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北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江北去-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体学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即调集了湖北、河南16个县的10万民工,云集到了丹江口。
  1958年9月1日,在丹江口汉水右岸凤凰山,开工的炮声炸响了宁静的汉水峡谷……
    十万人云集丹江口
  1
  张体学讲:“丹江口工程是湖北和河南两省的大型水利工程,完成后,对两省农业发展大有好处。襄阳和荆州以及南阳是主要防洪区,要担负起这个任务。”
  军人出身的张体学把10万民工全部实行军事化编制,组成民兵师。当时,郧阳属襄阳地区所辖(1954年郧阳、襄阳分设),张体学命令湖北襄阳地区调集5万民工,组建4个师;河南省南阳地区调集2万民工,组成2个师;湖北荆州地区调集2万民工,组成2个师;另有从淮河委员会和武汉水利部门等地来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机械师,共计9个师,9个师又分别由左翼兵团和右翼兵团统领。每个师均由一名县级领导担任师长,另一名县级领导担任政委,下设团、营、连。一个公社为一个团,一个团有7个营,一个大队为一个营,一个小队为一个连。
  据时任襄阳专区专员的夏克回忆:“我记得民兵师的组建情况是这样:第一民兵师由襄阳地区的均县民兵13600人组成,县长罗玉隆任政委,武装部长常居春任师长,共青团书记费正华任副师长;第二民兵师由襄阳地区襄阳县、房县、郧西等县组成,襄阳县委第二书记李新任政委,武装部长周金贵任师长,副县长刘家祥任副师长;第三民兵师由襄阳地区宜城、光化县民兵组成,宜城县委书记苏凤堂任政委,宜城县武装部长公兴厚任师长,光化县副书记徐守玺任副政委;第四民兵师由襄阳地区郧县、竹溪、竹山等县民工组成,郧县组织部部长祁长安任政委,郧县武装部部长余正才任师长,赵书贵任副政委。第五师由河南淅川1万民工组成,第六师由河南邓县1万民工组成,七师、八师2万人由荆州地区的天门等两县民工组成,另有一个机械师。共9个师。
  “我把张体学省长的安排向襄阳地委汇报后,地委让我提出指挥部的具体意见,以便文字下达。我提出:10万人到一个山洼,吃、住都是问题。接着我建议民兵要带的工具,除自备生活用具外,在生产用具方面应每人自带雨布三尺,铁制工具若干,一担筐子,一条扁担,每100人要带10辆板车,小卖部一个,铁匠、木匠、理发匠俱全,以便到工地能够长期住下,投入生产。
  “这个时期,地方正在大炼钢铁。我担负着地区大炼钢铁第三片、南漳东巩区任务,当时并没确定我到工地来。直到10月末,大批民工到达工地后,吃、住、用顿时成了大问题。有的民兵师划地片挖红薯吃,有的民兵师向本县打电话要求送粮食。在工地生活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张体学到襄阳地委召开会议,叫地委派管财经的专员到丹江口工地,说是临时借用一年,生活正常化后再回地区。我长期负责财政经济工作,这样我就来到了丹江口工地,负责物资供应工作。
  “我从地委来工地时,关于物资供应问题地委有一个初步方案。拟定10万人的粮油供应,主要由均县、郧县、郧西、竹山、竹溪和房县6个县供应(此6个县后来全部划为郧阳专区——笔者注)。实际上述6个县每年上交粮食4000万斤左右,缺口部分由随县、宜城两县补给。襄阳地委不断催促各县,每月向丹江口集中5万公斤粮食,在不足的情况下,可通知随县、宜城调运5000至10000公斤……”
  

丹江口大坝:十万人生命铸就的丰碑(3)
我们从夏克遥远而清晰的回忆中,不难看出10万民工云集的丹江口,衣、食、住、行将要面临怎样的艰难!
