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宝玉战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宝玉战红楼- 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闲言不述,转眼贾瑞的得意大作派上用场——政老爷告诉某只,因王子腾累上保本,金陵应天府贾雨村进京陛见,候补京官缺位。宝玉不敢指望贾雨村知恩图报将来拉自己一把,现眼前却可指点一下八股文。于是挑了贾瑞的不搭界八股一篇、神瑛侍者写的最上路的不搭界八股一篇,自己写的准备用来舞弊的一篇。
  文章挑出来,呈给贾雨村却不容易。贾政因四年前王子腾对贾雨村的评价心存看法,吩咐宝贝儿子不得与此人接触。
  说起来政老爷是有些迂,但做此决定却有深层次原因:王子腾直指贾雨村“贪酷”,偏偏一再保举这么个贪官加酷吏,过世的妹夫林如海也保举贾雨村!这代表什么?贾雨村其人太可怕了!他只希望自家儿科举晋身,没想过要儿子险中求富贵,平安稳当地干一份皇差有什么不好?他自己这辈子虽有些憋屈,一点儿危险都没有。
  假石头很能理解假爸爸的心情,却不觉得贾雨村有什么可怕,无非目光短浅的寻常人一只,“贪酷”也只是寻常人的贪婪与残酷,大奸大恶没资格挨边,在林如海、王子腾面前,贾雨村是一眼便能看到底的庸常之辈。
  奈何这些话他没法对政老爷说,只好请张若锦帮忙。
  张若锦不知道政老爷不许宝玉见贾进士,自是一口应承。
  他本是政老爷的长随,旧友大把,很快传来消息:雨村先生三月一号至荣府!
  贾雨村怎么来的这样快,从金陵穿过来的?
  人家二月初就抵京了!其时荣府大受排斥,文官中也有欠皇银的,同样排斥荣府。贾进士欠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偶感风寒”省了访亲拜友。当王子腾升官圣旨一颁,他发现自己大走眼:贾家宫中有娘娘、前朝有高官,还有后继的麒麟子们,贾宝玉十岁连过县试府试已罕见,贾兰后来居上,年仅八岁就考过了县试,可谓开国以来第一人。且贾家一年三个过县试,百分百转向书香之家!于是忙不迭投拜帖。
  贾进士的拜帖提及他曾是忠勤侯之女的蒙师,入京后闻忠勤侯已仙逝,他的夫人和女儿想过荣府探慰林小姐。
  贾政无法回绝,还得告假亲自接待“送夫人女儿过府”的贾雨村,总不能让外人认为他不认同已故妹夫和活着的内兄双双保举的人。
  贾政很憋屈,思及宝玉赴金陵时曾拜访某伪君子,认为是自己少吩咐一句的原故,现在伪君子常居京城,可不敢忽略,于是特地告诫嫡子。
  政老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又少吩咐一句,导致宝玉在书房前与贾雨村巧遇!
  这事怪不得他,向来宝玉晨昏定省才至书房,他哪会想到学堂上课时间宝玉跑来。偏还没法怪宝玉,儿子手捧文章,显然是有了得意之作,克制不住兴奋送来给他过目。
  伪君子是进士、官级比他高,且对他的嫡子欣赏有加,没法不给伪君子瞧瞧。
  贾雨村相当重视三篇风格迥异的拙作,拿出看家功夫予以点评。
  将其之乎者也的长篇大套翻译一下:神瑛侍者之作有灵性,但这种文要看考官,欣赏的会给高分;某只自己写的中规中矩,任何考官都会给个中等偏上分;贾瑞那篇虽看着不错,却是别人的陈词老调,顶多得个中等。
  贾进士不知道仅一篇是某只写的,很肯定地说某只可下场一试,且提笔为那篇能得中等偏上分的做了些修改。话说也只有这篇能改,贾瑞的文无修改价值,神瑛侍者的文采不是他能望其颈背的,没得露拙。
  贾进士改过的文生色不少,政老爷被迫领情,恩准宝玉一块用午饭。
  这餐饭菜肴虽丰,一只清客都没请,只有他们三个。饭罢用茶,宝玉就那篇改过的文章“展开”请教,实际上是请教考题,院试三天不可能只考一篇八股,内容多着。
  贾进士自是纵横驰骋,这一刻某只无限感激脖挂五彩石,他没有过耳不忘的本事,五彩石有,一会用笔录下,特么过不了院试找根面条上吊!
