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不落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1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地钱庄主要是为太湖一带企业和商人提供汇兑业务,并发行庄票,接收存款,发放贷款。新京钱庄发展之快,主要表现在业务量的增大上。1938年,新京只有8—10家规模稍大的钱庄,账面资金不过30万—50万辰基钱,可是到了1947年,单单福康钱庄吸纳的存款就有8170690元。

    钱庄介入橡胶股票投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情况比较普遍,钱庄向投机者提供贷款,除了信用贷款之外,他们还接受实物贷款,实际上是让投机者用已经购得的橡胶股票作抵押,获得新的贷款去购买新股票,只要橡胶股票价格不下滑,钱庄是不会亏本的,而且抵押的股票还在不断的升值。因此钱庄加快了向辰基银行拆款的速度,辰基银行乐享其成。在外国银行和本地钱庄强大的资金支持下,新京橡胶股票投机风潮愈演愈烈。

    第二种情况是钱庄直接参与炒股。由于新京各橡胶公司发行的股票,主要通过商行和辰基银行销售,这些商行的大买办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抢购。最著名的是正元钱庄的主人陈逸卿(茂和洋行、新旗昌洋行和利华银行的买办,自己开有庆余洋货号、正元钱庄,又在兆康钱庄参股)、兆康钱庄的主人戴嘉宝(德商裕兴洋行的买办)、谦余钱庄的主人陆达生。他们纠集在一起,先后发出庄票(相当于银行支票,到期见票即兑)6000万元,其中有359张远期庄票落在辰基银行手里,总价值约1400万元。陈逸卿、戴嘉宝还从帝国银行、华夏银行和怡和商行借得1000万元巨款,存放于三家钱庄。他们仍嫌不够,又从素有往来的森源、元丰、会大、协丰、晋大等钱庄调剂头寸,森源是一家小钱庄,陈逸卿调走20880两庄票。

    这八家钱庄结合成一个超级橡胶股票投机集团。1949年6月,新加坡期货市场暴跌,新京橡胶股票随之狂跌。陈逸卿损失2000余万元,戴嘉宝损失1800余万元,陆达生损失1200余万元。辰基银行当即停止对正元集团拆款,并催要还款。7月21日,正元、谦余钱庄倒闭;22日,兆康、森源钱庄倒闭;23日,元丰倒闭;24日,会大、协丰、晋大倒闭。

    正当正元集团倒闭之时,新京市长周煌会同新京商务总会会长周金,乘专车紧急赴神京,面见帝国金融大臣陈冠先。陈冠先转奏朝廷后,皇帝李浩于7月27日,批准向辰基银行紧急借款。此时的新京,辰基银行已呈现垄断的局面,辰基、汇丰、德华、加利、华胜、正金、东方汇理等9家大银行控制了新京金融业。它们资本雄厚,吸纳了大批工厂、商行的大宗存款。由于受到帝国金融法的保护,许多企业、商人和官僚也喜欢把资金存入大银行,虽然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很低。

    8月4日。周煌与9家大银行签订“维持新京市面借款合同”,借款3500万元,其中辰基银行800万元、汇丰500万两、德华500万元、华胜400万、正金300万、东方汇理300万、加利300万。与此同时,他还拨出新京财政盈余3000万,存放于源丰润和义善源及其所属庄号,助其稳定市面。经过周煌的紧急处置,新京市面趋于平静。

    实际上源丰润和义善源在正元倒闭风潮中也受到重创。与源丰润联号的德源钱庄损失约有2000万两。以义善源为靠山的源利钱庄也损失巨大。这两家金融巨头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周煌的紧急援助,挺过了第一次冲击波。只要这两个巨头屹立不倒,新京市面就不会糜烂不堪。不过为了救助在正元风潮中亏空的同一系统的钱庄。它们已经虚弱不堪。

    事情本该到此为止,可惜穿越众的阴谋,葬送了来之不易的成功救市。到了9月份,政府要偿还国债。按照惯例。新京应承担1900万。可是周煌把市政府财政盈余拿去救市,银库空了。鉴于新京市面仍未松弛,周煌请求从帝国银行里拨付2000万,先垫上。

    与周煌有隙的财政部副部长陈邦瑞乘机联合他的表弟江苏省长参劾周煌,说他以市面恐慌为借口,“恫吓朝廷”。中央立即将周煌革职,并限令他在两个月内将经手款项结清。由于其经手的款项有6250万元之多,大都存在源丰润和义善源。他再次致电参议院,要求宽限时日。再次申明万不可从源丰润等钱庄急提“沪关库款”。源丰润和义善源之所以称雄全国,是因为它们不依靠大银行的拆款,它们获得了新京财政的支持,新京财政约有十分之六存于源丰润系,十分之四存于义善源系。

    参议院依然视为恫吓,严加申斥之外,限令他两个月交割完毕。周煌羞愤交加,只得向源丰润和义善源催要官款,一举提款200多万两。10月7日,大银行突然宣布拒收21家新京钱庄的庄票。源丰润无法周转,于1910年10月8日宣告清理,亏欠公私款项达2亿余。它分设在神京、大名府、广州等地的17处分号也都同时告歇。源丰润倒台,导致新京大批钱庄倒闭,金融危机开始向全国蔓延。这是橡胶股票风潮的第二波。

    源丰润倒台之后,财政部电令帝国银行紧急调运1000万现金硬币至新京。12月11日,政府再次救市,由陈冠先出面,向辰基、汇丰、东方汇理三家银行借款3000万,年息7厘,期限6年,并且要以江苏盐厘担保。

