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年毛泽东-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余晖,一行五人信步来到湘江畔。  “没想到今天还碰上了‘花木兰’!”毛泽东很是高兴,“警予同学好口才,慷慨悲歌,壮怀激烈哇。”  向警予倒不好意思了:“杨先生早就介绍过二位大名,不想一个还是咸熙(蔡畅)的哥哥。”  “原来我们都是清一色的和尚,如今……”未待蔡和森说出口,陶斯咏连连挡驾:  “哎哎,我们可不做尼姑喔!”  相与嬉笑。  “你们呀,怕还不了解警予同学呐!”蔡畅鼻子一哼,卖起了关子。  这一语——关子,真还激起了做哥哥的和毛泽东的兴趣。不顾向警予的阻拦,蔡畅让陶斯咏揭了秘。  原来向警予的大哥在日本留学时就参加了同盟会。在大哥的影响下,少年时代的向警予就已经常啃读《民报》、《新民丛报》和《天人报》等进步报刊了。跟毛泽东一样,她对康有为、梁启超,尤其是谭嗣同等维新改良派人物,寄予着莫大的希望。  毛泽东恍若他乡遇故友一般,共鸣之下,连声叹奇!  令人叹奇的还有蔡和森。他13岁进“蔡广祥”做学徒,身患哮喘病,备受欺压。辛亥革命时,在学校里,他作文出众,也是第一个剪掉长辫子的“出格学生”。  越说越近乎,五位忧心报国的学子,大有相见恨晚之叹。  “哎,警予,你的那位女革命家呢?”  蔡畅一语,又激出了向警予少时的梦想。她常缠着大哥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最爱听的要数法国大革命。其中一位叫马尼兰的女革命家,深深叩动了有着各种美好梦想的警予。  “那是法国的花木兰!”毛泽东听得会神,打趣道。  “你呢?泽东君。”蔡和森立马联想到了什么,“你不是在东山小学堂就读了《世界英杰传》吗?崇拜谁?”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何以报仇(7)
毛泽东双眸凝聚在湘江上,那目光犹如随着波浪远去、远去……  就宛如在波涛间,出现了铭刻在少时心灵上的人物:有拿破仑、惠灵顿、格莱斯顿,有卢梭、林肯、孟德斯鸠,有彼得大帝……  “也有一位俄国的花木兰——叶卡特琳娜,不过这位是女皇。”  向警予、陶斯咏与蔡畅三位巾帼接踵“声明”开来:愿意做花木兰,不做女皇。  蔡和森见毛泽东仍沉浸在对“英杰”的追忆中,着意一问:“泽东君最欣赏哪一个?”  毛泽东如实答道:“我很欣赏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虽然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到底还是为老百姓开战了。不过我更喜欢华盛顿,他参加英国殖民军,尝过被殖民统治的苦滋味;所以爆发北美独立战争时,他毫不犹豫地当上十三州起义军的总司令,为美国赢得了独立。中国也应该走这条路——独立自主。”  严峻的思考代替了方才的言笑。  湘江也变得静默了。  毛泽东恍然记起了什么:“和森,还记得杨先生的预言吗?”  蔡和森始而一愣,继而想起:“袁世凯倘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接受‘二十一’条,就必定有鬼。”  “有鬼?!”  三员女将,闻语一紧。  毛泽东寻味其中道:“杨先生说得对,袁世凯有鬼!”  渐变得躁动的江涛,不安地喧腾着,如诉,如怨,如泣。当天晚上,一师三人杰:毛泽东、蔡和森与萧子升,来到学校的后山妙高峰之巅。  如诉、如怨、如泣的涛声,依然历历在耳,益发平添了沉默的重压。  惨淡的月光下,三个学子心思沉重,听着江涛,看着迷蒙的江流,久久沉默着。  校园里,第一道号角响了。这是催同学们休息了。  毛泽东、蔡和森与萧子升却休息不下。  不久,第二道号角又响起。那是催同学们回寝室了。  他们三人依然在妙高峰上,都没有下山归去的意思。他们谈不够,他们还要继续白天在湘江畔的探讨。  最后一次熄灯的号角呜呜吹响。三人循声俯瞰——  偌大一座校园,灯光闻号熄灭,顿时变得一片漆黑。  毛泽东话中有话:“好黑哇!”  蔡和森不由得借“话”发挥着:“只有在黑暗中的人,才格外盼望光明!”  “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到底想干什么?”萧子升从重压中一吼而起。  “真不知我们这个多难的国家,又会遭受什么样的灾祸?”毛泽东念之凄然,“康有为、梁启超救不了国,孙中山倒是真正的革命家,可惜没有军队……”  “我不信,他袁世凯就能独手遮天!”萧子升捋过西发的手,当空一劈。  “办法呢?现在要的是办法。怎么才能把他的独手砍掉?”蔡和森紧钉着一问,顿将萧子升问住。他只能诺诺道:  “总有办法的。自三皇五帝至今,四千余年,改换了多少朝代?他袁世凯不过是过眼云烟。”  毛泽东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自语一般道:“中国应该造出新势力。”  灵光一闪,蔡和森慨然共鸣:“新势力?!对哇!应该是新的!”  “我们不就是吗!”萧子升“当仁不让”了。  “光我们几个远远不够。”毛泽东摆摆首,又轻轻一叹,“可惜你俩又都要走了。”  “润之,我转了学也没有出长沙呀,还在一起!”蔡和森正胸臆灼热。  “我毕业,就在长沙教书,也许就去何胡子的楚怡小学。”萧子升也茅塞顿开一般,“我们一起来造‘新势力’!”  毛泽东决然起身,眼里折射出不可抑止的熠熠光电。  三双学子的手,紧紧伸到一处,握在一起。  凝铸成一体的手!手自然是稚嫩的,但充溢着不可遏止的青春热力。  夜晚的天穹,益发地苍茫而辽阔。  混沌中,一缕尚纤弱却明澈的月华,破云而出,洒向昏昏的大地。  毛泽东的心声油然迸发:“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意犹未尽。毛泽东在熬煎自己的忧思中,又写下了一首五言诗,赤胆剑色,尽在其中——  我怀郁如焚,  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  安得辞浮贱!  

