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昙花王朝- 第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年前(609年),隋朝的铁杆忠臣启民可汗病逝了。同年,负责对突厥外交的长孙晟也去世了,时年五十八岁。少子长孙无忌继承爵位。   

  启民可汗病故后,儿子始毕可汗继位。东突厥经过启民可汗的苦心经营,势力相当壮观了。负责王朝外交的裴矩机械地执行〃扶弱离强〃的策略,认为始毕可汗部众强盛,需要扶持一个弱小的对立面与他竞争,保证隋朝的安全。裴矩就向杨广献策,离间东突厥内部,将隋朝公主嫁给始毕可汗的帝弟叱吉设,同时拜叱吉设为南面可汗。结果叱吉设不敢接受隋朝的好意,裴矩的离间策略没有成功,反而把始毕可汗给得罪了。始毕可汗渐渐对隋朝起了怨意。裴矩却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说:〃突厥人本来头脑简单,很容易被离间。但现在东突厥内部有许多狡猾的胡人,教导他们不要中计。我听说史蜀胡最奸诈,最受始毕可汗的信任。请皇上允许我诱杀史蜀胡。〃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75节:第六章 攘外还是安内(11)         

  杨广同意了,裴矩就遣人对臣服于东突厥的各个少数民族说:〃隋朝天子在马邑展开优惠贸易,有许多珍宝,想和东突厥下面的少数民族交易。只要来了,就能得厚利。〃   

  群胡信以为真,不告诉始毕可汗,就率领部落,赶着牛羊,争先恐后地前来贸易。谁料,等待他们的是裴矩埋伏在马邑的大军。群胡被杀得干干净净。隋朝这才通知始毕可汗说:〃史蜀胡的部落来到我朝边界,说要背弃可汗,请我容纳。突厥既是大隋的臣子,这些胡人背叛突厥,我朝就有义务帮忙剿杀。今已斩之,故令往报。〃   

  始毕可汗不是傻子,早知道真实情况了,对隋朝的感情由怨恨转为了敌视,从此不再朝会杨广。   

  裴矩对突厥外交的失败就在于他不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可以利用的。过于现实,往往会将长期的朋友推向对立面。   

  杨广不知道突厥态度已变,依然出塞北巡,结果在雁门为始毕可汗的数十万骑兵团团围住。当时雁门守军只有一万七千人,形势危急。杨广慨叹道:〃如果长孙晟还在,肯定不会让突厥猖狂到这样的地步。〃   

  随行的宇文述建议杨广在数千精锐轻骑的掩护下突围。此举遭到了众人反对。苏威说:〃我军擅长守城,骑兵作战是突厥人的特长。陛下是万乘之主,岂宜轻动!〃内史侍郎萧瑀认为:〃义成公主嫁入突厥,可以派人告之公主,请她相助。同时将士们害怕陛下击退突厥之后,又要四征高丽。如果皇上能够公开发诏,告谕天下不征高丽、专讨突厥,则众心皆安,人人奋勇作战了。〃虞世基、来护儿、樊子盖等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杨广抖擞精神,下诏停止第四次征讨高丽的准备工作,亲自慰劳守军,给奋勇杀敌者开出重赏。雁门守军士气大振。同时,杨广下诏各地勤王。   

  杨广勤王令下。许多日后的枭雄参加了勤王的队伍。   

  屯卫将军云定兴组织勤王军队北上,许多贵族官僚将子弟送入军中效力。唐国公李渊没有成年的二儿子也在其中。李渊采〃济世安民〃之意将自己的这个二儿子取名为〃李世民〃。 云定兴战前召开会议,商议进军策略。主导的意见是大军要轻装快进,迅速与突厥军队作战,争取救出皇帝。   

