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面人─原东德外国情报局长回忆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面人─原东德外国情报局长回忆录-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克,用于特殊采购。这笔钱不到我们局每年外汇开支的十分之一。其余部分来自国家预算。
  国家安全部还利用沙尔克成立的数十个冒牌公司做掩护,从事各种活动,从进口汽车到将东德政府收藏的艺术品偷偷运给西方的经纪人,以充实国库。国家安全部的主要预算用于技术工作,如伪造护照、特殊用途的摄影室等等。上述公司则协助我们搞到禁运物资,如化学品和微电子设备。东德领导人还可以从沙尔克这里弄到小汽车、录像机、高级家具和其他奢侈品。
  我和沙尔克关系一般,只与他在黑海海滨度过一次假。他谈吐风趣。想想他原来不过是一名东德贸易官员(通常是些乏味平庸的人),如今一跃成为挣脱了无聊的意识形态之争的赫赫有名的人物,令人刮目相看。在他眼里,东西方之间的冲突不过是给做生意添点麻烦而已。经商才是他最爱干的事。不管什么人,对他都有用。他是个工于心计的人,本质上为人冷酷。
  1983年时,沙尔克已红得发紫。昂纳克和米尔克托付给他一项最敏感的财政任务:挽救东德免于破产。昂纳克为了收买人心,增加了消费品的进口,并在他热衷的住房建设项目上投入巨资。东德收支因此出现严重逆差。沙尔克谈成了一笔价值10亿西德马克的贷款。东德得以用这笔钱偿还拖欠西德银行的债务。经过巴伐利亚肉类进口批发商美尔茨兄弟俩的通融,施特劳斯同意为这笔贷款担保,条件是东德放宽西德人去东德探亲的条件。美尔茨兄弟从东德进口优质牛肉(如此一来,牛里脊肉几乎从商店绝迹,虽然东德牛肉产量很高)。沙尔克和施特劳斯成了政治上无话不谈的朋友,常在一起谈论上层社会的轶闻趣事。沙尔克将听到的情况再向国家安全部汇报。我认为,这桩集货款、肉类出口、进境条件和政治情报为一体的怪诞交易毕竟还是利大于弊。不过,不少人恐怕在这期间利用规章制度的空子发了横财。
  德国统一后,一些法院为了弄清这桩交易中哪些活动属于非法调查来调查去,始终一无所获。一些人批评施特劳斯为这笔贷款担保,因为东德借此得以苟延残喘。然而导致东德最终覆灭的原因并非是火烧眉毛的财政困难,而是整个制度政治经济上的破产和人民的背弃。
  回首过去,我常想,会不会有另一种结局。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不关闭边境,东德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坚持到1961年后很久。经济上面临的巨大压力,外加只是一个国家的一半所内含的脆弱性(而且历史上一直是德国较不发达的一半)注定了我们的命运。然而我方沿边界线筑起混凝土墙之日,即埋下了东德覆灭的种子。切断我国人民与更吸引人的另一半德国的联系不失为蛮横有效的一招,但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看,这是一场灾难。西方借柏林墙这一发人深思的象征攻击东德政权失道寡助,并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同情和共呜。我认为,这也是决定了冷战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我们这一方如何运筹帷幄,施展外交手腕或是极尽间谍之术,都无法改变这一结局。


  第八章 为了爱情


  爱情与情报工作之间的联系决不是我的发明。有史以来,情报部门就利用男女关系接近它们感兴趣的人物。倘若我能在间谍史上留名的话,那恐怕是因为我将这一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缘故。我手下的罗密欧式的间谍为了刺探一国的国家机密,想方设法赢得掌握这些机密的女人们的爱情,为此在全世界臭名昭着。起初,我完全没料到利用色情搞情报收获如此之丰。就我而言,色情手段只是一个既无资金,又无经验的情报机构所能使用的多种手段之一。不过历史上这方面的例子很令人鼓舞。
  在摩西经第四卷里,上帝命令摩西派人去迦南搜集情报。摩西挑选了12个人,分别来自不同的部落。其中一个人是嫩的儿子荷西阿。他甚至还有一个化名,叫约书亚。这完全是情报机构的做法。12个人探听到关于迦南的巨人以及这块富饶土地上的农业政策的消息后,顺便砍下了一支结着累累葡萄的葡萄藤回国复命。因为太沉,其中两个人不得不用一根杠子把它抬回来。约书亚成了摩西的继承人后,他派到杰里科的两位使者溜到放荡的喇合家里过夜。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行业因而首次相遇。杰里科国王手下的反谍报人员告诉他,有两个陌生人在喇合家里过夜。喇合看见道德卫士走近她家时,赶紧把两名间谍藏到房顶,对前来调查的人坦白说,她确实和这两位男士睡过觉,可他们已经走了。我不禁想,喇合救了两名吓得失魂落魄的间谍的命。在爱情与间谍这一行中,喇合的一位后继人是玛塔·哈利,一位丹麦妇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她为德国出过力。不过她是一名蹩脚的间谍,1917年受到法国人的审判并被处决。这种人我是不会用的。