  2
  2005年5月30日午后,丹江口市年轻的副市长黄太进开车带我走上了丹江口大坝,在此之前,他还带我踏访了丹江口市内正在复建的武当山净乐宫工程,浩繁恢宏的净乐宫已在丹江口大坝开始蓄水的1967年沉入江底,丹江口人正在尽全力利用当年抢救出的部分石构件,重建净乐宫;黄太进还领我参观了设在调水源头丹江口市的农夫山泉公司,公司看准了不用处理即可达一类、二类水质的汉水而投资3个亿生产纯净水;黄太进还领我目睹了已成一片废墟的坝区移民住宅,为使南水北调大坝加高工程顺利进行,丹江口市坝区的移民必须在6月30日搬迁完毕,全市上下正在为完成这一任务,日夜操劳不停;最后,黄太进把车子开上了耸立在汉江之中的巍巍大坝。
  黄太进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老乡,我们都是汉水边的郧县人。百忙中的太进主动提出带我走这么一圈,无论是作为丹江口市的一位负责人还是因为乡情,他都是在真诚地尽着地主之谊。太进说:“你回来一次不容易,这次回来还有写作任务,你到大坝看看很有必要。大坝马上就要加高,下次回来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站在拔江而起的坝顶望远,坝上700余平方公里的水面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烟波浩渺;库中小岛山水相依、葱翠欲滴。转身瞭望坝下,汉水清澈见底,潺潺旖旎。江边,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丹江口,正承接着这得天独厚的天光水色……
  黄太进在坝顶为我拍下了几幅照片,他说留个纪念吧,这个坝有着老家人太多的辛酸……
  晚上,太进留我在依坝临江的金沙湾酒家用餐,这是一次家宴,太进年轻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一起和我度过2005年5月30日温馨的夜晚。金沙湾酒家远离市区,显得格外宁静,从酒家的窗外看夜幕下的大坝,犹显庄严而奇伟;临窗谛听汉江潺潺水声,儿时的日子不时撞进心扉,亦幻亦真。
  两天后,我便来到管理大坝的汉江集团公司,我想更多地了解当年建设大坝的那些岁月。汉江集团文协帮助我找来7位亲自参加过大坝建设的前辈,他们亲历了那个不平常的年代,
  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已铸进了雄伟的坝体,他们的生命和大坝一起历经了岁月沧桑,而建坝时的艰辛在他们漫漫的回忆中,从遥远的时光中向我们走来——
  穆道华:我是1958年8月从梅山水库调来的,9月1日大坝开工,我负责工地急需的50公里轻便铁路铺设,为大坝运送沙石料、混凝土,当时坝区没有任何路,便道都没有,沙石料都是民工肩挑背驮或用船装走水路。我每天到采石场、到沙石料基地,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那时10万大军没得吃、没得住,民工们都是从家里带红薯干、包谷糁,吃发霉的红薯干吃得直拉肚子。工地上没有厕所,随地拉,用两片席子一挡算是好的。女民工解手就几个人一围,中间那个人解手。没地方住,都是自己搭油毡棚、茅草棚,晚上睡觉都是在草上铺块三尺油布。一下雨,草棚四处漏雨,我们就头顶油布、身穿蓑衣。每个连几百人,每天都有1/3的人要上山砍树、割草,搭棚子要用,做饭要烧柴。这么计算一下,10万人的工地每天都有二三万人在砍树。伙食是以连为单位起灶,工地上到处都是灶,挖个土坑、支几块石头、放口大锅就是伙房。周围十几里的树都被一砍而光,草也没了,山都剃了光头,想起来都不寒而栗。
