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4大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的4大国-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体的相关问题。谢波德身材高大,气势威严,是一个深具眼光的领导型人物,而不是一个管理型的人物。有人认为,由于他对做生意的时机判断能力差,对待下属的态度有时又比较粗暴,差点儿害得得州仪器毁在他手里。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他不仅拯救了得州仪器,很可能还拯救了美国整个半导体产业。是他,而非其他任何一个企业领导人,说服美国政府终止了日本对美国的记忆芯片倾销,这才免除了美国半导体业当时所面临的一场浩劫。
  除了担任顶尖技术公司的总裁外,谢波德还自诩为预言家,对于世界发展趋势具有长远的眼光。无论是在公司的年度计划会上,还是在公司的年度报告中,他都对自己的观点作详细阐释。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作的预言,即包括这样一种观点: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主要经济体和世界级技术强国。这一观点在当时并不为常人所接受,有人甚至还怀疑他是否未老先衰了。但是,尽管意见纷纭,谢波德还是坚持让得州仪器在印度建立了一个软件开发中心。在公司不少人看来,此举似乎太不切实际。没错,印度成本的确低廉,但是却远在11个时区之外,从达拉斯乘飞机要花20个小时才能抵达,更何况印度贫穷透顶,得州仪器做的东西在那里根本不会有人要。公司本来就已经难以为继了,这样一个海外软件开发中心究竟有何用呢?充其量不过又是一个拖公司后腿的包袱罢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印度是否比IBM聪明?
谢波德清楚地看到而他人却没有看到的是,在社会体制的懒散状态中,却有许许多多能力超强的人在到处是灰尘、发展落后的印度做着令人十分感兴趣的事情。这些能力超强的人,既深受印度历史悠久的学习传统的影响,又出自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一手创立的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发生在1965年印度与美国的盟友巴基斯坦进行战争期间。当时美国突然决定停止向印度提供关键性电子设备。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印度政府决心10年内在中、小型计算机方面实现自给自足。印度政府的电子委员会似乎也预感到,  没有相配的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功能就得不到发挥。因此他们认为,软件就是关键,软件就是商机。
  由于军队需要接触先进设备,因此一开始印度政府允许IBM和英国的国际电脑有限公司在印度自由经营。到20世纪70年代初,IBM已拥有将近75%的市场占有率。后来,印度政府开始采取新的政策,限制外国投资的比例,迫使IBM和ICL向印度的公司转让商业机密和技术。在随后激烈的谈判中,印度总理莫拉尔吉?德赛挑战性地向IBM的一位主管发问:“是IBM聪明还是印度聪明?”那位主管的回答我们无从得知,但IBM的反应则非常清楚,它关上大门,离开了印度。不过,这一决定所造成的后果,却是众人始料未及的。
  直接的影响是印度整个经济遭到了重创。但危机也能带来转机。有些以前在IBM公司工作的印度人自己开起了公司,在为旧电脑提供服务的同时开发新的软件。没有了IBM及其专属的操作系统,印度人转而选择了Unix操作系统。这是由AT&T开发,并由美国反托拉斯法判定任何人皆可免费使用的系统。此举对以后发展的重大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由于Unix支持不少衍生系统,如DOS、Mac、OS 和Windows NT,还有Java等编程语言,因此,原本就受过高等教育且英语又很流畅的印度程序设计员个个练成了个中好手,而这些系统正是美国和欧洲公司争相要采用的。此外,自从印度政府将软件开发定为潜在出口工业以来,便一步步在朝着软件出口迈进,借以满足它愈来愈迫切的外汇需求。
  虽然印度还不能完全与硅谷同日而语,但是这扇门已经打开了一条缝,好多企业家都跃跃欲试。自从1968年印度政府明确将软件作为重点产业以来,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就一直争取在这方面有所作为。1974年,它终于拿到了第一笔大宗出口生意,为伊朗一家电气公司设计一套商店和库存控制系统。次年,该公司紧接着又为英国一家医院设计了一套信息处理系统。
  另外一个开路先锋是维普罗(西印度蔬菜加工公司的简称)。这家公司原来是生产食用油的,创立于1945年,创始人是现任总裁阿齐姆?普雷姆吉的父亲。1966年他父亲过世后,他放弃在斯坦福大学的学业,回家接管了公司,如今他已是印度最富有的人。不过,公司赚的钱虽然不少,普雷姆吉却感觉毫无意义。因此,IBM被撵走之后,他便带着维普罗一头扎了进来,研发替代性计算机以及电子制表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包。
  没过多久,7名来自孟买的年轻程序设计员就开始琢磨,想成立一家能够与世界上顶尖软件公司抗衡的印度公司。在纳拉亚纳?穆尔蒂和南丹?M?奈尔卡尼的领导下,他们把自己的积蓄凑到一起,以区区250美元在1981年创立了印孚瑟斯公司。穆尔蒂后来解释说,“打从创业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把目标锁定到国外。当时印度真的没有软件市场可言。我们创立公司这些人都有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经历,也因此而认识到整个公司该朝哪里发展。我们心里说,要想在尖端科技领域有所发展,就得具有全球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国外。”
  穆尔蒂认为,在打入美国和其他国外市场方面,印度具有这么几项优势:首先是有为数众多的专业人士,他们会说英语、受过教育、而且工资水平不高。其次是与美国相隔12个时区的地理位置,这一点使他们得以跟美国的企业结合在一起,一天工作24小时。穆尔蒂说,“我们的想法是,一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质高价廉的服务,怎么可能会失败呢?”
