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第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昏沉沉的睡了。第二天吃过午饭,正在殿前看鱼散步,忽听得有人大声叫道:“二毛子皇帝,胆小如鼠的光绪,让我来教训教训你!”
  光绪吃了一惊,抬头看时,却是新近册立的大阿哥溥隽。这溥隽带了三五个太监执事,怒气冲冲的赶了过来,边走边朝自己叫骂。
  原来册立大阿哥时,徐桐因拥戴有功,被任命为大阿哥的老师。昨日会议上的情况,徐桐一回去就讲给大阿哥听。溥隽认为光绪是和自己的父亲为难,便怒将起来,到了午饭后终于忍耐不住,就找上门喝骂起来了。
  光绪气得双手乱抖,喝道:“小东西,你好大的胆子,你在骂谁?”
  溥隽此时已踏上了九曲桥,便举起小小的拳头摇晃着说:“我不但要骂你,还要揍你哪。”
  太监值班室内涌出了四名太监,挡住了溥隽不许他过桥。光绪跺脚大叫,说要找太后去论理。溥隽冷笑说:“哼,太后就要废你了,你叫了她来我也不怕。”说着忽然推开面前的太监,冲上去对着光绪就是一拳,光绪大怒,拉住溥隽扇他的耳光。众太监慌了,七手八脚将二人分开。溥隽的口中却还在不干不净的乱骂。看守光绪的那个小太监飞一样的跑去找总管李莲英报告去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慈禧哪儿。慈禧大怒,命李莲英带人将溥隽押到议鸾殿,问他:“皇上是万乘之尊,你随便就能打骂吗?”
  溥隽扭着脖子,翻着白眼,不回答慈禧的话。
  慈禧厉声喝问:“谁指使你干的?”
  溥隽态度傲慢、仰头说道:“哼,我即将正位为君,谁敢指使于我!”
  慈禧怒极,喝令道:“给我拉出去,重则五十大板,打他个皮开肉绽。”
  溥隽被拉到外面,压在地上由太监执板子狠打。溥隽叫爹叫娘的又哭又骂,还威胁太监,说自己当了皇上,一定要砍了众太监的脑袋。太监们听了这话,心中发狠,打得更加用劲。一顿板子打完,大阿哥溥隽的屁股青紫红肿,鲜血淋漓,疼得他眼泪长流,路也走不动了。慈禧便命抬了他去弘德殿,交徐桐严加管教。
  载漪在府正与义和团的几名头领喝酒,喝得酒意上涌之时,忽听说儿子因与光绪冲突遭打。载漪怒不可竭,立马约了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说:“光绪可恶,竟敢欺负我的儿子,我欲将这条龙好好折辱一番,你们随我一道去。”
  

十五 一霎那红裹肚满天遍地(5)
载勋载澜大喜,便叫了六、七十名义和团众助威,气汹汹朝紫禁城赶来。载漪盛气而来,带着酒意直闯宫门,大踏步而入。守门的兵士欲阻拦时,载勋载澜却指挥义和团众将兵士们赶到了一边。载漪大叫道:“这紫禁城,不日便是我的别墅,岂容丑类留居!大阿哥正位之前,须得将丑类一律扫地出门。”
  太监宫女们见这伙人来势汹汹,吓得飞快报慈禧太后知晓。慈禧正在午膳,听报之后,将碗碟摔成了碎片,两眼冒火,大骂道:“奴才要造反了,不知死活的东西——”
  李莲英在旁惶急,正欲出言安慰太后,慈禧跺脚骂道:“你不带人拦住他,真让载漪这小子踏平紫禁城吗?!”
  李莲英飞跑出屋,带了一队太监阻拦载漪去了。
  慈禧又派人去军机处传荣禄,片刻功夫,荣禄带了三百名武卫军士兵进宫,按慈禧的命令,将一众义和团民统统拿了,押出宫外,将载漪、载勋、载澜扭住胳膊押到议鸾殿听候慈禧发落。
  载漪大醉之下脚步踉跄,挣扎着不走,兵士便抬了他送入殿内,载漪朦胧着眼骂道:“过不了几天我儿子便是皇上,你们谁敢对我无理,倒时一个一个都杀了!”
