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宝玉战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宝玉战红楼- 第1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她试试孔氏。若有不对儿也好早做盘算,背人教妻。只是对不住老太太一片慈心,却也无奈。”
  王夫人更称心了。她想打发掉晴雯是真心,向来婆家给亲家最大的颜面,便是由婆家出手打发掉通房。她看孔媛也极顺眼,前段日子荣府虽守制,只是轻孝,她借口老太太欠安往清虚观祈福,见了一面“为母上香”的孔二姑娘,此女端庄到刻板,绝计不能将男人的魂勾走,便生出些怜惜,想晴雯那等姿容,孔媛定然难受。但宝玉说的也对,向来贤妻美妾,孔氏若这点子事都受不住,贤也有限。
  沉吟了一会,她点头:“那便这样。一个通房不好看,索性将玉钏儿给了你。”
  宝玉直似吞黄连,他不敢打发掉晴雯,是这丫头死心眼,吞金上吊等闲事。再来一个玉钏儿,自找麻烦呢,等不到大婚就后院起火!
  于是他重重摇头:“通房是主母管,玉钏儿折了对不住太太。再则金钏儿那事,我心里总有些不安。她们娘在太太跟前得用,以后给玉钏儿配个管事,岂不稳妥?”
  王夫人浑不在意:“玉钏儿若似她姐姐那般蠢,折了也就折了,左不过配奴才,孔媛还能将她打杀了?”
  宝玉笑道:“老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儿向做最坏打算。定要添个通房,绮霞现成。”
  王夫人心道这些年你正眼没看过绮霞,搁你屋里不过是摆设!嘴里道:“不急,没有刚说亲便添通房的理,总要过个一年半载。月中你寻个由头往庙里住两日。”
  “往庙里住两日的由头”不必寻,宝玉心知假妈妈是告诉他文订在月中某天,按礼他这当事人得避开。他不由担心文订搞太大,笑言:“庙里不去了,儿住够了,到时会友去。太太不知这两个月儿受的罪BLaBLa……”
  王夫人神色渐冷,一张脸板的似木板,文订聘礼大婚她一样不想将就,恨不能遍告亲友得娶天下文士仰慕的清贵女。宝玉的话揭开她一直不愿细想的事:贾珍父子肆意挥霍,宁府祖库还余多少银子?皇家追讨欠银时,宁府还不起,荣府能不分担?那是老贾家的族长一枝欠皇银,家家要分担,荣府排第一。
  宝玉察颜观色,缓缓将与琏二的合计道出,言:“琏二哥有句话说的好,我们‘过里子不过面子’,不能为面子被那起子不知收敛的亲戚拖下水。孔家清贵,向是克己复礼,应不会太过在意场面上的事。不若儿去向座师讨示下,看孔家内里怎么个意思。”
  王夫人苦涩道:“委屈我儿!不知死的下~流东西,家中上祭那会,便在天香楼聚世家子饮乐,以为去了家庙至多往水月庵问柳评花,竟在寺中肆意。抬头三尺有神明,祖宗们看着呢,仔细天雷劈!”
  宝玉不想污了铁槛寺众僧清名,笑道:“他们只在居士院尽兴,和尚难以狠劝。只铁槛寺说是咱们的家庙,现如今外间居士常往,少不得看见。”
  王夫人气得心口疼,假石头继续拨火:“这番珍大哥说修祖坟,不知要修多久,宁府关门守制,必会遍召‘至交弟兄’斗鸡走狗,宰猪屠羊等闲事。老爷实诚,怕是得给老爷提点一二,莫往那边去。”
  王夫人哼了声,下巴微扬傲然道:“不会请老爷,你老子去了,他们如何尽兴?再则老爷起复在即,哪有许多闲功夫!”