    义善源的大股东李经楚,是李飞的老婆的表叔,当时还担任邮传部副部长、华东交通银行总经理。他以产业为抵押,从华东交通银行借款2870万,从全国各地分号紧急抽调资金,弥补了移交官款后的亏空,暂时保住了义善源。可是,1949年初,盛永先(李基的秘书之一)就任金融监管部部长,为了打击保守旧势力安插在华东交通银行的前朝遗老派系的势力,他开始核查华东交通银行的账目。

    李经楚见状,赶紧将义善源从华东交通银行中拆借的款项归还,导致新京义善源总号账面上只剩下现银7000两。3月20日,义善源总号经理丁维藩试图利用手中掌握的各企业的股票,向新任的新京市长刘燕借款10万两,被回绝。次日,义善源宣布倒闭,负债1。4亿。维持新京市面的最后一根柱子垮了,新京金融业顿时崩溃,全国大恐慌随之发生,北至辽国南京、营口,南至广州,西至汉口、重庆,全国各大工商业城市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第三波袭来,江浙地区所受冲击最大,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宁波等六大经济重镇倒闭了18家著名钱庄和票号,受它们的牵连,除苏州外,上述五大城市的旧式保守地主资本金融机构全被冲垮。

    仅以镇江为例,受正元风潮影响,8月间,镇江四家大商号大生恒木行、镇源祥丝行、瑞和北货行、马振记绸号均被冲垮。四大商号“开设有年”,经营生意在镇江均属大宗。大生恒木行欠镇和钱庄86000元、福袒钱庄40000、源长钱庄40000、永源钱庄30000、永裕钱庄7000。马振记绸号欠元丰钱庄36000、益源钱庄14000。四大商号,虽未倒闭,但是已经步履维艰,反过来拖垮了大批钱庄。

    橡胶投机风潮,波及面之广,破坏力之大,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它不仅让中国社会长久积累起来的商业资本认识到泡沫的危险,而且让新型的工业和运输业认识到了如何才能控制投机**,老老实实的搞好事业。

    这又是一场原本可以将空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是穿越众和旧式官员之间的派系斗争,破坏了已经泡沫化的金融平衡形势。这场危机摧毁了旧式地主官僚门阀世家最后的希望,加剧了他们的财务危机。迫于经济压力,门阀们才会贱价拍卖土地,戳破土地崇拜的虚幻泡影,导致了地租革命的爆发。因为地租革命的发生,旧势力彻底的衰败了。可以说,橡胶投机危机,为新政府资产阶级统治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金融危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旧势力缺乏控制金融的能力,以及减少金融风险的手段。穿越众的存在,使得中国实行的金融自由政策给大金融资本和投机者以可乘之机,轻而易举地掠夺了旧势力数百年积累土地的成果。历史不止一次的证明,先进的制度和庞大的资本可以左右一切,以后无数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是这个原因。(未完待续。。)
第189章 应对危机的手段
    打击残余的前朝门阀本来并不是必须的,但是那些士大夫中保守顽固的死硬分子一直不肯承认新朝的合法统治,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反抗和小动作。

    以各地的赵家宗室和前宋簪缨世家们为代表的传统大地主家族开始和穿越众争夺舆论权和经济权利。

    在和平演变中,穿越众利用了超多的手段才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动荡,纸弹、银弹、肉弹都用上了,才搞定了众多的前宋朝廷众多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弹。数千万的财富被穿越众用来赎买各种关键的权利。

    用四千多万辰基钱从地方的各个关卡主管那里购买了包税权,然后废除了这些关卡。用价值数亿的中低产田改造的高产田从聚敛土地成狂众多大地主那里换来了大量的流民被穿越众搞走时保持沉默。用更加丰厚的贸易路线换取战斗力较强的西北边军的将门世家的支持,用大量印刷、出版、报纸和造纸产业的股份来换取有话语权的士大夫家族对改朝换代的沉默。用各种日韩等异族美女送入京城有影响力的朝臣家中,甚至三朝老臣苏辙家也送了三个高丽萝莉女仆。

    但是这些收了好处的家伙对待穿越众及其合作伙伴的暴富速度十分不满,地租收入占大头的旧式地主阶级的利益受到极大的冲击,就连对高昌、蒙古地区、辽国、日韩地区的贸易分到不少的簪缨世家也开始对南洋的贸易暴利被穿越众拿走大部分不满和妒忌。

    山东江浙福广沿海人口大批的流向南洋,还有加速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导致了大批的地主佃农走进城市。农村劳动力充裕的局面慢慢的变成劳动力紧缺,过去的狭乡变成宽乡,众多无产客户竞争一份地主佃出土地的情景越来越少。而众多地主请一户佃农租佃自家田地的情景越来越多。因此耕地地价和地租价格下降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没有经历过这种难以理解时代变革的旧势力的认知水平(过去的历史上地价地租下降的时代只会出现在王朝末世的战乱时期)。

    不管怎样,理解还是不理解,利益受损或相对于穿越众的利润率低得多大地主和簪缨世家们在建国之后一直在穿越众势力最强大的金融业和传媒业争夺市场和影响力,同时还在地方和众多的乡绅地主勾结起来企图操持粮价和农村地区的话语权。

    在建国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众多前朝遗老遗少和民国时期的前清满洲勋贵可不一样,不仅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远远超过八旗子弟。要知道宋代的一切文化和人均经济指标绝对完爆清代。成人识字率、人均受教育年限、预期受教育年限、起码甩大清的八旗子弟十条街。纨绔子弟虽说哪朝哪代都差不多,但是科举这个残酷战场活下来的文官家族和世袭的毫无竞争八旗子弟那个更有实力?小脑都想得明白。

    脑残到不至于。但是不学无术的众多八旗子弟还是让溥仪当了三次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