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汉往事- 第1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冒顿自得其乐地看戏时,陈豨顶不住了,因此派人过来请求支援。

    而与此同时,卢绾在征得刘邦同意后,也派去了个使者,一则是为了进一步联络汉匈感情;二则是忽悠一下冒顿,就说陈豨已经被打残,好让冒顿死心塌地的在大草原上喝风,面对做出什么过火的举动。

    卢绾派去的使者叫张胜,这个人彻底影响了卢绾的命运。因为这个叫张胜的人屁颠屁颠跑到匈奴后,又碰见了一个叫臧衍的老熟人。

    之所以说臧衍是张胜的老熟人,因为他们之间的确共了很多年事。因为臧衍的老爹叫臧荼,而张胜的老领导也就是臧荼。当初臧荼被砍后,留下了一些投降的人,这些人中就包含张胜。待卢绾被封为燕王后,这个极擅钻营的张胜又慢慢地浮出了水面,成为卢绾身边的红人。

    卢绾这次挑中这个人出使匈奴,只能说他瞎了眼。

    好了,主人公都介绍齐了,让他们表演吧。

    张胜敲锣打鼓地刚跑到匈奴,臧衍就即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简单拉了几句家常,臧衍进入了正题,“公因了解匈奴而被重用;燕因诸侯数反而得久存;若陈豨被灭,次及燕王,公亦不免被虏。”

    臧衍简简单单地一句话,让张胜瞠目结舌。张胜本就不是一个多有主见的人,耳根也有点软,随便给他胡扯两句,都能在他的心中翻起擎天巨浪,更别说臧衍这次说的话还挺有道理。

    瞠目结舌的张胜连忙问道:“那该如何?”

    好了,主动权完全掌握到了臧衍的手里。臧衍说话了,“何不令燕王阴结陈豨,暗合匈奴。如此,陈豨被救,形势环节,燕王亦可久安。”

    张胜听完臧衍的话,兴奋的不得了,一蹦多高,大吼一声“好”,就积极地加入到了汉奸的行列之中。

    张胜这次出使,他妈连冒顿的面都没见到,就直接反了水。这个人,天生就是一个当汉奸的料。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张胜随后的行为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这一点。

    此时的张胜是兴奋的,他甚至开始畅想自己光明的未来。

    随即,张胜拜见了冒顿。

    冒顿听完燕国使者说出的第一句话,差点没把刚喝进嘴里的那口水给吐出来,他觉得卢绾真是太有才了,竟然派来了这么个活宝。

    张胜的话是这样说的,“臣拜请单于出兵助豨,进攻燕国。”

    张胜这次表演算是对“臧衍理论”的一次升华,他彻底忘记了这次旅行的使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匈奴人的怀抱。

    要说张胜这次自作主张的表演也是动了一番心思的。听过臧衍一席话,张胜开始担心陈豨了,他觉得那位仁兄很不济,搁不住打,如果一不小心被干翻,自己畅想的美梦就该收场了。他的这种担心也是不没道理的,因为陈豨那段时间的表演,的确不怎么抢眼。

    不过值得推敲的是,他让冒顿去打卢绾,而不是去打刘邦,也可谓心机巧出。此时的卢绾正在陈豨的后方敲打,如果突然罢兵不战,简直是敲锣打鼓地宣布:他卢绾反了。

    要想既缓解陈豨的压力,又不让刘邦怀疑,那只有做假,要做假就需要有演员参加。冒顿无疑是最合适的演员。

    张胜这一次,算是亮了本事。这个人算得上是油滑多智,如果把这种能力用在正路上,或许可以取得一些成就。可不幸的是,他侮辱了自己的智商。这个人让我无言。

    冒顿还是很给面子的,可能是家里又有些缺米少盐,因为他毫不犹豫地派遣大军向燕地出发了。

    这一下可苦了卢绾。

    此时的卢绾并不知道张胜替自己做的打算,现在的他还正闷着脑袋敲打陈豨。就在他带领大军卯着劲欺负陈豨之时,冒顿突然在身后踢他的屁股,一阵猛追狠打,让卢绾痛苦不堪。

    他真没想到,自己挖空心思想了个主意,本准备稳住冒顿,让那个二百五不要参和进来。可不幸的是,他的这个行为却起到了反作用。

    应该说,冒顿这一次算是把戏份做足了,谁现在要说卢绾造反,刘邦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但是,冒顿这次配合,毕竟是张胜的个人请求,并不代表卢绾。因此,卢绾很生气,他认为张胜和冒顿有勾结,所以他准备收拾那个姓张的。当然,张胜本人还待在匈奴未归,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他的全家还在卢绾的眼皮底下晃荡。

    随即,卢绾逮捕了张胜的全家,并上奏朝廷,请求诛灭张家全族。

    事实证明,卢绾的办事效率并不高,如果他举动稍微快点的话,相信这段故事将以另外一种方式加以演绎,可历史并没那么多如果。
第九章日落长河—(十一)四皓定储(四)
    酒宴的日子到了。群臣怀揣复杂的心情,赶了过来。

    这段时间,朝廷里大事连出,先是相国萧何被捕(目前还没获得人身自由),后是群臣被揍,接着就是“易储”风波再起。此时的刘邦明明身体状况不佳,可忙活的不停,这让群臣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目前,群臣们有些惊弓之鸟,只要刘邦多少有些举动,这些人就容易胡思乱想。就如这次聚会。刘邦突然搞这么一处,并且令太子和赵王共同赴宴,这不能不使这些人有些想法。

