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弟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热血弟兄-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孝勇举着灯:“哥,走,快去洞里看看你的东西。”
  三兄弟随孝勇来到后院,搬开青石板下到洞里,瞧着空空的山洞后他露出了迷茫的神情。孝勇笑道:“哥,我重新开了个洞,东西都收在里面。”他从腰里抽出匕首,在石壁上撬开一块石板,曾孝长帮着把石板抬下,一个一米多长的洞穴露了出来。孝勇从洞穴的破布里拿出亮光光的一支手枪和四支步枪交到三人手中。然后他又掏出两个小布包打开,一个包里是一顶红星军帽,另一个包里是几十发同样光闪闪的子弹。他兴奋地说:“哥,9年来我经常下来摆弄这些枪,拆开又装上装上又拆开,最后全部都会弄了。妈妈叮嘱我,这些东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说哥哥们总有一天要回来的,就是你们不能回来了,红军也会回来的到时候再交给红军。”
  邹家全开心地:“孝勇,你这可是无师自通。”
  曾孝长把东西放回洞穴,激动地说:“孝勇,好样的。”
  王小虎:“孝长哥,我们先上去吧,婶婶肯定急着同你们说话呢。”
  三兄弟便把五支手枪和子弹、身上的银元放进洞穴后随孝勇爬出洞。他们盖上石板回到堂屋,曾孝长忙问道:“妈,叔公的身体还好嘛,他还在划船吗?秀兰现在在干什么,她嫁人了吗?”
  母亲拉着三人坐下,喜悦地:“叔公的身体很好,早就不划船了,他和秀兰在城里开杂货铺。秀兰还没嫁人,我和叔公本想让她嫁给潘大江,但她不同意,说哥哥没回来她就不结婚。其实她是嫌潘大江长得不好看,我也就不好逼她。潘大江这孩子人老实,他开始也想娶秀兰,但后来知道秀兰看不上他,也就死心了。”
  “妈,潘大哥现在是杂货铺的老板吧?”
  “潘大江虽然是老板,但杂货铺却由叔公和秀兰管,他还在当码头工人。”
  “是这样?看来他还没变,这样的话有些事情就好办了。”
  邹家全笑道:“哥,你的意思是,要通过潘大哥了解那些码头工人的情况,为我们拉起队伍做准备?”
  王小虎开心地问:“孝长哥,九年前你就领导码头工人们除奸铲恶,这次回来组建游击队,恐怕还得从码头工人开始。只是你得小心点,别让他们一下子认出你来,这样可不安全。”
  曾孝长感慨道:“九年了,只怕他们看到我也不认识了。”
  孝勇赶忙地:“哥,你过去在城里领着码头工人干的事,叔公和姐姐都讲给我听了,以后你们去哪我也去哪。”
  邹家全:“孝勇,从今天起,你已经和哥哥们站在一起了,你怕不怕?”
  孝勇:“我不怕。这些年妈妈哪都不许我去,只能在家里种田、种地,守着这些枪。这三年还跟着一个老猎人经常去山上打猎、采药,他教了我好多治疗摔打损伤的秘方。”
  曾孝长:“我正想问你呢,你的猎枪是怎么来的?”
  母亲笑道:“是个老猎人送的,说起这事我的心就跳。那个老猎人是几十里外的老猎手,三年前的冬天,我和孝勇去山上挖竹笋,正遇上老猎人在打野猪,没想到他的枪出了问题没响,野猪就拼命地追他。孝勇是人小胆大,举起锄头冲过去对着野猪的头上挖了下去,然后拉着老猎人就跑,野猪就带着锄头在后头追,我吓得呀心都差点跳出来,没想到野猪一会儿就倒地死了,我们走过去一看,锄头深深地从野猪的眼睛挖进了脑壳里,不死才怪呢。”
  邹家全吃惊地:“哇,孝勇,你小子还真的胆大。”
  母亲:“从那以后,老猎人就经常来家里叫孝勇上山打猎,不仅送了一杆猎枪给他,还教了他很多的医术,现在全村的人要是有个什么小病,孝勇就采些药送去,还真管用。”
  曾孝长:“哟,想不到我家还出了个小郎中。”
  孝勇不好意思地说:“哥,其实我也是学着玩。可惜,那个老人今年过年前去世了,不然我还能学到好多的东西。多亏他教我认识了好多的药材,我经常把采到的药背到集镇上卖了,贴补家用,我和妈妈的日子也就好过多了。”
  王小虎奇怪地问:“潘大江的杂货铺生意怎么样?你姐姐不送钱回来吗?”
