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 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事 全- 第2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而皇太后皇后同各贵女贵妇们在偏殿,以珠帘相隔。

    另一宫娥笑着说:“皇上亲点了来的,除了敬王府的明柔姑娘,就是墨紫姑娘了。不若就让你们俩相邻而坐,作个伴?”

    墨紫一听,连忙摆手,“两位姐姐折煞我了。我随家兄来凑个热闹,连皇上的面都没见过。这牌子,是家兄的上官瞧我爱玩,怕兄长管手管脚,才借我的,就一晚上。姐姐们可得帮我守这个秘密,免得连累了大人。我兄长不过是四品官,父母又早不在了,无亲无族,我实在不能同那边的郡主小姐们相提并论。姐姐们好心肠,给我安排个最偏最不引人注目的位置,我就等着吃过饭去逛园子了。”这番说辞,实在算不得说谎。

    两宫娥难得见这么亲切的姑娘,彼此莞尔一笑,将靠门最近的一张桌安排给她。有大红柱挡人泰半的视线,虽然身后就是进入正殿的一挂珠帘,横竖背对着,来来去去又多是宫女太监。

    其实,这样的位置又叫冷桌。知道的,都不愿意坐。今晚上可好,有人坐了,还一脸挺开心。

    但无论如何,遵照某人的吩咐,她们俩跟着坐下,随侍她身侧。

    墨紫以为自己是最迟的,没想到,后面又来了些女子,且一个比一个排场大,侍女从三四人到七八人不等。

    她身后的宫娥轻声报了一串名,不是某某世家的嫡大小姐,就是某某公侯的嫡儿媳。萧明柔便在其中。

    墨紫留意到,萧明柔进来时,几乎殿里的每个女子都在看她,多是艳羡。毫无疑问,她的美雍容华贵,举手投足温柔似水,行而端正,坐而娇娆,全然贴切于皇家人的气质和精神要领。萧家希望她能入宫为妃,大概宫里人也这么想,因此说到萧明柔,宫娥肃然起敬。

    萧明柔带了四大丫头,其中两个是王妃身边的,墨紫有点印象。

    “现在进来的,是清池郡主武幽燕。”宫娥说道。

    这个名字,墨紫记得。对方是郡主,却也是元澄给霍八下圈套中无辜的小白兔。她立刻看过去。

    巴掌大的小脸,明眸嘴唇,肤雪颊粉,张望之间神情好不灵动。发堆螺髻,金冠镂空串金线雕牡丹花开,一身八宝彩翎朝霞衣,鞋镶蓝红珠。大袖当风,但闻金击玉,清脆中听。

    当日这位郡主若穿成这样去望秋楼,霍八便是再色迷心窍也不会上前调戏。墨紫心里想着,就看武幽燕在萧明柔上首坐下,和萧明柔笑着说话,显然相熟。

    墨紫在敬王府里没住过几天,自然不知这两人是知心好友,时有往来。

    武幽燕进来后,殿门就下了风帘。然后,皇太后,皇后带安明公主和长明公主上主位,各人殿中行过跪礼。音堂起琴声箫笛,司膳的宫女们开始传进酒菜,才终于能吃上年夜饭了。

    墨紫这张桌子实在挑得太好,偏殿那头的国祖母国母压根不往她这儿瞧一眼,其他人更是对埋首专心吃饭的她不感兴趣,忙着和最高领导说说笑笑。

    墨紫这么打算的。早吃完,早溜出去。这地方待得越久,越觉得无趣。

    但,老天爷是不会让她觉得闷的。

    当她吃得七七八八时,一帘之隔的正殿,有人用洪亮无比的嗓音说了句话,让偏殿的女人们全都安静了。

    “先谢过陛下摆下这顿年夜饭,以慰我等思乡之情。酒是我家乡酒,肴是我家乡肴。只是,我大求除夕之宴,实在不是如此枯燥的。”大求,个个都是刺头。不找点麻烦,就没法活了。

    “哦?”“黄大人”的声音,“不知大求的年夜饭如何吃法?”

