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保安团- 第4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卡尔逊觉得郑卫国似乎有些狂妄了,不禁眉头微皱,疑惑道:“那您打算具体怎么做呢?”
  郑卫国拍拍手,喊道:“拿上来!”立马有士兵端上来一个盘子,上面放了一盒青霉素、一具显微镜,还有培养皿等试验用品。
  “这是我们特制的一种药品,嗯,你可以叫它太行牌消炎药,对于消除感染有奇效,还可以治疗大部分因为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郑卫国简单地解释了一下,又让工作人员给卡尔逊上尉现场演示了一番。实验表明,青霉素确实具有非同一般的杀菌能力。
  卡尔逊有些不敢置信,又亲自动手做了几遍实验,这才确信冀中方面确实掌握了一种神奇的消炎药。不过他对这种药品的前景并不是很乐观,因为任何一种药品从研制到推广都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而且这种药品还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很难得到西方人的信任。
  事实上也是如此,历史上青霉素开始生产之后,并没有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直到战场上出现大量伤口感染,又缺乏有效的消炎药,青霉素的地位才逐渐提升。这也是苏联人对青霉素无动于衷的原因。这个时期的英美比苏联还保守,很难想象他们会很快接受这个东西。
  郑卫国这才意识到,当初能把青霉素卖给德国人是多么的幸运。类似苏、德这种举国体制,只要当权者认可就行。换作民主国家,政府肯定不会亲自出马推广一种药品的,哪怕是青霉素。
  沉吟片刻,郑卫国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对卡尔逊说:“卡尔逊先生,我现在需要你的帮助,看在五亿人民的份上!”
  卡尔逊愣了一下,耸耸肩,幽默地说:“郑,你不会是想让我帮你卖药吧?你是知道的,我可是一名军人!”
  郑卫国点头说:“嗯,我当然知道。为了对你有所补偿,我打算把青霉素所获利润的一半分给你。怎么样,这可是一笔大买卖!”
  卡尔逊吃了一惊,随即笑道:“郑总司令,我跟你们中国很多将领接触过,你是我碰到的最独特的一个!”
  郑卫国好奇地问道:“怎么讲?”
  卡尔逊接触过很多中国将领,评价也很经典。比如他曾说八路军朱总司令有三种伟大的品格:罗伯特?李的仁慈;亚伯拉罕?林肯的谦恭;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坚强。当他在夜里在总部大院和朱老总坐在一起吹起口琴的时候,使得史沫特莱相信他对朱德已经产生类似于父亲的感情。
  还有。他对129师邓政委的评价也很有趣,认为“他的头脑像芥末一样灵敏……”当时大家都普遍认为邓政委的个性比较强硬,没听谁说他灵活,卡尔逊的评价显然有其独到之处。特别经历改革开放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个评价无疑是非常有见地的。
  卡尔逊想了一下,说:“你有一颗做生意的头脑,什么都像拿来交换。这一点像我们美国人,对,就是这样。”
  郑卫国故作遗憾地说:“只是这样吗?我还以为会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自信、有远见、坚忍不拔。等等一大堆高贵的品质!”
  卡尔逊哈哈一笑。说:“这些品质在我们美国人身上很常见,只能算普通,所以我就没有特别指明!差点儿还漏了一点,我很欣赏你的幽默感。”
  郑卫国笑道:“卡尔逊。你看。这就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大概是一见如故。卡尔逊最终答应了郑卫国的要求。不过他现在还是美国海军的现役军官,卡尔逊打算先帮郑卫国申请专利,然后委托朋友代为生产、销售。此外。卡尔逊对冀中方面研制的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等武器也很感兴趣,决定带回去美国请武器专家研究了一下。
  与美国人搭上线当然是好消息,可惜福无双至,又传来一条坏消息,有如一瓢冷水当头泼下。德国政府表示油田资料换武器的计划必须要暂时中止,因为日本人已经多次抗议,他们不能不顾盟友的感受。虽然战争不全靠装备,但没有这些装备冀中的实力就要大打折扣。而且郑卫国原本打算靠这些武器拉拢分化华北的大小军头,现在看来也是不可能了。德国人这一手简直是在掐冀中的脖子。
  程政委怒骂道:“不能不顾盟友的感受,这帮孙子,缺石油的时候怎么不说这话!”
  郑卫国苦笑道:“国与国之间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衡的利益。唉,都怪我大意了!”
  这件事情郑胡子确实有责任。本来按计划,油田信息是要逐步透露的,但郑卫国为了在日军发现绥远通道之前多运一些物资,上一回提供的信息就比较多。希特勒元首一看,嚯,这么多油田,欣喜之余对于油田的需求就没那么迫切了。而且小胡子有个很狂妄的方案,认为可以“以战养战”,通过战争夺取英法控制的油田,以弥补帝国对石油的要求。
  现在郑胡子提供的这些油田信息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德国的需求,但是发动一次战役已经足够了。小胡子认为只要及时拿下罗马利亚的油田,他们的石油就完全够用了,没有必须继续接受中国人的“勒索”。所以这次小日本一抗议,元首立马把责任推在商业公司头上,并单方面中止了交易。
  不过事情也没做得太绝,德国政府表示愿意再提供一些炮弹和子弹,权当是违约金。原来小胡子的心眼儿也很小,日本人三天两头的抗议让他感到很不爽,便决定借中国人的手教训一下不听话的日本人。
  周参谋长安慰道:“能搞到这么多物资就已经很不错了。绥远之前还积存了不少物资,打一场破袭战还是足够的。”
  郑卫国点了点头,心想暂时只能这样了,又问道:“此次战役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吗?”