  我这个连队380人,每天五六十人上山砍柴,不砍没得烧。我们这个连买了两头牛,买了一盘磨,搭个棚棚磨麦子。自己磨面、自己种菜,荒山一片,没人供应。一顿饭一个馍、一碗南瓜汤是最好的了。我们每天一部分人去砍柴,一部分人推磨,一部分人到十几里外买南瓜。天老是下雨,河泥有半腿深,我们的衣服每天都是湿的,汗湿了淋湿了都没有衣服换,到晚上把湿衣服铺到竹芭上,上面再铺几把茅草,睡一夜就暖干了……
  

丹江口大坝:十万人生命铸就的丰碑(4)
工地上每天都在搞比学赶帮超,有专人发小牌子,担一担土、拉一车石头都有人发给一个牌子,下工时检查,谁的牌子多给谁发个小红旗。
  有些民工受不了罪就跑回去了,但编制很严,县里有师、公社有团、大队有营、小队有连,一查就把你查出来了,立即派人再把你送回来。丹江口大坝要是没有这一批傻用劲、傻吃苦、傻干的傻人,就没有今天这个坝……
  张友定:我是1958年8月13日从治淮委员会来到丹江口的,我来时这里刚到了千把人,当时施工方案还没定,只见江右岸石崖上有人在打钢钎,但9月1日开工的时间已定。开工需要放石炮,但那时黑色炸药还没弄到,张体学命令临近的光化县必须马上找到炸药,事后不放心,又亲自去找,结果找到了两三吨炸药,这才放心。打炮眼的六角钢也是从光化找来的。9月1日开工那天,张体学和河南省省长一起挥鎚打炮眼。到9月底、10月初,两省10万民工陆续到达工地,一时吃住成了大问题,全是自己割草砍树搭茅毡棚。民工们实行军事化编制,50天时间右岸就完成了1300多米的围堰,我是一师二团政委,一师是由13000多均县民工组成的。后来遇到汛期洪水,围堰有被冲垮的危险,一师组织了20个突击队,硬是用土、用石块、用人体堵住了漏口,把围堰修到99米高,保住了几万人5个月的劳动成果,一师民工功不可没。
  汉江截流是1959年12月26日,龙口合龙原定12个小时,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10分钟,那年头,人都在拼命。合拢时李先念来了,我们在江上放水灯庆祝,即荷花叶子上放上点燃的蜡烛,上千个水灯在江面上漂呀。晚上李先念和工地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吃了顿晚饭。
  我们二团有七个营,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从农村搞了磨,一个营从农村买两头毛驴推磨;我们自己挖地种菜,种南瓜、冬瓜,记得有一个冬瓜长了130斤!抬去展览了。
  水利部长钱正英也到过工地,她一贯是“先生产,后生活”。张体学这方面做得好,他到襄阳、荆州的民工食堂去看生活,发现民工们就是吃清汤红薯,煮蚕豆、碗豆,吃整粮。当时工地上没有任何加工粮食的机械,他就立即让武汉的红星面粉厂连人带厂一起搬到了丹江口;有的民工得了浮肿病,他就调黄豆,让煮黄豆吃,他说吃煮黄豆能有助消肿。1960年肚子饿得厉害,过春节时,张体学让给四级工以上的工人每人发瓶白酒,干部没有。老工人们很高兴……
  戴垂友:我是1959年8月15日从部队“八一”钢厂来的,那时工地上只有4台75马力和250马力的锅驼机,发电、照明、抽水都靠这些。在此之前,工地上只有1台30马力的柴油机,只供指挥部照明,到了夜晚,10万人的工地一片漆黑。民工们点蜡和煤油灯,夜战也是点马灯。我们来后建了红旗电厂,我负责160人。那时工地上流行一句笑话,说“生活好,生活好,鸡蛋炒干饭,腰花、肉片、青汤饱”。“鸡蛋炒干饭”是说饭里一半白米一半玉米,“腰花”是指煮蚕豆,“肉片”是红薯干,这是人们对艰苦生活的自嘲。我们那时每人有个脸盆,除洗脸外,喝南瓜汤、青菜汤、包谷糁汤都是用脸盆。我们改善生活就是到几十里外去买南瓜。后来我们自己种南瓜、种红薯,天亮三点我们就到光化去买红薯秧,往返140里地当夜赶回。我们见缝插针地种红薯,种南瓜。我个人种的南瓜交食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