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王妃:墨点倾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淡定王妃:墨点倾城- 第1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真接的问他们。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年纪不小了,我欲替你择一妻,便是我身边的竹儿,你可愿意?”
  “一切但凭王妃作主。”这是松的答案。
  虽然看起来,从头到尾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吃惊,不意外,也不惊喜。
  可弄墨却从他的眼睛里看出,对于这个亲事,松是不反对的。
  至于感情的问题,他们若有是最好,没有,也就只能等着婚后慢慢培养了。
  竹和那边的态度到是明确的很。
  弄墨只问她,“嫁给松,可愿意?”
  虽然是万般羞涩,脸上更是鲜红欲滴,可竹儿还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发出一声让弄墨几乎要漏听的“恩”字。
  既然两人都同意了,弄墨便立刻决定,替两人把这婚事给办了。
  说起来,两人都不小了,竹儿二十好几,松更是三十出头。现在办便已是太晚了。
  本来,按着军纪,临阵娶妻,乃是大罪。
  不过,弄墨也有弄墨的道理。
  军纪么,本是军人才要守的规律,松是军人吗?
  不是,他只是东方倾城的贴身小厮。而弄墨也才知道,松的月薪是非一般的低。
  问及东方倾城,东方倾城回以一脸的郁闷,“我的钱财便是松在打理,他自己的月俸也是他自己在发,我哪知道他给自己小厮的份例。”
  弄墨听了只觉无语,到是其他三王,他们也都有类似的贴身重用的侍卫仆人,居然个个回去查帐去了。
  当然了,松与竹儿的婚事,也不能大办。
  毕竟现在还是打仗期间,就算他们不是士兵,可也代表着青城王不是?
  别人看到他们不会说什么,但是,会说青城王。
  所以,两人的婚事,便只是悄悄的,小小的,但是却极庄重的办理了。
  松的面子还是不错的。
  忙里偷闲(五)
  忙里偷闲(五)
  成亲的那一天,四王全都到齐。皇上当然是不可能来的,到是太子和几位皇子,全都到了。
  只不过,他们这些人,与其他的客人全都分开来坐。
  在外间,是四王身边的护卫,还有一些从傍龙城里一起出来的护卫之流。
  算一算,居然也有二十几人。
  到是那些军中的将领战士,一个人也未到。不是请不来,而是没去惊动那些人。
  成亲讲究个哭嫁。
  竹儿虽然只是从自己的房间,搬到松的房间,两间屋相隔不过十来步远。
  可是,她却是正经八百的哭了一气。
  哭得弄墨几度无语望天,若不是今天是她大喜的日子,她一定要痛快的教训她一场。
  虽然两屋相隔不过十来步远,可是,却正经的找个了轿子,从这门,抬到那门。
  闹新房这种事,自然有那些护卫们去闹。弄墨和东方倾城一起选了些精致东西,算是主子的赏赐。
  其他几王到也不小气,虽然不太贵重,但也算是少见的稀罕物,也赏了不少。
  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的折腾了三天,直到新娘子在一声,送入洞房之后,这亲才算是结成了。这事儿,也算是完成了。
  至于人家闺房中的事,就不是他们该关心的了。
  直到第二天天亮,松带着竹儿一起来给弄墨和东方倾城磕头。
  接着,便下切恢复如旧。
  松依旧跟着东方倾城,竹儿依旧跟着弄墨。
  若不是她换了发式,弄墨几乎要以为,那几天的忙碌,只是一场梦了。
  时间总在人们快乐的时候,溜逃的特别快。
  转眼之间,冰雪已然融尽,枊枝发了嫩芽,连人都变得有些懒洋洋的。
  夕关与临南城遥遥相对,众人一直等待着的战争,却迟迟不来。
  一停,便是一个多月。这一个月里,除了些斥侯部队偶尔相交外,两军没有任何大的冲突。
  忙里偷闲(六)
  忙里偷闲(六)
  傍龙城那边,都在催着皇上回朝。
  然尔,无所建树,皇上哪里愿这么空手而回。
  更别说,虽然这仗还没打,可是,临南城里纠集的队伍,却在不停的壮大。
  夏侯月澜的那三十万大军,也跟着慢慢的聚齐,只是那些士兵到时,已然军心涣散,根本无法上战场了。
  这样的士兵,如果上了战场,也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夏侯月澜立刻关紧城门,别说主动挑衅,只怕就算有人来挑衅,他也会闭关不出。
  一心整顿军纪,重新整兵。
  当然了,这些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两军之间几度你来我往,死伤总是有的。
  可到底谁家输赢,弄墨却是一点也不管。
  正如东方倾城所想,她还是不想参与进这个场战争里。
  几十万的人命,两个国家的军国大事,这些不是她一个小女子该管的。
  虽然,她不觉得自己是那种依附别人的小女人。
  可除非她想出仕,除非她想成为什么女中豪杰,在历史上划下浓重的一笔,想要玩什么翻手为云之类的事情。
  否则,她还是过她的简单日子就好。
  男人的天下,男人自己去打。
  她只要守着她的男人不出事就行。
  所以,只要是东方倾城在她身边,她就宁愿绣绣花,看看书,更多的,是跟东方倾城一起去研究,他的能力的问题。
  唔,这种忙里偷闲的日了,她过得非常的惬意。
  不过,一些答应别人的事情,她还是要做的。
  比如说,太子的坐骑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弄墨跟东方倾城商量了很久。
  到底给太子一个什么样的坐骑呢?虎自然是不行的。
  弄墨提供了几个供选择的动物,豹,狮,熊,象。
  最后,在太子自己与东方倾城以及另外三王一起的商讨之下,最后太子选择了豹子。
  ………………
  请支持渡渡完结文《妃常淡定:女人,你不怕死么》
  忙里偷闲(七)
  忙里偷闲(七)
  弄墨虽然有些讶异,太子选豹,却未选狮。可既然太子自己选的,那她也就不必多事了。
  东方倾城说,太子的武功路数,讲究灵活讯猛,豹很适合他。
  弄墨并不在意这些。她原只是觉得,太子将来是要当皇帝的,那么,万兽之王的狮子,大概会是他的选择。
  不过,在她将豹交给太子之后,她便明白了太子之所以选豹,除了他的确更适合豹的讯捷之外的原因。
  原来,他们是将这狮子,这个有着万兽之王的称号的坐骑,留给皇帝的。
  “对于这样的坐骑,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抗拒。”这是东方倾城说的。
  “包括皇上。”
  这是他的潜台词,虽然他没有说出来。
  “只是,他是九五之尊,无法像太子那样开口讨要。”
  这也是东方倾城说的。潜台词是,既然皇上喜欢,又开不了口,那么,他们就应该顺着皇上的心,乖乖的送上去。
  弄墨其实很不想的。
  在她的眼里,皇上与其他人并没什么区别。在她的眼里,唯一特别的,就只有东方倾城而已。
  若是按着她的脾性,要狮子,行,给你,看它到时怎么一口将你的脑袋给咬下来。
  可是,如果皇上死了,以后该怎么办,东方倾城该怎么办?