  周参谋长忙道:“第四十一集团军、第49军(李杜部)、第35军(傅作义部)、骑兵第二军(何柱国部)、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都已经准备妥当。八路军已经动员了七个旅,卫立煌长官那边也集结了两个师。其它部队,暂时还没有提交报告。”
  郑卫国眉头微皱,问道:“第51军、57军呢?”这两支部队都是东北军,属于拉拢之列,所以郑卫国特别关注了一下。
  周参谋长解释说:“第51军,于学忠军长表示他的部队被日军压制鲁西南,难以与我们协同。第57军正在北上途中,而且据朴炳珊军长之前报告,部队伤亡很大。名义是一个军,实际上只有三个团的兵力,重装备也几乎全部丢失。”
  第57军之前的作战十分悲壮,可以说不比其它任何一支军队要差。但跟东北军其它部队一样,第57军也是常凯申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尽管前后两任军长缪澄流、朴炳珊都是亲中央的。
  自抗战开始以后,57军的112师参加了淞沪会战的江阴要塞阻击战。当时**各部已经从上海蜂拥撤退,日军二十多万大军尾随追击。当时防御京沪一线的部队已经很少,57军就作为一支生力军使用。结果该军112师在江阴一战中打的极为艰苦,和日军激战中伤亡很大,连师长霍守义也中弹受伤。
  稍后,112师退往南京参加了最为残酷的南京保卫战,伤亡极为惨重。112师671团、673团在南京城北长江一线阵地阻击日军,结果两个团基本被打光了。第112师副师长李兰池在率队冲锋肉搏时,在南京太平门附近中弹壮烈殉国,成为南京保卫战中殉国17名将军中的1员。
  第112师在长江以南激战的同时,第111师也在靖江、扬州一线和日军激战,以重大伤亡阻挡了日军进攻的步伐。一番厮杀下来,第111师伤亡过半,第112师减员四分之三,几乎全部打光。
  历史上,这支部队的结局也有些凄惨。缪澄流军长试图与日军妥协,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协议。第111师师长常恩多愤而兵变,后来投向了八路军;第112师师长霍守义因为被日军隔断退路,率部脱离了东北军系统,投靠了汤恩伯。
  霍守义当时说的一段话非常有趣,可以视作敌后战场的真实写照。他说:“在苏北已站不住脚;去鲁南又太远;当汉奸太丢人;当新四军受不了那份苦;建议越过津浦铁路到皖北避难。”
  郑卫国叹了口气,说:“没想到第57军的处境这么差!参谋长,你派部队接应一下吧!”
  周参谋长点了点头,正待答应,参谋处长蔡文治突然匆匆赶来,焦虑道:“出大事了,总座,日军突然向包头发起了进攻!”
  ps:  好吧,前戏终于写完了,接下来大战几百个回合!


 第四百三十四章 装甲突袭

  包头战役结束之后,绥远日军开始全面收缩,向东退到察素齐(今土默特左旗附近),向南退到托克托。傅作义长官也把防御包头的重任交给了第101师师长董其武,自己则返回五原安排后方基地的事情。
  董其武接手之后,将所部101师第303团安排在萨拉齐(今土默特右旗附近)、沙尔沁一线,作为缓冲力量。第302团安排在石拐镇,包头城内只有第301团驻守。此外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在黄河以南,何柱国的骑兵第二军在包头后方修整。第35军的另外两个师,新31师在绥北保护物资通道,新32师在五原休整。
  噗、噗、噗、噗!萨拉齐,第35军警戒阵地,四枚红色信号弹相继升空,在天际划出了几道诡异的弧线。
  按照傅作义长官的命令,少量敌军(兵力低一个大队,没有重武器)试探性攻击,只打一枚黄色信号弹;敌军兵力在一个大队以上,或者出现重装备,打两枚黄色信号弹;日军大举来犯(兵力多于一个联队),打三枚黄色信号弹。此外,如果出现坦克则打红色信号弹,也是分为三个档次。可这回发射四枚红色信号弹是怎么回事?
  包头防务司令董其武很快接到了通报,不禁怒道:“四枚红色信号弹?难不成小鬼子的坦克都跑到包头来了?真是乱弹琴!”说着拿起野战电话,命令道:“快。给我接萨拉齐前沿观察哨所。”
  总部交换机那边传来一丝慌乱的声音:“司令,萨拉齐前沿哨所已经失去了联系!”
  董其武司令又惊又怒,忙喝道:“什么情况!为什么不早报告?”
  交换机那边也说不清楚,董司令没有办法,只好又通过电台联系。为了防备日军突袭,第35军也是做了充分地准备。各前沿观察哨所不仅有野战电话相连,还特地配有电台。电讯员们忙头满头大汗,可不知是怎么回事,电台竟然也迟迟联系不上。
  突然,一部电台传来滴滴答答的响声。一名电讯员忙拿起笔记录。然后迅速翻译成文字。随着电文内容的译出。电讯员突然惊呼了一声。
  董司令有些不悦地说:“怎么回事?”
  电讯员慌忙报告道:“司令,这是驻莎木佳镇的第303团一营发来的,说对面出现大量日军坦克,而且敌人使用了烟幕弹。具体数量无法判明……”
  “莎木佳?”屋内的军官们都忍不住惊呼起来。莎木佳镇在萨拉齐以西30里。也就是说从前线预警到现在。日军已经击穿了长达15公里的防御纵深。而且从莎木佳镇到包头也不过40多公里,照日军这个速度,转眼间就能杀到包头城下。
  董司令一把夺过电报稿。果真是一封求援急电。董司令钧鉴:日军以大量坦克突袭,且施以烟幕弹,具体数量无判明,但确定数量极多,仅凭职部以及303团无法支撑,请求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