    这此酒宴,让很多人心中紧张,他们生怕刘邦会在吃饭的中间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因此,他们暗自准备着应对复杂局面的对策。其中最紧张的应该是吕雉了。

    也有个别人是比较惬意的。当然,戚姬要算其中之一。

    这次酒宴,实际也是这次“易储”风波最后的博弈。双方实力对比很明显,刘如意的支持者是刘邦,刘盈的支持者是群臣。如果按举手表决的方式来确定这两位兄弟的位置,刘盈无疑会得到一个高票。然而,刘邦并没准备搞民主,他一直以来都信奉集中。群臣的建议只能是个参考,甚至在有时候连个参考价值都没有。所以说,实力的天平还是倾向于刘如意的。

    群臣到齐了。太子到了。皇后到了。

    会场聚集一堂,随着一声“皇上驾到”,刘邦迈步走进了大殿,身后跟着戚姬和赵王刘如意。

    关于帝王们的电视剧我们看过很多,皇帝亮相的场景相信大家都能想象得到。

    当皇后、太子以及群臣跪倒一片时,站在他们面前的有刘邦,当然还有戚姬和刘如意。

    刘邦这次刻意安排的进场顺序,让很多人心里不太舒服。的确不能太舒服,因为就在吕雉和刘盈磕头之时,戚姬和刘如意却理所当然地承受了他们的跪拜,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当然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吕雉的心提了起来,双手开始紧张地冒汗。

    一切礼节过后,群臣纷纷落座,刘邦把目光投向了吕雉,最近有些消瘦的黄脸婆还依然坐在那个位置上,刘邦暗自叹了一口气。然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刘盈,真心话,刘邦今天准备换了他。

    可刘盈身边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半天没回过神来。刘盈身后却杵着四个老头,“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犹如神仙下凡。

    刘邦回忆了半天,抓破脑袋,也没把这四个老头和自己所接触过的人对上号。这不能不使刘邦感到惊诧,在这个朝堂上竟然会出现陌生人。真没想到太子已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惊诧的刘邦一指四个老头,向刘盈问话了,“彼何为者?”

    刘盈刚要起身说话,四个老头却先一步上前,自行开始了他们的自我介绍。

    在前边章节中,我们对“商山四皓”是做过说明的。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刘邦刚称帝时,曾慕名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无情地拒绝。

    刘邦那次邀请,是笼络天下人心的举措。因为这四个人一是代表士子,二代表“宗长”,他们虽然做过的事情并不算太多,但名声却响彻大江南北。“天下翘楚”这个词,这四个人似乎也消受起。

    “四皓”自我介绍完毕,刘邦则更是惊诧,甚至有些羡慕,半天都没把嘴合上,口水还差点流出来。他真没想到,自己捣鼓了几年都没请来的“翘楚”,竟然规规矩矩地去给儿子当了护法。自己还没那个不成器的儿子的面子大,这不能不使刘邦大为惊诧。他的第一反应是天下人心均归刘盈所有,难怪群臣会在这件事上和自己较的那么真。

    刘邦现在有些困惑,他想和这四个老头探讨一下有关“面子”的问题。刘邦的话是这样说的,他说的比较直白,也比较诚实,“朕求公数年,然公避逃。今何以身从太子?”

    刘邦问的直白,“四皓”回答的也直白,“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亡匿。然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慕名而来。”

    刘邦无言了,他突然有种欣慰,也有种无名的失落,他觉得自己这些年似乎是白混了。

    自己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很牛气,太子很不济,而四个老头的话,让他对太子有了新的认识。也许能守住天下的人,似乎真的是刘盈。在这一点上,他是欣慰的,毕竟刘盈也是自己的儿子。

    而让刘邦有些失落的,却是担心刘如意,比较靠谱的好儿子却至今没能立住身,自己业已年老,时日恐怕不多,纵然将天下托福刘如意,也恐难掌局面。与其让刘盈来篡夺天下,让天下大乱,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彻彻底底稳定了他的名分。这对大汉天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信心满满地搞这么个酒宴,本准备下个狠手,拿下刘盈。可事到临头,他犹豫了。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

    酒宴开始了,群臣纷纷向皇帝、皇后、太子祝寿,而戚姬、刘如意却相对比较冷清。

    “四皓”的话和群臣们的举动,让刘邦的心中暗生一丝凉意,他清楚自己下决心的时候到了。如果再闹下去,已经不是谁来继位的问题,可能连自己的安全也需要探讨一下了。

    祝寿完毕,“四皓”先行向皇帝请辞告退。他们先行退席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是八十多岁的老头,纵然身体素质再好,也没那么大的精神头陪刘盈喝酒。再说,他们的使命已完,留在这里已没那个必要。

    刘邦叫来身边的戚姬,手指“四皓”的背影,不无痛楚地说道:“我欲更易太子,然彼有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汝主也。”

    这句话,犹如一句晴天霹雳,她对政治不感冒,但她清楚这句话的分量。戚姬明白,自己这些年的努力白费了。伤心欲绝可以形容她此时的心情。

    看着痛哭流涕的戚姬,刘邦说道:“为朕楚舞,朕和楚歌。”

    这是俩人最后一次歌舞表演。他们这次表演,当着吕后,当着太子,也当着群臣。但是,两人并不是表演给身边的这些人,而只是为了对方。这一次,算是绝笔。

    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