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抗战秘档全公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路军抗战秘档全公开- 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下来,他们进行了两次转移都没成功。直到9月7日晚,大队人马再次从沟里出发,第三次从敌包围圈的一个缺口往外突,趁夜色急行军,才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包围圈。突围后,聂荣臻与2军分区司令员郭天民取得联系,命令架起电台与中央联系,报告了几日来的情况。毛泽东接到聂荣臻的电报顿时长舒一口气,心总算放了下来,便命已渡过黄河的小分队返回。
  罗文坊率部吸引敌人,不时给敌人以打击,军区转移后,他们也机智地甩开敌人,趟过沙河,进入安全地带。
  这一回,杨成武才终于和聂荣臻取得了联系,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聂荣臻指示,第二期反“扫荡”开始。敌人在“扫荡”中遭到了我内外两线的打击,且收获甚微,并不甘心于失败,于9月4日起,又将约4万人的兵力撤到战略要点和主要交通干线上,实施分割、封锁、蚕食。另一方面派2万余人实施奔袭、清剿,光在一军分区活动的敌人就达7;000人之众。杨成武一边指挥部队作战,一边向狼牙山地区转移。狼牙山地形险峻,道路狭窄、易守难攻,一直以来就是党政军民反“扫荡”的依托。一到敌人“扫荡”开始,除了能及时转移到外线的,大多都是朝狼牙山纵深地区隐蔽。过去的“扫荡”中深入到狼牙山深处的敌人不多。
  杨成武把部队带到张家庄,这里离狼牙山还有两天的路程。杨成武利用过去架起的“飞线”,给留守在那里的1团团长邱蔚打了电话。1团本来调去保卫军区,但邱蔚由于生病,就留在了狼牙山,一部分机关人员和少量部队也留在了那里。
  电话一通,邱蔚就在电话里说:“司令员,我一直给你打电话,可是打不通,这里情况非常紧急。”
  “怎么啦?”杨成武问道。
  “我们和敌人从早晨打到现在,敌机轮番轰炸、扫射,在山顶上飞来飞去,炮弹把棋盘陀炸得面目全非。山上被包围的除了有我们之外,还有易县、定兴、徐水、满城4个县的党政机关人员,4个游击队以及狼牙山周围的群众,共计足有4万人。怎么才能组织这些人突围出去呢?”邱蔚急急忙忙地说了一大通。
  “你的病好些了吗?”杨成武问。
  “好些了。”其实他并没有完全好。
  “这样吧,把4个游击队交给你顶住敌人如何?一定不能让群众受损失。你要想尽一切办法阻住敌人的进攻,我再设法给你们解围。”
  “是,司令员。”邱蔚答道。
  邱蔚放下电话,立即重新部署战斗,让两个战士扶着他组织了一个会议。这时已经有敌人上山了,在山路上嗷嗷直叫。山上的群众虽然见不到鬼子,但听到了鬼子的嚎叫声,也惊慌得不行。一个前线剧社的小战士,竟然吓得钻到一块大石头下,又哭又叫。
  邱蔚艰难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说:“大家不要害怕,杨司令员刚才已来了电话,正在想办法给我们解围。现在游击队全部归我指挥,守住各个路口,不让敌人上来。”
  正在邱蔚组织游击队阻敌之时,杨成武又来电话了,他说:“敌情已经弄清。现在,我立即调集两个团攻打管头、松山一带,会把九连山和碾子山的敌人吸引过来,这样,就会把敌人的包围圈撕开一个十多里的大口子,你们就从这个口子里突围出去。”

血战狼牙山(4)
“太好了,我们马上组织做好突围准备。”
  “你们先做准备,要于今夜全部突出去。你们还应该安排一个连,由民兵配合留在山上,让敌人感觉你们还在山上。等这4万多人走远了,再设法突出去。”
  “是。”
  黄昏时分,杨成武派出的3团、20团同时出击了管头、松山一带,日军抵挡不住,便纷纷告急。不一会,果真九连山、碾子山等地的敌人开始调动。到半夜,情报站打来电话,说九连山、碾子山的敌人调出救援,大概空出了20多里的地方。