  年轻的李世民很不以为然,对云定兴说:〃我军勤王,必须大张旗鼓才有大胜利的希望。〃云定兴很奇怪,问李世民为什么要高调进军。李世民胸有成竹地说:〃突厥可汗率骑兵深入内地,围困皇上,采取的是突击战术。突厥人料定我们仓促之间无法救援。现在如果我们大张旗鼓,数十里之间幡旗相续,昼夜鼓声相应,就大大出乎突厥意料之外。突厥肯定会以为我朝四方勤王军队云集而来,突击战术已经失去意义。那时突厥骑兵必然撤围而去。如果我军现在轻装快进,与突厥大军硬碰硬决战,胜负很难预料啊。〃   

  云定兴略加思索,肯定了李世民的计划。云定兴率军大张旗鼓,稳步推进。事后,始毕可汗还真如李世民预料的那样,认为隋军勤王部队越聚越多,感到心虚。这一下,隋朝很多人都知道唐国公李渊有个很有军事头脑的儿子。   

  江都郡丞领江都宫监王世充也招募了上万人的队伍,千里迢迢赶到晋北勤王。王世充本人出身西域胡人,没有显赫的家世,只能靠自身努力步步提升。在招待杨广在江都游玩方面,王世充最活跃。当时隋朝各地有许多小股骚乱,江南也不能幸免。王世充就率领小股部队,剿灭江南各处的骚乱,从没打过败仗。但是王世充这个人伪善狡诈,表现得勤政清廉,沽名钓誉。在勤王的军中,王世充终日蓬头垢面,拼命催促部队赶赴雁门。一路上,王世充悲伤地哭泣,昼夜不解甲,困了就趴在草堆里眯一会儿。事后,杨广听到了王世充的〃事迹〃,非常感动,开始将王世充划入亲信大臣的圈子里来。第二年,王世充就被升为江都通守。         

§虹§桥书§吧§。  

第76节:第六章 攘外还是安内(12)         

  隋朝各地勤王军队陆续赶到,始毕可汗感觉越来越没有胜利的把握。这时候,与隋朝暗中联络的义成公主从后方派人来报警说北边依附的少数民族叛乱了,请可汗速回。始毕可汗匆匆撤围而去。   

  雁门解围了。重围时,杨广曾许诺要重赏奋勇杀敌者。现在他把这个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苦守雁门的一万七千将士只有一千五百人得到虚勋封赏,各地勤王人马什么赏赐都没有。   

  解围后的杨广,情绪坏到了极点。突厥降服,北方恭顺曾经是杨广最显耀、最成功的政绩。在东北和西北接连出现问题的如今,顺服的突厥是少数杨广可以寻找安慰的地方之一。现在连突厥人也反了,而且反得这么彻底,将杨广团团包围在乱军之中。这让杨广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觉得多年的努力非但没有结果,而且使得朝政朝着相反的方向恶性发展。   

  杨广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城外的每一阵喊杀声都似乎在嘲笑杨广的无能和失败,嘲笑杨广不配当一个合格的帝王。雁门保卫战最艰险的时候,流矢射入城内,射中龙椅。杨广竟然吓得抱住儿子赵王杨杲大哭。号啕的大哭声远达户外,杨广哭得双目红肿。随行的大臣们第一次看到杨广哭泣,一时不知所措。   

  在哭声当中,杨广的意志彻底消沉了。   

  如果说之前的杨广胡作非为,内心充满欲望和志向,那么之后的杨广不再胡作非为了,可内心也没有任何追求了。   

  九月,杨广车驾南行到达太原,大臣们纷纷劝杨广返回大兴。苏威就说:〃如今盗贼不止,士马疲敝。愿陛下还于京师,深根固本,为社稷之计。〃杨广不愿意再听到什么社稷大事。宇文述察言观色,认定杨广恰恰是想逃避政事,说道:〃随从众官的家眷多在东都,请陛下前往洛阳。〃杨广答应了,于当年十月抵达洛阳。   

  杨广现实了许多,开始时常询问近臣各处盗贼的事情。宇文述说:〃盗贼还很少,不足为虑。〃   

  苏威怕杨广问到自己,就隐身到宫殿大柱子后面,可偏偏被杨广指名回答。苏威只好旁敲侧击:〃臣并非不负责剿灭盗贼一事,不知道数目多少,只担心盗贼离两京和圣驾越来越近。〃杨广问:〃怎么说?〃苏威说:〃他日盗贼占据长白山,现在荥阳、汜水(在河南腹心地区)等处都出现了盗贼。〃杨广面露不悦之色。近臣们不敢再说话。   

