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里桥-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夏礼在众目睽睽之下企图暗算图察哈台,反而被图察哈台掌握了生死。

  “图大人,不可冲动!”穆荫喊道。

  图察哈台道:“这厮说好比武,我用刀他使剑,可他却想暗算于我。你们看看地上的枪!这是什么意思!”

  “将军阁下,”威妥玛赶紧说:“巴夏礼此举实属本能反应,请将军阁下不要误会。”

  图察哈台听罢满腔愤怒的骂道:“什么狗屁误会,他就是要暗算老子!要不是我功夫还使得,早就横尸此地了!他是你的人,你只管替他说话,但是别忘了,刀在我手里!老子今天就要剁了他这暗箭伤人的狗杂种!”

  威妥玛异常焦急,他不能失去巴夏礼,他负不了这个责任。因为只有巴夏礼精通中国事务,英国公使还需要巴夏礼为英国政府争取更多的在华利益呢。于是,威妥玛急忙让翻译向载垣求救。

  载垣当然也不希望图察哈台杀死巴夏礼,本来他就不想看到有这样一场较量,谁赢了他都很难办。只要洋人不开战,肯坐下来谈条件他什么事都愿干。于是他站起来说道:“图察哈台,赶快把刀拿开。”

  图察哈台诧异的看着载垣,没有说话,也没有放下刀。

  “你看什么,我让你把刀放下!”载垣有点不悦的提高了嗓音。在场的清廷官员中数他官爵最高地位最隆,可他竟然指挥不动一个护卫他的将领,这让他感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这图察哈台分明是不给他怡亲王面子。

  图察哈台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刀。

  “来人啊!”载垣的脸面有些挂不住了。

  “王爷息怒。”穆荫见状急忙说道:“让我去劝劝他。”

  穆荫上前几步道:“图大人,今日咱们乃是奉皇上旨意与英法两国公使和谈,倘若双方能坦诚相对达成协议,则将一场兵戈化为乌有,多少将士不必洒血疆场?多少百姓不必惨遭涂炭?这是功德无量的事啊。”

  图察哈台被穆荫说得有一些动心,但仍旧不放刀,他道:“穆大人所言极是,可这洋人太也可恨,不杀他难消我心头之恨!”

  “图大人啊,”穆荫又上前几步道:“巴夏礼先生这么做固然不妥,但一人之荣辱岂能与国家社稷之安危相比?大人一刀下去杀了他到是痛快,可旋即就将引起两国战事,到那时流血漂辘伏尸千里。大人想一想,你是大清的功臣还是罪人呢?”

  穆荫这一席话令图察哈台妥协了,他虽莽撞却还明白事理,他看了载垣一眼发现载垣一脸很生气的样子,心里又是一阵不忿:我赢了洋人,长了咱大清的威风,你非但不高兴反而还要叱责于我,咱们满洲怎么出了你这样的熊包?难道大清的王爷都是这个样子?

  “图大人……”穆荫又叫了图察哈台一声。

  图察哈台回过神来:“好,我听大人的。”说完将哭狼从巴夏礼的脖子上移开,却伸手拽住了巴夏礼的衣领,喝道:“说!这场决斗谁赢了?”

  巴夏礼失魂落魄:“你、你……”

  “你什么你!是大清赢了,听清楚了?”

  “是、是……”

  “大声说一遍!谁赢了?”

  巴夏礼脸色酱紫,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

  “你他娘的说是不说!”图察哈台凶狠的逼问,跟着晃了晃手中的哭狼。

  “图大人!”这时那个中国翻译突然说话了:“有理尚须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既然巴夏礼先生已经认输了,你又何必这样苦苦相逼呢?”

  图察哈台厌恶的看着中国翻译,喝道:“你他娘的给我闭嘴!大清怎么出了你这么个吃里扒外的狗杂种?亏你还有脸跟我说话。”

  “图大人,请你说话放尊重点。”中国翻译说。

  “去你娘的!不做大清的人偏做洋人的狗,你算个什么东西老子要尊重你?”图察哈台骂道。

  中国翻译被图察哈台当众喝骂,直气得万分难堪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场面一时极为尴尬。

  图察哈台不再理睬那翻译,冲着巴夏礼说道:“给我大声说,到底谁赢了?”

