,盖了两百多平方米的院子,院子挨着红梅家,主要生产豆芽用。院子里盖了一间屋子,堆放豆子和各种工具,院子里都搭上棚子,铺上砖头,干净整洁。总共花了十天时间。这一项花了张云将近十两银子。

    接下来就是盖自家住的屋子。镇上的活儿忙完了,香满楼掌柜赵升高兴之至,给张云封了二十两银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酒楼的生意渐渐稳定下来。张云又给掌柜的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每日里请大厨在大堂炒些简单的小菜,既不影响生意,又吸引了顾客。这样的后果就是镇上的家厨和女人们也有了去香满楼一饱口福的机会,他们吃着美食,学着炒菜的做法,一举两得。

    张云走的时候大厨们们合力做了一桌酒席送给她,张云用驴车拉回家里,众人吃了一顿大餐。

    张云实在受不了住的龌龊了。她自己画了建筑图,请泥瓦匠们盖。正屋三间青砖瓦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院子一角还预留了一片地方,做牛马棚,另一角则盖了厨房。

    前院青砖铺地,后院用石块铺成路,辟出地方种花种菜。后院本来就有两颗大大的无痛,夏季正好乘凉。正堂前面地面前伸,两边的门相对,刚好一条长廊。那五谷轮回之所用青石板铺成蹲坑弄成斜的,用水一冲就干净了,粪池刚好挖在墙外面,上面盖了石板,省的臭味熏天。。至于清理吗,另外一边的邻居包了下来,他们家地多肥料少,正好。

    盖了屋还得有家具,张云又央人砍树做家具。正屋的八仙桌,太师椅,横架,厢房的床,柜,梳妆台,碗橱等等家具一应俱全。

    全都弄完前前后后花了整整一月!算下来花了28两银子,接下来还要搬家,古人重视迁移,为了庆贺乔迁之喜,得摆一次宴席。张云把日子订到十八。

    -----------------------------

    农女上了分类强推榜,请大家多多支持!书友群236384158期待您的加入。
023 乔迁之喜
    把家里的东西搬到新家后,张云意识到家里太空了,很多东西都缺,慢慢办吧。

    这个月以来豆芽的销量已经稳定下来。张云算了一下,估摸每日约200斤绿豆芽,250斤黄豆芽(包括香满楼的定例和给镇上饭馆送的)。现在有别的人也卖豆芽了,不过不如张云家的,影响不大。张云占了先机,豆芽品质又好,饭馆酒楼都买她的账。

    出去豆子的成本,一个月毛利润将近三十两!粮店的老板每月卖给张云600多斤绿豆,1000多斤黄豆。加上豆芽的兴起,他的出货量翻了几番,他打算扩大店面呢。

    今天刚好是十五,上个月的这时候大家分红的时候一个个激动地无以复加。张家和张云各分了12两,李老汉分了八两。这样的收入比大部分村民一年的收入还多!

    过几天就要摆宴席,得赶紧置办东西。摆完宴席地里的麦子也该收了。

    村里总共不到一百户人家,张云想着把乔迁宴当做自己的入门礼,准备宴请附近的村邻和几家德高望重的老人。红梅一家很赞成——古人很重视宗亲邻里,张云的宴席请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