  一路说到晌午,娇杏夫人携女出了贾母后院,使仆来传话,贾雨村方“不经意”说起他“三月六日送女出阁”,盼政公夫妇和宝玉世兄能赴宴。
  政公恼火,请人赴喜宴应提前一个月发请柬,不然如何准备贺礼?再则他不知道雨村之女是甄英琏,很有些不屑:堂堂官宦女嫁入商家,可见贾雨村之贪!不过此人能不贪公款便是幸事,否则为之荐官的自己、保举这家伙的王子腾都要受牵连。罪若太大,死了的林如海都不得安息,会被削爵加罪。
  却说当晚定省,宝玉领着贾兰、贾环、贾琮一并往贾母上房。
  现在年已过,黛玉又早出了热孝,复往贾母身边承欢。这会黛玉及三春齐聚上房,交头接耳品贾雨村之女舟归之诗。
  “舟归”是英莲的字,贾雨村得意地以此纪念他从薛家船上劫回英莲:贾舟归,“假舟归”,借别家的船归来!同时将其本名一隐了之,甄贾王薛四家都不爱听到“英莲”。
  原著中对英莲学诗有大篇描绘,其师为黛玉,如今换成贾雨村,不知成就几何。某只好奇地从惜春手中抓过来,这是英莲今天观惜春绘画而写的七绝:“烟水青山绿指尖,画春不觉被春缠。虫鱼花鸟来和韵,夜枕墨香浮梦边。”
  某只赞了声“好”,甭管脂粉味什么的,反正他写不出。又观英莲送给黛玉的七绝,这首不是新写的,是北上途中舟行运河时所写:“春雨春风今会齐,依依袅袅过长堤。赤橙青绿黄蓝紫,借道人间来斗奇。”某只失声赞叹:“好!”
  另几只亦争观,惊呼:“了不得,有易安之才!”
  黛玉摇头:“非也!易安之诗多愁苦,舟归之诗阔大宽宏,又不失女儿灵秀。”
  宝玉好不诧异,这话湘云说才对,黛玉不是只喜哀怨凄婉的花间诗吗?
  但见黛玉小脸生辉、足尖踮起、双手上扬,一身素白的缎袄领子和袖口缀着兔毛,好一只萌物啊!这是多愁多病的林妹妹?被穿了吧?
  大概他的目光太呆,贾兰扯了下他的衣摆。
  惜春扑哧一乐,成功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贾母问她瞎开心个什么,惜春两眼一斜:“我看到好大一只呆头鹅!”
  贾母看金孙一脸尴尬,忙解围:“就你眼尖!你们几个小子听仔细了,舟归丫头眼见出门子,可不敢拿着她的诗往学里说嘴。”
  几只小子连声应了,黛玉又摇贾母的手臂,说湘云定会喜欢舟归的诗,要贾母将湘云接来结个诗社,一块给舟归准备贺礼(孝期女虽不能赴宴,送礼可以)。
  贾母笑点头,其实是虚应,贾政不敢开罪贾雨村,她才不在乎,什么玩意儿,拖到这会才来请客,还要两位侯小姐准备贺礼?发梦!送点面子礼足矣。
  却说贾雨村早就心存鸿浩之志谋做京官,义女嫁的是京中皇商,虑及世无不透风之墙,没隐瞒义女幼时被拐之事,只隐去英莲原姓甄,以免夏家不知死活攀甄家。然大媒冷子兴何许人也,早估到某女背景不一般,否则贾雨村会收一个失了名节的女子为义女、还周详地为之找合适婆家?故此对夏家略做了提点。
  夏家能娶到官宦女已是喜出望外,得此提点更是上心,一场婚礼办的着实热闹,遍请亲朋,惟没请同为皇商的薛家。
  薛王氏不知“贾大姑娘”即英莲,当初贾雨村是判英莲归其姑苏外祖家。于是认为夏家轻看薛家孤儿寡妇,越发下决心要娶勋爵女为儿媳,让一帮不长眼的看清薛家份量!
