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盗墓贼不好直说是来盗墓的,搓着手想了半天,才低声道:“鄙人怕皇上久卧心闷,想开门送来分土剑,让您上去走走。”
  刘秀望着他,沉思一会,指着身边的一个石凳说:“嗯,那就把剑放那吧!”盗墓贼极不情愿地放下分土剑正要退出墓道时,刘秀想了想,忽然道:“且慢,你来看朕,为答谢美意,送您一只盒子。且记,不出墓道,不能急于打开。”
  盗墓贼顿时来了精神,接过宝盒转身就走。出了墓道,心想:皇帝赠物,贵如瑰宝,若要卖掉,平生定能荣华富贵。
  心想之下,他就美滋滋地打开宝盒,猛听得一声响,一条金龙从盒子里飞出,顿时大雨倾盆,金龙盘旋片刻,就飞入天空无影无踪了。盗墓贼吓得面如土色,每跟人谈起此事,都心有余悸。从此再也没人来挖掘过原陵。
  即使是那些冷森的盗墓传说,刘秀的形象都是温文儒雅的。原陵中的皇后阴丽华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一是漂亮,二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刘秀与阴丽华之间的感情久而弥坚,从人间一直延续到了地下,再加上与陵中另一位皇后郭圣通的悲欢离合,这位皇帝的痴情与仁厚之心,往往让人心生崇敬。许多年后,他们的儿子汉明帝拜谒原陵,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他梦见父母在陵畔漫步,恩爱之情一如自己从小就熟悉的景象。从梦中醒来后,五十岁的汉明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泪流满面。原陵这段美丽的爱情传说一直流传至今而经久不衰。
  

终究逃不出董卓的魔爪
先让我们把那些传说放在一边,虽然它们很优美动听,并且解释了我们至今无法解释的事情。但它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应该是这样的。

  57年,刘秀死后下葬,奕宏之子奕鲦是复土校尉,主管葬事,率人将土填入墓穴中,为这座陵墓服务的司空冯鲂被后来的汉明帝封为杨邑乡侯,食三百五十户。64年正月,阴丽华皇后病逝,同年二月,和刘秀一起合葬于原陵。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第一个传说里,在那个传说中,汉明帝听了刘秀的话将其葬在了黄河里。可事实却是,汉明帝终究没有听刘秀的话。

  在西汉时,由于各个帝王都倡导大国风范,所以皇帝陵墓都修建得奢华之极,而皇陵遭到盗掘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只有汉文帝坚持薄葬,继任皇帝景帝依诏办理,所以西汉末年也只有汉文帝的霸陵保持完好。

  刘秀崇尚节俭,主张简葬,生前他就下过诏:“现在建陵占地不要越过二三顷,不要起山陵,只要能让雨水排出就可以了。但愿朝代更替以后,我能与丘陇同体。”

  临终前,他不放心,又再次下遗诏强调:“我在世时无益于天下平民百姓,丧葬时应像文帝那样陪葬以瓦器,不要用金、银、铜、锡等贵重物品作陪葬,要因山为陵,不起坟堆。各地刺史及其他官吏要忠于职守,不要来京奔丧,也不要派人递送吊唁奏章。”

  但汉明帝却没有执行先父遗训,随葬宝物应有尽有,终被董卓盯上,进而挖开了原陵。所以曹丕才说:“原陵之掘,罪在明帝。”

  汉明帝不仅仅在这上面浪费,每当正月、八月,他就率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重臣到原陵举行祭祖仪式,缅怀先帝功绩,寄托哀思,乞求先帝庇佑、恩赐。浩荡的祭拜队伍的确让刘秀泉下难安。

  正是由于建筑宏伟、陪葬珍宝奇物无数,原陵才在东汉末的董卓之乱中,被列为首先盗掘的帝陵。董卓对东汉的历史很是了解,所以,当他掌握军队后,就派出吕布挖掘北邙山上的皇陵,无论西汉还是东汉,都挖了个遍。原陵就在这位军阀的无耻挖掘下,不但墓中宝藏被劫掠一空,陵上建筑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我们现在见到的原陵已经不是真正的原陵了,它是宋代开宝六年(973年)重新整修的光武陵。所以,它才能给我们那么“蓊蔚峭拔”的形象。在陵园右侧,有光武帝祠庙一座,它的左前方竖宋代开宝六年“新修后汉光武帝庙碑”一座,由宋太中大夫苏德祥奏诏撰文,中散大夫孙崇望奉敕书丹。碑文主要是歌颂光武帝的英雄业绩。在祠殿左右两侧,还分别竖立着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四通石碑。记载着重修祠庙和原陵沿革的历史。由此,我们可以欣慰,虽然它被董卓盗了,但后人却为它重新描画了一份干净的图景,供后人景仰。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vip。book。sina。/book/?book=42850五代史的另类解读:乱五代。 最好的txt下载网

