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不落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1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就是室利佛逝和马来人土著生存交锋的婆罗洲。这个世界第三大岛面积广阔但是荒凉,资源丰富但是人力稀少无法开采。简直和南极的属性差不了多少。这里的土地因为大多数都是地力匮乏的热带雨林砖红壤,热带常绿雨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是砖红壤和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前者分布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并且有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节降水丰沛、森林郁闭、草本植被缺乏的地区。

    在高温多雨的影响下,热带雨林地区的风化作用强烈,令到土层特厚。而各种形成土壤的过程也很快速及彻底。

    在这种环境下,过量的雨水,带来强烈的淋溶作用。溶解并带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矿物,如钾、钠、镁、钙等的盐基,使土壤失去植物所需的养分而变得贫瘠。

    另一方面,那些不易溶解的矿物。相对地集中起来。最常见的残留矿物为铁氧化物。使土壤颜色偏红,因而名称叫做砖红壤;另一种常见的残留矿物为铝氧化物,特别是铝矾土,通常使土壤颜色偏白。这些矿物甚至会胶结在一起,形成不透水的硬盘。

    热带砖红土之上为枯枝落叶层,但完全分解而形成的黑色腐殖质却不多。在热带雨林中,树木以及其他各种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倒在地上,在湿热的气候下。昆虫和细菌快速地分解着它们的机体组织,把它们变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但是。这里猛烈的降雨会把其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冲走,结果是土壤变贫瘠。

    贫瘠的土壤上竟然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想想都叫人惊讶!

    枯枝落叶层其下为土壤的表层,,不但可溶矿物尽失,就是泥土颗粒也被分解或冲走,只残留下铁或铝的氧化物。

    再下为淀积作用为主的部分,在大量雨水下渗影响下,亦受到淋溶作用的影响,因而使和表层的性质接近,分界线并不明显。一般这层会有较多的铁氧化物,颜色较深或较红,以至有铁质的硬盘出现。

    相对来说,这层的底部和母质层的颜色较深,因部分土壤颗粒及盐基会在此处积聚。但更多的矿物,但被下渗水带进地下水流失。

    在这种和石头地没什么区别的土地上不可能发展出发达的农业,土著部落就算知道种植水稻比打猎更能养活人口也没办法产业结构升级。

    室利佛逝也是在这种和中国对北方游牧区的感觉一样的尴尬中放弃了向东扩张占领马来人地盘的打算。

    苏门答腊和爪哇拥有大量长期精耕细作培育的水稻土和丰富的火山灰泥,土壤肥沃可以支撑室利佛逝的农业进步到封建国家的水准,但是还是无法支撑它常年和印度的朱罗国与爪哇的几个小国的战争。

    在穿越众庞大的船队带着各种工业品到达室利佛逝之后,室利佛逝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和危险都来了。机会就是发展工商业,振兴国力一统巽他群岛和打垮老对手朱罗国,危险就是被华夏帝国征服。

    在穿越众的金钱和钱都买不来的近代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庄园的双重攻势下,室利佛逝的高层很识时务的签订了和日本高丽等国一样的‘友好通商条约’。到任的新大使也深得白佳真传的搞起了宣传攻势,大肆鼓吹中室友好,并拿日本和高丽、大越等国举例,中国不是一个对土地有特殊情结的霸权主义国家,不会侵略友好国家和识时务的邻邦,西夏只是一个不开眼的宿敌和强盗国家,被消灭也是符合诸国利益的,是华夏帝国建立世界文明国家之间交往信任的一个死敌,是一个邪恶的国家。从今往后诸国都应该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在和平友好的基础上建立互惠互利的全方位合作体系什么的。

    原本就常去大宋进献方物的朝贡贸易参与国室利佛逝就从有名无实的中国属国变成了真正的类似日本的属国。

    张博和赵龙在谈判中发挥了超常的实力,精通梵文的张博和精通贿赂之道的赵龙在谈判过程中就是焦点人物,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室利佛逝的高层几乎都认识这两位学识渊博慷慨大方的天朝贵族高官(穿越众给了他们三品的高级外交谈判大使身份,加上本身凭借北方的功劳得到的爵位自然有自己的气度和威势)。

    室利佛逝也就是中国古代典籍里的三佛齐,名字不同只是音译的差别,就像买买提和穆罕默德都是先知名字的音译一样,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就有微妙的区别了。佛教里面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大佛就让人印象深刻。既然是三佛齐,自然佛教昌盛,给人直观印象就是一派地上佛国的乐土。但是生产力和大开发之前的海南岛没什么区别的苏门答腊岛并不能让从天朝繁华都会来的众多商旅和海军感到有什么吸引力,十分让人失望。

    要不是这里拥有廉价的丰富物产可以贩运回去获利,没有多少帝国公民愿意呆在这个炎热潮湿的国度定居或长期工作。

    缺乏铸币能力和大规模开采冶炼金属能力的三佛齐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很弱,仅仅只是在苏门答腊岛本岛有绝对的权威,对待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领地几乎就是封建诸侯割据的局面束手无策。

    中央集权水平很低的室利佛逝不得不紧紧地抱住好不容易主动伸出橄榄枝的天朝,一边发展经济,一边积蓄国力。签订这个条约加入大中华共荣圈是符合所有室利佛逝权贵利益的,也是获得几乎免费天朝海军保护伞的机会。节省下来的那点天朝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军费去造船修路就成为了未来的习惯。谁会不信一个可以轻易毁灭自己国家的强大政权保护自己的承诺呢?尤其是参加过海军演习和大炮齐射表演之后的贵族们没有一个是脑残的情况下。

