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的父母苏正和阮玉兰,都是镇上兽皮制品厂的工人,虽然家里条件还行,可文化没多少,帮不了苦命的女儿太多。
陈阳记得当初,孩童时的苏晓总是一个人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看着自己与一通玩伴跑来怕去玩耍,没人会去理会她,没人会去在意她。有两次自己摔倒了,她会好心地来扶自己,可是自己却觉得这个话也不会说的女孩很没意思,几乎从来没真正把她当成朋友,甚至有时候故意疏远她。在学校里碰到,陈阳也会故意装成不认识,似乎内心里对一个先天不有缺陷的女孩子,还是有些瞧不起的。
直到慢慢地成熟起来,经历了父亲逝世等一系列变故后,陈阳才恍然,自己当初应是伤害了一个幼小而单纯的心灵,可惜已经无法挽回。
如果记的没错,在学校里处处受到鄙视的苏晓,后来初中毕业就开始出去打工了,之后生什么,陈阳因为高中学业繁重,而且心情也不好,没多注意。
一个不会说话,初中文凭的普通农村女孩,生活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其实,就现在的陈阳看来,苏晓当初的样子,不仅长地亭亭玉立,清丽若一块寒潭中的美玉,而且有着朴实细腻的心灵,比那些花枝招展,盲目追求时髦的女孩子好太多了,不就是不能说话吗?又有什么大关系呢?
陈阳就这么一直看着在那里安静看电视的女婴,有种冲动想去跟她说声“对不起”。
“凤仙,你看我家阳阳一直盯着你家晓晓不放呢。”奶奶张青笑着对苏奶奶说道。
苏奶奶和蔼地笑笑,将苏晓抱着移到陈阳面前,握住孙女戴银环的小脚碰碰陈阳的脚,“晓晓认识不认识阳阳弟弟啊?”
苏晓眨巴了两下水汪汪的眼睛,恬静的脸上突然露出天真的笑容,“咯咯”地欢笑起来。
陈阳心中感叹,现在的苏晓与其他孩子一般无二,可用不了一两年,大家就会逐渐觉,苏晓对语言的学习有着严重的先天不足,苏***脸上,未必再这般开心了。
放心吧,晓晓,以后大不了别人都不跟你玩,我一个人跟你玩好了,陈阳心中默默地想。
就在这时候,酒劲刚刚过去一些的陈东,盯着电视里孙悟空假扮牛魔王的戏码,话了,“你们说……这牛魔王就一头牛,铁扇公主一个人样,两个人生的红孩儿,算牛还是人呢?”
同样喝了不少白酒的苏正哼哼地笑着说:“你这不是屁话吗,妖精生的就是妖怪,哪分什么牛和人,真要算么,就是‘牛人’!”
“恩,对,有道理,是该叫牛人。”陈东喃喃着,随后又道:“阿正啊,那你说这牛魔王找的那个狐狸精,它们要是生个出来,该叫什么?总不能直接叫‘牛狐’吧?”
苏正苦恼地摸摸头,摇头说:“这个我也没想过。”
苏晓她妈妈阮玉兰话了,哭笑不得地说:“你们两个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牛跟狐狸怎么能生出东西来?”
“对对!”吴玲似乎早忍不住,紧接着就道:“玉兰姐这话在理,要我说,就算牛魔王跟铁扇公主也不对,牛的比人的大太多了,牛鞭不是都用来壮阳的吗!?”说完,自己都觉得有些脸红,掩嘴偷笑起来。
三个老的你看我,我看你,又看看俩个孩子,最后还是陈明老爷子假装咳嗽一声,“阿玲啊,小声点,村店里来人被听到不好。”
却不知,小孙子陈阳已经全听进去了,心里直念叨:老妈不愧是老妈啊,一根肠子通到底……不过,难怪老爸喜欢,放十几年后都算个性啊!
………【第004章 【满月】】………
004
10月8号的报纸上,刊登了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当陈明在读报纸的时候,一眼而过,但被奶奶抱着,坐一旁的陈阳却是注意到了。
报纸上是这么写的:中国第一家麦当劳落户深圳。
陈阳这才知道,原来肯德基不仅比麦当劳出现地早,连进入中国市场也是前者优先。如果没记错的话,肯德基是87年便进入北京了。想到几年之后苏丹红之类的事件生,肯德基依旧没受到太大影响,不仅感慨,先入为主还是很重要的。当然,两个连锁的营业风格也有很大关系……
15号,陈阳小朋友终于满月了,喜得贵孙的陈明老爷子爽快地摆了三桌子宴席,请来了亲家,以及几家最近的兄弟姐妹。
这时候满月要做的习俗还比较多,陈阳上辈子是不知道,这次倒全见着了。
放鞭炮、炮仗,那是必不可少的,自己家村店里就有卖这些个花样,父亲陈东与叔叔陈南兄弟俩,你一串我一串,你一包我一包,简直就成了两个恐怖分子。
外公外婆买来了新衣、鞋帽、座椅、推车,还有一些小玩意儿,比如手工的桃核篮子,挂手上很可爱。陈阳坐手一只桃篮,又手一只银铃铛。陈阳恶趣味地猜想,道士用这桃木剑用来驱除鬼怪,桃篮算什么呢?莫非是罩住鬼怪?
