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外交官: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火中的外交官: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纪实-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凌晨2点,有关同志叫醒我,处理紧急公务,直到清晨。25日上午,我主持使馆有关人员会议,对使馆人员的安全做出相应安排。中午,同一位南斯拉夫朋友共进工作午餐。
  25日0时40分又响起空袭警报,5时20分解除,下午2时又响起警报。
  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在继续……
  南斯拉夫诗人斯米量尼奇《祈祷》一诗中有这样的几句:
  母亲,划着十字
  为家园和这片森林
  为那成长,澎湃着热血的孩子们
  还为那看不清道路
  那路上的行旅者
  祈祷如泣如诉……
   。。

对不起,我们不知道它是隐形的(1)
3月的南斯拉夫应是春光明媚,而今却硝烟弥漫,爆炸声此起彼伏,防空警报撕裂长空,气氛凄厉而又悲壮。
  从3月24日至27日,是美国和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第二阶段,主要目标是南塞的军事设施和防空系统。南军总参谋部宣布,在北约发动空袭后的三天多时间里,北约共发射了2500~3000枚巡航导弹,出动飞机约500架次,袭击了90多个军事目标。从28日起,北约空袭进入第三阶段,主要目标是消灭南塞军队的有生力量。轰炸不断升级,不但黑夜轰炸,白天也轰炸,空袭警报频繁响起,声音撕心裂肺,阴森恐怖。南联盟政府声称,截至31日,北约在南联盟投掷炸弹的威力是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两倍,给南斯拉夫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据俄罗斯国防部统计,截至29日,已有1000名南平民丧生。空袭还迫使800多万居民长期滞留在没有水、电和食品的防空
  洞里。
  南斯拉夫人对待轰炸的沉着冷静是令人钦佩的。晚上在防空洞或者家里躲避空袭,白天照样上班。商店照常营业,物价没有上涨,商品应有尽有。报亭前,人们排着长队买报纸,比往常更加关心国家大事。贝尔格莱德市中心,每天晚上举行烛光音乐会。在北约轰炸的日日夜夜里,音乐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音乐会有成千上万人自发地参加,其中有著名演员、歌唱家,也有政界人士、知名学者,绝大多数是普通市民,也有旅南的外国人。演员在台上唱爱国歌曲,台下随声应和。这歌声形成浩瀚的音河,宣泄着人们的愤懑和不平,激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有人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也有人上台与之辩论。有时也有外国人登台表演。有一次,我们看到一位俄国人上台讲演,他不会塞尔维亚语,就直接用俄语演说,讲完后问大家:“你们听懂了吗?”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听不懂俄语的,但仍然为他鼓掌欢呼。有人打出标语牌,上面写着:“俄罗斯别害怕。”“我们和你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吕岩松采访了一位正在执勤的警察。他对记者说:“科索沃是我们的领土,北约为什么要进驻?当奴隶,毋宁死!即使打到最后一个人,塞尔维亚也不会让步。”
  这位普通警察的话语,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这使我想起二战时的一段故事。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时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会议主席的伊万·里巴尔博士有两个儿子在前线,老大叫尤里察,老二叫洛拉。洛拉受命出访,乘简易飞机前往开罗,他出访的身份是南斯拉夫人民军驻盟国司令部代表,出访的目的是要求盟国方面保证向南军提供粮食、弹药和其他物资。不幸的是,飞机起飞前被敌机发现,遭到敌机连续轰炸,洛拉不幸牺牲。铁托把老里巴尔请到司令部,以十分沉重的心情告诉他洛拉牺牲的消息。
  里巴尔老人的脸抽搐着,他向铁托请求道:“请把尤里察叫来,我希望我第二个儿子能待在我身边。”这又是另一桩无法隐瞒的事了。铁托不得不告诉老人,尤里察也牺牲了。铁托从办公桌里拿出一封信,交给老人。这是洛拉生前写给爸爸的信。信中写道:
  “爸爸,不要流泪,要坚强!我们的尤里察又不是一个人倒下去的——他将永远属于我们最优秀的儿女中的一个。他为祖国献出了生命,为的是使我们的祖国变成一个纯洁、光荣和不朽的国家。他的血不是白流的,他的牺牲鞭策着我们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里巴尔老人悲伤至极。他参加了洛拉的葬礼,在葬礼上他讲了话。他说:“孩子,我也想在你的灵前讲两句话……孩子,我要向你发誓:从今以后,不管为祖国付出多少代价,我都在所不惜!我的孩子,你和尤里察去世,对我这个做父亲的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可是你们是为祖国而牺牲的。我明白这一点。洛拉,尤里察,我的孩子,你们会永远活在我心中。我会沿着你们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
  去……”
  我想,这就是南斯拉夫人的性格,这就是南斯拉夫精神。这也许就是南斯拉夫的民族魂。对这场战争,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评价。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强自立,百折不回,不畏强暴,誓死不屈的精神,应当像暮鼓晨钟,给人以激励,给人以警示,给人以启迪。正像一位南斯拉夫诗人所慷慨吟咏的那样:“即使折断翅膀,心灵也要像羽翼一样向地平线瞩望。”