    “别的不说,男女同殿而庆。夫左妻右,未婚男子左未婚女子右。我知大周礼教甚严,只是寻常已过拘谨,一年最后一日何不放开些。我大求有好男儿,也有好女儿。能干的女儿,如我王湘妃,常伴君侧,帮理国事。大周开国乃女帝,如今却处处束缚女子,真是人心不古。”大求使的声音有些年纪了,但语调有力。

    说冒犯,很冒犯。说无礼,很无礼。但有没有道理?

    墨紫不得不承认,客观上来说,这些话很符合她的心意。但,此老在空口说白话。大求女子虽然比大周的少受约束些,但重男轻女的情况很普遍。他说湘妃参政?大求王不可能会允许。因为他很专制,很**,不会让一个女人左右他的决定。私底下,也许会听听女人的建议,但绝对不会在公开场合。至于所谓的同殿庆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王后也许能坐在王的下首,但其他女子是不被允许和臣子们面对面的。

    如果她记得不错,这声音属于可那家的大家长,也是大求现任大国师可那真地。湘妃就是他最宠爱的小女儿,也是她宋墨紫曾经的闺蜜,可那月湘。

    叶儿说,再不回去,王身边的位置就会被她取代。

    那个她,就是月湘,湘儿。

    如今再听到湘妃这个称谓,墨紫心平气和。早知道了,湘儿对乌延的心思。虽然,知道的瞬间,所受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令她最终决心放弃乌延。当时的她,对这两人觉得厌恶到极点。自己好朋友和男朋友上床,是现代最为狗血的事件之一。她在这两人面前的痛斥,却被视为灰尘一样轻飘。

    一个说,我喜欢乌延,并不影响你和他之间的感情。我嫁给他为妃,他还会有很多的妃子,但国后却只会给你。你成了大求最尊贵的女人,还有他独有的深情,为何要如此小气?我,只求他一点点温柔而已。你我姐妹齐心,助他一统大业,将来千古佳话,你何必当让人骂的妒妇?

    一个说,她是可那真地的爱女,是父王母后为我相中的大妃。如今为了你,我只会纳她为妃罢了。你气什么?她与你情同姐妹,也不会因为我独宠你而心生歹念。她比你懂得使用权术,又有可那家族撑腰,我借她帮你管理后宫,你我一同治天下,何乐而不为?

    最后一面,三人对峙,那两人的话言犹在耳。她曾慷慨激昂,号啕大哭。而今,只有一句真心话:乌延月湘,天生一对

    “久闻大求女子热情奔放,没有几个不会骑术弓术。听可那大人说来,令我真想见识见识。”吴建扬声。

    墨紫惊觉,从过往中回神,暗骂吴建谄媚小人。

    “这有何难? 我大求此次怀揣万分诚意来访,带精于骑射的贵族之女十名,来大周学习风土人情。她们不愿屈就于偏殿,正在雪中等候入正殿同庆新春。我遵大周礼节,沉默至宴席过半,如今冒昧请陛下允准她们能照大求的习俗过这个年。”可那进退得宜。

    如果上回遇到的大求前使是不开窍的骡子,那么可那真地就是大求最好的千里驹。墨紫透过珠帘,看到他直立如松的魁梧身影,有些疑惑。本以为,这次和谈,不过是大求拖延之策,想不到竟然派了可那来。明明不真心,却出重头戏,目的何在?

    “怎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大雪中过年?也罢,今日后半席改改惯例,快去请姑娘们进正殿吧。”皇帝那头说完,这头隔着帘子问皇太后,“母后,不妨叫人撤下珠帘,并合在一处热闹,可好?”

