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生涯 完结女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生涯 完结女尊-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冯立拿着一本书走上前来:“齐公子,五公主最喜欢听人讲书。公子不如给公主读些故事吧。小的给您上些吃食点心,大家边吃边聊岂不好?”

  齐靖看了他两眼,接过书一瞧,是《搜神记》。问叶明净:“表妹以为呢?”

  叶明净作为女生,本能的不喜欢放爆竹,便道:“这样很好,有劳表哥了。”

  齐靖点点头,翻开书边读边讲解起来。

  花雕松了口气,悄悄的退到一边。

  齐靖一直讲了半个多时辰,其间喝了五杯茶。然后在结束了一个故事后,面色潮红的放下书:“我去更衣。”

  叶明净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此更衣即为去洗手间的意思。赶紧吩咐冯立跟着去伺候。等齐靖潮红着脸回来后,她真心的感谢加道歉:“齐哥哥,谢谢你读书给我听,快歇一会儿吧。”又将她刚刚听故事时剥的一小碟葵瓜子仁推到齐靖面前,“吃瓜子儿。”

  齐靖也愣了愣,叶明净听故事时手上一直在剥瓜子儿,没想到是剥给他吃的。他迟疑了一下,又推了过去:“妹妹自己吃吧。”

  叶明净剥瓜子只是为了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她本人并不怎么爱吃。于是就又推了过去:“齐哥哥,这个给你吃。我喜欢吃小胡桃,可是很难剥……”

  齐靖立刻道:“我来帮你。”然后便拿起小锤子和包了绸布的木头垫,敲胡桃仁给叶明净吃。

  两人消磨了一个上午。福寿公主走后,薛皇后问叶明净:“和你表哥玩什么了?”

  叶明净道:“齐哥哥给我读了故事,还剥胡桃仁给我吃。”

  晚上的时候,承庆帝也问她:“听说你今天和齐靖玩的很好?”

  叶明净回答:“净儿不喜欢放爆竹,齐哥哥就读书给我听。”

  承庆帝思索了一会儿:“净儿,自周太祖起,皇室到也是有过几个公主进上书房读书的。过完年后,父皇打算给你请个太傅,正式教你读书做学问。这样一来,你就会有伴读。你想让齐靖做你的伴读吗?”

  叶明净犹豫了一会儿:“父皇,净儿除了齐哥哥,也没见过别的人。不知道该找谁做伴读。”

  承庆帝嘴角轻扯:“只有齐哥哥吗?你忘了,你还见过薛凝之。”

  “可薛凝之是六哥哥的伴读。”

  承庆帝淡淡的道:“齐靖也曾是你六哥的伴读。”

  正文第十一章伴读

  叶明净愕然。半天后才恍然,难怪那小子说什么六表弟、放爆竹时,花雕她们的脸色那么难看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于是,她很坦然的道:“既然是六哥哥的伴读,那净儿的伴读就找别人好了。”

  承庆帝又道:“可你六哥哥已经不在了。他们两人现在也可以做你的伴读。”

  叶明净想了想,道:“父皇替我决定吧,我听父皇的。”

  孰料承庆帝今天还就不依不饶起来,紧紧逼问:“那你喜不喜欢他们?”

  叶明净非常无奈:“父皇,我和他们只见过几面,没有喜欢也没有不喜欢。薛凝之就是母后的侄子,齐靖就是姑姑的儿子。”

  承庆帝摸了摸胡子:“这样啊,那薛洛呢,你可喜欢她?”

