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崛起-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周王朝对德的重视,也表现在历代周王的谥号上。王有美德,则有美谥;有不令德,则用恶谥。如果说夏、商国王的名号皆以天干命名,如夏朝的孔甲、履癸,商朝的盘庚、小辛、祖甲、廪辛、武丁、雍己、祖辛等,反映出夏商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西周国王则以德行为王的谥号,如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等。这些皆为西周王朝有美谥的国王。西周王朝还有厉王、幽王等不令德之王,《谥法解》云:“杀戮无辜曰厉,动祭乱常曰幽。”
  西周王朝以德行为王谥,开我国后代帝王以德为谥的先河。
  西周时期是保存典籍最多的时期,主要有《尚书》、《周易》、《诗经》等,其诸多典籍对后世影响很大,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西周很早就重视史书的记录、整理和保存,很早就设有史官。铜器铭文中就有“太史”的记录。在史官系统中,西周王朝还有“史”、“内史”、“右史”、“左史”、“御史”、“中史”、“省史”、“书史”等。西周的史官有名可考的有史佚、史伯、史墙等,另外,各诸侯国皆有自己的史官。史官负责王室的文书起草,策命官员、编订史册,记载国家大事,管理天文、历史、祭祀、图书典籍等。随着文字的发展,书写工具的进步,史官成为西周王朝非常活跃而且地位很高的职官。这些史官是世袭的,他们可以利用职务去记载、积累大量的史料,并进行整理。
  西周时期留下了许多较为有据的信史。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周礼》、《礼记》等,虽然成书于战国时期,但所记载的是西周的部分史实,这就与重视史官和保存典籍有关。
  另外,周部族从我国西部兴起,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铁器的部族,因此,西周的农业生产相当发达。《诗经》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如“丰年多黍多粟,亦有高廪,万亿及秭”;“黍稷茂止,获之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这就是说,当时就有万亿兆的高廪,有堆积如城,排比如栉的露积。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农业的丰收景象了。
  农业的发展,自然带来了手工业的进步和繁荣。其中以青铜铸造最为发达。与商代相比,西周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式样新颖,精美庄重。其中以礼器为重。因为夏、商、周时期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崇拜多神,每食必祭,每事必祭;年年、月月、日日都有祭祀活动。史书记载,周代有四时之祭。而祭祀的方法和仪式也是多种多样,甚至达到十分繁杂的境地。西周王权相对殷商王权,进一步被神化。周王把自己神化为天的儿子,即周天子。是皇天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治理就是代天行命,从而为周代王权罩上了神秘的色彩。而要把王权进一步神化,具体就体现在祭祀上。是以周人特别重礼,青铜礼器遂成为社交和赏赐的重器,因此,周王室和诸侯公室,乃至一般贵族大多以拥有大小不等的铸铜作坊和铸铜工匠为荣。一些铜器铭文,记载了西周初期军事、诉讼、册命、赏赐等方面的内容,与史书可相互参正,对研究西周历史、政治制度、社会风俗、经济状况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周王朝初期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对周边的民族也能宽容地对待。因此,在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统治的125年间,周人继承先祖文王的仁德之政,其威名远播到燕山以北,长江以南,许多边远地区的民族纷纷前来臣服朝见。甚至远在东北的肃慎(满族的祖先)也来朝见,其强盛和繁荣可想而知了。
  西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朝代。
  
  