  慈禧气白了脸,喝令把载漪放了下来。载漪嘴里还嘟囔着示威。慈禧过去扬手便赏了载漪两个嘴巴,说:“我还没有死呢,便废不了你的宝贝大阿哥吗?”
  

十六 众丑乱舞,群魔舒拳(1)
载漪被慈禧连打了两个嘴巴,又听她说可以废了大阿哥。载漪吓了一大跳,回身打个激灵,酒一下子就醒了大半。睁开眼来,看见太后脸如严霜、咬牙切齿,吓得赶忙跪下求饶。随后被押进来的载勋载澜也忙挨着跪下。慈禧过去将每人狠狠地踢了一脚,骂道:“废不废皇上是我的事,你们胆大包天,竟敢带人闯宫,你等眼中还有谁,我这老婆子在你等的眼中已是死人了吗?”
  载漪几个连连磕头,不敢置辩。
  慈禧便吩咐荣禄:“将随他们进来的义和团众拉出去斩首,一个不留。”
  载漪一震,忙说:“太后,不行啊!”
  慈禧瞪眼说:“我的话什么时候不行过!带载漪出去,痛责五十大板;载勋载澜每人三十大板。快快拉了出去,狠狠责打。从此没有我的话,你们三人不许踏进宫内一步。”
  荣禄打了个手势,将载漪三人带出了议鸾殿。载漪还扭回头喊冤,荣禄就猛推他的后背,催他快走。一众人全都退完了,脚步声也没有了。慈禧望着门外,忽两眼泪流,大哭起来。
  载漪他们只被象征性的打够了板数,荣禄又安慰了这三人一番,说下次留神再别惹太后生气,便放他们回府了。那几十名义和团众却被真的砍了头。
  载漪回府,闭门不出,感觉被板子责打乃是奇耻大辱,因而茶饭不思,恨、惭交加。又想起太后威胁要废大阿哥的话来,心情更是大坏。窝在炕上,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如何报复,如何雪恨的念头。忽想:“太后不敢废光绪,给大阿哥正位,全因怕了洋人。用义和团和洋人拼倒是好办法,可惜这老婆子胆太小。哼!看来不挑起她的怒火不行。只要打败了洋人,大阿哥坐上了皇位,那时候我还怕谁!”
  载漪下了炕,皱着眉头、咬着牙,仰头怒叫几声,又低头徘徊了一阵,忽然一拍脑袋,长鸣如猛兽之呜咽,脸上肌肉扭曲,眼中寒光闪烁,然后他奔入书房,关门闭窗,不许任何人入内打搅。天黑之后,载漪伪造了一份各列强公使团给清政府的照会,照会说鉴于大清治国无方、民困国弱、团乱不止,各列强经协商一致,决定协助大清管理中国,为此照会大清政府:一。指定一地为中国皇帝的居住地。二。由公使团代收中国的钱粮税收。三。由公使团代管中国的军队。四。太后必须归政于皇帝。并说清政府若不允此四条要求,各国便将派军队进入,强行接管大清政府。
  载漪是总理衙门的大臣,照会的格式等自然伪造得天衣无缝。看看词句意思再无露洞,载漪兴奋欲狂,手足并舞,得意不已。想:“我这第四条最为厉害。哼,大胆的洋人,敢要太后归政放权,我老婆子不和你们拼命行吗!哈,哈哈哈,别说太后老人家,就是我看着这照会内容也气愤得很哪。”
  六月十六日一大早,载漪诚惶诚恐将照会送交荣禄过目,哭丧着脸说:“洋人无礼太甚,这可怎么办呀,荣中堂你快与太后想想办法,洋人这不明目张胆要灭我大清吗!”
  荣禄仔细将照会内容看了一遍,惊得说不出话来,也顾不上理载漪了,急如星火便赶往宫中,将照会呈慈禧亲览,慈禧见了照会,猛然间手脚冰凉,眼珠上翻,就欲晕倒,李莲英忙上前扶住,几个宫女也上来捶背揉胸捏胳膊,替太后顺气。慈禧一口气缓了过来,红了眼怒发如狂,跳骂不止。荣禄知道事态的严重,便小心奏道:“太后,是否召集众臣会议,妥商良策?”