    形象工程做得好,在信息时代来临前的外交领域简直就是事半功倍的神器。获得了室利佛逝的利好消息刺激,打开占城、吴哥、蒲甘等类似的中国属国得到国门就变得更轻松了。新京的股票交易所和南洋贸易有关的股票更是一路暴涨。(未完待续。。)
第175章 修复奇观的价值
    共和历1943年,张博到达了老师们指定的考古地点,理所当然的发现了婆罗浮屠。作为佛教研究的权威人士和狂热分子自然开始了废寝忘食的考古和修复工作。

    婆罗浮屠是作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从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刚乘中的一座曼荼罗,同时代表着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灵深处。塔基是一个正方形,边长大约118米。这座塔共九层,下面的六层是正方形,上面三层是圆形。顶层的中心是一座圆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钟形舍利塔团团包围。每座舍利塔装饰着许多孔,里面端坐着佛陀的雕像。佛塔的建筑材料是取自附近河流的约5万5千立方米石料。这些石料被切成合适的大小,由人工运至建筑地点。石块之间用榫卯连接。建筑完工之后工匠们在石块上刻下浮雕。佛塔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适应当地的暴雨。为防积水,每个角上都有装饰着滴水嘴兽的排水孔,整座佛塔共有100个这样的排水孔。

    婆罗浮屠和其它同类的建筑有很大的差异。它被建于一座山上,而不是平地。不过建筑工艺和爪哇的其它庙宇相似。由于它的实心结构和类似金字塔的造型,人们起初认为婆罗浮屠是一座舍利塔,而不是庙宇。舍利塔的目的是供奉佛陀,有时也仅仅是一种虔诚的标志。而庙宇则是在房屋中供奉佛陀,并且给信徒参观朝拜。然而从婆罗浮屠的精心设计和建造来 ;看。它事实上是一座庙宇。婆罗浮屠的台阶和走廊引导信徒们拾级而上,直至顶层。婆罗浮屠的每一层都代表着修炼的一个境界。信徒们的朝拜路线装饰着象征佛教 ;大千世界的各种图案。

    爪哇的民间传说认为gunadharma是婆罗浮屠的建筑师。人们对他所知甚少。他在建造过程采用的基本长度单位称为tala,是指人脸上从前额发际到下颌底部的距离。或者是尽量伸展拇指和中指时两个指尖的距离。显然这样的长度单位因人而异,但佛塔的度量十分精确。1977年的一次统计发现佛塔各部分经常形成4:6:9的比例。随后人们在附近的佛教庙宇发现了同样的比例。考古学家猜想这一比例具有历法、天文和宇宙观的意义,就像柬埔寨的吴哥窟。

    从垂直方向上我们可以将主要建筑分为塔基、塔身和塔顶三个部分。塔基是一个边长为123米的正方形,高4米。塔身由五层逐渐缩小的正方形构成。第一层距塔基的边缘7米,然后每层以2米的差距缩小,留下狭长的走廊。塔顶由三层圆形构成,每一层上建有一圈多孔的舍利塔。三层的舍利塔形成三个同心圆。正中是一座主要的圆塔,圆塔的顶端是整座建筑的最高处,离地35米。婆罗浮屠每一边的中间都有入口。总共有32只石狮子看守着四个入口,每个入口都有台阶通向 ;塔顶。佛塔的主入口在东边,浮雕上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山坡上有台阶通往山下的平地。

    佛塔的三个部分代表着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个修炼境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塔基代表欲界。五层的塔身代表色界。而三层圆形的塔顶和主圆塔代表无色界。色界的细致装饰的方形在无色界演化为毫无装饰的圆形,象征着人们从拘泥于色和相的色界过渡到无色界。

    “信奉大乘佛教的夏连特拉王朝这个曾今征服诃陵国、远征真腊、统治占婆大帝国建起婆罗浮屠这个奇观之后就被湿婆教的老对手咸鱼翻身打败了?

    你说是因为类似始皇帝修长城,隋炀帝修大运河一样耗竭民力修建婆罗浮屠导致民心尽散的内忧外患灭亡了夏连特拉王朝,还是巴塔潘亲王太逆天,一下子英明神武的干掉了曾经压着打对手?”

    “要搞清楚这些不难,只要你搞清楚这个夏连特拉王朝的来龙去脉就好了。

    婆罗浮屠是夏连特拉时代最伟大的建筑。一般地说,能够为后代留下这千年不朽之伟大建筑的时代,一定是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可是。正如赵守忠院长所言,夏连特拉王朝“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关于这个王朝,人们了解得实在太少了。发现这个奇迹三年来,学者们从婆罗浮屠本身众多的佛雕、佛塔、佛龛上,从婆罗浮屠周围出土的石刻碑铭中,从印尼本国及四邻国家(包括中国)的历史文献里,追寻着蛛丝马迹,力图理清这个王朝的来龙去脉。

    有的学者苦苦研究后得出结论:夏连特拉本是爪哇一个崇尚佛教的王族,它兴起之后,灭古国诃陵,250年前又控制了苏门答腊为统治中心的强大王朝——室利佛逝,于是声势大振,威扬四海。就在这时,它动用数十万人,修起了这座宏伟的建筑。这是一座佛教建筑,带有爪哇本地祖先崇拜的色彩:在佛陀生活的环境中,出现了爪哇式的房屋、庙宇、船舶、坟墓,这就是证明。

    印度学者提出反驳:夏连特拉是梵文ailendra的音译,意译是“山岳之帝’’,而“山岳之帝”在当时是印度对湿婆神的尊称。南印度潘迪亚王朝自称是湿婆的后代,并有“米南基塔’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