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诺曼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诺曼底-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分之一,而且无险可守,看不到任何军事遗迹。“鹰巢”废墟让我想起被妖魔化的萨达姆和伊拉克,我曾经在伊拉克住了很长时间,对那里的一山一水有特殊感情。
  “兄弟连”的弟兄喝光“鹰巢”希特勒窖藏的葡萄酒,把带有第三帝国徽记的银餐具“打包”邮回美国当结婚礼物……最后还点燃一堆炸药包,把希特勒名下的唯一不动产——“鹰巢”炸上了天。不知道这是出于义愤,还是掩盖他们掠夺后的痕迹,只是这一节,连写《兄弟连》的哈佛们也从不提及。
  六、百万传单投向日本
  既然战败割地赔款乃天经地义,那“城下之盟”就只能遵守,谈不上公平不公平。因此不要轻易宣战、穷兵黩武,要力争和平、合法的解决争端。法国意大利都频繁地投降,打不过就宣布巴黎、罗马不设防,也没见亡国灭种。
  清朝鸦片战争后,封疆大吏叶名琛拿着国家俸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把矛盾日积月累,最终转移到紫禁城的皇帝身上,导致英法联军要求换约北上天津。专制、腐败的清政府竟自作聪明,1859年4月10日,“怡亲王至营……如夷人入口不依规矩,可悄悄击之,只说是乡勇,不是官兵。”让国家军队假扮百姓偷袭洋人。
  通州谈判时,清政府答应英法联军全部条件,但在枝节问题上寸步不让。全权代表、钦差大臣载恒要求“见皇帝必须跪拜”, “必须按中国礼制,跪拜如仪,方可许可。”巴夏礼说:“我不是中国臣民,为何解袍跪拜?”僧格林沁遂将巴夏礼代表团一行39人全部逮捕,押往北京作人质。
  巴夏礼39人是外交使团,人质被扣押促使英法联军迅速进军北京城。三天后,皇帝的弟弟奕忻被迫向英法联军交还人质,但39名人质中生还者不足一半——仅18人,其余都是尸骸,其中《泰晤士报》著名记者被“大卸八块”。
  扣押使节、虐待俘虏、杀死人质、残害记者……英国公使额尔金和英军司令格兰特勃然大怒。他们认为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不怕割地赔款。故宫是政府机构属于公共财产,烧了,皇帝可以加税,涨价再盖新的。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属于皇家私产,就像他们白金汉宫和凡尔赛宫,烧了才会让皇帝心疼,长记性别再误国误民。
  “余可以要求巨款,以惩戒清政府,然其罪恶如此,岂区区金钱可以救赎……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5)
余未尝不可提议将陷害我国人及破坏休战之辈交出惩办。然所指过于笼统,清政府必交出下属,牺牲者徒为下属……”
  故反复衡量的结果,只有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否则遇难之君之仇永不可报,而且此举可给中国皇帝以极大打击。
  1860年,额尔金、格兰特还不具备 “世界文化遗产高于主权,属于全人类”的觉悟。1945年二战尾声,清华梁思成帮美军在奈良地图上标出古迹坐标,避免轰炸中玉石俱焚。中国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再次承担了文明的责任。
  其实早在1936年,中国政府《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就要求空军“准备全部轰炸机袭击敌之佐世保、横须贺及其空军根据地,并破坏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后,美、英、法、荷志愿飞行员来华助战,但外籍飞行员称轰炸日本风险太大,提出的天价酬金让中国政府承担不起。
  1938年5月20日,委员长侍从室专机飞行员徐焕升上尉自愿请缨,率领两架轰炸机轰炸日本。可是中国人历来仁义,扔下的不是炸弹而是传单:“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逊,则百万传单将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
  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军政部长何应钦亲到机场迎接,周恩来、王明、吴玉章代表中共中央赠送锦旗一面“德威并用,智勇双全”。
  英国《新闻记事报》社论称:“中国空军日前飞往日本散发传单,唤醒日      本人民推翻军阀,此事意义重大,亦饶有趣味。”苏联《莫斯科新闻》说:“中国空军在抗战中占重要地位,在未来无疑将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所以说中国历来就是文明礼义之邦。
  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
  波茨坦是德国勃兰登堡州首府,位于柏林西南30公里努特河与哈弗尔河汇合处,是腓特烈大帝普鲁士王室文化、军事中心。
  波茨坦塞琪琳霍夫宫(Schloss  Cecilienhof)是德皇(兼普王)威廉二世为他儿子(皇太子)和俄罗斯儿媳修建的,因而以其儿媳塞琪琳公主命名。塞琪琳霍夫宫采用英国乡间别墅的式样,有5个内院,共176间厅室。宫殿外观是赭墙红瓦,四周林木葱郁,碧草如茵。
  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塞琪琳霍夫宫举行波茨坦会议,研究战后处置德国,商讨对日本作战问题。塞琪琳霍夫宫有36个房间用作工作室。签约的地方在进大门的正面大厅内。厅内中央置一大圆桌,桌上插着三面精致的小国旗,布置得庄严肃穆。绕桌分放三把大扶手椅,靠窗一把是斯大林的座位,其余两把为杜鲁门和丘吉尔(后由艾德礼取代续会)所坐。每把的扶手椅之间放着四把靠背椅,是与会三国高级官员的位置。椅套、台布、地毯一色朱红。
  7月26日,英、美、苏三国通过《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8月2日签署了《苏美英三国的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