  “大、大、大……清赢了……”巴夏礼哭丧着说。

  “滚吧!”图察哈台狠狠的骂道,说着便将巴夏礼往前一推,巴夏礼再也支撑不住,两腿一软瘫倒在地。

  巴夏礼此刻早已冷汗淋漓浑身湿透,脖子上也被刀背压出一道血痕,右手腕还阵阵剧痛,但他仍想挣扎着站起来,他生怕图察哈台一时冲动给他来一刀,可他整个身体仿佛像是被抽了筋一样绵软无力!幸亏这时已跑来两名英国人将巴夏礼架了回去,巴夏礼在回到英国使臣这边之后,才敢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左手不停的在胸口划着十字,嘴里不停的说着“上帝、阿门。”

六 智擒巴夏礼
巴夏礼是咽不下这口气的,威妥玛也认为这次东岳庙之行大大折损了大英帝国的脸面。这口气必须在中国人身上撒出来,这个脸面也必须在清廷身上找回来!

  就在东岳庙决斗后的第二天,英国联合法国一起向清廷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所有驻防清军自即刻起撤离张家湾并由联军进驻;二、英法公使必须带两千人入京;三、清廷皇帝必须亲自接见英使并接受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国书。如果清廷不能答应这三条,那么英法联军将立刻开拔向北京发动进攻。

  消息传至京师,咸丰皇帝雷霆震怒!他实在不能容忍洋人如此得寸进尺蛮横无理的要求。

  “巴夏礼是个什么东西?这还是不是朕的天下?!”风流天子咆哮道。

  举朝文武臣工见皇帝如此态度,便统统一古脑儿的认为洋人太过分,纷纷主张先拿巴夏礼开刀,以令其知道大清天子之怒。一个小小参赞竟敢向大清皇帝叫嚣,这是什么道理?众多人中只有恭亲王奕訢认为这样做不妥,他说自古以来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巴夏礼虽然官职卑微但他却代表着英国政府,若真的杀了他恐怕更会激怒洋人,反不宜于调停。但狂怒的咸丰哪里还听得进劝谏,他当即传旨怡亲王载垣与僧格林沁,要他们速速擒拿巴夏礼来京。

  载垣接到圣旨后,差点儿吓昏过去。他以为皇帝一定是失心疯了!要不怎么会下这样的圣旨呢?但圣旨终究是圣旨,他纵有十个脑袋也不敢抗旨。幸亏这件事皇帝事实上是交给僧格林沁办,这让载垣多少安心了一点。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僧格林沁竟出了个智取巴夏礼的计策,而他正是这个计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让载垣心里叫苦不迭,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干。

  僧格林沁认为巴夏礼身在英法联军阵中,倘若硬攻势必两败俱伤,不如智取。如何智取呢?由载垣出面向巴夏礼发出邀请,地点还在东岳庙。理由是大清皇帝得知图察哈台对巴夏礼的不敬之后十分生气,降旨令图察哈台以及载垣、穆荫等官员向巴夏礼致歉赔礼,顺便转达大清皇帝对英法公使要求的回复。

  熟谙中国历代典故的巴夏礼压根就没想到这竟会是一场鸿门宴。他认为这是清廷示弱的表现,中国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英法联军武器精良,一路上所向披靡想必清廷皇帝也有所耳闻,既然打不过,还不如乖乖听从摆布。这不,已经派人来给自己赔礼道歉来了,这倒是个羞辱这群愚蠢的中国人尤其是羞辱图察哈台的好机会。他是打定了如意算盘来赴宴的,来的时候虽然手上还缠着绷带却还是一副趾高气扬的德行,仿佛他早已忘记了两天前自己的狼狈模样。