  孝勇:“生意一般,姐姐每月都回来一次,每次都要带一两块银元或买些米回来。可现在东西贵得吓人,原来一块银元能买一担谷,现在要四块银元。”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三章  秘密返乡(3)
曾孝长:“好了,这些事有空再说。天快亮了,小虎、家全,今天是25号我得进城办我们该办的事,你和家全先去下面好好睡一觉。”
  王小虎:“行!你县城熟,比我和家全去要方便一些。”
  邹家全:“哥,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曾孝长:“我知道。妈、孝勇,我们回来的事暂时不要告诉村里人,免得大家都跑来看我们。晚上要是有什么事我们也不好商量,一切等明天再说,家全今天也不要去外头露面。对了,小虎今后我和家全好办,这是我们的家,出去这么多年也该回来了,只是你一下子在家里出现,别人问起不好回答,恐怕你这段时间只能白天呆在洞里,晚上才能出来,等过段时间再说你是我们的朋友,你看怎么样?”
  王小虎苦笑道:“那我不变成了夜猫子,不过也只能暂时这样。家全,我俩睡觉去。”
  邹家全笑道:“要睡也得填饱肚子呀。姑妈,我十年没回来,您饭也舍不得给我吃嘛。”
  母亲醒悟过来:“哎,一高兴把这事都忘了。你这小子十年了,还是这样调皮,我赶紧做饭,别把我的宝贝侄儿饿死在家里,那就冤了。”
  “哈哈!”三兄弟笑着一起进灶屋帮着母亲烧火做饭,孝勇去屋外的菜地摘了些菜回来。一家人小声地说着十年分别的思念和牵挂,三兄弟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经历的种种危险,欢笑和泪水伴随着一家团圆的喜悦。吃完饭,天已经矇矇亮,曾孝长立即从屋后上了山赶往县城。母亲和孝勇赶紧抱了一床被子和一些稻草放进山洞铺好,让王小虎和邹家全睡觉,然后母子俩边在坪里边做事边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曾孝长从屋后的山上绕过国民党驻扎的黄茅岭村,翻过山才走上石板道。一路前行,只见大小集镇和村庄里都有难民在乞讨,他们脸上流露出的是痛苦、失望和迷茫,让人顿感心酸。快到县城时,曾孝长看到国军在一些小山岭上驻防,士兵们都懒洋洋坐在战壕前东一堆西一堆地打牌聊天。走进县城,往日繁华热闹的街道旁坐满了难民,一些善良的人们在施舍着粥水,但人多粥少,他们无奈地叫喊着:“今天没有了,明天再来吧。”店铺几乎都是关门大吉,妓院和赌场门口却照样热闹非凡,有钱人和国军官兵逍遥地出入。他来到杂货铺前,大门也是紧闭,看下怀表后见时间还早,便敲门喊道:“老板,开门,买东西。”
  秀兰打开门歉意地:“对不起,我们今天关门。本来不买东西,您要什么就快点。”
  曾孝长瞧着已长成漂亮大姑娘的妹妹,笑着走进店铺,里面的摆设一点没变。货柜上放着鞭炮,地上摆放着用稻草绳捆扎的碗筷、杯子等生活用品,只是货少了很多。他大步走过卧室来到后院,只见叔公和潘大江正忙着将一麻袋大米分开装进两个小袋子里,秀兰慌忙追进来叫道:“哎,你这人是怎么回事,买东西跑到我家后院干吗?”