第五章:灭顶之祸(1)
就在为争回山东主权,声讨袁世凯的“二十一条”,爱国热潮席卷神州的历史时刻,在湖南长沙,发生了一件颇为有趣的怪事——  不过一两个晚上而已,小、中、大等各类学校,乃至社团、学社、报馆的布告栏、操场畔、街市口,都张贴出一张《征友启示》。  《启示》印在八裁湘纸上,古典文体,书法挺秀——  ……方此时局艰难,风云多变之际,本人愿与誓志报国、百死不辞的炎黄子孙、赤子新朋,结为同心。“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二十八画生敬启  事出怪异,大凡所贴之处,莫不人头攒动,个个不胜新奇。可以说是褒贬掺杂,评说纷纭:  “真是古怪的社会尽出古怪的事,还有这等《启示》?!”  “硬是个怪人!”  “我看呀,没安好心。”  “也不见得。”  “诸位、诸位,这算不算天下一大奇闻呀?”  “……”  《启示》的命运,由此也足可想见了。  要说遭遇最惨的,莫过于在女校了。  你看此刻,校长扬着撕下的《启示》正在厉声问罪:“谁让贴的?”  这其实才是一位26岁的女性,其正经严肃之状,大有老妪之威。她就是女校丘成英校长。  一个胆大的女同学指指栏中的信封。只见信封空头,注着与内文一样挺秀的手书:  请张贴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  “哼!”丘校长又一把扯落信封,“什么‘二十八画生’,分明是对我们女子学校别有用心!”  围观的女同学,相顾失语。也有人暗暗宣泄着不满。  丘校长人倒并不难看,似有大家闺秀之风韵,只是因过于严正而有所毁损。她还在喋喋训诫着:“社会上什么乌七八糟的人没有?你们不要受坏人的骗!说,谁写回信了?”  “总……有人。”一个模棱两可的声音。  “我会查出来的,都回教室去——自修!”同样的《启示》在“板仓杨寓”,却是另外一番境遇。杨开慧和她哥哥杨开智正兴味盎然地研读着《启示》,还深为其感动。  “哥,他的志向,就和毛先生、蔡先生的一个样!”  长妹二岁的哥哥也忘了做功课,铅笔一指道:“像干大事的。”  杨开慧有些按纳不住了,身子一欠道:“我去告诉毛先生,他一定高兴!”《启示》有幸在司马里的第一中学里,被一位有心的青年学子看到。他人清瘦,五官端正,目睹墙上的《启示》,显然被叩动了心扉。  罗章龙他仔细地记下通讯地址,又注目片刻,便迅捷回身,忘记了号房里还等着找自己的客人。他叫罗章龙,联中学生,时年19,后为新民学会会员。1921年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全国解放后,历任河南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湖南大学等校教授,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  号房工友大是不解:“哎,你不会客人了?”  “下次会,下次会。”罗章龙亟亟返回自己联中,一头钻进阅览室,旁若无人地飞笔回书:“……大示拜读,怦然心动!愿早日相见,以求教示。”女校的丘校长,赶在“愿早日相见”的罗章龙之前,按图索骥,匆步寻到一师附小。她当然不是来“求教示”的,而是来兴师问罪的。一到号房窗口,她就直捣黄龙道:“我找‘二十八画生’!”  号房工友从窗口探身瞄定问罪人,煞是不解。  “怎么?”丘校长一拍手中信封上的地址,“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叫一师附小陈昌先生收转?”  “不错不错,是这里。”老工友点着头,“先生去省图书馆了,今天有约会。”  “什么?居然已经‘约会’上了?!”丘校长一扬信封,怫然作色,“还是个情场老手呐,今天我非要……”  看来丘校长是非要惟“二十八画生”是问不可的了。她一口气又赶到省立图书馆,几步走进阅览大厅,一扬手中《启示》,声音不大,却是汹汹可观:“谁是‘二十八画生’?”  偌大一个厅堂,问得人人瞠目。  “没有?”丘校长狐疑地环顾着。  “喂,女士——”管理员轻步过来,一指“安静”示意牌。  “噢,打搅了。”  没有问罪到这名太危险的“二十八画生”,丘校长有些于心不安。她从大门口拾级而下,自嘲地一笑:“我真是的,他怎么会在求学的圣地约会?!”她觉得腿疼、腰酸,便在路边草坪小径边的长条石凳上坐歇下来。  未几,后背的恳谈之声,徐徐传来:  “屈原的《离骚》,心在爱国,志在图强,希望楚国一统乱世。”  “我特别欣赏他不分贵贱,惟才是举的治国主张!”  “现在的中国,正需要屈原的精神,集贤才,革旧政。”  “对,当务之急是‘集贤才’!”  “……”  丘校长本不在意,渐渐地竟也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而且怦然心动了:“真难得有这样的报国学子!要多几个这样的人才,少几个这号‘二十八画生’,中国就有救了。”  后背的倾谈已近尾声:  “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  “哪里,彼此同心。我们下个星期天……”  “再见!”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章:灭顶之祸(2)
丘校长几乎下意识地闻声而起。  倾谈人恰是毛泽东与罗章龙。此刻毛泽东目送走欣然归去的罗章龙,正欲回身去阅览室,被赶来的杨开慧唤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