  。。。。。。。。。。。。。。。。
  政老爷的腿伤终于好了,终于要起复了。宝玉不免悬心,问假妈妈,王夫人也不清楚政老爷将官居何职,只知是去礼部。
  宝玉心知假爸爸不可能回工部,皇上亲提的品级,无缘无故降不了,而工部最高五品,非政老爷所能当。户部刑部兵部等等,政老爷更干不了,也就礼部貌似还合适。但礼部琐事繁多,政老爷不通庶务搞砸了,罪名可大可小。
  是夜假石头难以安眠,次日便奔去找张师兄:该驸马虽不为官,消息灵通,说话又直。再则今儿是七月三十一,明天才休沐,他找不到座师。
  果然张明同一找一个准,人家正在公主府与娇妻吟诗作对。
  或许因为对婚姻期待值太低,张筒子婚后过的还不错。安和公主“外柔”合了该古板的脾胃,“内钢”制住一众嬷嬷。以安和公主之得宠,嬷嬷们也不大敢拿捏她,张驸马得以长居公主府,无需贿赂嬷嬷才能夫妻相会。
  某只扰了人家夫妻恩爱,张驸马大度地不予计较。对小师弟疑惑自己如何有幸成为孔家的毛脚女婿,张师兄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这几年官场起伏动荡(皇上经常性抽风),孔二姑娘许给哪家都似孔家在站队,又不能再拖(孔二姑娘高龄十四),贾桂圆便成了不错的选择:虽为勋贵之后,父为文官,还是纯臣(政老爷步了当年敬老爷的后尘,文官武将都不乐意睬他)。贤德妃嘛,用张明同的话来说:“圣上登基后所出子女,母皆位卑。”即本就韶华不再的贤德妃不可能生下子女,即孔二姑娘嫁给贤德妃的胞弟,以后不会涉入储位之争,只是孔家向皇家示好。
  至于政老爷起复后的官位,假石头的另一位师兄就在吏部,准确消息:礼部监礼官,专事监礼“修缮古籍书”,将去和梅翰林做伴。
  现今太平盛世,盛世修书,朝廷十分重视古籍书的修缮,此为翰林院常设活计,派给坐冷板凳的翰林们干。因为这活计不可能出功绩,修的再好也能挑出一堆毛病,动辄受责。礼部管皇家及朝堂方方面面的“礼”,派官去监礼修缮古籍书是以视重视。因这种官太憋屈,一般是初入礼部者去见习一番,熬一到三个月。无新官至,派坐冷板凳的去受罪。贾存周不用受罪,他非科甲出身,不能参与修缮,也就当尊泥雕木塑长任监礼官。张明同宽慰:“即便出了大失误,责不到令尊。”
  假石头感激涕淋,假爸爸能有这份美差,不用说是师门和孔家安排的。而政老爷以前能在工部安全地坐冷板凳,一半祖荫一半王子腾之功,不然早完蛋了,绝不可能像高鹗续文中写的那样官运亨通。
  高鹗本身是清朝官,却胡乱美化古代官场。古代官场比现代官场危险多了,现代官场自己不找死,顶多爬不上去或丢官。古代官场说是生死场一点不为过,很多时候不是你想不站队就能不站的,智商与情商缺一不可,还要运气。张明同比政老爷强多了,张家都不放心他入官场,宁愿送给皇家当东床。
  师恩如海,次日假石头捧着厚礼,P颠颠去拜见座师。
  吕座师慈眉舒展捻须微笑,告之孔侍郎相看过某只多次,答题挥毫皆看过,还看到过某只射箭脱靶、执礼失仪。
  假石头汗滴滴,依稀恍惚好似是和一位中年人多次照过面,座师没介绍,他也就以为不是什么紧要人物。因其所处位置总在他可上前行礼的距离之外,以至招呼都没有打过!倒是对“孔翰林”留下点儿印象,那是在张明同与安和公主的婚礼上,后面有人耳语“那是孔翰林”,但究竟哪位是孔翰林并不清楚。
  吕座师甚是开心,小弟子太有意思了,竟令他油然升起为父情怀。他的入室弟子中,只有这一位是父在、父慈,父为官却因资质无以给子助力,做的最给力的事,是将子之婚姻托给子之师门。说起来人有这点自知之明,也够安身立命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吕座师细加提点某只“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文士女婿”,诸如不可急着去拜见泰山,最合适的时机是腊月送年礼时亲至,在冬至前。原本中秋节也行,但刚订亲太过急切。重阳节不是好时机,重阳敬老,孔侍郎未到半百……
  假石头学问大涨,看座师说来说去,总没说到文订礼该如何办,厚颜问询。
  这是亲长办的!吕座师十分无语,咳嗽一声,反问:“你说呢?细想想。”
  假石头愁眉苦脸使劲想,终于灵光一闪:“按、按制办?”
