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臣(GL)》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臣(GL)- 第1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王,王家等等这些未知的力量都在暗处。如果这些人有称王的心,等自己被京城的小皇帝耗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来个抄底儿,自己岂不是被他人捡了便宜?酋兹苦恼的扣了扣头皮:“先进攻。”

    从进攻中寻求突破点。

    往年的京郊,临近过年的时候,即便是寒冷也是热闹的,但如今,村镇全都空旷萧瑟,积雪没有人清扫,白茫茫的冻土和交错的运河连成一片。漠南的骑兵小心的穿梭其间,逐步向京城的高墙靠拢。

    酋兹不是喜欢冲在前面喊杀的将领,但这次时间紧急,他只能亲自率队监督战情。比起大多数漠南人,酋兹的个头偏高,肤色比他们白,仔细看会发现他的头发是棕色的。他才成为漠南士兵的时候,不少人嘲笑过他的高鼻梁,他脾气非常的好,比起大多数喜欢胡胡喳喳的漠南将领,他很少责罚自己的士兵,但他的士兵没有因此减少对他的敬畏。他的这些言行,很难让人忘记他是个异族人,所以虽然他战功显赫,却很少有贵族愿意与他相交。这几年来唯一和他有所私交的是他的副官——杜喀尔。这位是名正言顺的漠南贵族,他脾气也算是异类,所以两人能说到一处。

    “十天能发起总攻?”杜喀尔撇着嘴:“若是那一日能听取您的建议,挥兵反攻,我方不至于如此被动。”

    “战机不过转瞬即逝,既然已经错过,不提也罢。”

    “我们在这里晃荡了三天,还真没钻到一点空子,齐国京城比我们想的坚固。”

    “坚固的不是齐国京城,而是他的守将。你看看探子绘出的地图,在此之前,这里可没有这样奇怪的一个壕沟。”

    经过多日的突袭,虽然不断有伤亡,但探子逐渐绘制出了一张火力网。经过进一步观察,一个壕沟的形状逐渐清晰。

    “我们攻打佳兴的云梯足够攻打京城,只要能迅速穿过城墙上的火力网,我们就有信心攀上城墙。敌人应该是早料到了这一点,所以专门在此处部署了步兵。现在的最难饿的就是要占领这个壕沟,如果能占领这个地方,敌人的强项就成了他们的软肋。”

    毛以宣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壕沟有可能被别人占据,因为这个壕沟的设计进可攻退可守,配以强大的火器,漠南的骑兵别说占领,连靠近都难。这几天可把他得意坏了,不论对面的骑兵何时突袭,都一定被打个落花流水。壕沟里补给充足,而那些骑兵从驻扎地抵达这里本来就有接近一个小时的行程,又冷又累,苦不堪言,来了又是一顿炮火招呼,多少都会折损一些人。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漠南的贵族们的心情从一开始的乐于旁观开始变得焦虑,因为打仗不是闹着玩儿,虽然奴隶出丑能增添乐趣,但如果真的败仗了,那可不是玩笑的。酋兹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按部就班的出兵,收兵,清点损失。

    就这样迎来了第十天的清晨,这一天弥漫着大雾。沉寂了十日的酋兹召集所有部队,开始严密部署。他的目标是东门,这次领兵的将领是兀穆吉。如果大家没有记错,东门外是一条河,叫北岔河,当年索尔哈罕从京城返回漠南就是在这里登船的。作为京城最为繁华的渡口,他的城防同样不赖。因为北岔河仅仅是绕行京城,所以河岸旁还有护城河,两河间仅仅相隔的五十余米,要想把部队排布在这个间隙里,只能被城头的火力压住,不得动弹。所以战争初期,余冕敢派魏池带着战船在这里驻扎,凭借险要的地势攻克敌人。

    选择攻打这个门可不是个好的选择,而且必须要有战船。

    酋兹还真准备了战船,虽然不比京城的战船高大,但这些来自沿路城市的战备还是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大齐的战船都早已整顿好了停在河上,弹药充足,当敌船从大雾中渐渐靠近的时候,几乎都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兀穆吉有丰富的统兵经验,他明白自己一方有驾船能力不熟的弱点,所以他选择尽量靠近齐国的大船再发动攻击。此刻齐兵的领兵之将是水军将领关潇,这位将领做事踏实,但就是老了点。他不喜欢用火器,或者说还不大弄得明白火器,魏池在船上的时候他由着魏池干,可惜漠南兵又没上当,所以还没听见响,魏池就会城督防去了。船上装备的炮啊,枪啊之类的他并不是太明白怎样调配。更糟的是因为人手紧,他没有副官,老头只能用自己几十年前积累的水军经验展开作战。

    兀穆吉当然不知道这些情况,依旧按照齐军平常的火力进行准备,并且异常的小心。

    凭借着大雾,兀穆吉的部队已经靠得足够的近了,如酋兹预料的,因为大雾的原因,城墙上的火力为了不伤及己方,都非常小心,没有开火。漠南的火器是非常少的,他们必须避开这些大船的火力网,靠近船舷登船作战。

    齐国的大船一共有六艘,呈两列排布,漠南的战船小,有二十多艘。这一瞬间,不大的北岔河几乎被船挤满了。关萧虽然不擅长火器的调度,但是他有他自己的方法,他自然能看穿敌军的想法,吩咐工兵在船舷两边排满了铁质的盾牌,士兵拿着长矛躲在盾牌后面,当敌人想要攀上船舷的时候,刺他个对穿。