秦人西迁

  秦人祖先原是居于东方的古老部落,是华夏族的一支,传为皋陶长子伯益的后代。伯益就是夏禹要传位后又被夏启夺去帝位的人。
  伯益在舜帝时封食于赢地,为嬴氏。可见嬴氏一族,古老悠久。在大禹时因治水有功,封于费国,所以伯益也称大费。伯益生子大廉,其子孙在夏代已分布于国中和夷地;进入商代,大廉的直系后人中衍为第十代商王太戊驾车。中衍之后,其子孙辅佐商王,世代有功,“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商末王室衰微,戎狄不来贡,诸侯不来朝。商王对戎狄或亲自征伐,或命周侯征讨,或派“赢侯”去镇抚。大约在帝乙或帝辛时,商王命中衍之玄孙中涌,迁居于西部戎族地区,即今甘肃东南一带,保卫西北边境,号“赢秦”。并委以“军政统辖”的身份。中涌一支到达西陲后,依据商末衰微的政治形势,审时度势地对戎人采取了怀柔抚和政策,西界得宁。中涌遂定居在西犬丘。
  可见赢秦由东方逐渐西迁,早期是随夏商势力进入中原及西部的。
  中涌生子蜚廉,善奔跑。蜚廉生子恶来、季胜,皆勇力超群,都是殷纣王的宠臣。
  对于商王朝来说,西戎问题虽然圆满解决了,但与以周为首的众多诸侯国的矛盾却激化了。为了充实朝中实力及加强自身安全,纣王便将远在西陲戍边的蜚廉、恶来、季胜召回内地,为其效力;而中涌及恶来之子女妨仍留守西陲。
  不久,商周之战爆发,牧野一役,商朝灭亡,周室代之。助纣为虐的恶来被姬发亲自射杀,蜚廉则自殉报商。显赫一时的赢秦一族彻底衰落,原保西陲的中涌及女妨,因政治地位的丧失和生活处境的逆转,不但被沦为周人的下层平民,并且举族被迁徙到甘肃东部的天水地区,和当地戎人一起生活。忍辱负重,服役纳贡于周室,替周人看守西部边陲和陇山通道。在此后西周早中期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期里,赢人几同戎人,历经艰难曲折,直到公元前890年,赢秦才获得了一次发展机遇。
  恶来死后,其幼子女防为周戍边,女防生子旁皋,旁皋又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非子是赢秦一族兴旺的标志性人物。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周孝王时,非子牧马有功,因此获封了一块土地,地名秦(甘肃清水县),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重新延续嬴氏的祭祀,完全恢复了伯益以来的嬴姓、秦的封邑及宗庙祭祀,称为秦赢。在秦早期发展史上,一直号称“赢秦”,至此方称“秦赢”。
  “邑之秦”,虽是秦赢建立的第一处都邑,但这是一次关键性的转折,衰落了数百年的赢秦在非子手里重新开始崛起。
  周宣王时,非子曾孙秦仲及昆弟五人,奉宣王命,率兵大破西戎,被封为“西陲大夫”。秦仲在位23年,后在攻西戎时战死,但后世子孙无不戮力攻戎。周王室对秦人也愈加信赖和支持。秦仲有五个儿子,长子叫庄公,被周宣王任为大夫。庄公在位44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世父。世父说:“西戎杀死了我祖父秦仲,我不杀死戎王就不敢进城安居。”于是带兵攻打西戎,把职位让给弟弟襄公。襄公七年(前770年),周幽王宠信褒姒而天下大乱,西戎中的犬戎与申侯攻打周朝,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周平王立。秦襄公率兵护卫平王东迁洛邑,立下首功,被平王封为诸侯,并赐以西岐之地(西周故地),让他建国立庙。秦这时才开始成为一个受封的诸侯国,国号秦。由此可知,秦国建立于春秋初年。
  原本是西方小国的秦,至此逐渐强大起来。秦地成了稳固的后方基地,为向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公元前890年周孝王封嬴氏非子为“附庸”,到秦文公四年(前762年)东进到关中的“汧渭之会”为止,秦赢在非子、秦侯、公伯、秦仲、庄公、襄公、文公几代人前赴后继的苦心经营下,在西方整整奋斗了130年,才得以东进关中,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漫长历程。
  秦国在初被封诸侯时,地域偏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较东方诸侯国相比,都比较落后。整个春秋时期,秦都是一个比较贫弱的、不显山露水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常被东方其他国家所忽视;又因为靠近西戎,采用戎狄法律及文化,其俗别于诸夏,常被华夏诸侯所轻视,不让它参与盟会。正因为如此,秦国少了很多纷争,只闷声发大财。
  后世有人认为,也正是秦国在文化、思想上迂腐守旧势力较弱,才使新的制度得以顺利实施,从而也在各领域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有利条件。
  加之秦多雄主,其有为之君都能承前启后,开创一代一代的新局面。
  如秦文公设史官,定法律,开始建立秩序。前677年,秦德公迁雍(今陕西凤翔南),秦以此为都近300年,表明政权稳定,奠定了霸业的基础。在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前的秦国时代,涌现出来许多有为之君。其中影响特别巨大的有四位: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
  这些秦之先王与他们的后辈子孙,始终把建立帝业作为秦国的终极战略目标,并通过切实的行动,一步一步向这个目标迈进。自秦惠文王后,秦正式成为一个可以制定游戏规则的一流大国了,为其后嬴政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嬴氏在西陲的早期发展,也就谈不上统一的大秦帝国的建立。
   。 想看书来

春秋霸主

  周室的衰败从平王东迁就开始了,诸侯打着维护天子的名号,为各自的利益,互相攻伐。孔子说,春秋无义战。诸侯国的数目已经由周初的1000多个锐减至100多个。秦国因为地处偏僻,不为其他诸侯国所重视;因而成为其中幸运存在的一个。
  秦国之兴,源远流长,而秦国之强,却始于穆公。
  秦穆公,秦德公之少子,成公之弟,名任好,嬴姓,春秋时秦国的国君,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秦穆公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君,不甘心居于偏僻地带。继位当年(前659年),就亲自带兵###茅津(今山西芮城东)的戎人,开始了扩张疆土的事业,也开创了秦国的崛起之路。
  秦穆公招揽天下贤士,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以及别国前来投奔的人。百里奚曾是个奴仆,但很有谋略,他就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赎回,加以重用。百里奚遂以老余之身,又推荐蹇叔、由余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帮穆公成就霸业。
  但秦国要向东发展,争霸中原,首当其冲的是其东邻晋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秦穆公将注意力集中于晋。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抗衡。
  为了让穆公树立秦国的威信,百里奚首先叫穆公施德于诸侯。晋献公晚年,骊姬之乱,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晋献公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带兵送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
  前645年,双方在韩原大战,秦军击败晋国,生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领土野心骤然膨胀,扩地到黄河边上。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遂送太子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秦国,秦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晋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国继位,为怀公,与秦为敌。秦穆公于是将重耳从楚国迎来,以极为隆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