  吕座师掀掀眼皮:“令尊在礼部为官,你岳丈也在礼部为官,能不按制办?等着御史弹劾么?”
  假石头恍然大悟,起身深深拜谢恩师,兼背冒冷汗——若由着假妈妈大肆张罗,孔家或许临阵退亲。
  吕座师不乐意受谢,鲜有地夸下脸,补充道:“男家五品制,女家从四品制。你还没学到,去问张驸马。”
  宝玉表示自己倍而识趣,麻溜告退。谁让“礼”太烦人,座师大人从一开始就拒教礼,推给了勤勤恳恳的张师兄。
  吕毅中错估了小弟子的水平、呃,是错估了张驸马的蛮横:该背的宝玉早背完了,欠的是深入理解、触类傍通,以及实操时的准确度、熟练度、自然程度。因而所以,某只无需也不敢去公主府讨骂。
  天气尚炎,为见师时保持仪表,假石头是坐青幔小轿来的。窝在微颠的小轿中,他心中一片茫然,仿佛是紧要事落实了,他才能放任自己茫然一下。
  对未婚妻,他毫无想象一下的兴致,那只是一个符号。若有人指责他卑劣地误了一个女子的终生,他一定嗤之以鼻。他觉得惨的是他才对,有着21世纪灵魂的他,要与了无感情的女子行“周公之礼”,和牛~郎有什么区别?他想“无”赌他活不过二十岁,应将婚姻算进去了,赌他能不能逼迫自己低入尘埃以求活命。
  为什么他不能拖到十七八才订亲?因为探春要出阁。
  探春为什么要早早订亲?不极早抓住机遇,探春有可能被送去什么王府做侍妾,尔后给荣府雪上加霜,导致他丢了小命。为什么订了亲的探春不能拖到十七八才成亲?因为要哄好柳湘莲,令之心甘情愿帮他将私塾办好。
  他如此在私塾上下血本,不是如他鼓吹的那样,以后出一堆官,与他守护相望,再创贾家辉煌。呸,他没那么大野心!只是保他自己的小命罢了。
  治学在古代是大功德,贾家私塾不只有贾家子弟,还有外姓学子。实际由他掌管的家塾办好了,他就有清名,衙门定罪时会看在这点上从轻发落……其实他对荣府不被抄、阖府不入狱并无信心,只是拼命朝好的方向努力而己。
  活着,一切只为活着。他不由一阵悲凉,如果没有返回21世纪的大烧饼在前头吊着,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莫名的,他竟觉得21世纪的一切已遥远如梦。或许这就是红楼世界的可怕,风刀霜剑严相逼,处处陷阱,很容易让人消沉、沦陷……
  

☆、第133章、夏接秋:赖嬷嬷尤氏智能

  
  假石头有个天大的优点:再多悲秋伤春,饱睡一觉就能丢脑后。若非如此,在21世纪他干不了销售工作,那是最作践人自尊的行当,弯下腰才能从人腰包里掏到钱,且很多时候跪下来也未必能签成单,神经不大条哪干得了。
  他也没功夫哀叹自己的不幸,八月初三是贾母生日。虽非整生日,前阵守孝、紧接着的是贾孔两家文订,故此王夫人想借贾母生辰大办一场,毕竟文订不好请太多亲友。
  所幸老太太不乐意请客:黛玉订了亲,惜春守孝,巧姐儿年岁尚稚,探春并客居的亲戚家姑娘们统统订了亲,替谁请?她老人家才不爱那起子闹的人头疼的虚热闹,只喜与自家儿孙乐和,外客省了!
  说“自家人”,荣府近傍枝尽在其中。男丁不提,仅老太太喜爱的女孩儿们,十岁往上没订亲的府外族亲姑娘十多人,加府中的姑娘们二十多人,再加陪姑娘来的母嫂婶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