  一些特定的节日里,百官要向杨广敬献礼物,一般是珍玩器物。这一年,苏威偏偏进献了一部《尚书》,提醒杨广应该静心读书仁德为政,再次惹杨广不高兴。   

  后来,杨广又问苏威对征讨高丽问题的看法。苏威回答说,希望杨广赦免天下的盗贼义军,派他们去讨伐高丽。杨广见苏威又提起盗贼的事情,生气了。裴蕴是讨好杨广、惩治他人的高手。他看杨广生苏威的气,就找了个人出面检举苏威负责人事选拔,滥授他人官爵,同时畏怯突厥,请还京师。杨广交代裴蕴查办,很快案子就成立审判完成了。苏威被判定有罪。   

  杨广下诏说苏威勾结朋党,谤讪官员,除名为民。一个多月后,继续有人检举苏威与突厥私下勾结,图谋不轨。这回是大案,苏威被拉到大理寺审讯。苏威知道勾结外敌图谋不轨的事情够得上灭族的,在狱中上疏,自陈服务二朝皇帝三十多年,请求赦免死罪。杨广本来就不怎么相信苏威会勾结突厥造反,现在看了求情书,网开一面,将苏威释放为民。   

  杨广消极堕落之后,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和声色之娱。   

  江都的王世充知道杨广好色,秘密进言说江淮多美女,自告奋勇要为杨广选美充实后宫。杨广高兴地同意,但提出一个要求:秘密进行。他让王世充秘密考察美女,挑选那些〃姿质端丽合法相〃的女子。为了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王世充取官府钱财和入京贡物作为入选美女的聘礼和挑选组织的费用。   

  选美的规模很大,费用不可胜计,但王世充在账目上做得天衣无缝,不知情者根本看不出来。积累了一批美女后,王世充就通过大运河送入洛阳。当时,大运河两旁骚乱不止,游荡的武装队伍很多,再加上船工苦于劳役,运送美女的船只常常不能正常到达洛阳,沉没在淮河和泗水中。沉船事故前后发生了十几起。如果事情败露,王世充就千方百计地摆平。而杨广收到美女后,看中合心意的,就重赏王世充;如果看不中,就让带回江都赏赐给王世充了。王世充和杨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杨广对江都的感觉越来越好。当时江都的局势还相对稳定,杨广产生了去江都游玩的念头。宇文述最先看出杨广的意思,主动提议巡游江都。杨广很高兴地批准了。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杨广命令王世充在江都建造龙舟,送至东都,为第三次巡游江都作准备。杨广前两次不是建造过漂亮的龙舟水殿吗?非常不幸,杨玄感造反的时候焚毁了所有的御舟。现在只能麻烦王世充再造了。   

  来护儿反对再惊扰天下搞大巡游,出面劝阻杨广说:〃本朝寿命将近四十年了,薄赋轻徭,户口滋殖。陛下之前因为高丽抗命,稍兴军旅。老百姓们无知,受人蛊惑,集聚为群盗,四处纠结。车驾此时游幸,深恐非宜。愿陛下驻驾洛阳,与民休息,再调兵遣将,扫清群盗。陛下如今要去的江都是臣的故乡,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杨广接到老将忠言,感叹良久,又将上奏放下,数日之后才招来护儿相见,说:〃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来护儿从此不再进言。   

  杨广巡游之意已决,留大将屈突通镇守长安。屈突通为人正直,秉公办事,此前虽然没有大捷,但也从来没有吃过败仗;留越王杨侗镇守洛阳,自己携带后宫、文武百官准备出发。   

  圣驾待发之时,有个小官员、建节尉任宗上疏极力劝谏。当天,杨广召见任宗,将他在朝堂之上当众杖杀。奉信郎崔民象又上表说方今天下盗贼横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