    皇太后皱着眉心,权衡利弊,最终点头,“只是我大周女子名节最重,望正殿各位谨言慎行,切不可唐突不雅。”

    正殿上纷纷应是之声。

    不过,大概不会有大求和南德的人附和。大周虽为最强国,但和其他三国没有主从关系。大求是悍客,他们对大周皇帝尊敬,是礼仪,骂上两句,是嚣张。大周能问他们的罪否?可以。两国开打。

    帘子撤走,加琉璃灯百盏,重新安置过桌子,又在殿前加了五张席面。

    大洲的淑女贵妇们面对这么多男子,尚不习惯;墨紫的位置仍吊在尾巴,尚未庆幸,众人就听咚咚鼓声,由远而近。

    十名身穿鲜红纱罗德,结宝石发辫的少女轻舞而入,纤白天足未穿鞋,一枚手鼓一枚细锤,敲得好不齐声。棰鼓有花穗,随少女们的动作,现出一片缤纷花影。

    鼓声突急,如马蹄踏破冰川。少女们赤足奔到殿中央,跳跃空翻,仿佛一团团火焰流星。

    鼓声骤停,少女中最美的一个凌空而起,纱衣飞成云霞,鲜罗之下,竟是一件孔雀衣,落地铺开雀屏。手上一拧,鼓皮就落了,从里面拿出一个掌大的锦盒。打开,两颗鸽蛋大的凤凰石,紫芒如针。

    “此舞由我大求湘妃娘娘亲授,此宝由我大求王上亲选,向陛下恭贺新春吉祥,一鼓直前,花开常春。”

    她朗声说完,众女双手朝天一拍,穗子便散了开来,夹清爽的雪片,落一地香花。

    真是,美得令人不想眨眼。

第一卷 欺我 辱我 我不忍 第295章 谁来当铃

    第295章 谁来当铃

    皇帝龙心大悦,收下大求所献的凤凰石,赏这十名少女绢帛百匹,黄金百两。

    吴建看得眼睛发直,三四十的老男人了,好像没见过这等活泼的美*女似的,仗着自己和可那都是使臣,开口无状,“可那大人,你大求带了这么貌美的贵女来,莫非是打着和亲的主意?”

    墨紫眯起双眸,这人真是草包。

    可那不笑,肃面看吴建一眼,也不语。

    献宝的那个女子本来正往座位那儿走,听得吴建之言,立刻回过身来,冷傲说道,“我们十人是经过精挑细选才能随可那大人出来游历,只为学习,不为嫁人。即便要嫁,必是我大求最聪明的才子,最勇猛的将军,最高贵的王侯,岂容他国之人肖想。”说罢,不再理会吴建难看的脸色,坐到同行的少女身边去。

    墨紫淡淡看了她一会儿,移开视线。此女是可那的另一个女儿,月莹。虽然与她姐月湘关系不好,不过跟自己的关系也不怎么好就是了。

    按理,每张桌两旁都点了明灯,即便墨紫坐在最后排最角落,只要留意,还是能看到她的。但她桌边的灯莫名熄了,变成她看别人很清楚,别人看她却模模糊糊。

    墨紫满足于现状,目光四处一拐,突然发现,元澄不在那几排的座席中。立刻,引起强烈的疑问——这人呢?

    因为心思全在想这件事,看到萧二坐在对面前排,也只是随意掠过去了。况且,他的出现,原在她意料之中。大求不会就此折腾完的,一定还有后招。大周这面不可能一直退让,总要有萧二这样的人来镇镇场子。至于,能不能镇得住,难说。

    但到酒足饭饱,可那却并未再有动作。她刚以为自己草木皆兵,却听可那下座的一位面生使官拱手开腔。

    “陛下,如今年夜饭吃过,舞也看过,宝也献过,可否允我大求下一个新年习俗?”

    皇帝似乎是真对大求的习俗有兴趣,笑道,“两国习俗差异甚大,不过倒是有趣。不知又是什么呢?”

    “骑马射弓。”可那接过副使的话,“也是男子女子一同进行的。不过,恐怕不适合大周人文,我等自娱自乐一下便可。”

    “可那大人这话摆明瞧不起人。我南德才女甚多,起诗社论古今,能歌能赋,能书能画。当今太后就是出类拔萃的女杰。大周对女子规矩颇多,但我以为,承女帝之统,必有能与你这些贵女一较争锋之女子。骑马射弓,是何难事?”煽风点火这种活儿,吴建不用跟人事先沟通,就能信手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