  杨成武立即打电话给邱蔚,告诉了他突围路线,突围后群众在何处分散、部队在哪里休息,之后又往哪里去。
  突围开始了,三四万人的队伍黑压压一片,往敌人留下的缺口拥去。
  邱蔚把负责警戒的7连叫了过来,让6班和2班站到了最前面。他说:“这三四万人的队伍能否脱险,全靠你们了。你们必须在明天中午12点以前,把敌人紧紧地拖住,不让他们越过棋盘陀。你们的人手很少,但一定要利用狼牙山的有利地形与敌人血战到底,要以一个人抵挡敌人100个人,甚至还要多。”
  “团长你放心吧,我们坚决完成任务,把这些小日本鬼子拖住。”战士们信心百倍。
  看着战士们,邱蔚走上前去,拍着他们的肩膀,说:“狼牙山就交给你们了,交给你们了。”说着,邱蔚的眼圈竟然红了。
  战士们说:“团长,你快带大部队转移吧。有我们在,狼牙山就在。”
  连长也走过来,对6班做了交代,就带着2班去了另一个阵地。主力撤走了,黑夜的棋盘陀上只剩下了6班的5个人——
  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
  趁着月色,大家把团长留下的几箱手榴弹一束一束地捆在了一起,埋在山腰上。
  夜晚,山下火光一片,敌人开始焚烧村庄了。村子里哭喊声响成一片,山上的战士们听得仇恨在胸中翻滚。敌人焚烧村子,就意味着要离开村庄发起进攻了。
  “来吧,来送死吧。”战士们在心里骂着。
  天刚拂晓,山下就响起了枪声,敌人的进攻开始了。敌人不知道山上的大部队已撤离,依然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不一会,大约有五六百个鬼子往棋盘陀方向来了。
  班长马宝玉命令道:“敌人上来了,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在这里,每个人只有5颗手榴弹。”
  战士拧开了手榴弹,子弹也上了膛,等待敌人上山。
  不一会儿,上山的敌人踩响了埋下的手榴弹,随着几声巨响,一些鬼子被炸得飞上了天。硝烟散尽,鬼子又爬上山来。离阵地只有二三十米了,马宝玉一声雷吼:“打!”
  手榴弹一齐朝敌群投过去,炸得敌人东倒西歪。
  敌人的第一次冲锋打退了。
  霎时间,敌人的炮弹密密麻麻地朝棋盘陀飞来,阵地上顿时浓烟滚滚,山石横飞。
  几个战士心里高兴,敌人彻底被吸引住了,这样大部队就可以脱险了。
  “还得把敌人往山上引。”马宝玉命令大家先分散,用冷枪吸引敌人。敌人不了解山上的情况,不敢大部队往山上冲,只是一会炮轰,一会扫射,再派小股部队往山上冲来。
  战士们守住通往峰顶的惟一一条道路,敌人冲上来,就被战士们打了下去,几个战士的枪法还真准,一枪一个,一颗子弹也不落空。
  几个战士已一天没沾一点东西了,肚子饿得直叫唤,嘴巴渴得不行,可他们也只能这样坚持着。太阳渐渐到了头顶,眼看已是中午了,敌人还是没有攻上棋盘陀,在通往棋盘陀的路上,日军已丢下了一具具尸体。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血战狼牙山(5)
战士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在中午12点以前,他们拖住了敌人,现在,他们可以去找大部队了。
  站在通往大部队转移的路口,马宝玉有些犹豫了。这条道自然很安全,但敌人见他们从这条路走,必然发兵追赶,这样会使大部队又陷入敌人的追击之中。在他眼前还有一条道,这条路通往狼牙山的峰顶,路的尽头是悬崖峭壁。
  山腰,鬼子再次发起了进攻。这时,马宝玉提起枪往山峰走去。其余4个人也跟着他上到了山顶上。
  鬼子也来到了悬崖峭壁上,有的被战士们一枪射过去,送了命,有的踩落岩石滑下了山崖。
  就这样,又抵御到太阳偏西。
  鬼子又上来了。马宝玉回头看了看,背后是万丈深渊。
  敌人还在往上爬,马宝玉一扣扳机,枪里已没有子弹了。葛振林也对准敌人击发,也是空枪。