  潘大江瞪着曾孝长,挥手吼道:“出去!”
  叔公盯着侄孙,热泪立即滚滚而出,扑上来一把搂住他,哭道:“孝长!”
  “叔公!”曾孝长拥抱着白发苍苍的叔公也是泪如雨下,秀兰和潘大江惊讶之后清醒过来,扑上来抱着他哭喊道:“哥哥!”“孝长!”
  曾孝长:“秀兰,快去把门关上。”
  秀兰赶紧出去关门,叔公抱着侄孙的脸哭笑道:“孝长,叔公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孩子,你、你怎么又回来了?你找到红军了吗?”
  曾孝长抹去泪笑道:“叔公,我当年就找到红军了。潘大哥,欢迎我回来吗?”
  潘大江像孩子股哭笑道:“孝长,我真没想到是你。”
  秀兰跑回来抱着哥哥哭泣道:“哥,你坏,进来也不叫我,害得我一下子都没认出你来?”
  “快,进屋再说。”曾孝长搀扶着叔公进灶屋坐下,“叔公、潘大哥、秀兰,我想你们呀。我这次回来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以后再说这些。潘大哥,你们今天为什么没开门做生意?”
  潘大江:“鬼子就要来了还做什么生意,我正准备和叔公、秀兰回天龙山。听说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国军又打不过鬼子。县城肯定守不住,我们再呆在城里会没命的。”
  叔公:“孝长,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回家了吗?”

第十三章  秘密返乡(4)
曾孝长:“叔公,我昨天晚上到的家。潘大哥快说说城里和码头工人的情况。”
  潘大江愁苦地:“唉,说起来就心烦。鬼子今年2月占领了宝庆城,很多国军都撤退到了新化县城和周围的乡镇,大批难民也紧随而来。虽然县政府已经开仓卖粮,但大部分粮食都被官兵运走,难民也没钱买米,只能靠一些好心的财主和店家每天上午施舍些米糠粥过日,整个县城是乱糟糟的,天天都有饿死的难民。我好不容易抢购了四袋米,叔公和秀兰把两袋米熬成粥施舍给了难民,还有一袋米这几个月给你家送了一半,我们吃了一半,剩下的这袋米正准备今天背回去。最可恨的是国军,他们打着抵抗日寇、人人有责的旗号,要老百姓慰劳,闹得乡里鸡犬不宁,猪羊牛全部被牵走了。这几天又传出消息说宝庆城的鬼子马上就要来攻打新化县城,人们天天都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城里人都准备到乡下的亲戚朋友家避难了。码头工人的生活,这几年来是一天比一天糟,资江上游和下游都被鬼子占领,来新化的货船愈来愈少,挣钱的机会也就没有了,很多码头工人只能回乡下靠租种地主的田土过日,住在城里的都不知道今后该怎么生活下去。由于外面的货进不来,所有的店铺几乎都是空的,价格也飞涨,粮食的价格更是番了五六倍,搞得人人都是在恐慌中度过每一天,不知这种日子要熬到什么时候?”
  “潘大哥,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这还用问,你回来了今后你去哪我就去哪,杂货铺反正已经没法开下去了,根本就没人来买东西。对了,我这里的钱本来就是你的,你回来肯定要用,我也就正好交给你,以后跟着你干什么都行。”
  “那些过去同我们一起除奸打土匪的码头工人,情况怎么样?”
  “老样子,那些事没人说出去,我们在一起时常提到你。”
  “他们知道我是红军吗?”
  “不知道,都说你是好汉,有人也怀疑地问过我你是不是红军,我让他们别乱猜。”
  “有没有人愿意出去干的?我的意思是今后不能再回家。”
  “我没问过,不过他们都说过要是红军回来了,他们宁可命都不要了也要跟着红军走,说这样窝窝囊囊地活着被官府欺负,不如跟着红军出去轰轰烈烈地干一场。”
  “这样就好,你马上去联系这些人。绝对要非常可靠一个一个人地问,但不要说是红军回来了,就说是鬼子马上要来新化,有人想拉起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