  慈禧挥手说:“都叫来,都叫来,王公大臣、九部三卿全都叫来。”又命李莲英将光绪也带来参加会议。
  一时众官齐集议鸾殿,光绪不知何事,仍垂头坐于窗下。慈禧手握洋人的照会,眼中如欲喷出火来,说:“亡国之祸就在眼前了,洋人已经欺上我们的家门内了,此次不论成败、不计荣辱、我等必须上下一心、拼死而战了!”说着将洋人的照会念了出来。
  众官一听,尽皆目瞪口呆,惊骇莫名,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只是想:“这洋人太狂妄了!太无理狠毒了!这不眼睁睁要灭我大清吗!”
  慈禧声色俱厉说道:“战败要亡国,不战也要亡国,与其不战而亡,不如宁为玉碎、拼死一搏。谁愿当亡国奴,主张不战的?”
  众官一起说:“愿战,愿与大清共存亡!”
  慈禧又说:“我归政不归政,乃是我家内之事,洋人怎可横加干涉,此事绝不容忍!如若都按洋人说的办,我死之后,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我卧薪尝胆四十余年,如今对洋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点,与其苟且图生、遗羞万古,不如举国奋起,与洋人一决雌雄!”
  众官又一叠声的支持开战,说:“臣等愿效死力。”
  慈禧就传令军机章京连文仲:“即刻起草诏书,向德、英、法、俄、美、意、日、加、奥、西班牙等十二国宣战!”又命徐用仪、立山、联元三人:“即去东交民巷传令,各洋人使馆须于二十四小时内撤往天津,倒时拒不撤走的,我大清国的将士义民即行攻打。”
  立山忙说:“臣不是总理衙门的,此事还请派该衙门的人去。”
  慈禧怒道:“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此时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却膝行而前,磕头奏道:“太后,不可攻打使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六 众丑乱舞,群魔舒拳(2)
慈禧怒道:“你能令洋人不派兵侵我大清,我便不攻打使馆,如你不能,我便砍你的头。”
  侍郎联元说:“太后,若杀了洋人的公使,他日洋兵入城,京城之内鸡犬不留矣。”
  载澜奏道:“太后,联元如此说,显然和洋人同谋,请杀联元,洋兵自止。”
  慈禧大怒道:“与洋人同谋,罪大恶极。”即下令杀联元。
  载勋却与联元相好,忙叩首保联元。慈禧乃至。
  军机大臣王文韶说:“太后,我国财绌兵单,一旦开战,何以善后,请太后三思。”
  慈禧大怒起立,嗔目四顾,说:“今日之事,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战,非为我皇太后一人而战,汝等当知我苦心,宁愿一战而亡,绝不坐以待毙。”
  光绪皇帝不知事情何以忽然演化成了这个样子,惊恐下拉着许景澄的手,对慈禧说:“太后,此事甚大,不可仓促行事。”
  慈禧喝道:“小子放手,不可耽误我的大事。”
  光绪说:“太后呀,大清那有可战之兵,如今与十二个强国宣战,我们决无胜理。”
  慈禧说:“我有义和团相助,谁也不怕!不将洋人打败杀绝,难出我四十年的恶气!”即令刚毅与载勋统领义和团众,配合官兵杀灭洋人。又令荣禄、奕劻、载漪、徐桐、崇绮五人组成作战处,统一指挥所有军事行动。
  荣禄苦着脸说:“太后,奴才在战事上实非帅才,还请太后另委高明。”
  慈禧还没发话,载漪却说:“你既不愿劬劳国事,一切由我指挥便是。此时国难当头,不是谦让的时候。”
  慈禧瞪眼说:“你五人统一商量办事,谁也不许自作主张。一切命令,皆以作战处的名义发出。”
  庚子年的五月二十三日,大清向列强十二国的宣战诏书颁布,与此同时发上谕招抚义和团,称义和团众为义民,命其受诏后协同官兵,共杀洋人。
  各国使馆接到了限令二十四小时离京的照会,洋人们全慌了,不知所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