  图察哈台仍是这次行动的主角。

  所有人都是诱饵,只有他才是真正付诸行动的人。

  当图察哈台又一次将哭狼架在巴夏礼的脖子上的时候,巴夏礼哭都哭不出来了。他忽然觉得与这群一直被自己视作“愚蠢的”中国人相比,自己才更像个白痴。

  巴夏礼被囚一事令威妥玛既惊且怒,他也没料到清廷竟敢如此作为。他恼怒之余便想立刻发兵进攻北京,却被一个人劝住了——英国公使额尔金的汉语翻译,也就是那个被图察哈台骂过的中国翻译。

  “威妥玛先生,如果不请示公使大人便贸然发兵恐怕不妥,何况此刻我们只有不过四千人很难将驻扎在张家湾一带的三万多清军一举击溃,而且此举必将使巴夏礼先生及其他英国人员丧命。”那人操一口流利的英语说道。

  “那么你有什么建议呢?”威妥玛问。

  “我愿去京城走一趟,说服他们放人。”那人说。

  “他们怎么会听你一个翻译的话呢?”威妥玛并不相信。

  那人笑了笑说:“家父在世时与京里有些要员关系不错,何况若我以英方代表的身份去谅他们也不敢怠慢。”

  “可那不就便宜这帮中国人了!”威妥玛愤愤的说。

  “威妥玛先生,联军大部队后日便到,等巴夏礼先生他们安全归来,立刻挥师北进,也不必管清廷是什么意思,他们同意条件也好不同意也罢,只管先把北京占了再说。到那时,咱们想要怎样便是怎样。”那人一脸得意的说,仿佛他不是中国人似的。

  威妥玛考虑了一下,然后说:“那好,一切就委托给你了。”

七 君臣相见
养心殿里,咸丰亲自召见了图察哈台。他看着这个健壮魁梧的满洲汉子,打心眼里喜欢,他说道:“朕听说你在东岳庙曾大骂巴夏礼?”

  图察哈台自进了养心殿便颇为紧张,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皇上,心里按捺不住激动。一听皇上问话,他急忙跪倒:“洋人可恨,奴才这才骂他。”

  咸丰笑道:“骂得好!快起来说话。”

  图察哈台听了颇觉痛快,心想,别看皇上长的像个汉人文弱书生,可见识确是比那个怡亲王强。他站起来说道:“皇上圣明,奴才跟着皇上就是死也心甘情愿!”

  肃顺在一旁听了这话,不悦道:“皇上面前说什么死不死的?说话小心点,没规矩。”

  图察哈台看了肃顺一眼,见他一张麻脸,眼睛细小却闪烁着精光。一见这目光,图察哈台心里暗说,这人的眼神竟和曾国藩如此相似。

  咸丰道:“哎,肃六儿,他久在沙场自然不懂得规矩,你和他认真干嘛?何况他说的也没错嘛。”

  肃顺心知咸丰今个儿龙颜大悦,所以也不敢过分,于是说道:“奴才知错。”

  咸丰微微一笑道:“今个儿谁都没错,来来,都别杵着了,坐下说。”

  肃顺忙道:“谢皇上。”看见图察哈台没有说话,便又说:“谢恩啊!”

  图察哈台又“噗通”一声跪下,冲着咸丰连磕几个响头,边磕边说:“奴才,谢主龙恩!”

  咸丰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快起来、快起来,肃六儿,今个儿朕实在是太开心了。”

  肃顺赶忙附和:“皇上开心,奴才也跟着欢喜。”

  咸丰笑着说道:“图察哈台,朕听说你有一柄大刀很是威猛?”

  图察哈台道:“回皇上,奴才是有这么一柄刀。”

  咸丰道:“刀在何处?朕想见识见识。”

  图察哈台道:“刀在昭德门侍卫处,来的时候留在那儿了。”

  咸丰道:“肃六儿,派人取来,朕要看看。”

  肃顺道:“皇上,这似不妥吧?”

  咸丰道:“有何不妥?肃六儿,朕今日难得高兴,你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