邙山:一部中国文明史
中原大地,黄河南岸,四百里巍巍邙山,像一扇巨大的屏风屏蔽着十三朝古都洛阳。北邙山,在洛河之北、黄河之南,地势高而不险,水流畅而不促。登临远眺,四外群山层叠,沟壑纵横,视野开阔而不散漫,景色鲜明而不纷繁。
  它又是一座土山,是黄土高原的余脉,土层深厚,土质细密松软,渗水性能好,是人们埋骨正寝最理想的地方。
  古语云: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世世代代的人,上自封建帝王、下至普通士人,甚至平民百姓,活着的时候,走南闯北,创业谋生,饱尝人间乐趣;死后,都想到邙山上寻求一席之地,作为自己的最后归宿。致使“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而洛河之南,地势高平,山水环绕,出入方便,自然也是墓葬的好地方。
  北邙山东汉陵区有五个帝陵:光武帝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顺帝的定陵、冲帝的怀陵,以及灵帝的文陵。东汉自刘秀建武元年(25年)开国,下传十一帝,历时一百九十六年。诸帝之陵均在洛阳一带,唯献帝崩葬禅陵,在今河南焦作市。今日的北邙山上,高冢林立,无可计数。由于历史悠久和记载不详,加之历史地理位置的变迁,使后人对邙山冢墓的名称和位置说法不一。东汉五陵就是这样的情况。
  当然,最有争议的就是刘秀的原陵了。严格地说,即使是现在的东汉陵墓专家也不能肯定原陵到底在哪儿。一般人都认为,今天孟津县铁榭村黄河边上的刘秀坟就是它的真实所在。但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因为所存最早石碑为北宋初年“新修后汉光武帝庙碑”。有人认为碑文既言“新修”而不言“重修”,故此墓冢并非原陵。既然不是原陵,那又是什么呢?有人就说,它应该是北魏祭祀河神的“方泽坛”。
  那么原陵在哪里?又有人根据史书记载和地望地貌,加上一些出土墓志的描述,认为原陵就在洛阳城北四公里的盘龙冢。还有人引《三国志》资料,认为洛阳东北邙山顶刘家井大冢才是原陵。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既然没有更好的答案,我们暂且就以“刘秀坟”为原陵吧。原陵是一个标符,标示着中国最灿烂的北邙山文明,同时也是自唐以后洛阳被乱军骚扰后凋敝的见证。我们已经无从知道刘秀原陵的真实所在,不是因为刘秀的故弄玄虚,而是因为世间的沧桑变迁在北邙山更为剧烈的缘故。但中国的北邙山文明是永远也无法抹杀掉的,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就在此建都,绵延不绝的中国文明由此在这里拉开了帷幕,从此,洛阳成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之一。这里有太多的君王和皇帝号令天下,有数不清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和其他各行各业的著名人物在这里震动着中原大地。
  邙山上下,战国、秦、汉、曹魏、西晋、北魏、东魏、唐、后梁、南唐、宋、元、明等各朝各代君王和显赫人物都在此长眠。把他们的名字排列起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古代史:殷王、东周诸王、东汉诸帝、蜀汉后主、曹魏诸帝、西晋诸帝、陈后主、唐明宗、南唐李后主、苏秦、吕不韦、夏侯婴、陈平、贾谊、班超、何进、关羽、石崇、羊祜、裴楷、狄仁杰、杜甫、石守信……
  让人难过的是,洛阳的战乱让这些墓冢大都湮没无闻,即便是至今仍留有土丘的墓冢,也很难弄清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至于早已夷为平地的那些墓冢,里面都是一群影响过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座北邙山就是一部中国人物表,而邙山上下的古墓冢,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在这部文明史上,刘秀的原陵挥洒出了它温柔与善良的文明,这是刘秀本人的美德,也是中国的美德。
   。。

曹操墓:你到底埋在哪儿
关于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有太多的传说。无论是好是坏,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特别是关于他的陵墓的传说,以及“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曹操在生前并没有称帝,在死后被其子孙追封为魏武帝。从这一角度来讲,他的陵墓不能称为皇陵。但曹操的一生所为是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把曹操墓也当做是一座皇陵,绝不为过。

  所有的传说

  这是一个在《聊斋志异》中叫作“曹操冢”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在许城外有一条河,河水十分湍急,靠近岸边的地方尤其深邃幽暗。盛夏时有人到河里洗澡消暑,忽然从水里传来敲击刀斧的声音,下水的人的尸体就断为两截浮上水面;后来又有一人也下河洗澡,结果和第一个人一样遭到断尸。这种现象在百姓中流传,引起百姓惊恐奇怪。当地的地方官听说了这事,就派多人到上流截断河流,让水流枯竭。于是人们发现岩崖之下有个幽深的洞穴,洞中安置了一个转轮,轮上安装着锋刃如霜的利刃。人们拆除了转轮进入洞穴,发现洞中有一座小石碑,上面的字体是汉朝的篆书。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得知原来这就是曹操的墓穴。于是人们打开曹操的棺材,抛散曹操的骨骸,把给他陪葬的金银珠宝全都拿走了。

  作者蒲松龄最后总结说:“‘尽掘七十二个假墓,肯定有一个墓里葬着曹操的尸体,可怎么知道曹操的尸体竟然在七十二个墓之内呢?’曹操奸诈啊!然而千余年后腐朽的骨头不保,使这些诈术又有什么用呢?唉!曹操的智慧,正是曹操的愚蠢啊!”

  小说家之言虽然近于荒诞,但曹操生性多疑却是史实。有一个传说这样说到,曹操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在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等到出殡的那一天,邺城内所有的城门同时打开,72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葬入事先准备好的墓室内。于是,后人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坟,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冢。

  这就是“七十二疑冢”的来历,而这些传说都是那个叫罗贯中的愤青在《三国演义》中捏造出来的。倘若要相信这样的鬼话,那真是太小看曹操了。

  曹操的形象在唐时还很受君臣百姓的吹捧,但到了宋代,他就成了一个奸臣形象。宋朝的懦弱与无能使得王朝对曹操这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非常憎恨。元代时,曹操简直就成了一个奸诈无比的小人。这种惯性思维一直到明清都没有刹住,这才有了《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形象。还有了罗贯中扣在他脑袋上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