    这种方式安静而有效,如果不是岸上又多了一群步兵攻打城墙那就更好了。

    负责北门的将领是曹溪,这位将军曾经是驻守西南的,天天的土司打交道,好不容易丛边陲之地调回了京城,对于这场战争他感到很无奈。经历百战的他见到关将军竟然在用土办法对付敌人,他顿时觉得很难过——看来这老爷子自能自顾自了,城墙这边还得靠自己。

    火器不敢随便放,怕打着自己人,曹溪只好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土办法。

    没有火力掩护,护城河的防卫功能几乎没有,漠南军迅速搭好了浮桥冲到城墙边。面对此情此景,曹溪开始命令手上的官兵扔砖,因为雾很大,看不清下面的情况,反正砖头不可能扔到船上,曹溪就命令士兵尽情的扔。砖头不够用了,就拆民居的砖头来用。难得的是京城的百姓异常的配合,许多靠近北门的百姓主动拆了自家的房砖送过来支援。

    大雾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双方的战斗并不是太激烈,当大雾彻底散去,漠南的船撤兵了。但这次却不撤远,只是保持了一个安全距离,和齐军对峙。

    站在船头的兀穆吉有点纳闷,他想不明白为何齐军没用火器,但心中犹豫的他还是决定依照计划行事。

    面对这个有点不着调的进攻,齐国一方抓紧这个空档召开了紧急会议。

    首先大家要弄明白,这次进攻是不是一场详攻。

    这位酋兹在指挥佳兴攻城战役的时候,的确是选择了从水路进攻。在佳兴战役前,漠南没有使用水兵的记录,但这位将领很有创意的利用了中原城市的护城河和水路,搞了几次潜伏袭击,攻其不备,巧取了城池。

    仔细想来未尝不可,这些护城河都不大,这种水路水情平稳,不需要娴熟的驾船技术,攻打佳兴的线路和今天的情况基本相近。

    魏池和林言虎不赞成这种推论——这两位在第一场会战中与酋兹交过手,这显然不是一个喜欢照搬原法的将领,这更像是一次详攻。

    如果是要吸引所有的火力到北门,那又是为了让齐国露出怎样的破绽?

    京城的每一道门都有独特的防守特色,唯一的弱点——北门,有了六通壕沟就让漠南人吃尽了苦头,他会想怎样的办法呢?魏池开始啃咬自己的手指。

    齐国并不知道沃拖雷只给了酋兹十天时间,在大家猜测的时候,漠南这一方的贵族受尽煎熬。好不容易从酋兹借着大雾偷袭的部署中看到了一点点希望,但大雾还不到一个时辰就散了,似乎战争又退回了原点,而时间却在点点滴滴的流逝。

    天色渐渐暗沉,在夕阳收走最后一丝余晖前,兀穆吉的军队开始重新集结,并发动进攻。这一次他们亮出了火器,小船船头均摆放了小型火炮,因为北岔河河岸不宽,所以射程完全足够。不出酋兹的预料,这一次的齐国水军不使用火器的原因并不是想留一手,而是对此并不擅长。城头上的火力掩护是有限的,关潇被逼无奈开始准备开炮。大船上的炮射程比较远,因为预估不足,所以几乎都在敌船后面爆炸。齐军的火力弱势再一次被暴露。

    难道漠南人真的准备从水路进宫京城?

    余冕坚持认为一定不是这样,虽然这里是最能靠近城墙的地方,但是想从这里捞到好处并不容易。他命令众人加强巡防,严密监视城外的情况。果然,就在东门的战事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西门外突然集结了大批的兵力,全是能够工程的步兵。

    “大雾!”魏池恍然大悟:“他们是趁着早晨的大雾,攻打东门,趁机将步兵埋伏在西门外的!”

    从漠南所在的平锦到京城有相当长的距离,而且城墙的瞭望作用可以很好地预先发现敌情,这就是为何漠南人寂静摸索但最终难以将攻城的重兵器挪到靠近城墙的地方的原因。光凭一场大雾是不足的,漠南将领详攻东门就是为了给西门外的埋伏做足打算!

    “应该集中所有火力保护西门!”魏池站起来提议。

    “等等。”林言虎站起来阻止。

    “不能等,调度火器至少要半个时辰,如今人力严重不足,不敢拖延。”魏池坚持自己的意见。

    东厂依旧派出了督战的太监,这位太监叫做王宝,他一言不发看着余冕。

    余冕还没发话,魏池强先行了一个礼:“战事紧急,恐怕容不得大家继续商议,六通壕沟的火力有限,对方的重炮都已经运抵了西门,如果我方没有火力与之对抗,十余米的围墙是挡不住敌方的云梯的。”

    大家正在僵持之际,突然有人来报:漠南人的云梯已经开始筹备了。如果再不调配火力,西门城墙上的炮火是抵抗不了对方的。

    余冕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等火力排布到位,已经入夜,站在西门的城墙上已经看不真切面前的阵地有多少人。魏池抵达的时候,有一批云梯已经搭上了城墙,幸好并不多,短暂的反攻之后,云梯纷纷被打落。

    西门的炮火响起来了,东门的“详攻”却并没有停止。漠南的小船跑得快,齐国这边一边有一趟没一趟的放炮,一边捡回土办法又是射箭又是扔土雷。早上那一棒子步兵又出现了,借着自己的战船拖住齐国战船的空隙,通过早上搭建好的浮桥迅速通过护城河,开始搭云梯。

    余冕亲自赶到东门督战,只见河上船只如梭,因为都点了火把,所以不像早晨大雾那般难辨敌我。城墙上面已经开始组织有力的火力反抗,支援河面上的危机情况。面对攻城的步兵同时开展了防御。

    “要不要把城防的所有人都调过来?”曹溪预计攻城的步兵多达数万人,自己又要兼顾河面又要兼顾城墙,实在有些吃力。

    不是余冕不想调兵,是确实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