  本世纪里,妇女在情报机构里的作用已超出了扮演善良的妓女或勾引者的角色。从前男人担任的要人秘书的工作已由她们取而代之。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她们自己也当上了政府部长,政治家的顾问或高级学者,成了国家机密的知情人。罗密欧式间谍的应运而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手下的第一位罗密欧始于50年代初。他化名费利克斯,真名至今无人知晓。还在学生时代,他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时,我们定期派专人到下面各省去物色潜在的间谍人选,挑选方法跟东德物色体育人材的做法差不多。其实派去物色体育人材的人也属于国家安全部,只不过是另一个处。他们到小学操场上去选拔体操和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幼苗。我自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罗密欧式间谍中,我们情报局挑选的罗密欧们名列前茅,完全不比选出的东德体育苗子逊色。
  筛选过程极其严格。从党组织,大学或青年组织中选出的每100人中,经过我们对他们的背景和档案的研究,只有10个人参加面试。最终,10个人中也许只有1人被录用。
  1952年春天,我和另一位高级官员一起来到德国东南部的一座小城市。费利克斯当时正在当地的一所大学里主修工程学。他是一个聪明认真的人。当我们透露了真实身份以及此行的目的时,他显得颇为惊讶,担心学业会就此中断,反应并不热情。当时我们急需派人潜入西德,于是向他解释说,当间谍日子过得并不坏,绝对比在国家机关的某个部门默默无闻地干一辈子要实惠得多。
  像对所有新手一样,我们先派费利克斯出一次差,去汉堡,并且告诉他,这是一次紧急任务,不是训练。我们将通过这次任务考核他在压力下的应对能力。
  他同火车站附近的一个人接上头后,下一步应当去防波堤。等候在那儿的另一个人会把情报交给他。出发前,我们已教给他各种办法判断自己是否被盯梢。费利克斯仔细研究了示意图,上面标出了他有可能被监视的几个视角以及如何在人群中避开某些位置。当然,不管研究多少份示意图,也不敢保证没人监视。我们有些具有几十年丰富经验的特工人员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没被盯梢,而实际上已在敌人监视之中而翻了船。干这一行的一条基本规则是,永远不要以为你没有受到监视,哪怕是最老练的间谍也是一样。
  我们的这个学生一下火车就断定有人在跟踪他。他吓出一身冷汗,可怎么也甩不掉这条尾巴。不管走到哪儿,这个穿灰大衣的人始终形影不离。到了桥上时,他已感觉有整整一群穿灰大衣的人在后面盯梢。其实当时正值流行这种样式极一般的灰大衣。可他并没因此定下心来,还是觉得每一个穿灰大衣的人都是对方的特工人员。于是他向等候在桥上的接头人员做了一个事先商定好的警告暗号,并把腋下的报纸换成某个角度,表明中止这次接头。情报也没取成。
  后来,费利克斯成了潜伏在波恩的一名出色间谍。提起他的第一次砸锅,仍常令我们捧腹。然而这件事在我考核新手试用阶段期间的表现时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不是每个间谍生来就是詹姆斯·邦德(美国电影《007》中的男主角)。紧要关头,只有经验丰富、谨慎小心、有条不紊的间谍才能做到处乱不惊,对面临的危险做出明智的判断。
  费利克斯利用假证件在西德安下身,开始在一家生产洗发剂和美容产品的公司做推销员,这家公司的总部在科隆。我们希望他能设法打入位于科隆的西德反情报机构(俄邦宪法保卫局)。可他经常去波恩推销产品。我们于是很快将注意力转到当时由一名前纳粹分子汉斯·格洛布克任主任的总理办公室。战后他和许多人一样,摇身一变,成了民主人士和阿登纳总理的心腹,也是喊叫得最凶的反共分子。
  当时,来自阿登纳圈子内的情报质量极不令人满意。我们得不到任何真正有价值的线索,甚至连了解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必不可少的内部办公使用的电话簿都没有,更不用说关于电话簿上的人的情况了。为此,我们决定改派费利克斯打探总理办公室的秘密。至于一个四处推销洗发剂的业务员如何渗透到如此戒备森严的地方,无人知晓。但出于探听阿登纳虚实的需要,加上西德政府内部情报来源少得可怜,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让费利克斯试试运气。
  费利克斯本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建议每天下班的时候混在离总理办公大楼最近的公共车站等车的人群里,看看是否能认识什么人。几次失败后,他终于认识了一位在总理办公室工作的黑发女秘书。我们给她起了个化名,叫诺尔马。他俩成了朋友,很快发展到热恋。费利克斯借此了解到总理办公室内的一些情况。
  费利克斯与诺尔马的恋爱关系明朗后,他开始受到邀请,与她的其他同事一起打保龄球,或是参加她的办公室组织的游览莱茵河的活动。费利克斯运用他的南方人的魅力,或伴女士跳舞,或陪男士豪饮,成了聚会中不可缺少的人物。诺尔马为自己交了这样一位男友而欣喜若狂。她长得一点不漂亮。对我们来说,她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然而,人事难料。费利克斯对她动了真情。
  他俩开始同居。不过通常我们绝对不允许间谍结婚。他们的身份都是假的,一般是顶替死人或移居海外的人。在西德,申请结婚的人要向政府出示他们的出生及洗礼证明。诺尔马在总理办公室工作,对她的未婚夫的安全审查会格外严格。鉴于此,我们的大部分间谍不得不推托说,他们属于不想结婚的那种人,或是和原来的老婆尚未离婚,或编造些诸如此类的谎话。
  我们的第一个罗密欧顺利地工作了几年。费利克斯从未向诺尔马吐露他的真实身份。那样他们的关系就会告吹,也许结果会更糟。一天,安插在联邦宪法保卫局的一名鼹鼠向我们通风报信:西德情报人员开始注意到诺尔马的男友,正在审查他的背景。事不宜迟,必须火速把费利克斯撤回东德!一天,诺尔马下班后,发现费利克斯已不辞而别。可怜的诺尔马对恋人不翼而飞一定痛不欲生。然而,面对要么营救一个间谍,要么挽救他俩的爱情的选择,我不能心慈手软。
  我又一次扮演了一个善解人意的长辈。可怜的费利克斯返回东柏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