  叶明净实在不知道她家父皇在想什么,很无力的摇手:“薛洛就是母后的侄女,薛凝之的妹妹。”

  这一番对话下来,承庆帝就又有了那种喜忧参半的心情。身为皇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人不能有个人的喜好,要能客观冷静的就事论事。从这一点上来说,叶明净冷淡的性子无疑是非常之好。可私下里他又怕这孩子过于冷感了,对天下人无爱,会刻薄寡恩,这样也就很难有责任感。

  算了,孩子还小。慢慢看吧。他心底暗暗的打算,必须要好好选几个伴读,从小陪着长大,潜移默化她的性情。

  开春之后,承庆帝给内阁发了一道旨意。大意是,五公主叶明净已经到上学的年龄,关闭了半年的上书房将重新启用。文华殿大学士廖其珍、翰林院学士林珂,翰林院侍讲学士张奉英入值上书房任教。其中廖其珍加封太子太傅。

  旨意一出,满朝震惊。

  廖其珍原本就是六皇子的老师,为人品性高洁。六皇子死后,他痛不欲生。却强忍悲痛,上书皇帝应再次选秀,充裕**,以求再有子嗣。这样一个大儒。让他为了江山社稷,再换一个皇子教,他想必不会有什么意见。可现在的问题却是,去上书房读书的是一位公主。虽然,自周太祖后,周夏两朝历代也会偶尔有那么几个公主进上书房。这些公主或是远嫁异族,或是和世家联姻,对皇室的贡献远比一般的公主要多的多。照这样说来,五公主进上书房读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惜,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会这么想。他们的心中同时冒出了一个很微妙的词,一个不敢相信,却又挥之不去的词——“女帝”。

  在周太祖李若棠出现以前,没人会相信女人能够当皇帝。李若棠开创熙照盛世之后,曾召集有才学之士,和一些守旧学者展开过长达十日之久的辩论。辩论女子为帝是否符合天意。

  据说,在午门外的广场上,先贤大儒们,席地而坐,各抒己见。周太祖十分大度,不以言论获罪,还组织了百姓和各国使节过来参观。所有参加辩论者,免费提供茶水和简单的吃食。广场外围搭建了许多临时棚子,租给商人小贩们做生意。学者们的言论由专人记载,每天傍晚印刷,第二天发行,两个铜板一份。卖的异常火爆。

  十日之后,周太祖将所有的言论整理成十本厚厚的典籍,命名为《十日谈》。卖遍了全国各地,甚至周边各国。这套书忠实的再现了那十天的言论,无论好坏,没有一点儿删减。周太祖名声大振。

  而那些持女子不应为帝、不应牝鸡司晨的老派言论者,直到这时才发现他们被李若棠给狠狠涮了一把。

  请问,哪一位男子皇帝有这样的气度?哪一位男子皇帝有这样的胸襟?哪一位男子皇帝可以开创这一盛世大典?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若棠以一种磅礴浩然的气势向天下宣告:她,是最杰出的皇帝。

  后世即使有那么几个机灵的想要仿效,却悲催的发现了一件事。他们没有那么多钱来操办。天知道李若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熙照朝共三十二年,人均收入为历朝第一,国库收入为历朝第一,粮食储备为历朝第一,世家贵族们的豪华生活也是历朝第一。这在各个阶层都是有真实的数据记载流传下来的。

  李若棠以事实证明,没有人比她做的更好。

  文人们可以载入史册的、最辉煌的、独一无二的辩论大典恰恰只有在女帝统治的年代才有。

  后世甚至有不少人猜测,熙照女帝是天女下凡。观音转世。

  熙照女帝在登基后并没有怎么禁制民间言论,很多君臣相知的感人事迹都有流传。女帝手下更是有无数千古流芳的传奇名臣名将。位极人臣者,有几个不想有盛名流传后世。这样的一位皇帝,即使她是女人。在她的手下做臣子又有什么关系?