  这会贾家玉字辈出了冢妇大功,凤姐也出了双月子。
  往贾母跟前请安的头天,凤姐便哀泣自己未能在秦氏丧期尽心,说要带迎春去铁槛寺给秦氏上香。贾母思及迎春及笄时在孝期,竟连女孩最重要的及笄礼都没办,难得亲嫂子挂着她,当即恩准,并要凤姐将探春、惜春及黛玉都带上:黛玉虽在孝期,往庙里上香不禁,三月春光正好,嫂子带着小姑们踏踏春。
  宝玉要考院试,人也小了些,送女眷们赴铁槛寺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在贾琏身上。
  去庙里上香要挑一个好日子,不但要是黄道吉日,还得天晴,否则踩个毛青,如此拖到十号方成行。
  不年不节,大清早上路,自是一路顺顺当当。至庙宇,“巧遇”也来上香的薛家三口,还有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的夫人陈刘氏,及陈大姑娘。
  陈刘氏是带着嫡女上香求婚事顺畅,看到黛玉忘了主因:忠勤侯之女的嫁妆光是压箱银就有五万俩,做儿媳多好!虽说凤姐儿不能在林姑娘婚事上做主,却是贾母跟前红人,当下可劲向凤姐献殷勤。
  凤姐别有用心欲拒还迎,于是回程时三家一块走。
  大地染绿,阳光明媚,途中往某庄子打尖。
  宝钗只比迎春小一岁,两人“颇有话说”。许是春光太明媚了,两人说笑着往池塘行,尔后迎春一个“不小心”掉落水中。
  北地三月春寒仍陡峭,丫环婆子们吓的尖叫。尔后生性莽撞的薛家子情急跳入深仅及膝的池塘,英勇地将迎春救了上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迎春MM,你咋这么不小心掉水里了?
  

☆、第60章、迎春订婚皇恩再降

  
  薛蟠乃好~色之徒,原对娶什么“公府千金”了无兴致,不就是贾琏的妹妹?贾琏虽说长相不差,若穿女装不如薛家的烧火丫头!奈何寡母鼻涕一把泪一把,只好认命,心的话正妻搁一边摆着,娶一窝美妾!
  或许是期望值太低,见到真人,蟠大呆一颗少男心直似要跳出胸膛!
  话说贾家人本就是江南种眉清目秀,迎春之母又是得赦老爷青眼的美妾,贾二姑娘的长相岂能差?这几年有凤姐嘘寒问暖,不知不觉间将木头味去了大半,余下温柔和顺,精心装扮下腮凝新荔、眉弯秋水,真个“金闺花柳质”!
  你说黛玉比迎春美多了?喳,她才十一岁身量未足,迎春十五岁正当花龄,且黛玉在重孝中,戴着遮脸帏帽。惜春更是萝莉一枚,探春刻意丑化自己。陈大姑娘嘛,她若不是长相抱歉,陈刘氏会带着她来庙里上香?注意,她不是求姻缘,是求“婚事顺畅”。该闺秀已订婚,未婚夫是镇国公之重孙,风闻自订婚牛家小子便闹牛脾气,通房收了七八个。
  众“丑”陪衬下迎春一枝独艳,蟠大呆瞄着久待的机会终于将美人揽入怀、抱上岸。
  迎春裙裾污秽,上半身清爽,越发似水中莲、花中仙,又因被陌生男死抱不放,羞急交织之下脸白脸红双眸含泪。
  蟠大呆无限激动:“好人儿莫怕!爷娶你!爷必将你当祖宗娘娘……”
  话未完挨了贾琏一脚,伴怒斥:“休要轻薄我妹!爷将你个狂徒揭了皮!”
  薛狂徒这方想起在演戏,放开美人嘿嘿傻笑,丫环婆子们赶紧拥着迎春往主屋去。
  黛玉、探春、惜春及陈大姑娘没跑远,带着丫环婆子们在主屋前的晒谷坪上玩,见状吓一跳。探春只知今天是借上香为迎春相亲,看到陈刘氏,以为是门当户对的陈家,迎春当众出丑,婚事岂不泡汤了?旋即她发现宝钗不见影,立即逮住走后面的丫环问究竟。
  宝钗仍在池塘边,她倒是想跟后头照应迎春,又不敢丢下哥哥。庄里人探头探脑的,贾琏会不会为装样真将自家哥哥揍一顿?当下恨铁不成钢地横了傻哥一眼,施礼赔罪:“琏表哥息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