  全没有子弹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的一颗手榴弹。马宝玉把它拿了过来,别在了腰里。
  敌人还在往上逼近,葛振林急中生智,抱起一块大石头向敌人扔了过去。石头翻滚着冲向敌群,砸得一个鬼子呼地一声就下了山崖。
  “砸呀,用石头砸呀。”葛振林喊着,战士们都抱起了石头往敌群抛过去。敌人被石头砸得鬼哭狼嚎,摔下了山崖。
  鬼子见战士们不开枪,知道他们是没有子弹了,又疯狂地冲了上来。马宝玉把那颗手榴弹取下来握在手里,战士们明白了,都向班长靠了过去。
  “班长,拉吧,绝不当小鬼子的俘虏。”
  马宝玉看看战士们,又看看敌人,用劲将这惟一的一颗手榴弹扔向了敌群,在敌人中开了花。
  战士们趁敌人退下去的一瞬,把枪举起来往石头上砸去。此时几个战士都留下了眼泪,这些枪是他们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跟着自己打了这几年的仗,但现在绝不能再落在了敌人手里。
  敌人又冲上来了。马宝玉把葛振林拉到一边说了句什么,就蹲下身,拿出一个小本子放在膝盖上写了起来。
  写好后,几个人围在了一起,马宝玉说:“同志们,我和葛振林同志都是共产党员。以前,我和葛振林同志对你们几个的照顾都不够,这次战斗证明你们已具备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今天,我们都要牺牲了。将来,如果战友们能找到我们,他们会在我的衣袋里,找到我们俩介绍你们三位入党的介绍信。现在,我们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向党表示忠诚吧。”
  说完,他转身大步走向悬崖,挺起胸膛,纵身一跳。
  战士们也跟着班长跳了下去。
  敌人终于上到了山顶,但是发现山上竟空无一人。一个鬼子军官跑上前来,又转过身去,对着其他鬼子吼叫了一句,鬼子们一个个跑到悬崖边上,向着悬崖三鞠躬。
  战士们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英勇牺牲,葛振林与宋学义被树枝挂在悬崖上,后被群众救出。
  日军的大“扫荡”给根据地带来极大的损失。敌人的手段惨绝人寰,烧、杀、掠、抢、奸,无恶不作。仅此一次“扫荡”,就使北岳、平西根据地缩小4;000多平方公里。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激战黄崖洞(1)
站在悬崖上,战士们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敌人已经冲上来了。他们誓死不当日军的俘虏,一声高呼,纵身跳下了百丈悬崖,以身殉国。
  1941年秋天,大地一片萧杀。到11月初,太行山就降下了第一场雪。在下南会村,八路军北方局会议正准备召开。彭德怀、左权、刘伯承、*、李大章、罗瑞卿、蔡树藩、李雪峰等,都来到了这个小小的村子里。彭德怀作了《敌寇治安强化运动下的阴谋和我们的基本任务》的报告。他说:
  “最近一段时间,敌我斗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敌寇玩了许多新花招。但是,我们的许多机关,包括我们八路军总部,未能及时识破敌寇这一新阴谋的严重性,因而在斗争中表现出了许多缺点,甚至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使某些地区遭受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会议持续了三天,明确了新的对敌斗争方略。就在第三日黄昏,突然有紧急情报传来,黎城日军出动2;000余人,直扑根据地中心,此时离开会的南会村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