  所以,女帝,大家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但是。

  李若棠将皇位传给了她的儿子,之后周朝也都是男性为帝。直到三百三十二年之后,第二位女帝出现了。周朝的亡国女帝,周肃宗李青瑶。

  李青瑶的兄弟们,在皇位争夺战中,纷纷落马亡故了。她十岁登基,年号景丰。娶了一位年长她十二岁的丈夫,皇夫摄政王叶承祜。景丰十五年的时候,李青瑶禅让皇位给了叶承祜。叶承祜登基称帝,改朝换代,国号夏。年号新尧。广纳**,封李青瑶为皇后。新尧五年,李皇后之子,年仅七岁的太子因病夭亡。新尧七年,年仅三十二岁的李青瑶亡故。至此,李氏家族的时代烟消云散。

  所以说,女帝,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那。

  廖其珍接到旨意后就在家闭门谢客,林珂和张奉英也是一样。

  如果说清流士大夫的心情是忐忑不安,世家勋贵们的心情就更复杂了。

  夏高祖叶承祜的第一个身份是什么?是李青瑶的丈夫。

  世家勋贵们都很愤然。

  亲爱的陛下,您怎么可以这样为难您的臣子们呢?画这么大一块饼在面前。您让臣是吃还是不吃呢?这皇夫是做还是不做呢?江山是篡还是不篡呢?到底是您真的老糊涂了,还是这只是一个阴谋呢?这真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您真是太坏了!

  在这样风雨欲来的形势下,伴读的人选就微妙了。

  清流们自持身份,商量了半天决定就认一个死理。静观其变。是明主,咱就正常辅佐。是李青瑶之流,咱就拖她下马。叶氏皇族还是有一些旁支远亲的。

  世家勋贵们心思各不相同,采取的方法倒是和清流很一致,也是静观其变。不过,这伴读人选还是要出的,皇帝只会选择世家的孩子。

  承庆帝似笑非笑的对着勋贵们说:“朕只要嫡子。”

  然后勋贵们就悲催了。

  李若棠前辈有过很多划时代的伟大举措。在世家勋贵的传承上也是一样。

  爵位无论高低,共分两种传承。第一种,是世袭罔替。第二种是一代代降袭递减。

  世袭罔替是很珍贵的,连皇子们被封的王位都只能代代降袭。以无上荣华富贵酬谢无上之功劳,是莫大的恩赐。

  然后李青瑶说了。我能理解大家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想要代代富贵的愿望。所以呢,就有了这么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不过,我只认嫡子说话。只有嫡子,才可以不降爵的继承。如果是庶子,就要降一级。以示嫡庶有别。当然,如果这位庶子生了嫡子,那就还是一样继承他老子的爵位。如果没有嫡子,还是庶子,就继续降一级。以此类推。

  然后,李若棠又补充了,如果哥哥没有嫡子,爵位也是可以传给嫡亲的弟弟的。当然,只限于亲兄弟。隔代的就不行了。什么大伯、叔叔传给侄儿也是不行的。

  至于代代降爵递减的,也是一样。嫡子降一级,庶子降两级。

  勋贵们一开始觉得有些别扭,不过想想还是答应下来了。毕竟李青瑶才是老大不是。而且那个时候的他们每人都有嫡子,还不止一个。嫡孙也同样有不少。他们不认为自家会落到连嫡子都找不到的地步。即使偶尔有一代倒霉了,也不会代代都继续倒霉下去吧。

  事实证明,他们的运气并不怎么好。李若棠开国共封了世袭罔替三十六位国公,六十四个候。三代之后,犯事的,没嫡子的,一番折腾下来只剩下了十五位国公,二十二个候。

  所以,对于世家勋贵来说,嫡子是非常非常宝贵的。

  陛下!您确定您不是在妒忌吗?妒忌咱们有嫡子,你没有。

  不管怎么说,皇命还是要遵守的。只是进宫当伴读,又不是去边关打仗,勋贵们没有拒绝的理由。再说,他们也确实需要派出家族成员去探探这位公主的底子。只不过,原先本着节约成本,只想派庶子的,现在不行了。陛下生气了。鱼儿是很挑剔的,只吃香饵,不吃馒头屑!

  谁家有几个嫡子,那是记录在案,逃不掉的。名单报上来后,承庆帝心情很好,打算让他可爱的小女儿亲自看着挑选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