红鸡蛋是每户来的宾客东家拿四个,也不煮熟,染红了就成。陈阳一直好奇这种蛋用什么颜料,是否卫生。
最费力气的数“印寿桃”,这当然不会是水果那种桃子,而是用糯米粉和豆沙馅做的糕点,用模板做成桃子模样,上面有漂亮的“寿”字,点上红色的颜料,美观效果大于口感。
当寿桃做好,就会贴在箬叶上,蒸熟,然后送去邻居、亲戚家里,分享一份份祝福。一般寿桃都是一白、一绿两种色彩,成对地送,煞是漂亮。
就陈阳所知道的,这种糕点放到90年代,吃的人还是不少,普遍的就是早上蒸一蒸,或者烧进泡饭里,毕竟家庭条件也一般。可到了2以后,习俗还在,愿意吃的人却很少了,一来嘴巴刁了,二来这东西吃了胖,甜啊。
那或许就是一种传统习俗,遭到淘汰的悲哀过程。
满月酒虽然在陈阳眼里看起来很无聊,但见到大人们各个开怀畅笑,也就心里舒服了,值得。唯一叫陈阳很是郁闷的,那便是自己额头上被点了一点嫣红,大人们觉得可爱,喜庆,可陈阳却是苦了老半天脸,“二郎神”并不是谁都要当的!。
1990年的10月15日,还有一个人物值得世界为他聚焦,哪怕这并非第一次。
这个人,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苏联总统,俄苏政治家,国务活动家。苏联的改革和“公开性”的创始人。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88年时,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他,宣布苏联将放弃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教条,允许东欧国家民主化。他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那屈教条”。这个政策在东欧于1989年内导致了一系列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只有在罗马尼亚生了暴力事件。
不要小看这一举措,这实际上结束了冷战!
为此,戈尔巴乔夫这一天,获诺贝尔和平奖。
陈阳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回忆起当初高中历史课本里学习到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一课,那只是一门选修的科目,所以应试教育中,老师并没多提,甚至连“回去自己看”都没句。但学得太有余力的陈阳看了,按理说,看完之后总会有自己的一些评价,但陈阳想了很久,现说不好。
西方人士认为,戈尔巴乔夫为人坦率,有教养,有风度,彬彬有礼,谈吐轻松自如,而且富有幽默感,可俄罗斯人民对他褒贬不一分歧很大,毁之者骂之为历史罪魁,誉之者赞其为民主功臣。
陈阳觉得,无论如何,戈尔巴乔夫主政期间所做出的一切重大历史决定,距离现在的时间,实在太近了!所以,恐怕不能轻下结论,否则容易出现偏颇甚至有背历史真实的谬误。而且,由他所做出的那个最后历史性决策,不论是一场欢快的民主盛宴,还是一剂苦口利病的良药,最终吃到肚中的都是俄罗斯人民。所以唯有俄罗斯人民所下的考语评价,才是历史最乐意接受的结果。除此之外,任何人似乎强加不得。
想到最后,陈阳现自己刚满月的小脑袋瓜子又不够用了,管它呢!历史,只有历史自己才能证明自己……。
10月末,天气越来越凉,陈阳由于平日里乖地不像话,所以爷爷奶奶全部很安心地让他独自一人躺在二老的房间里,也好暖活些,要撒尿什么的,“哇哇”叫喊两声就好。
看着纱窗外飘零的水杉叶子,陈阳倍感无趣的同时,索性当成心灵的历练,哥忍受的不是痛苦,是寂寞……
正自呆呢,一阵微风从窗户缝隙吹进,窗台上,几张纸被吹地“哗哗”响。
陈阳眼神瞟了过去,现竟是几的书叠在那里,也不知谁放着就忘记在那处了。
等等!
陈阳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名词:小人书!?
是了,自己家里人基本都认识字,看书的习惯从爷爷的父亲那辈就有,怎么会没有早先就流行的小人书呢!没准是爷爷或者父亲、叔叔留下的,一直没收拾掉,就这么给自己看见了!
小人书可是好东西啊,放到十几二十年后,升值空间大大地有啊!陈阳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有报道称,上海一次小人书展中,有人花10万价钱,买了一套残缺的小人书,还乐得要死,简直吓死人了,那东西原本单价1毛而已啊!
陈阳最喜欢这种轻松地赚钱方式了,哪肯放过?
幸亏这床与大床是连着的,陈阳要爬还很困难,几乎不可能,但滚却是可以,于是连滚带扑地,寸寸前进,就想把那几本小人书取下来瞧瞧,到底什么货色。
正努力呢,从门口走进来定时看孙子的张青见着了,一声“哎哟,阳阳!”立刻就把辛苦半天,才爬出小床的陈阳给抱了起来,紧张地上下看看,“阳阳,你怎么乱爬啊,摔地上了怎么办?”
陈阳那个急啊,懒得平日般逗奶奶开心了,小手直直地点着窗台上的小人书,“咿呀咿呀”乱叫一通。
奶奶疑惑地看过去,笑道:“哦,阳阳喜欢小人书啊,奶奶拿给你。”说着,将面的小人书取了过来,塞陈阳的怀里,在奶奶看来,这种东西迟早报废,给孙子随便玩好了。
陈阳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这……这分明是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啊!
………【第005章 【点滴乐趣】】………
005
受到第人书冲击的陈阳并没失去理智,反而很镇定地攥紧了人书,露出一个天真可爱的笑容,冲着一旁窗台上其他的小人书又点了点。
奶奶张青哪想太多,见孙子喜欢,乐滋滋地又给陈阳拿了面的。
陈阳赶紧一看,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来,这本竟又年出版的《三国演义》,就是不知道齐不齐,管它呢!全部收在一起再说,要是过段日子,被爷爷奶奶处理掉,那不是欲哭无泪了?
陈阳正好也缺少可以看看的书,读连环画总比读一些大篇幅文字的书来得更不让人起疑,于是不依不挠地一个劲要奶奶把小人书全部塞给自己,然后又通过不断的指点,让奶奶明白,自己要把小人书放到婴儿床里。
幸好,这床是自己家拜托木匠做的,不是一般世面上的床,倒也宽敞,放进是数十本小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