  大概也是在这个时期,拉朱?拉马林阿认为,印度个人电脑的时代已经来临,于是便着手筹划建立零售连锁店,从此便有了萨蒂扬计算机服务公司。最近,拉马林阿解释说,连锁店的设立就像是一种自然延伸(他父亲以农业起家,后来将一片葡萄园变成了一家房地产集团。) 事后证明,这一想法的确很有远见。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特许统治”的终结(1)
1984年发生的两件大事,戏剧性地将印度这一产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一件是拉吉夫?甘地当了印度总理,另一件是马克?谢波德迫使得州仪器在印度投资。拉吉夫是在他母亲英迪拉?甘地总理遇刺身亡之后当选的。他先前是印度航空公司的一名飞行员,这一经历不仅给了他四处旅行的机会,更将他打造成了一个热衷于技术的人。当上总理之后,他立即放宽了对软件和计算机产业的限制。据穆尔蒂说,计算机产业在发展初期面临巨大困难:“我们经常要花上大概一两年的时间,往德里跑上50个来回,才能进口一台价值1500美元的计算机。”过去,由于受印度人所谓的“特许统治”制度的限制,即便是普通的交易也得有许可证或盖章批准。穆尔蒂解释说,“特许法令带来的限制以及相关政策对企业造成的不便,根本无法言传,唯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不过,所有这一切都被拉吉夫和他那帮“电脑小伙子”们当做改革目标了。
  拉吉夫政府制定的目标是,到20世纪90年代,要让印度的软件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和韩国硬件的水平。他的策略是先大量生产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然后再在价值链上逐步爬升。在这个关键时刻,得州仪器率先在班加罗尔设立了软件开发机构。一开始,他们只是做一些相对简单的软件应用支援工作。为了便于跟达拉斯的总部联系,得州仪器提出申请,要求架设一个地面站,用于接受卫星数据。尽管实行了新政策,地面站前后也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投入运行,其间还创造性地绕过了二十五条相关的政府法规。但最后得州仪器终于证明,海外软件支援的做法大有可为,从而引发了对印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潜力的兴趣。拉马林阿放弃了他的计算机零售店,将萨蒂扬变成了一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与此同时,维普罗、印孚瑟斯、塔塔咨询也都开始扩展各自的业务。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方面的活动使印度从软件业获得的收益提高了3倍,从约4000万美元上升到了亿美元,其中将近一半来自出口产品,从而也为后来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请人来到转出去
  自从1995年美国放宽移民限制以来,前往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印度人很多都留在美国找了工作。尽管他们仅占美国移民总数的3%…4%,但在拥有专业能力和技术的移民人口中却占了20%还多。在美国生物科技、软件和电子业领域,许多印度人成了科学家、公司主管和企业家。正如穆尔蒂当年所料,当印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以美国和欧洲市场1/3或更低的价格提供高学历人才时,很少有企业能够拒绝。
  印度的软件编程人员最初到美国和欧洲去工作时,做的都是限时制的一般性工作,拿的是印度人的薪水,住的是工地附近的旅馆或临时宿舍。这种做法被称为“驻厂代工”。由于美国人和印度人在薪水上有差异,这种做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盛极一时。例如:1999年,印度一名系统分析师的年薪是20500美元,美国分析师则挣58300美元;印度测试工程师一年挣11700美元,美国测试工程师却挣57100美元。既然能节约这么大的成本,客户们没过多久就将印度人的合同工作范围扩大到了更为复杂的领域。印度公司不久便将与客户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转变成了伙伴关系。正如美国一位首席执行官对我所言,“起初我雇他们,是因为他们比较廉价。后来我继续雇用他们,则是因为他们活干得比较漂亮。”这种信心一旦建立起来,再加上得州仪器公司的经验和卫星数据连接的实现,将某些工作移往印度去做的吸引力就更大了,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成本优势。接着,9?11事件之后,美国对短期务工人员新实行的签证限制,也加快了将各项业务转往海外的进程。
  然而,将业务转往海外有个通信保密和安全问题。在如何启动向海外转移方面,萨蒂扬的经验是个成功的例子。1991年6月,萨蒂扬与迪尔公司签约,负责该公司的一个软件项目,迪尔公司遂成为萨蒂扬第一个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的客户。这个项目进展得十分顺利,双方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992年1月,萨蒂扬架设了它第一个64KBPS的卫星接收站; 为日后与全球客户连线铺平了道路。迪尔公司显然想通过卫星将大量设计工作移往印度去做,借以节省巨额成本,但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放心,于是便先搞了个试点。拉马林阿向我解释了他们的做法。萨蒂扬在位于伊利诺伊州莫林市的迪尔公司总部附近建了一个小型试验站,名曰“印度土地”。这里的一切都和萨蒂扬公司在印度的办公场所一模一样,连公司的300名印度员工在试验期间也搬到了莫林,模拟他们在印度海得拉巴建厂后的工作情景。另外,在迪尔的总部与印度在莫林的试验站之间还建立了通信连接,模拟莫林和印度两地之间的通信情况。试验站的工作人员按照印度时间作息,夜间工作,白天睡觉。尽管相距只有几百码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