  《波茨坦协定》决定:为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设立由英、苏、中、法、美五国外长组成的外长会议。协定确定了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政治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规定德国境内的最高权力由美、英、苏、法四国占领军总司令遵照本国政府的指令,分别在其各自的占领区内实行。解除德国全部武装,废除一切军事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废止一切纳粹法律,逮捕并审判战争罪犯,永远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及纳粹主义的复活或改组。德国一切民主党派应准许成立并恢复自由活动权利。司法制度、教育及整个政治生活都在民主基础上重新建立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德国行政应以政权分散和发展地方政府权限为原则。处理德国的经济原则是:消灭德国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发展和平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关于德国赔偿问题,苏、美、英向德国所提的赔偿要求,将以德国境内的物资及适当的德国国外资产予以满足,苏联并可由西方占领区获得赔偿。德国的舰队和商船队由苏、美、英三国均分。哥尼斯堡及邻近地区让与苏联。关于波兰问题,对波兰西部边界达成原则协议,最后划定由和约解决。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和以前的但泽自由市区域,均由波兰政府管辖。会议还讨论了奥地利问题,同意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五国缔结和约问题,领土托管问题和控制黑海海峡等问题。
   。 想看书来

《兄弟连》没提炸了鹰巢(6)
《波茨坦公告》 共13条。苏联当时尚未对日本作战,没有签字。中国政府虽未参加讨论,但内容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在公告上签字加入,成为四国对日共同宣言。
  《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应立即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岛屿范围之内。日本军队必须完全解除武装,永久消除日本军国主义,战犯交付审判。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之工业。宣言宣称,在上述目的达到并成立倾向和平及负责的日本政府后,盟国占领军当即撤退。
  波茨坦会议是战时苏、美、英三国首脑最后一次会议,对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
  开罗会议(Cairo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
  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转变的一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本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决定举行这次会议。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
  《开罗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卡帕:自由属于人民(1)
一、“007”布鲁斯南要演卡帕
  新世纪伊始,素以常胜间谍“007”扬名立万的动作明星皮尔斯·布鲁斯南,突然抛弃走红的高科技,改在《热血香槟》中出演一位以简单相机谋生、最终被地雷炸死的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这种英雄退隐式的下岗转业已经在世界影坛引起一片喝彩。
  千年交替蓦然回首,一向自信的人类突然开始怀疑自己追求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和人类天性到底哪个更重要?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人类向自然进军的步伐越来越快。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目前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的速度扩大;全球亿人呼吸的空气质量严重污染;每天有150到2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亡;12亿人居住在严重缺水的城市里;全球每年化学杀虫剂使用量超过270万吨;40多种鱼类因捕捞过度而濒临灭绝;全球森林以每年4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1996年美国购买圣诞节礼品花费高达5000亿美元。随着全球油价暴涨,美国人也悄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追薪”改为“求近”,——尽管薪水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但在家的时间多了。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出的奇怪疆界,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是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凡是违背英国人想法的没有不爆发世界大战的:鸦片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五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波黑…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2000年,我第五次回巴格达省亲,伊拉克人抱怨:“仅仅由于英美仇视伊拉克,所以伊拉克被封锁了10年。”
  现在,长于思考的英国人又跑到好莱坞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