  如今这场战争同以往大不相同。这是一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战争,这是一场没有获胜希望的战争。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合力对付南斯拉夫,两者相比,无论领土、人口、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有天壤之别,真可谓是大象与老鼠之争。南斯拉夫经过十年的经济制裁和封锁,不但经济凋敝,军事装备也十分落后,同北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战争前景未卜,但是南军还是要奋力一搏。南斯拉夫军队有一批卓越的年轻军官,在弱不敌强的情况下与北约周旋。他们采取的战略战术是:快速机动,分散隐蔽,隐真示假,伺机反击。他们把部队化整为零,以班、排小单位活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更换驻地。我亲眼看到,部队乘机动车辆,在一处驻留休息,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保卫贝尔格莱德的高炮部队有的隐蔽在多瑙河边的树丛里,天色一擦黑,他们又到了射击阵地。南军把坦克隐蔽起来,在别处架起铁板,做出坦克形状,下面生火。北约侦察机误以为真,大肆轰炸。雷达是北约轰炸的重点目标,南军采取捕捉信息,快速传递,及时转移和隐蔽的办法,保存了不少雷达设施。南军与北约巧妙周旋,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对不起,我们不知道它是隐形的(2)
在南军抗击北约空袭的战斗中,可圈可点的战绩要算是击落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了。据南军方宣布,3月27日晚,南军击落一架美国F…117A隐形飞机,该机在贝尔格莱德西北40公里处坠毁。当时南军方报道飞行员被俘。南军总参谋长奥依坦尼奇举行记者会,宣布了这一消息,并且说,请不要问是如何击落的,这是军事秘密。记者也就无可奈何了。
  当时在使团中流传一种说法,称F…117A隐形飞机一般雷达是发现不了的。南军用几乎废弃的陈旧雷达发现了该飞机的踪迹,将其锁定后,用萨姆型导弹将其击中。
  F…117A夜鹰战斗机是美国推出的新型战斗机,它主要采用三种隐身技术,即隐身外形技术、吸被隐身技术和电子对抗技术。按常理来讲,一般雷达无法捕捉到它的踪迹。军事分析家认为,南军采用的是一种名为“塔马拉”的捷克雷达。这种雷达也没有追踪隐形战斗机的能力,但它经过的路线会在“塔马拉”的荧光屏上显示“孔洞”,这就暴露了飞机的方位。据我驻南斯拉夫记者韩显阳称,南军情报部门从某些渠道已经掌握了F…117A夜鹰战斗机飞行规律和执行轰炸的目标,所以设下埋伏,一举发射了30枚导弹,其中一枚击中目标。
  驾驶这架隐形飞机的是美国空军德韦利上尉。当他飞临贝尔格莱德北部上空,准备向预定目标发射导弹时,警示灯显示,他已被敌方雷达锁定。随即他采取关闭通讯系统、降低速度等措施,但为时已晚。一声巨响,飞机坠毁。德韦利跳伞后,立即发出求救信号。美军方面从波黑基地迅速派出数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前往营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方面也立即派出“红色贝雷帽”精锐部队迅速赶往坠机现场,双方争分夺秒,都想抢在对方之前找到飞行员及飞机残骸。南斯拉夫媒体报道说美国飞行员已被俘获。事实上,还是美国营救人员占了先机,比南军的“红色贝雷帽”仅快了几分钟,使跳伞飞行员获救。
  击落F…117A隐形飞机,鼓舞了南军民的士气。在3月28日晚的烛光音乐会上,人们可以说欢欣鼓舞。一位演讲者上台演说:“对不起,美国佬,我们击落了你们的F…117A飞机,我们不知道它是隐形的。”
  

战地夜莺的歌声(1)
美国和北约的轰炸愈演愈烈,不断升级。从4月1日起,轰炸进入第四阶段,除继续轰炸军事目标,消灭南军有生力量外,开始轰炸南联盟政府机构和重要的民用设施。北约宣称,这一阶段轰炸的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南联盟的“战争机器”。
  这一阶段轰炸的特点是:轰炸的波次增加,强度和密度加大,几乎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轰炸;对南联盟和塞尔维亚的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进行轰炸;开始对民用设施进行破坏性打击,如炸毁桥梁,供电设备,供水设备;加强了对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袭击,贝市开始断水断电,夜晚,城市陷入一片黑暗……
  4月1日,北部城市诺维萨德东南方向30公里处交通干线上的一座公路桥被炸毁,这是连接南联盟和匈牙利的一座重要的公路干线。接着,该市附近一座横跨多瑙河的大桥被炸断,致使多瑙河通往黑海的航运阻断。当时,恰恰在多瑙河上航行的船队被堵塞在两个被毁桥梁中间,可以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进退不能,叫苦连天。4月3日,北约首次对贝尔格莱德市中心进行轰炸,炸毁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内务部大楼、特种警察部队总部大楼,市中心的妇产医院、医疗中心也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在北约轰炸的日日夜夜,我懂了什么是直接轰炸,什么是间接轰炸。不同类型的炸弹,其杀伤力和破坏范围也有所不同。首先,轰炸要选准“目标点”,如建筑物的大梁,关键的柱子和墙壁,能使整座建筑向内倒塌。北约规划人员可以计算出被炸飞的玻璃能飞多远,还能测出飞出的玻璃是否会擦伤皮肤,还是钻进皮肤里去。如果改变弹头或冲击的角度,能够确定炸飞一堵墙还是三堵墙。有的单位不便直接轰炸,于是可采取“间接轰炸”。南联盟外交部就是因“间接轰炸”受到严重损毁,不但所有玻璃破碎,墙壁、天花板也受破坏。南联盟外交部长约万诺维奇的办公室也飞进不少残砖断瓦,幸好他没在办公室。这使南联盟外交部无法正常工作,其官员召见使节也没有地方,有的官员不得不到使馆去进行交涉或谈话。
  我曾到过南联盟内务部大楼被炸现场。大楼已被炸得一片狼藉,火已被熄灭,但还冒着浓烟。不少贝市市民前来观看。周围有警察维持秩序。人们无言地注视着这座平日威风凛凛,而今却是残垣断壁的大楼,人们的表情是如此复杂,呆呆地望着,无言以对。
  在轰炸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战报,新闻层出不穷。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