  更主要的是,皇上不开口,其实也是不逼她。
  东方倾城的行为,也不是为了讨好皇上。就像对太子的,他可是没少狮子大开口,替她要了不少好处。
  虽然都是俗气的黄白物。
  东方倾城对皇帝……大概有些像对三王一样的感觉。
  只是,三王在他的眼里是弟弟,他可以偶尔的调侃戏弄,可有好东西,到也想着他们,护着他们。
  而皇帝却像是兄长一样,有些事情可以直接说,但是,却多了一层尊重。
  就像三王对东方倾城,如果东方倾城一心想要些什么,是他们有,却不好意思开口的,他们也一定会双手奉上。
  忙里偷闲(八)
  忙里偷闲(八)
  所以。
  弄墨只是轻轻点头。但是,仍是恶狠狠的丢下一句,“下不为例。”
  东方倾城回以的,是一个热吻和满怀的拥抱。
  弄墨的时间,就在这样的闲适之中慢慢溜走。
  偶尔与南歌一起边晒太阳边做着绣活。
  东方倾城的衣服,终于完工,从里到外,一整套。
  弄墨刚给东方倾城试了试。他便直接套在身上,再不脱下来。愣是穿了出去,显摆了一大圈,才笑咪咪的回来。
  惹得一众人嗤笑不已。逍遥王更是不屑的拿鼻孔朝他。
  到是皇帝突的开口,“说起来,逍遥和翼也早就到了适婚年纪……”
  说完,皇帝便是一阵沉思,只看得逍遥和翼两个人,一脸的担心悔恨……
  至于嘉忆王在一边,冲着两笑着挤眼睛。而东方倾城,则是笑咪咪的,仿若什么都没看到,也没听到。看得逍遥和翼两人恨得牙痒痒。
  这些事么,弄墨却是不知道,只是,当天晚上,四王一起出现时,其中两个一脸怒色,而另外两个则笑得像偷了腥的猫一样。
  这样的奇怪的表现让她十分好奇。
  所以,她便随口一问。嘉忆王立刻说道:
  “嫂子,大喜事啊!皇上要替他们两人指婚了。”
  弄墨听了只觉愕然,随即看了两人一脸的臭色,立刻笑咪咪的道喜。两人的脸色越发的臭了。
  待三人散去,东方倾城才说,这两人,也老大不小了,该成亲了。
  然后,不只是皇帝将这事放在了心上,东方倾城也将这事写成书信,送回傍龙城,请他娘帮着打听一下。这傍龙城里可有适婚的女子。
  弄墨看着东方倾城很些可笑的感觉。
  这个男人,对这三王,哪里像是兄长,这分明就是做爹的才操心的事情。
  不过,现在实在有些无聊了点,而这两个人,也实在是太大了些。再不成亲,估计就只能做一辈了的老光棍了。
  忙里偷闲(九)
  忙里偷闲(九)
  春风吹拂,又是半月时间悄然而逝。
  夕关与临南城表面上依然平静无波,两边的军马都守在城里,各练各的兵,各守各的国。
  只是,不论是夕关还是临南里,都不再平静。
  尤其是夜里,总会有一些见不得人的身影,在各处飘荡,在等到第二天,便会有消息传出来。
  不是哪里有人中了毒,便是哪一个将领便人抹了脖子。
  一时间,两个城内都有些人心惶惶。
  东方倾城和三王,包括太子,都在劝皇上回朝。
  太子的话到是直接,对方也只是来了个太子,父皇怎么可以自降身份……又什么杀鸡蔫用牛刀……之类的。
  到是把皇帝说动了,准备回京。
  其实,皇帝这次御驾亲征,为的,是想一举消灭了漠野的大军,到时,挥军直上,将整漠野收入囊中。
  可没想到,漠野出了个夏侯月澜,他带的兵,又如此勇猛善战。
  夏侯又澜更是个狡猾狠毒的人,一点不客气的,不论明的暗的手段,全都施展出来。
  一时间,两边只闹得了个旗鼓相当。
  事实上,他更明白,如果不是四王,不是弄墨,他想要保持旗鼓相当,都很困难。
  一举攻下漠野成了妄谈,这场战争再一次胶着了起来,变成了长久战。
  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皇帝离开,乃是必然。
  只是。
  “如果漠野得到消息,他们一定会在半道上,截伏皇上。”这种道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